暢遊自貢舒坪磨刀嶺之李氏、吳氏節孝坊

2020-12-09 暢遊自貢

在鹽都自貢的古牌坊群中,除了較為知名的涼高山牌坊群外,另外一個就是就是相對偏遠一些的舒坪牌坊群。舒坪牌坊群包括位於金魚村的劉氏牌坊和磨刀嶺村的李氏、吳氏牌坊。由於金魚村的劉氏牌坊已於2009年搬遷至自流井張家沱釜溪河邊,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還獨自留在磨刀嶺的李氏、吳氏節孝坊。

李氏、吳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高7.8米,為傳統的四柱三門三樓結構。王宇智(自貢鹽業首富「王三畏堂」分支)繼妻李氏卒於1869年,當時任四川總督的吳棠,向朝廷進表請求建節坊未果。1880年,王宇智之子王恂信妻吳氏卒後,四川總督丁寶楨又再奏請朝廷,始準建此「兩世冰操、一門勁節」坊。

李氏、吳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舒坪鎮磨刀嶺村四組,原本牌坊下面有一條古道,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古道消失了,牌坊周圍建起了房屋(目前房屋已破敗),距離牌坊正前方幾米遠的地方還開了一座石場,使牌坊處於懸崖邊上,直接威脅到牌坊的安全。

牌坊正面為旌錶王宇智繼妻李氏,背面為旌錶王恂信妻吳氏。實為一婆媳節操坊,故分別題刻「一門勁節」、「兩世冰操」匾於正背兩面。

李氏、吳氏節孝坊相較於自貢其它牌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文字所佔面積較大,圖畫雕刻較少。

雖然圖畫雕刻較少,但雕刻工藝卻依然精湛,圖案栩栩如生。

李氏、吳氏節孝坊雖然文字所佔面積較大,但字體卻基本清晰、完整。

李氏、吳氏節孝坊的對聯也保存完整,清晰可辨。牌坊對聯除正反立柱外,兩面的八張屏面也題刻有聯,這是牌坊聯中較為罕見的。

歷經130多年的李氏、吳氏節孝坊從整體上看,基本上還算完整,但由於位於一座人跡罕至、草樹叢生的山頂上,基本上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況,再加上緊靠懸崖邊,所以處境十分惡劣,基本上可以用命懸一線來形容。目前牌坊底部風化、剝落嚴重,有一塊抱鼓石甚至脫落倒在了地上。

李氏、吳氏牌坊與劉氏牌坊組成的舒坪牌坊群在2012年7月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塊剛立幾年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也不知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倒地並斷裂,這也更加預示著牌坊處於極度危險之中,採取保護措施已刻不容緩了。

