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洞天申遺進行時,專家這麼說

2020-08-24 蕉城區融媒體中心

大夢蕉城(李娜)8月18日,蕉城區霍童洞天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召開,區領導何必良、何邦恆、陳國秋、林立志,洞天福地申遺項目組,區直相關部門,各相關鄉鎮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蕉城區霍童洞天申遺工作進展情況,並對具體申遺工作進行了部署,與會人員還就申遺工作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何必良指出,霍童洞天作為核心區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對蕉城具有重大意義,申遺成功將為保護開發霍童溪流域提供強力保障,為振興鄉村文化打造蕉城範本,為弘揚「閩東之光」奏響山海旋律。蕉城區將以申遺工作作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文化金娃娃」品牌,推動文化事業再創輝煌。他強調,要明確目標,強化責任落實。申報文本編制單位和區直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按時完成。要精誠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各成員單位要及時組織協調解決申遺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申報工作有序推進。要加大宣傳,營造申遺氛圍。依託大夢蕉城、蕉城在線等平臺,及時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發布申報進程等相關信息,共同營造良好的申遺氛圍。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國家

文物局專家庫成員、洞天福地申遺項目總協調崔光海:

洞天福地的申遺工作非常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能夠呼應文化遺產需要「講好中國故事」的要求。霍童洞天作為第一個正式啟動申遺籌備工作的洞天福地遺產地,將成為洞天福地系列申遺工作的範例和創新人居環境理念實踐的典範。

高級工程師、國家文物局專家庫成員、鼓浪嶼申遺

項目負責人、洞天福地申遺項目組技術總監魏青:

申遺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在申遺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協調組織政府相關部門、社區和民間社會組織、多學科學者、核心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公眾等五個方面的參與者通力合作。蕉城區推動遺產保護工作的力度,能夠落實好遺過程要求的各項任務,是負責有力的牽頭單位。

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

洞天福地申遺項目組遺產保護負責人徐知蘭:

2018年的洞天福地研討會籌備會與2019年6月蕉城區主辦的第一屆洞天福地保護研究國際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蕉城區霍童洞天作為第一洞天首先啟動了申遺相關基礎工作,將對洞天福地申遺工作順利推進起到重要的影響。

據了解,「霍童洞天」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位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是中國道教南方發祥地,鶴林宮古時為道教四大名宮之一。2017年以來,蕉城區委、區政府對「霍童洞天」洞天福地研究與保護工作高度重視,主動對接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開展申遺申報工作,全方位推進洞天文化的保護與研究。

