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是如何繪製的

2020-09-03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敦煌石窟開鑿在宕泉河懸崖的酒泉系礫巖上,斷面凹凸不平,質地極為粗糙。在這樣粗糙的洞壁上,古人是怎麼繪製出精美壁畫的呢?

從洞窟牆壁脫落的牆皮上,常書鴻和同事們破解了古代壁畫繪製的程序:

敦煌壁畫製作過程示意圖

敦煌壁畫製作過程示意圖

第一步,用泥巴在將要繪畫的沙礫巖壁面上製作「壁畫地仗」。第一層粗草泥。用沙土摻加麥秸草和泥,壓抹在洞壁的礫石巖面上。待粗草泥層幹透以後,再用莫高窟窟前宕泉河河床的澄板土摻加麻絲和泥,壓抹在粗草泥層之上。最後在細泥層上塗刷一層非常薄的高嶺土、石灰或石膏之類的粉層即可繪製壁畫。

第二步,整窟總體設計。

根據窟主和施主們特定的意願,依據佛經,對整個窟內各壁所要繪畫內容和題材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畫稿。

第三步,起稿。

直接起稿:按內容對整窟牆體進行大塊面的整體劃分之後,用嫻熟的繪畫技巧,徒手直接在牆面上繪製。一般是用毛筆蘸淡土紅顏色直接在牆壁上勾畫的。按比例劃分牆面起稿:根據事先畫好的構圖小稿,按比例放大。粉本:墨稿線條上打孔製成,用時撲入縑素。

第四步,著色。

畫稿完成之後,師傅寫上色標,由弟子工匠塗色完成。「色標」就是色彩分布的代號。當然大量的壁畫都是直接上色。

第五步,勾線。

壁畫繪製最後一道工序是描線成形,也稱之為「定形線」。

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觀音 西夏

對於敦煌壁畫的製作過程,著名敦煌美術家、敦煌研究院前院長段文杰有極為翔實的考證:

我發現洞窟壁面是在礫巖上抹麥秸粗泥,再上麻刀或棉毛細泥,晾乾壓緊磨光。早期壁畫就在這樣的泥壁上作畫。先用木匠彈線法分割畫區,四壁中部為主題畫,上部為千佛、天宮伎樂,下部為神王藥叉,頂部平綦。

隋唐以後多在泥壁上再加一層白灰,白灰薄如蛋殼,形成粉壁,在粉壁上畫大型經變,經變下排列供養人或屏風畫。早期古代畫師作畫第一步起稿,用土紅做人物粗略裸體形象,書以色彩符號。再按符號上色,這是第二步。上完色再以深墨線定形,這是一道關鍵性工序。而隋唐壁畫開始用粉本,粉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厚紙或者羊皮上畫出形象,用針沿線刺孔,再將羊皮釘上牆壁,用土紅色打留痕,再用墨筆聯點成線,即成畫稿。
另一種粉本即小樣畫稿,古代叫白畫,畫師們參照白畫稿在牆壁上自由作畫,因此敦煌經變畫多達千餘幅,卻沒有兩幅完全相同的。在描好的白畫上著色後稿線會模糊,最後還要用深墨線定形開臉傳神,才算完成。

金碧輝煌的敦煌壁畫,就是這樣在畫工們一道道嚴密細緻的工序中,繪製完成的。

莫高窟第45窟 觀音救海難圖 盛唐

敦煌石窟開鑿歷時1000年,參與的畫工、塑匠、經生數以百萬計。然而,一部敦煌藝術史共留下了多少畫工、塑匠的姓名呢?著名敦煌學家饒宗頤先生根據敦煌壁畫和經卷中的零星記載考證出有名有姓的畫官及畫工名單:

知畫院使 品保

知畫行都料 董保德

知畫手 武保琳

都畫匠作 白般繼

伎術院弟子 董文員

畫師 高崇德、小名那徵

待詔 劉世福、史小玉

按照饒宗頤的考證,第3窟墨書題記「史小玉」的「史」字不是姓氏而是官職。該畫師名叫「小玉」。

一共只有不到10個畫師?太不可思議了!