對於李氏、吳氏節孝坊的保護筆者有個小小的建議,那就是和它的姊妹劉氏牌坊一樣異地搬遷,這邊的環境確實已經不利於對它的保護,不管採取什麼措施,是相關部門該行動的時候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暢遊自貢之光大街李倪氏節孝坊
    在鹽都自貢現存的三十多座牌坊中,有些是處於高樓的包圍之中而面臨著極大風險的牌坊。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為同一年(1887年)修建的位於自流井光大街的李倪氏節孝坊和匯東丹桂社區的宋氏節孝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李倪氏節孝坊。
  • 暢遊自貢之富全陳氏節孝坊
    在千年鹽都自貢現存的三十多座牌坊中,有的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風化、破損嚴重,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其中的典型代表——富全陳氏節孝坊。陳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富全鎮新房村二組牌坊壩。由於年代久遠,記載陳氏節孝坊的相關資料較少,牌坊主人陳氏的經歷也無法了解,所以,在此,筆者只能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不便之處,敬請諒解!陳氏節孝坊為自貢傳統的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牌坊整體基本完整。但由於年代久遠,石牌坊風化、脫落嚴重,著實讓人痛心不已。
  • 暢遊自貢之匯東丹桂宋氏節孝坊
    在鹽都自貢現存的32座古牌坊中 ,有一些是由於處於高樓包圍之中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牌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位於匯東丹桂的宋氏節孝坊。從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毛家壩路102號的國家電網公司左邊的巷道進去,大約2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坐落於丹桂時代家園內的宋氏節孝坊。宋氏節孝坊修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舒平劉氏節孝坊
    舒平劉氏節孝坊原位於自流井區舒平鎮金魚村4組,坐東南向西北,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立面面積約為32平方米。為旌表四大鹽業世家之一「李四友堂」族人李宗芹之妻劉氏節孝而立。2012年4月,為配合全省重點工程——大西洋焊接產業園區建設,經專家論證和相關部門批准,舒平劉氏節孝坊由原址搬遷至自流井區新街張家沱古鹽道口處異地保護。2009年2月,劉氏節孝坊被自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該牌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宋氏節孝坊
    宋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座落於今自貢匯東新區丹桂社區內,但其具體位置並不好,在丹桂麗景小區大門對面的左邊。宋氏一直貞潔不二,並抱養何家兩弟之子撫育成家。宋氏節孝達38年,52歲時去世。由何國衡之弟何國鈞(在朝為官)奏請皇上恩準立坊。此牌坊為四柱三門四樓石牌坊,通體雕刻精美,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底座的石獅和石像栩栩如生,總體保存比較完好。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涼高山張氏節孝坊
    張氏節孝坊與涼高山老街內的王氏節孝坊一道被稱為雙牌坊,是大安地區重要的古建築之一,也是涼高山牌坊群的核心牌坊。張氏節孝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張氏節孝坊是三多寨第一任寨長李春霖(鹽業世家「李陶淑堂」創始人李振亨之長子,約去世於1863年)的繼室張氏節孝死後,由其子李新墀、新展、新柏報請朝廷準建。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李倪氏節孝坊
    新中國成立之初,自貢有上百座牌坊,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破壞,目前僅存33座,其中13座因製作精美、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倪氏節孝坊位於自流井區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區內,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坐東北向西南。
  • 隱藏在自貢鳳凰壩的何氏節孝坊
    何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大安區鳳凰鄉永勝村2007年何氏節孝坊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從正面看牌坊氣勢依舊栩栩如生的龍雕石刻右斜側面欣賞牌坊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歷經二百多年的何氏節孝坊對於研究清中晚期自貢風土文化
  • 自貢涼高山張氏節孝坊的夾杆抱鼓石
