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思想周報丨劉仲敬被控抄襲;鼓浪嶼申遺成功

2020-12-01 澎湃新聞

國內思想周報丨劉仲敬被控抄襲;鼓浪嶼申遺成功

盧南峰

2017-07-10 09:45 來源:澎湃新聞

《安·蘭德傳》被控抄襲:蘭德與劉仲敬思想評述

6月29日,《南方周末》刊載北師大講師田方萌的文章《空想家安·蘭德與「奇人」劉仲敬》,7月4日又在其客戶端上發表《劉仲敬<安·蘭德傳>抽檢報告》。在兩篇文章中,田方萌用社會科學的調查原理,對劉仲敬2015年出版的《安·蘭德傳》文本進行抽樣檢測,指出劉仲敬用自己的語體對安妮·海勒的《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進行了縮寫和改寫,涉嫌抄襲:「我懷疑——只是懷疑——劉的寫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設定敘事框架,再選擇二手材料進行縮寫和改寫,同時加入自己的評論文字,將其包裝成新著上市。」

同時,田方萌對安·蘭德和劉仲敬思想進行了評述。安·蘭德原名阿麗莎·羅森鮑姆,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26年移居美國。她在美國創立「客觀主義」哲學流派,成了所謂「美國價值觀」的堅定捍衛者,堅決強調個人主義,提出「自私的美德」,不遺餘力歌頌資本主義,公開為市場經濟和商業貿易辯護,反對包括羅斯福新政在內的大政府控制。蘭德在生前身後都飽受爭議,其著作受學術界嗤之以鼻,卻收穫大量自由放任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的擁躉,甚至被信徒奉為「教主」。

劉仲敬

田方萌認為,在意識形態光譜上,蘭德的思想處於極右,最接近「放任自由主義」(libertarianism),雖然她極力反對母國蘇聯的價值體系,但到美國後卻投入了另一種烏託邦,將個人主義推向極端,進而否定宗教和家庭,是一位資本主義空想家。在界面新聞報導《<安·蘭德傳>抄襲指控背後是保守派內部的思想對峙?》中,田方萌還提及,今年5月,人民大學舉辦了「安·蘭德市場倫理與企業家精神北京峰會」,在當下的中國,人們還是把蘭德當作美國個人主義的象徵來對待,商人和新富階層藉此為財富和社會地位正當性進行辯護。

劉仲敬的《安·蘭德傳》是中文世界唯一一本蘭德傳記。劉仲敬對蘭德進行批判性地解讀,嘲諷蘭德的「非美」特性,捍衛美國價值甚於美國本土思想家,卻始終被美國人視為「遊士」。田方萌認為,在保守派內部的政治光譜中,劉仲敬和蘭德恐怕處於距離最遠的兩端,劉仲敬隸屬英美意義上的保守派,而蘭德則有歐陸理性主義,乃至極權主義色彩。劉仲敬對蘭德的批判可以視作保守派內部鬥爭。

正如蘭德的極端個人主義烏託邦與其批判的蘇聯極左烏託邦的相似性,劉仲敬與蘭德在精神氣質和身份經歷上也具有相似之處。劉仲敬曾在新疆當過十年法醫,2010年前後以網名「數卷殘編」活躍於豆瓣等網絡社區,2013年出版《民國紀事本末》,對民國史料進行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讀,被著名知識分子許紀霖目為「奇書」。坊間流傳劉仲敬的「大洪水」預言,認為一場大浩劫會終結中國大一統格局,漢族根據地域分裂為「諸夏」。遊走在學術體系之外的劉仲敬,與蘭德一樣,收穫了大量擁躉,在網絡上也被一些人奉為教主。田方萌認為,劉仲敬並不是真正的保守主義者,而是激進的復古主義者或者末世論者。

根據界面新聞刊發的報導,劉仲敬沒有對抄襲指控做出正面回應。

廈門鼓浪嶼申遺成功

當地時間7月8日下午17時多,在波蘭克拉科夫召開的第41界世界遺產大會宣布,「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通過終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在前一天,中國青海可可西裡獲審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鼓浪嶼申遺成功,意味著中國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大會審議文件表明:「鼓浪嶼見證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國在全球化早期浪潮衝擊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是全球化早期階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與互鑑的典範,是閩南本土居民、外來多國僑民和華僑群體共同營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近代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