·End·

責任編輯丨何巧銀

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相關焦點

  • 霍童洞天申遺進行時,專家說…
    大夢蕉城(李娜)8月18日,蕉城區霍童洞天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聽取了蕉城區霍童洞天申遺工作進展情況,並對具體申遺工作進行了部署,與會人員還就申遺工作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2019年6月蕉城區主辦的第一屆洞天福地保護研究國際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蕉城區霍童洞天作為第一洞天首先啟動了申遺相關基礎工作,將對洞天福地申遺工作順利推進起到重要的影響。」
  • 「霍童洞天」開啟申遺序幕!
    「霍童洞天」開啟申遺序幕!供稿:黃宇青「霍童洞天」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位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是中國道教南方發祥地。蕉城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對「霍童洞天」「洞天福地」研究與保護工作,隨著第一屆洞天福地研究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蕉城開幕,蕉城區也正式啟動了「霍童洞天」聯合申報「洞天福地」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霍童古鎮:天下第一洞天
    不久前在微信上看到福建最美鄉村的帖子,其中霍童古鎮和廉村都在寧德郊區,年末回阿玲老家過年,正好順道遊覽。霍童古鎮位於寧德市西北區,距離市區約47公裡。上午9點左右出發,出了寧德市區,沿國道直行,正閩東臘月,天氣晴和,一路山明水秀,處處風光。
  • 霍童古鎮景區
    霍童洞天仙境 霍童古鎮古建築群---明清古街 霍童古鎮景區《留守村裡娃》陳怡建 攝影   霍童鎮位於蕉城區西北部,距寧德城關47公裡,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3A級景區、中國十佳生態養生旅遊名鎮,2014年霍童古鎮入選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名鎮及中國最美村鎮,2015年獲得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霍童線獅」、「霍童鐵枝」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寧旅/深度報導】霍童:為古韻鄉愁撐起一把「保護傘」
    ,打鐵店、茶葉鋪、剪刀坊……昔時繁華,依稀可見。霍童鎮黨政辦主任黃凡說,現在,傳統的東西越來越有價值,只有民居保護好了,古鎮的未來才有希望。  近兩年來,隨著遊客逐漸增多,村民看到了古民居的價值,開始自發地保護自己的房子。前幾年,政府開始加強古鎮保護工作,由政府出資一部分,百姓出資一部分,對宅子進行了修繕,古鎮古民居因此得以妥善保存。
  • 洞天尋隱·霍童紀|洞天世界與草木植被
    明朝時期,官至刑部尚書的寧德人林聰歸遊霍童,寫下了「洞天煙景路漫漫,萬裡歸來試一看。夾岸桃花開正實,投林猿鳥自知閒」的詩句,迎接萬裡遊子的究竟是一方怎樣的桃花源?二零二零年八月,我們踏上這片土地,想一睹「洞天煙景」的真容,更想借洞天福地探討尋求人與自然的關係。
  • 申遺路上——麥積山石窟絲路申遺進行時
    申遺路上——麥積山石窟絲路申遺進行時  如同絲綢之路的源遠流長,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也由來已久。無論申遺的過程如何曲折反覆,麥積山石窟作為甘肅、作為全國、乃至作為整個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文化遺產地,始終沒有「掉鏈子」。  經過長時間的備考,如今大考在即,在忐忑與期盼中,麥積山石窟開始最後的衝刺。  絲路申遺的重要性  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曾被一位文物界專家稱為「天大的事」,足見其在文物工作者心中的分量。
  • 洞天尋隱紀|第一洞天:閩東蕉城霍童山考察隨筆
    人的視野在穿過峽谷後豁然開朗,溪水穿過平原正中,其間小洲之上,桃花繁茂開放,誠為避世之武陵,而這也正是1500年前,陶弘景自海上尋山而來時所能見到的景色。從交通的角度來看,霍童川谷可以通過霍童溪從海面駛入,這與溫州的陶山(青嶂山)、大若巖、三皇井以及越南安山等洞天福地完全一致。
  • 洞天尋隱·霍童紀|霍童溪:濱海之域的漁民與河流
    這塊碑文鮮明地展現了疍民以水為居的境況,對他們來說,流域就是他們實實在在的家,就是他們的田地,因此當他們經過其他村邊流域進行捕撈作業時,不應該受到周邊村民的為難,這表明漁民與陸民生活生產的界線是十分複雜卻清晰的。整條流域都屬於漁民的生活生產區域,村民不得向他們索取「溪租」,「短價勒買」等,但類似的矛盾卻總不斷上演。
  • 愛你愛你,我愛你——霍童古鎮
