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畫家張杰龍「飛天壁畫」走進尋常百姓家

2020-12-03 每日甘肅

張杰龍繪製「飛天壁畫」作品

青年畫家張杰龍自幼酷愛敦煌壁畫藝術,受敦煌藝術的薰陶,長期從事敦煌壁畫的研究與巖彩畫臨摹工作。先後在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學習壁畫,拜師敦煌畫家馬敷丹潛心學習工筆重彩,在敦煌壁畫彩繪藝術上學有專長。他的繪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內外書畫藝術展,並成為甘肅省美協會員。

近年來,隨著敦煌旅遊熱的興起,敦煌市內賓館、飯店林立,上百家農家園、農家客棧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以敦煌元素為主調的敦煌特色裝修風格被人們廣泛認可,多家賓館、餐廳、農家客棧請畫家張杰龍為他們的餐廳、客房、大廳繪製敦煌元素的「飛天壁畫」。張杰龍也把自己所學的敦煌壁畫藝術運用到了彩繪實踐當中,一幅幅「飛天壁畫」脫穎而出,滿壁風動的藝術效果,大受觀眾的喜愛。敦煌青年畫家張杰龍的近百幅「壁畫飛天」就這樣走進了敦煌賓館、飯店、農家園、農家客棧的牆壁之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敦煌藝術表現形式。(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王斌銀攝影報導)