然而,伴隨申遺成功的喜悅,鼓浪嶼面臨的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也重新被擺上公共討論的臺面。澎湃新聞特寫報導《「申遺」號角下的鼓浪嶼原住民》中指出,鼓浪嶼原住民已經從1985年的25000人減少至7000人,鼓浪嶼居民大量流失,原住民正面臨一個超老齡社會。人口銳減,醫療、教育首當其衝,「鋼琴之島」上的廈門市音樂學校已搬遷,廈門市第二醫院也遷至島外,一些媒體形容島上醫療狀況為「生無婦產科,死無太平間」。與原住民流失相對應的是,大量遊客湧入,巔峰期的2012年上島達到1136.66萬人次,國慶黃金周期間單日上島人數突破12萬人次。遊客暴增,低端旅遊業瘋長,擠佔了普通居民的生活空間。廈門資深文史學者、90歲的洪卜仁先生認為,鼓浪嶼未來要保存人文傳統,「只能犧牲經濟利益方面的訴求,放棄低端的旅遊業」。

鼓浪嶼申遺成功後,「保護」成為主流媒體關鍵詞。福建省委省政府給申遺代表團發送的賀信稱:「福建將讓國內外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鼓浪嶼管委會主任鄭一琳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申遺成功只是鼓浪嶼保護與發展新的起點,今後將堅持「科學保護,有效利用」的原則,保管好這顆「女王皇冠上的寶石。」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傅主任蔡松榮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自7月1日起上島遊客控制在5萬人以下,定期研究有關數據,讓鼓浪嶼重現「島上花園」面貌。而島上居民吳米納和謝麗達的觀點是,鼓浪嶼很難再回到從前。山間海邊的戲耍,別墅庭院間的自由穿梭,沒有遊客和大排檔的世外桃源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去不復返了:「商品社會的潮流一定是愈演愈烈,這是現實,我們也不可能回到農耕社會。」

商業開發、文化保護與社會建設之間的齟齬,不僅擺在鼓浪嶼面前,也擺在當前中國更多無緣遺產光環的景點面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劉仲敬,安蘭德傳,鼓浪嶼

相關推薦

評論(21)