    涼高山張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位於自貢市大安區涼高山牌坊壩燊海井路旁。牌坊為石結構,五滴水四柱三門,牌坊通高12.5米,通寬10.5米,石坊通體雕刻精美,花鳥人物、龍獅松鶴均鏤刻得栩栩如生。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內自邊界行——自貢永勝村何氏節孝坊
    何氏節孝坊建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距今已有226年,坐落於自貢市大安區鳳凰街永勝村8組雙河口大橋旁的釜溪河畔。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何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門石牌坊,牌坊寬5.8米,高5.4米,枋刻「旌表儒學王鴻儒之妻何氏節孝坊」,整個牌坊表現出清代牌坊建築繁複精細的基本特徵。
  • 湖南洞口"李氏節孝坊"獲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網3月11日訊 記者今日從相關部門獲悉,位於湖南省洞口縣楊林鎮芭蕉村的「李氏節孝坊」,日前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於此,湖南省洞口縣「中國宗祠文化之都」的冠名已無以倫比、實至名歸。位於湖南省洞口縣楊林鎮芭蕉村的「李氏節孝坊」,亦為「肖母李老儒人祠」,為旌表節孝賢媛蕭佩久之妻李氏而建。
  • 現存吳氏牌坊大全!吳氏輝煌,人才濟濟!
    名稱:吳氏節孝坊朝代:清地址:歙縣鄭村鎮稠墅意義:旌表汪祖暉妻吳氏名稱:吳氏節孝坊朝代:清地址:歙縣鄭村鎮棠樾意義:旌表鮑文淵繼妻吳氏名稱:吳氏節孝坊朝代:清地址:歙縣杞梓裡鎮竹溪意義:旌表柯華國妻吳氏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富全陳氏節孝坊
    富全陳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沿灘區富全鎮新房村2組(小地名牌坊壩),富全鎮到聯絡鎮鄉道的路邊。據資料記載陳氏節孝坊為道光四年(1824年)當地望族王家王德輝後人修建的,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陳氏節孝坊系仿木構四柱三間五樓兩側有抱鼓,雙面石牌坊,寬12.8米,高13.8米。主樓匾刻「聖旨」,邊樓刻有陳情表等四幅戲劇性故事,枋上刻有「可風」和「節孝」,明間寬大,以利車馬通行;盡間窄小,供行人出入。
  • 大冶一水庫「見底」驚現200多年的歷史牌坊「節孝坊」
    經過歲月和風雨剝蝕後,讓這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牌坊「節孝坊」更具滄桑感,吸引了不少遊客。近日,記者也來到這裡,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這座古牌坊。這座古牌坊高約5米,由4根石柱支撐而起,整體結構系用石頭刻制疊砌而成,自上而下分三段,第一層已遭到破壞,第二層正反面依稀可分辨出「節孝坊」三個大字,第三層正面刻有十八羅漢、雙獅戲花球等圖案,雖然雨水侵蝕嚴重,仍可看出雕工精湛。兩邊石柱上刻有花鳥魚蟲等浮雕,以及「守節堅貞夫死之日誓……」等一些模糊不清的小字。
  • 「山河萬裡 甘孜必達」 丁真邀請自貢人民免費暢遊甘孜
    「山河萬裡 甘孜必達」 丁真邀請自貢人民免費暢遊甘孜 2020-12-0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厚重鞏義 170年的倉西鄭氏節孝坊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鞏縣能留下的節孝坊僅僅五處,倉西鄭氏節孝坊,名列全鞏縣第二。康店鎮裴峪村焦家祠堂內的「魏氏節孝坊」,建於嘉慶年間,比鄭氏節孝坊早三十年。倉西鄭氏節孝坊標榜的鄭氏,是大清國倉西村的處士李世海之妻。所謂處士,是指男子隱居不出仕。也就是那些德才兼備,厭惡官場汙濁,憤世嫉俗,自甘隱於鄉野不願外出當官的男人,在古時稱為處士。
  • 初冬的自貢釜溪河畔,別有一番美麗!
    釜溪河城市核心區段——從張家沱到王爺廟,展現著自貢「半城青山半城樓,一條碧水繞城流」的城市特色,呈現的是繁華的都市景象,特別是今年燈光節建設的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讓釜溪河重新煥發容光。初冬時節,行走在這段釜溪河畔別有韻味。
  • 暢遊自貢之沿灘太源井老街
    在千年鹽都自貢,一提起太源井,人們便會津津樂道的說起曬醋,作為百年老字號,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太源井曬醋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自貢人餐桌上調味品的必備之選。不同老街見證著不同的歷史,不同的老街也有著不同的味道,自貢太源井老街留下的是濃濃的醋香味,它也是歷史給自貢留下的特有的味道,已不可複製。所以,為了尊重歷史,請好好保留!
  • 四川李氏字輩譜——李氏文化
    四川李氏:天、如、崇、廷、榮、萬、光、文、朝、忠、開。   四川李氏:國文向其春,心正是子(瑞)榮,宗之必永勝,光大為家庭。   四川李氏:道堯國治、家慶澤長、勤修德業、世守書香。   四川李氏:一舉登甲第,光宗萬戴興;賢名承祖德,隆遇達天廷。   四川李氏:萬世昌隆,君子之德,永在朝中。   四川李氏:文昌景運開,德盛光華盡。
  • 雨過天晴的自貢釜溪山水圖,你見過嗎?
    釜溪河是自貢的母親河,她不僅瀉出了今日自貢的繁榮,也流淌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釜溪河城市核心區段——從張家沱到王爺廟,展現著自貢「半城青山半城樓,一條碧水繞城流」的城市特色,呈現的是繁華的都市景象,雨過天晴後的釜溪山水美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