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通航混改落地,貨運混改在路上

2020-11-26 第一財經

疫情之下,航空央企的混改步伐並沒有放緩。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南方航空(600029)的全資子公司——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南航通航」)今日與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國改雙百基金、南航資本控股及珠海通航通投資籤署協議。

這意味著,在南航集團層面引資300億後,子公司層面的混改工作也在實質推進。混改完成後,南航通航的註冊資本由人民幣10億元增至人民幣13.4228億元,南航股份、國改雙百基金、南網產業投資集南團、南航資本控股、珠海通航通分別持有57.9%、14.1%、10%、10%、8%的股權,南航股份公司依舊保持控股地位。

而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南航通航的混改落定後,貨運混改也在路上,目前三大航空央企都在加緊推進從集團到下屬子公司層面的混改工作。

引入南方電網和國新基金

成立於1980年5月的南航通航前身為民航湛江直升機中隊,於2014年11月經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改制而成,註冊資本10億元,現有隊伍可支撐60架以上機隊規模運行,是中國海上油氣田第二大飛行服務商。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為中外石油公司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提供飛行服務,為企業提供公務機代管服務,直升機電力巡線,航空護林,海上救助,飛行駕駛培訓、無人機作業和其它臨時包機業務等,其中海洋石油直升機服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從成立之日起,就曾先後為中海油、雪佛龍、哈斯基和BG等國際知名石油公司提供海上直升機飛行服務。

根據南航方面提供的財務數據,南航通航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356.54萬和3837.22萬元,2020年前十個月的淨利潤為5919.7萬元。

而根據幾方今日協議,南航通航將由南航股份全資子公司變為南航股份控股子公司,交易完成後,南航通航註冊資本將由人民幣10億元增至13.4228億元,南航股份、南網產業投資集團、雙百一號、南航資本控股及通航通投資分別持有其57.9%、10.0%、14.1%、10.0%及8.0%的股權。南航轉讓出售股權所得款項將用作集團營運資金。

據記者了解,南網產業投資集團為南方電網全資子公司,後者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人壽保險、國家電網、海南省人民政府持有。目前,南航通航與南方電網已開展電力巡線等合作。

而國新雙百壹號(杭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大股東為國改雙百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者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所控制,最終受益人為國務院及國務院國資委。此外,珠海通航通投資合夥企業則為南航通航的員工持股平臺。

貨運混改在路上

南航內部管理層對記者透露,在落實了通航公司的混改工作之後,貨運公司的混改工作也將在不久落定。

本月初,中國民航局曾發布公告,南方航空(600029.SH)將成立獨立的貨運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下稱「南航貨運」),該籌建申請已獲得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

據記者了解,獲得批准成立後,南航貨運或進一步剝離出上市公司,注入到正在混改的南航貨運物流板塊。

早在今年9月,南航的貨運物流公司就啟動了混改,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掛牌,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公開徵集1-15名戰略投資者,釋放股權比例不超過49.5%(含員工持股)。

而在此之前,東航和國航的貨運物流資產已經先後完成了混改,路徑基本都是引入外部投資者,員工持股,然後上市。

「目前三大航子公司層面的混改試點都不約而同優先選擇了貨運板塊,主要原因一是貨運不改不行,近幾年物流行業大發展,但航空貨運逐漸邊緣化,盈利水平不強,今年新冠疫情,航空貨運市場火爆,航空貨運公司的利潤都同比翻了好多倍,可以說是貨運混改的絕佳時機;二是貨運收入佔比均不超過10%,存在感較低,怎麼改都不會傷筋動骨,更有利於放開手腳。」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分析。

