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昨天下午,伴隨著雄壯的歌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朝美術交流展」在位於798藝術區的朝鮮萬壽臺美術館開幕。這一展覽同時拉開了「2020北京798藝術節」的序幕。
開幕儀式上,朝鮮藝術家柳河律創作的毛岸英塑像、彭德懷塑像同時揭幕。毛岸英烈士遺孀劉思齊專程出席現場,九旬高齡的她激動不已地說:「看到這麼多藝術家的作品,又把我帶回了那個火熱的戰爭年代。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和朝鮮犧牲了千千萬萬的英雄兒女,毛岸英也是其中的一員。他通過了血與火的考驗,也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和驕傲。願中朝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的友誼萬古長青,也謝謝藝術家完成了我多年的心願!」
此次展覽圍繞抗美援朝主題,共展出油畫、中國畫、朝鮮畫100餘幅。其中,館藏的一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彌足珍貴,蔣兆和的《友誼深厚情意難忘》、伍必端的《中朝軍隊並肩打敗美國狼》、戴澤的《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柳青的《邱少雲》、梁玉龍的《黃繼光》等,凝聚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典型的時代特徵,將觀眾帶回到那段波瀾壯闊的史詩當中。此外,中國書協副主席劉洪彪的草書作品《英雄讚歌》、軍旅書法家陳聯合為朝鮮畫家金仁石畫作《跨過鴨綠江》題跋志願軍戰歌……多幅書法作品熱情謳歌了志願軍的英雄主義精神。
六米長的畫作《勝利鼓聲》是此次展覽中畫幅最大的一件作品,由中國水墨人物畫家史國良與朝鮮功勳畫家金仁石合作創作。史國良介紹,這是中朝兩國畫家首次聯手創作一幅作品,「朝鮮畫重色彩、塊面,中國畫重筆墨、線條,我們的合作就是互相借鑑和靠攏,畫裡畫外都凝結並象徵著中朝兩國人民並肩戰鬥的深厚友情,希望這樣的合作今後還能繼續下去。」
展覽還展出了畫家尤有中的多件戰地速寫和攝影作品,生動真實地還原了一線的戰地生活,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1952年冬天,尤有中主動要求隨志願軍赴朝,在「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上,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始終堅持深入一線採訪寫生,記錄、創作了大量反映戰場生活的作品,被戰友們親切地稱為「戰地畫家」。
《跨過鴨綠江》是油畫家侯一民創作的描繪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的歷史油畫。在這幅作品旁邊,還展出了侯一民作為戰地記者奔赴前線時穿的軍裝。「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想不到志願軍的棉衣這麼薄。」一位觀眾感慨不已。
朝鮮萬壽臺美術館館長吉正太透露,他曾在去年和朝鮮藝術家一同去拜訪侯一民老先生,當時侯老還用標準的朝鮮語向他們問好:「我們這一代人對抗美援朝有很深的情結,但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只是在教科書上讀到這段歷史,希望這次展覽能夠讓大家加深了解,讓中朝友誼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
(原標題:中朝美術交流展拉開「2020北京798藝術節」序幕 劉思齊為毛岸英塑像揭幕)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