壁畫作品

壁畫作品

敦煌賓館內的壁畫

張杰龍正在繪製壁畫作品

相關焦點

  • 青年畫師「原汁原味」繪壁畫:遵循古法守「敦煌記憶」
    圖為2020年8月下旬,敦煌「80後」畫家張杰龍在他的工作室裡創作。 馮志軍 攝中新網蘭州9月22日電(馮志軍 高瑩 閆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與多年微信籤名「所期待」的有所不同,甘肅敦煌「80後」畫家張杰龍近年常被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敦煌朝聖者」頻繁「叨擾」。對於土生土長的敦煌人,這份看起來的「煩憂」,卻被他視為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的捷徑。
  • 青年畫師「原汁原味」繪壁畫:遵循古法守護「敦煌記憶」
    圖為2020年8月下旬,敦煌「80後」畫家張杰龍在他的工作室裡創作。「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與多年微信籤名「所期待」的有所不同,甘肅敦煌「80後」畫家張杰龍近年常被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敦煌朝聖者」頻繁「叨擾」。
  • 壁畫上的古老「敦煌菜」欲「飛入尋常百姓家」
    壁畫上的古老「敦煌菜」欲「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6-01-06 20:17:41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月6日電 (馮志軍 高瑩)1月6日,帶有九色鹿、絲路駝鈴、敦煌舞袖湯、雪山駝掌、陽關烤魚等諸多絲路元素的一席「敦煌菜」亮相蘭州。這些古老菜餚正在從敦煌壁畫和古文獻中「躍出」,將「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日,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飲食文化高層論壇暨甘肅美食文化展示活動在蘭州舉行。
  • 敦煌文化跨界融合「活起來」 壁畫飛天「萌變」入服飾
    敦煌文化跨界融合「活起來」 壁畫飛天「萌變」入服飾 2019-07「吉祥福鹿」泳衣和「祥雲飛天」沙灘袍在「敦煌淘寶」店鋪的上線。
  •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壁畫飛天的意義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提及敦煌,人們就會自然想到神奇的飛天。 第三,敦煌壁畫中飛天廣泛運用了焦點透視法,使得人物形象的立體感更強。凹凸法的引入,也使畫面具有了浮雕般的裝飾效果。中國畫的構圖最為獨特的是根據表現的需求來構圖。只要故事需要,畫家可以通過各種角度,把周圍的一切都描繪在一幅畫面中,在同一幅畫裡面中出現仰視、俯視、平視、反視等角度。沒有單一固定的透視點,仰視與俯視並用,雖不符合科學性,但看上去很舒服。
  • 關於敦煌壁畫飛天
    一 : 關於敦煌壁畫飛天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
  • 敦煌飛天「女神」走出壁畫 將在成博表演敦煌舞
    原來,敦煌市旅遊局為支持敦煌藝術大展,特地給成都觀眾送來了兩位飛天「女神」。據了解,兩位舞者都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出於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敦煌的喜愛而加入敦煌飛天歌舞團,希望用舞蹈來感染更多喜愛敦煌文化的觀眾。
  • 歷朝敦煌壁畫飛天仙女賞析
    敦煌壁畫作為歷史上十餘個朝代、近千年的音樂舞蹈圖像,是漫長歷史時期音樂、舞蹈和社會生活的生動記錄,在學術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敦煌壁畫飛天高清圖片
  • 莫高窟的「飛天」壁畫,沙漠裡的月牙泉,走進敦煌之旅!
    提起敦煌,大家肯定就會想起大西北的大漠風光、廣袤無垠、黃沙飛揚……敦煌,地處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古時的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如今的敦煌也許多了些許蕭瑟,但蒼涼的戈壁,莫高窟的「飛天」壁畫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無疑顯露了曾經的輝煌種種。
  • 傳承敦煌藝術:黃有為敦煌壁畫淺析
    1980 年以來多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學習壁畫;1984 年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美術公司畫家;1994 年敦煌壁畫臨摹 作品 57 窟美人觀音和 45 窟塑像畫被敦煌市政府贈送日本政府收藏,得到了極高的讚揚;1995 年在敦煌市博物館舉辦 敦煌壁畫系列展覽,一舉成名;1998 年出版畫冊《敦煌藝術》《黃河畫集》在全國各大書店發行;1999 年敦煌壁畫系 列絹畫作品在臺灣展出受到好評;2013 年作品榆林窟文殊菩薩
  • 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就從最典型的「飛天」開始欣賞吧
    文/謝夏晴說到敦煌壁畫,閃過腦海是什麼?是不是人物彩帶飄招,人物懸天飛升,對,這就是「飛天」。「飛天」是敦煌文化中經常經出現的形象,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當中,幾乎每個洞窟都有飛天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然成為一種標誌性的文化符號,比如看到那滿天靈動的飛天,就會聯想到盛唐文化,這就是敦煌創造的文化奇蹟。
  • 敦煌飛天壁畫欣賞見者有福
    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在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埃洛拉石窟第16窟凱拉薩(納塔)神廟主殿高塔外壁上,雕刻有著名的飛天形象,但並無類似於敦煌壁畫中飛天那種長長的飄帶,她們多是扭身曲體,以飛舞的姿態顯示出強烈的動感。因此,與其說她們在「飛」,不如說她們在「舞」,這似乎更接近於飛天或天女形象本真的意義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 敦煌飛天舞樂
    西出陽關40載,常書鴻一頭扎進敦煌,借鑑西方的治學觀點和方法,更見祖國文化的博大燦爛,對敦煌文化的研究和保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被譽為敦煌守護神。1986年,日本奈良法隆寺向中國佛教協會提出請求,希望常書鴻、李承仙夫婦為法隆寺的國寶級古建築創作飛天障壁畫,邀請常書鴻、李承仙夫婦訪問日本。
  • 走進敦煌——原來壁畫裡的世界是這樣的
    >莫高窟人們對敦煌壁畫的印象,大多是裡面莊嚴肅穆的神佛肖像,但是今天,我們帶你走進敦煌壁畫不一樣的一面。那麼,敦煌壁畫到底畫了些什麼內容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壁畫裡「神仙」和「人類」的世界吧!Vocal擔當如果壁畫中的人物也要成團,能歌善舞的飛天可以憑實力C位出道。
  • 天宮裡的精靈,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洛陽伽藍記》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
  • 中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 淺賞
    導讀:敦煌莫高窟內,留下了舉世震驚的大量文明古物,其中,敦煌壁畫生動地在洞窟內,表現出了從十六國到元朝不同時代的審美、宗教信仰、文化等面貌,為現代人了解古代文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敦煌飛天就是浩瀚星辰文化寶庫的其中之一。
  • 敦煌壁畫「逐夢者」:「飛天視角」溯源敦煌千年浪漫
    今年暑期,敦煌鳴沙山月牙泉的空中遊覽項目成為不少遊客熱門「打卡地」之一。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9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 高瑩)「小時候跟著母親,沿著鳴沙山徒步四五個小時去莫高窟朝聖,洞窟裡朦朧的飛天壁畫那時起就成為縈繞一生的情結。」
  •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出現在哪裡?
    窟內人字坡、平棋、四壁、中心柱皆繪有飛天。 北魏 莫高窟254窟 敦煌石窟建築分有中心塔柱窟、覆鬥頂形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禪窟、僧房窟、影窟、瘞窟九類。其形式又分為仿木結構和沿襲印度石窟兩種。中心塔柱窟因中心有方形柱而得名。方柱柱地撐頂,居窟之後半部,多四面開龕,前半部為人字坡頂。
  • 西域樂器、飛天書籤……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敦煌範兒」十足!
    近日,記者從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執委會獲悉,相距2300公裡,歷經1650年歷史滄桑變化的敦煌藝術將來到泉城濟南,走進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創意設計產品展區。展出的油畫作品,均為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18位一流水平的當代油畫藝術家,在敦煌採風後創作完成。畫家們用當代西方油畫藝術理念、藝術語言和審美取向,重新詮釋古老的莫高窟壁畫藝術。
  • 常書鴻油畫巨作《敦煌飛天舞樂》回國
    西出陽關40載,常書鴻一頭扎進敦煌,借鑑西方的治學觀點和方法,更見祖國文化的博大燦爛,對敦煌文化的研究和保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被譽為敦煌守護神。這次藏家重金從日本購回的《敦煌飛天舞樂》四屏風圖,尺寸:179*89*4幅,約60平方尺,是常老晚年的精典之作。這件國寶級作品定會在2007年7月5日北京朵雲軒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會上得到資深藏家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