潘絜茲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如果把由無名工匠創造的敦煌藝術史與大師林立的中原美術史相比較,前者非但毫不遜色,反而有後者不可企及、巍峨驚人的高峰。

他指出:敦煌畫工的藝術感覺和創造力確實令人驚異。從中國美術用線條造型這一點來看,敦煌畫工遠在唐代以前,用筆與用線就已臻極高水準。西魏時期畫在窟頂上白描的牛、豬、猛虎和天鵝,都是帶著生命感覺一揮而就的。用筆的洗鍊與生動,瀟灑與優美,不亞於近現代任何一位繪畫大師。他認為,以線條直接表現生命的神採是敦煌畫工一向的追求。那些千變萬化的線,都為了提煉出精神和美的輪廓。

在1000多年的敦煌石窟營建史上,直接或間接參與的畫工、塑匠當以百萬計。而他們的名字都被風沙掩埋,最後被歷史徹底遺忘。

也許,一幅傑出的作品,就是藝術家最形象的名字。所以,這些虔誠的畫工們才帶走了姓名,留下了一部深藏大漠的中國美術「詩經」。

敦煌壁畫對中國美術的貢獻十分巨大,對世界美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它的歷史、藝術地位無與倫比,但誰是這些精美絕倫藝術的代表人物?我們無從得知,但這絕不影響敦煌壁畫自成一派,鶴立於中國美術史上。