相關焦點

  • 青島老城申遺對標鼓浪嶼
    國內著名世界遺產研究專家,省、市知名文史學家濟濟一堂,帶來國內外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保護管理的先進經驗,為青島老城區申遺提供思路和方向路徑,並就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申報趨勢和價值要素等進行研究分享。專家為申遺團隊「加餐」青島自2019年開始全面啟動老城區申遺工作,目前正需要專業人士集思廣益,給予經驗和思路,為申遺工作團隊展開高質量的培訓。
  • 鼓浪嶼申遺成功 把握文化遺產保護新起點
    (來自新華社)  -1-  申遺成功緣何意義重大  鼓浪嶼是中西方之間文明碰撞的產物,對鼓浪嶼的傳承,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我國對於現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態度,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  可可西裡是環境脆弱的無人區,中國政府推薦可可西裡申遺並成功,是對國際社會作出的一個承諾,其價值觀上的意義更為突出。
  • 鼓浪嶼、可可西裡申遺成功:中國世遺數量排名第一
    7月8日,中國福建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數量位列世界第一。  可可西裡與鼓浪嶼,一個被譽為青藏高原「青色的山梁」,一個是中國東南部的「海上明珠」,它們的自然魅力與文化價值在申遺中大放光彩。可可西裡雪山冰川林立,沼澤湖泊縱橫,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在悠閒地吃草。
  • 鼓浪詩語抒發喜悅與豪情 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文藝匯演昨舉行
    「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鼓浪詩語」文藝匯演昨日下午在鋼琴碼頭舉行。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鼓浪嶼管委會、鼓浪嶼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  詩句迴蕩在琴島上空  抒發對鼓浪嶼的情誼  從醒目的紅色橫幅、大型美景展板,到「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的立體雕塑,鋼琴碼頭的每一處都透著歡騰。昨日下午,市民和遊客一來到鼓浪嶼,就感受到了慶祝鼓浪嶼申遺成功的喜慶氛圍。
  • 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 2019鼓浪嶼音樂節圓滿舉行
    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2019鼓浪嶼音樂節圓滿舉行  邂逅7天不重樣的音樂鼓浪嶼
  • 《安·蘭德傳》抄襲指控背後 是保守派內部的思想對峙?
    7月4日,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講師田方萌在《南方周末》網站上連發兩文(《空想家安·蘭德與「奇人」劉仲敬》和《劉仲敬〈安·蘭德傳〉抽檢報告》),質疑歷史學者劉仲敬於2015年出版的《安·蘭德傳》內容大量抄襲安·蘭德的英文傳記《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Ayn Rand and the World She Made)。
  • 申遺成功後的鼓浪嶼有何不同:少了文藝粉飾,多了文化交流
    我相信在鼓浪嶼申遺成功後,這座美麗的花園一定吸引了更多遊客前往。因為身份地位的改變,鼓浪嶼的風情似乎變得更飽滿,從小清新的自然景觀到文藝氣息的古老建築,再至各種文化藝術博物館的建設與開放,如今的鼓浪嶼在申遺成功後,仿佛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實際上是一個大的改變和轉向。
  • 對標鼓浪嶼,青島老城區已啟動申遺工作,紅瓦綠樹一起守護
    說起鼓浪嶼,每個年輕人應該不會陌生,這裡是旅行愛好者的天堂,也是文藝小青年的夢想。很多人都喜歡拿青島的老城區,中山路。大學路和八大關等,跟鼓浪嶼進行對比,因為這兩個地方實在是太像了:都是沿海城市,都是民國建築,都是古香古色的藝術氣息。
  • 韓國抄襲中國83本醫書,著成一部巨作並申遺成功,專家:沒創造性
    韓國抄襲中國83本醫書,著成一部巨作並申遺成功,專家:沒創造性文|小羽韓國近幾年來的做法真是令人厭惡,去年樸槿惠在韓國本土布置薩德,三星手機又爆炸,但是利益受損的中國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除此之外,韓國抄襲中國的文明也是不遺餘力
  •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將修繕 同時整治各申遺要素點
    鼓浪嶼林語堂故居(XMHOUSE配圖)    記者昨日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要素第六批整治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鼓浪嶼將啟動第六批申遺要素整治,此次整治工作包括了廖宅  記者了解到,目前鼓浪嶼申遺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53個核心要素點的整治方面,這些核心要素點均為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有關規定,只有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才能對文物保護單位提出整治設計方案。近日,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召開了《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要素第六批整治設計方案》評審會,省、市文物保護和規劃等方面的專家參加了評審會。
  • 文化部部長蔡武:鼓浪嶼申遺需要形成共識凝聚合力
