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勝:文旅新地標需要回望歷史和發現新意

2020-12-0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11月18日上午,在「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上,著名詩人、重慶市作協副主席李元勝發表了主題演講。成都和重慶兩地的比較,一直以來都是網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李元勝笑言,「我總感覺,這兩個城市像離婚後開始談戀愛的CP,雖然行政上分開了,但高鐵的開通讓他們的枕頭拉得越來越近。」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的特殊時刻,成渝文旅新地標的評比恰逢其時。在李元勝看來,文旅新地標的評選有兩個方向。首次是要站在當下,回望歷史。如杜甫草堂、大足石刻等歷史文化地標,是不論在任何時代都值得留存的印記。「如果有神奇的力量,我希望能將我在80、90年代看到的成都街景和小巷風情像大足石刻一樣封印,那是我在成都最願意再次見到的場景。」

文旅新地標還需要有新的發展方向。近年來,重慶成為新興的網紅城市,這裡的立體建築、穿樓輕軌被年輕遊客追捧。李元勝說,重慶的網紅地標都來自民間,背後代表著重慶人口結構的變化。經歷歷史上三次大移民,受過教育的新一代年輕人來到重慶,他們看待城市的方向和過去不同。「老重慶人對重慶的魔幻和立體熟視無睹,但新一代重慶人覺得非常新鮮,年輕人是通過社交媒體發現重慶的,他們更願意以更多元的眼光發現城市的趣味。」

李元勝說,在這種社交佔據主導地位的消費場景中,人們對地標的標準已經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不過,無論今天兩地的人們選擇怎樣的地標,有一個目標是大家共同追尋的,那就是讓成渝城市群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城市增長極,成為中國發展新的支點。」