來源:敦煌書坊,文章摘編自秦川/安秋著《敦煌畫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敦煌壁畫臨摹的意義
    臨摹的歷程1941年,著名畫家張大千攜帶他的妻兒和門徒,開始了對敦煌壁畫的考察和臨摹。張大千率領徒弟在敦煌臨摹了近三年的時間,完成了200餘幅壁畫臨摹作品,隨後在重慶、成都等多地舉辦敦煌壁畫臨摹作品展覽,朝野震驚,使曾經繁盛千餘年又沉寂數百年的敦煌壁畫首次呈現於世,敦煌藝術的珍貴价值和歷史地位才逐漸被世人所重視。
  • 敦煌壁畫的主要類別|敦煌壁畫|壁畫|釋迦牟尼|佛教|石窟
    敦煌壁畫泛指存在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
  • 傳承敦煌藝術:黃有為敦煌壁畫淺析
    1980 年以來多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學習壁畫;1984 年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美術公司畫家;1994 年敦煌壁畫臨摹 作品 57 窟美人觀音和 45 窟塑像畫被敦煌市政府贈送日本政府收藏,得到了極高的讚揚;1995 年在敦煌市博物館舉辦 敦煌壁畫系列展覽,一舉成名;1998 年出版畫冊《敦煌藝術》《黃河畫集》在全國各大書店發行;1999 年敦煌壁畫系 列絹畫作品在臺灣展出受到好評;2013 年作品榆林窟文殊菩薩
  • 敦煌「御醫」揭秘如何給壁畫「治病」
    新華社成都1月18日電 題:敦煌「御醫」揭秘如何給壁畫「治病」新華社記者 童方 高蕾近日,長期從事壁畫保護研究工作的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來在成都舉辦講座時,揭秘了作為敦煌「御醫」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們是如何給壁畫
  • 敦煌壁畫現狀臨摹的實踐探索
    在完善和繼承老一輩藝術家臨摹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當代高科技數位化技術,更加科學準確地再現敦煌壁畫藝術的精髓。   傳統繪畫的現狀臨摹並非是不加思索的被動式摹寫,它要求臨摹者進入到畫面的深層結構,從基底層、支撐層、底色層到顏色層,層層細緻的畫面梳理,對壁畫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研究,將原作者的繪製過程一步步還原,對因時間和變色等其他要素引起的歷史痕跡的肌理小心刻畫。
  • 敦煌披露古代民俗壁畫:看古人如何過重陽節(圖)
    10月21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一批敦煌壁畫中涉及古代「重陽」的傳統民俗場景,首次對外呈現了古人如何慶祝這一傳統節日。敦煌研究院供圖  10月21日,是中國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節」。敦煌研究院當日披露了一批敦煌壁畫中涉及古代「重陽」的傳統民俗場景,首次對外呈現了古人如何慶祝這一傳統節日。  重陽節形成於戰國時期,歷代沿襲至今,又稱茱萸節、菊花節等。在民間,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
  • 敦煌壁畫的主要類別
    平棋圖案 敦煌壁畫泛指存在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
  • 對敦煌壁畫的幾個誤讀
    學術研究由於對上述敦煌壁畫的變色、褪色等情況的不了解,不少人常常會對敦煌壁畫產生誤讀,形成錯誤的認識。很早的時候就有人說,敦煌壁畫與歐洲的現代派藝術十分相似,有的人還用敦煌北魏時期的壁畫人物與野獸派藝術家盧奧的人物畫作比較,看起來確實是非常相似。但是,這種「相似」是由於敦煌壁畫經過了嚴重的變色形成的,並不是敦煌最初的原貌。
  • 敦煌畫家張杰龍「飛天壁畫」走進尋常百姓家
    張杰龍繪製「飛天壁畫」作品青年畫家張杰龍自幼酷愛敦煌壁畫藝術,受敦煌藝術的薰陶,長期從事敦煌壁畫的研究與巖彩畫臨摹工作。先後在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學習壁畫,拜師敦煌畫家馬敷丹潛心學習工筆重彩,在敦煌壁畫彩繪藝術上學有專長。
  • 敦煌壁畫究竟由誰繪製及敦煌畫師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敦煌莫高窟的繪畫時間長逾千年,被譽為世界最大的畫廊。敦煌研究院研究員馬德說,根據對壁畫題記和敦煌文獻的研究,大約只有公元10世紀左右的壁畫畫工有零星資料,而在4世紀到9世紀的壁畫中,找不到關於作者的任何資料。
  • 趙聲良|敦煌壁畫的風格與成就
    敦煌壁畫是保存至今數量最多、時代延續最長、繪製最精美的藝術寶庫。從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出4至14世紀中國佛教壁畫發展的大致軌跡,特別是對於考察中國早期人物畫、建築畫、山水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朝的張僧繇曾採用西域傳來的「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繪製壁畫,「遠望如凹凸,就視乃平」,當時傳為佳話,人們就把一乘寺稱作「凹凸寺」。張僧繇的畫法正是敦煌壁畫北涼至北魏壁畫中較為流行的西域式畫法。
  • 通過壁畫和文獻看敦煌的水資源
    對於相距樓蘭近千裡的敦煌而言,就像敦煌遺書S.5874中記載的一樣——「水是人血脈」。敦煌既有河流、湖泊、泉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敦煌壁畫中也保留了古代許多關於水的珍貴信息。莫高窟第431窟-十六觀之水想觀-初唐敦煌壁畫裡有很多根據佛經繪製的經變畫
  • 對敦煌壁畫的幾個誤讀舉例
    學術研究由於對上述敦煌壁畫的變色、褪色等情況的不了解,不少人常常會對敦煌壁畫產生誤讀,形成錯誤的認識。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都督夫人禮佛圖誤讀之一:敦煌壁畫與現代派藝術。很早的時候就有人說,敦煌壁畫與歐洲的現代派藝術十分相似,有的人還用敦煌北魏時期的壁畫人物與野獸派藝術家盧奧的人物畫作比較,看起來確實是非常相似。
  • 【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第201窟中唐壁畫 賞析
    【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第201窟中唐壁畫 賞析 2020-07-2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秘檔丨敦煌壁畫 圖畫版的半個中國美術史
    「如果說敦煌的每一座洞窟都是一個巨大的文物庫房,那每一幅壁畫都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連起來就是圖畫版的半個中國美術史。」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羅瑤從事講解接待工作32年,一提起敦煌壁畫,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一如成千上萬個普通的畫工,在陰暗潮溼的洞穴裡度過了孤苦寂寞的一生,在敦煌,最不易察覺的就是時間的飛逝。
  • 《敦煌壁畫》郵票系列欣賞
    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敦煌莫高窟同泰山、長城、故宮、秦陵兵馬俑等,一起作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
  • 擬古革新 再現華彩|莊生源敦煌壁畫鑑賞
    分享筆尖梵相·領略般若藝術·啟迪智慧心靈本篇分享敦煌本土知名畫家莊生源先生臨摹繪製的敦煌壁畫,作品包括北魏、唐代、西夏、元代等不同時期的巨幅經變畫,以及說法圖、故事畫、伎樂圖、飛天、菩薩、供養人像及再創作作品,內容生動豐富、包羅萬象、引人入勝,讓藝術愛好者再次見證敦煌藝術的不朽風採
  • 天宮裡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贊敦煌飛天仙女詩:「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空。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飛天是如何產生的?從北涼、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歷經近1000年,敦煌莫高窟繪畫、雕塑都經歷了哪些演變?
  • 敦煌—壁畫故事
    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但它在講些什麼故事呢?敦煌壁畫裡的故事大概可以分為四類:本生故事、因緣故事、佛傳故事;史跡故事。一、本生故事. 鹿王本生.四、敦煌壁畫中的史跡故事畫它又分為四類:聖跡、高僧、佛教歷史、瑞像故事畫。代表性的就是敦煌莫高窟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
  •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賞析
    敦煌壁畫泛指存在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中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