    文化部部長蔡武:鼓浪嶼申遺需要形成共識凝聚合力 xm.fjsen.com 2013-06-19 06:48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文化部部長蔡武考察指導鼓浪嶼申遺工作海西晨報訊(記者 李凌)6月16日上午,國家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廈門出席第五屆海峽論壇的百忙之中
  • 25國橄欖球愛好者鼓浪嶼上激情「碰撞」
    -首屆「鼓浪嶼杯」橄欖球俱樂部友誼賽昨開賽  -鼓浪嶼街道慶祝申遺成功一周年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據了解,橄欖球俱樂部友誼賽在鼓浪嶼已有10年歷史,既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業餘橄欖球賽事,也是鼓浪嶼一項傳統賽事,展現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中西文化交融的風採。今年,賽事首次以「鼓浪嶼杯」冠名,來自全國各大城市的16支國際橄欖球俱樂部,共220餘名橄欖球健將在綠茵場上展開對決,最終廣州羊城隊奪冠。
  • 鼓浪嶼爭取2013年申報世遺 規劃年底將完成
    在聽取申遺工作匯報後,劉可清指出,鼓浪嶼是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見證。現在要保護鼓浪嶼文化,並不是讓鼓浪嶼回到當年的生活,而是恢復過去的情調和生活情景。保護鼓浪嶼文化的目的,在於讓世人都能來此參觀。今年5月份,鼓浪嶼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具備申報實力的5個項目之一。國內專家認為,中國歷史城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較少,鼓浪嶼的申報,對我國歷史城鎮的保護有積極意義。同月,《福建省鼓浪嶼文化遺產地保護規劃》三級聯合評審會在京舉行,並獲得專家評審通過,目前正進行申報文本與該規劃的英文譯本工作。
  • 此人抄襲83本中醫書,寫了本韓醫,還申遺成功,日本人這樣評價
    而且其靠抄襲來的文化、醫書,也敢拿去申遺。此人抄襲了83本中醫醫書,寫了本東醫學,現在還申遺成功,對此日本人這樣評價!這個事情還要從明朝的李氏朝鮮說起,1596年朝鮮當時的國王叫做李昖,這個人的御醫叫做許浚,他上書國王,要求編纂一個通俗易通的醫書,這樣的話老百姓在家裡就可以自己給自己治病了。這個提議得到了朝鮮國王的肯定,並且是強力支持。
  • 朝鮮編寫的「本草綱目」,借鑑了中國千年醫學,卻被韓國申遺成功
    隨著近代我國與周邊各國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之後,原本近鄰的日韓就採取了敵對的政策,尤其是韓國更是直接從文化上下手,多次拿著原本屬於中國的古典文化去進行申遺,把屬於中國古人的成就都歸到他們的頭上。而之前,他們就又拿出了一本原本朝鮮編撰的古醫書,成功申遺,可是這部作品的申遺卻在國內外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因為很多人心裡都非常清楚,這只是一部抄襲了中國古醫書的作品。
  • 霍童洞天申遺進行時,專家這麼說
    會議聽取了蕉城區霍童洞天申遺工作進展情況,並對具體申遺工作進行了部署,與會人員還就申遺工作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何必良指出,霍童洞天作為核心區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對蕉城具有重大意義,申遺成功將為保護開發霍童溪流域提供強力保障,為振興鄉村文化打造蕉城範本
  • 鼓浪嶼微電影《回眸鼓浪嶼》愛情故事很迷人
    劇組特別打造一條歷史街道,還原上世紀初的鼓浪嶼。鼓浪嶼申遺系列故事片《語堂千千結》預告  廈門日報訊 鼓浪嶼的文化積澱深厚,異彩紛呈,然而,太多精彩的故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上周末,反映鼓浪嶼人文精神、以廈門本土真實故事為素材改編的十集系列微電影故事短片《美麗廈門·回眸鼓浪嶼》,在廈視一套播出了第一、二集《語堂千千結》、《日光巖之戀》,電影鏡頭的串聯,將觀眾再次帶回到鼓浪嶼的歷史傳奇中。  《回眸鼓浪嶼》的拍攝,是鼓浪嶼文化提升中邁出的又一步。這部電影短片由省著名文史專家鄭國珍教授擔綱總編劇,本土導演呂祖松執導,本土優業組合影視傳媒製作完成。
  • 旅美青年鋼琴家林芃:繼續傳播鼓浪嶼獨特音樂文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每次參加音樂節,有人問起旅美青年鋼琴家林芃來自哪裡,她總會自豪地回答「廈門鼓浪嶼」。這座以鋼琴而聞名的小島,是林芃的故鄉。鼓浪嶼深厚的文化底蘊氛圍,讓她在鋼琴上造詣匪淺,也讓她成為思想獨特、內心豐富的人。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就鼓浪嶼申遺成功作重要指示後,林芃很激動,她說作為從鼓浪嶼走出的音樂家,她將努力成為琴島傑出的代言人。
  • 申遺成功之後的事更重要--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原標題:申遺成功之後的事更重要   日前,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喜訊:青海省可可西裡與福建省鼓浪嶼相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武夷山邊界調整項目也獲通過。至此,中國已有52處世界遺產,與義大利並列世界第一。
  • 浪漫鼓浪嶼 詩意不必在遠方
    在他心中,鼓浪嶼是他永不忘懷的「南國的夢」,鼓浪嶼就是他衝破網的夢,是使他「容易變得年輕的空氣」。  林語堂的人生,也在鼓浪嶼。他在這裡迷上了西洋音樂,迷上了「綠草如茵」的運動場,也戀上了鼓浪嶼的女兒,開始了他「腳踏中西文化」的旅程。  還有詩人舒婷的家,在鼓浪嶼。「丈夫在島上出生,兒子也是,鼓浪嶼已經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離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