相關焦點

  • 重慶詩人李元勝:成渝CP一起評選文旅新地標,有一種令人驚喜的滋味
    在美好的初冬時節,11月18日上午,「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後的一份最新的「玩轉成渝手冊」——「成渝文旅新地標」 五大榜單在活動上發布。「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包括「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成渝潮流新地標」。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李元勝的「虛度時光」之地:重慶南山,成都浣花溪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推出的「成渝文旅新地標」活動啟動後,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在成渝詩歌圈有著重要地位的李元勝老師,有「虛度先生」美譽的李元勝,正在把重慶的「少數花園」做成一個重慶文化會客廳,使之成為成渝兩地文化交流的橋頭堡,請他推薦「虛度時光」之地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如果重慶只能推薦一個地方,那就是南山,如果可以推薦三個地方,那就是:南山、南山、南山!成都,我推薦:浣花溪。」
  • 點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都融創文旅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那麼,誰可以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李元勝的「虛度時光」之地:重慶南山,成都浣花溪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推出的「成渝文旅新地標」活動啟動後,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在成渝詩歌圈有著重要地位的李元勝老師,有「虛度先生」美譽的李元勝,正在把重慶的「少數花園」做成一個重慶文化會客廳,使之成為成渝兩地文化交流的橋頭堡,請他推薦「虛度時光」之地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如果重慶只能推薦一個地方,那就是南山,如果可以推薦三個地方,那就是:南山、南山、南山!成都,我推薦:浣花溪。」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和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重磅發布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宣傳部和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 【驕傲】閬中古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11月18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古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殊榮。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中國峨眉· 《只有峨眉山》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出爐,成渝雙城收穫佳績
    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是新時期的新機遇,那誰將代言成渝文旅名片?誰才是老百姓心中的C位地標?   11月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省文旅廳、重慶市文旅委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成渝文旅新地標」頒獎儀式在成都盛大舉行。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發布,都江堰新晉「頂流」強勢上榜!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發布,更是成渝兩城在文旅方面的標誌性「握手」。據了解,「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作為主榜單,主要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入選地標需要兼具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體現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在此評價標準下,採用網絡評選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評選方式確定榜單。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和海田園綜合體:在四川德陽就可赴「馬爾地夫...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成都以北幾十公裡的德陽市旌陽區德新鎮,和海田園綜合體(以下簡稱和海),也擁有馬爾地夫般的風光。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8月3日,五大榜單投票通道正式上線。德陽和海參評成渝潮流新地標,在9月1日網絡投票截止日期前,目前暫列榜單第五位。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網絡投票出爐,峨眉山上演「帽子戲法」
    2020年9月2日「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網絡投票環節圓滿收官峨眉山在群雄逐鹿中上演「帽子戲法」拿下3個參選項第一在為期一個月的展示和投票環節中,《只有峨眉山》實景演藝以超過18萬票,在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中折桂;峨旅投、峨旅股份董事長王東以超過20萬票,在「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榜單中登頂
  • 攜手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重磅發布
    11月18日上午,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頒獎典禮上,重慶洪崖洞、磁器口、來福士等文旅地標成功入選。
  •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港—肇慶文旅新地標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現規劃綱要》提出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發展要求,結合肇慶市實施旅遊振興三年(2019-2021年)「十大行動計劃」及《肇慶市推進「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動方案」》發展要求,結合本土文旅資源優勢,打造出彰顯中國特色,展示嶺南文化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將全域旅遊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肇慶五葉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立足集城際軌道、火車、長途大巴、公交車、計程車於一體的交通樞紐優勢,通過深度挖掘嶺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廣府文化
  • 「成渝文旅新地標」揭曉 最具含金量的地標為什麼是峨眉山?
    11月18日,備受關注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在成都雙流區舉行。典禮現場,「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盛大揭曉,來自四川峨眉山景區的候選者「連中三元」——《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榮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峨旅投、峨旅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東榮膺「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峨眉山景區榮膺「成渝潮流新地標」。
  • 最美桌山瓦屋山:榮獲「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
    9月18日,2019第十屆C21論壇的重頭戲——四川文旅發展論壇暨「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舉行。經過1個月的遊客推薦、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環節,備受關注的「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及子榜單評選結果現場揭曉,瓦屋山榮獲「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稱號。瓦屋山,海拔2830米,15000畝高原平臺聳入雲天,國內外罕見。
  • 「成渝文旅新地標」網絡投票榜單出爐
    武侯祠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自8月3日開啟網絡投票以來,為期近一月的「成渝文旅新地標」系列榜單的投票持續受到網絡關注,總票數接近450萬,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000萬。9月1日23時59分,網絡投票正式截止,隨後,成渝文旅新地標將進入到專家評審階段,最終榜單的確定將由網絡投票分數和專家評審分數共同組成。投票過程中,不僅有成渝兩地地標CP組團「秀恩愛」,來自各地的家鄉後援團花式拉票,各大熱門旅遊景點的粉絲也掀起了投票熱。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川大教授王小紅:峨眉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
    8月5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小紅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及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這位從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的學者,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笑言成渝兩地的文化同宗同源,盛產CP,其中峨眉山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都蓋過章的「山水CP」。
  • 沙坪垻又添一座文旅新地標
    沙坪垻又添一座文旅新地標 2020-12-08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許幻山」李澤鋒推薦:四川大劇院、重慶洪崖洞
    李澤鋒與成都的緣分很深,他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和新劇《親愛的自己》,編劇都是來自成都的著名編劇蘇曉苑老師。談到成渝文旅新地標,李澤鋒的推薦非常文藝範兒。《三十而已》中的許幻山對於成都的文旅新地標,李澤鋒推薦四川大劇院:「它是蜀風漢韻的設計,與四川省圖書館的造型一脈相承,四川圖書館和四川大劇院像影子一樣,分布在四川科技館兩側。
  •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① 艾葉古鎮:鹽運古道第一灘
    成渝文旅新地標·鹽道遺珠①【編者按】運鹽古道,是一條可與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媲美的重要戰略性物資通道、廣義的運鹽古道,是指連接川黔、川渝、川鄂、川湘以及川滇的道路。歷史上貴州不產鹽,雲南中部雖然產鹽,但囿於滇北崇山峻岭道路崎嶇,所以滇北用鹽也需要從川渝兩地運過去。於是形成四通八達,密如蛛網的商貿網絡,以及「一衣帶水」的碼頭文化。即便在今天,也仍然構成「川渝文旅新地標」的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