    沒想到的是所謂的鄉下"顏紅星書畫收藏館「坐落在霍童古鎮。霍童古鎮景區位於蕉城區西北部,距寧德市區47公裡,全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2014年入選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名鎮及中國最美村鎮,霍童線獅、霍童鐵枝分別列為第一、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有支提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全國佛教重點寺院支提山華嚴寺,現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閩東崇山峻岭之中,卻是天下第一洞天所在地
    因此,支提山被佛教徒視為天冠菩薩講經說法之道場,有「不到支提枉為僧」之說。去年年底探訪霍童古鎮時曾路經山門,在古鎮上又看到霍童「第一洞天」的介紹,甚是訝異,不意在閩東山區,居然深藏如此歷史悠久聲名卓著之道場禪林,然而因時間關係未能一訪寶山,時隔一年,卻又機緣巧合,得以謁拜名山。正月初二上午,南國初春,陽光明媚,碧天澄澈。
  • 寧德記憶的源點|霍童古鎮
    如果就在蕉城周邊走走的話,那我們就一起到寧德的千年古鎮——霍童,去遊走一番吧!霍童古鎮就像是鬧市中的一縷寧靜,高樓中的一片花園,這一方青磚古鎮依偎於風吹羅帶,風情萬種的霍童溪畔,似千年詩經,在水一方。霍童溪流域是寧德的母親河,也是寧德古文明的主要發祥地,諫議大夫黃鞠是霍童的開基始祖,黃鞠水利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令霍童的千年水利文化跨越世界的巔峰,所以可以說霍童悠長的歷史,是寧德記憶的源點。霍童溪承接周寧、屏南二縣,直達三都澳。成為寧德內陸縣的運輸要道,這令霍童古鎮成為出海通衢的繁華商埠。
  • 知道道教四大名山,你知道36洞天和72福地之首是哪兒嗎?
    因為道教尊奉的是多神論,所以有三清、玉皇大帝、瓊臺女神、諸星曜神等,而道教發展的過程中有出現了全真派、華山派、龍門派、正一道等派別,諸神諸仙修煉就需要道教聖地,於是有了道教四大名山和洞天福地之說。而洞天福地就是神仙居住人間的名山洞府,這些地方分別連接了不同的空間,而所謂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雖然有些現在有些已經無法考究了,但大多數還有遺蹟可循。
  • 道不盡的千年古韻 山水清幽霍童古鎮
    霍童古鎮位於蕉城區西北部,距寧德市區47公裡,全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這裡自古就是屏南、周寧兩縣木材、毛竹運輸要道。霍童古鎮先後被列為福建省農業科教示範鎮、福建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等。 「霍童溪畔古村落,山環水繞映碧波。
  • 大熊貓棲息地申遺 四川省雅安獲聯合國專家首肯
    專家考察團是從9月30日開始對雅安大熊貓保護地進行實地考察的。考察團專家花費了20多個小時對寶興縣的蜂桶寨、鄧池溝、撲雞溝和中崗山及天全縣的喇叭河進行了長達100公裡的徒步考察。  據悉,在考察過程中,最讓專家興奮,然而又略微失望的是,前日翻越寶興縣中崗山時,他們差一點就看到野生大熊貓了。
  • 針灸申遺十周年|非遺針灸如何傳下去,活起來?專家學者這麼說!
    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楊金生告訴記者,針灸申遺成功時,四位代表性傳承人程莘農、賀普仁、郭誠傑、張縉均已年過八旬,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針灸」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積極開展傳承保護工作,以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將四位代表性傳承人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進行系統梳理並記錄下來,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文獻資料。此後,這項工作擴大至國家級。
  • 專家倡議為長徵路線申遺:意識形態不是問題
    會上,十餘位專家學者圍繞「長徵文化」展開研討。其中,「長徵路線申遺」再次成為最熱話題。2011年11月,省社科院三位專家聯名倡議:「長徵路線」作為線路文化,申報中國和世界文化遺產,「希望藉此對長徵精神進行宣揚和對長徵文化進行保護」。自此,長徵路線踏上漫漫「申遺」路。4年時間過去,長徵路線「申遺」已取得哪些突破?
  • 邵武太極拳申遺是否為「神仙申遺」
    有了這番強烈質疑,福建邵武將「張三丰太極拳」申遺,還能成功嗎?  說到「張三丰」,你想到的也許是金庸小說裡長命兩百歲的武當大師,也可能是這個電影熒幕上氣沉丹田,舉手投足都是武功的蓋世高人。  歷史上真實的太極宗師張三丰的一生,卻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僅最後卒於何時無法考證,連其生於何處都存在極大的爭議。「張三丰太極拳」申遺的消息也因此被不少人戲成為「神仙申遺」。
  • 夢裡霍童,線獅躍舞
    霍童,古地名。初聽這古鎮名,一股仙氣逼人,從未見就覺得這地方一定不簡單。查了歷史沿革,果然,傳說周朝時有霍童真人,亦名霍桐,居霍林洞,此地由此得名。說到線獅,就不能不提霍童古鎮的「二月二」。霍童的「二月二」起源於對當地古代名人黃鞠的紀念。隋代諫議大夫、開山大祖黃鞠公,他當年棄官入閩,擇地石橋,興修水利,灌溉良田,造福黎民。上千年來,黃鞠和他的愚公移山精神留存在霍童人心中,每年「二月二」,大家都舉辦燈會來紀念他。霍童的「二月二」,是福建省內保存完整且頗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