相關焦點

  • 引入三大投資方 南航旗下通航公司混改起跑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幾年,國內通航市場一直「外熱內冷」,行業內仍存在較多飛行限制,市場也有待培育,所以南航通航的混改效果還需要較長時間觀察。實際上,去年,南航就宣布在集團層面引入投資者,正式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也就是在同年,南航通航被列為國家發改委第四批「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據介紹,本輪混改實施後,南航通航的企業性質從國有獨資公司轉變為混合所有制公司。「從混改方案可以看出,南航通航的本輪改革並沒有一次性地完全地放手給市場。
  • 南航集團「雙百企業」混改圓滿收官 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面啟動
    原標題:南航集團「雙百企業」混改圓滿收官 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面啟動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航集團所屬兩家「雙百企業」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通航)和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全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交出滿意答卷。
  • 央企批量祭出混改方案 「百億級」同臺競技 混改大單頻落地
    格力電器超400億元混改落地,地方國企改革的聲浪被推向高潮,就在格力之後,央企子公司的混改連續接力,湖南航天增資項目、國家電投黃河水電項目、中國建築三級公司債轉股等數個案例相繼露出眉目,混改力度之大、通過混改引資規模之大超出市場預期。
  • 關於混改三問三答:國企停牌就是混改?混改就是利好?什麼樣的混改才...
    此前,兩批19家中央企業試點的重點任務正在逐步落地,試點先行先試、示範帶動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而資本市場中,涉及國企混改概念的上市公司,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但是,我們對於混改,是否也一直存在著一些固有的邏輯?  首先,是否國企停牌就相當於是要混改?  其次,上市公司混改就是利好嗎?  第三,什麼樣的混改才是好混改?
  • 國企混改,如何「混」,又怎麼「改」?
    近年來,民營企業以多種方式參與混改,取得了積極成效。國資委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引入非公資本超過1.5萬億元,混改企業戶數佔比提高近20個百分點,超過70%。02非上市公司國企混改在重慶,除了國企上市公司母公司在大力度混改,非上市公司國企也在混改
  • 國企混改路上最關鍵的「七步」
    有些企業需要藉助混改引入資金,改善資產結構;有些企業需要藉助混改引入能夠形成產業協同的戰略投資者;有些企業需要藉助混改實現員工持股,進而實現利益的捆綁,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有些企業需要藉助混改促進體制機制的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激發經營活力。混改的出發點不同,所採取的路徑和方式也必將存在差異。
  • 國網江蘇能源混改落地 中天科技集團入股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國網江蘇能源混改落地 中天科技集團入股近日,新京報記者自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混改項目正式落地。1月2日,隨著工商變更完成,新股東浮出水面。近年來,國家電網混改動作不斷。2019年11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引入社會資本專場推介會在京舉行,12個重點混改項目進行了現場推介,包括: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項目等等。2019年底,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增資協議籤約,共引入10家投資者,新增股東持股佔比30%。
  • 天津市管企業混改再傳佳訊 中環集團混改成功落地
    天津市管企業混改再傳佳訊,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摘得中環集團100%股權,中環集團成為天津市第17個成功混改的市管企業。中環集團歷經多次變革,於2002年完成集團企業化改制,主導產品為太陽能和半導體用矽單晶及矽片、印刷電路板等。
  • 央地組合拳發力上市 國企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
    央地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 升級紅利加速釋放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
  • 百億級央企子公司混改方案頻頻出爐 2020年或迎混改大年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格力電器416億元混改落地,地方國企改革的聲浪被推向高潮。就在格力之後,央企子公司的混改連續接力,湖南航天增資項目、國家電投黃河水電項目、中國建築三級公司債轉股等數個案例相繼露出眉目,混改力度之大、通過混改引資規模之大超出市場預期。證券時報?
  • 央地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
    央地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從中央到地方祭出組合拳發力上市,混改項目批量湧現,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即將收官的2020年,一系列舉措推動國企改革向更深層次
  • 混改如何提升國企活力?看天津醫藥集團「改」出新天地
    不久前,天津醫藥集團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這意味著,在天津大型國有集團與優勢戰略夥伴的強強聯手下,通過協同賦能、資源共享、產業升級等方面改革,不僅將提升天津醫藥集團的科技創新與市場化運營能力,也為醫藥健康產業打開了新局面。
  • 2020國企混改必讀:「混改」的底層邏輯與成功核心要素
    混改方案實施過程中,重視對混改企業的戰略管控和業績考核,唯恐管不到位、管不好,但卻忽視了文化融合和利益平衡,混改各方便出現了同床異夢的現象,結婚了卻沒有感情,更沒有產出。中國建材集團混改提供了良好範例。中國建材提出了混改「三盤牛肉」,第一盤是合理估值;第二盤是留給創業者30%股份,共享改革成果;第三盤是留用有能力、有業績、有職業操守的創業者,成為職業經理人。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全市20家市管企業成功混改:為企業轉型升級...
    這是我市第20家成功混改的市管企業,至此,全市市管競爭類企業完成混改的已佔總數的83%。  天津醫藥集團是我市國有大型綜合性製藥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79年的天津市醫藥管理局。  此次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的上海實業(集團)198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上海在境外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擁有上實控股、上海醫藥、上實環境、上實發展、上實城開5家境內外上市公司。
  • 人民日報海外版:國企混改今年大有看頭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嚴鵬程在介紹國企混改情況時說。對此,專家指出,這一輪國企混改正加快推進,整體範圍很廣,且已形成不少特點。在此基礎上,今年國企混改還將會在數量、層級及深度等方面尋求更大突破,後期發展大有看頭。  地方混改頻落地  近來,混改正作為各地國企改革的重要環節加快推進。
  • 集團、上市、下屬公司:五種主流混改模式
    混改呢?同樣,不能沒有方法。中國企業規模大大小小,行業林林種種,在混改的過程中,如何找到方法,如何按圖索驥?我們在2019年末的時候,給大家總結總結國企混改中的模式問題。因而,目前來看,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組建完畢的國資監管體系裡,對於這兩類公司的下屬二級產業集團,是可以大力推進整體混改。其他的國企一級集團,要視情況有序推進更好。開創集團層面整體混改模式的,是雲南白藥集團。這家公司通過引進民營企業新華都集團,第一步實現了在集團層面的混改,構建了50:50的股權結構。
  • 「國企混改」打響發令槍
    東北網9月3日訊 (記者 周秘)9月3日,由省國資委組織舉辦的省屬國企混改項目線上推介工作正式啟動,通過產權資本市場,引入優質社會資本,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實現國有資本和各類社會資本融合發展,助力我省國資國企改革高效高質量推進。
  • 2020國企混改必讀:「混改」的底層邏輯與成功核心要素(1.5萬字深度...
    戰投引入是混改的重頭戲,唱好不容易。但只要明晰自身的戰略,釐清自身的短板,選擇合適的對象,履行必要的程序、定好合約,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還不夠,引入只是開始,要想真正實現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最終目的,後續的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等工作的切實落地同樣要做好。
  • 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打贏混改「淮海戰役」 劍指「珠峰...
    當年9月22日,徐工有限混改工作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推動後「靴子落地」,與10餘家戰略投資者籤約,完成了210餘億元的引資工作。自此,公司由100%純國有的老國企,轉變成了一個嶄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混改工作曾被徐工有限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稱為「是一場關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要攻堅的一場『淮海戰役』」。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混改落地是否意味著已經打贏了這場「淮海戰役」?
  • 混改兩年「脫胎換骨」 東北製藥「混」出增長動力
    「脫胎換骨」的背後——混改帶來新生機2018年,東北製藥在東北大型國有企業中率先實施混改,遼寧方大集團通過混改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東北製藥逐步形成了由民營控股、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股、員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