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2020-12-09 小凡讀史

#中秋節#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中秋節應該是除了春節最重要的節日了。一提到中秋節,人們就會想到團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月餅的由來和演變

月餅

最初的月餅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最傳統的月餅是圓形的,寓意著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演變成現在每年一度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核,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月餅應該是在唐朝開始正式出現,因為唐朝的相關傳說和記載最多。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而且在唐代,長安城中開始出現糕餅鋪,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這些都為月餅的「誕生」提供了條件。

糕餅店

到宋朝,中秋吃月餅已經非常普及了,這時候月餅叫做「小餅」和「月團」。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宋代的文學家周密, 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也有關於「月餅」的記載。

元明之際也有相關月餅的傳說,相傳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政府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嚴密,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王昭光製造餅子,將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於是後來逐漸演變為八月十五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月餅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在宮廷中,月餅也成為常見食品,如《明實錄·神宗實錄》裡就記載了皇帝十次賜給大臣月餅。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可以看出,這時民間百姓之間已經開始互相饋贈月餅,有團圓之意。

月餅模具

清代時月餅的製作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詠月餅詩》,寫道「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難怪曾在中秋節尋遊到江南杭州的乾隆皇帝品嘗月餅時,對月慨嘆:「好月,好餅,中秋良宵也!」月餅不但好吃,上面還往往繪有月宮、蟾兔、嫦娥奔月的圖案,把人們帶向神話傳說的美妙境界裡。末代皇帝溥儀就曾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一個月餅,達到「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中秋佳節

到今天,月餅的種類已經不可勝數,各種口味豐富多彩。但是似乎與小時候相比,漸漸地吃月餅的感覺卻漸漸變淡了,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了。或許當下的生活節奏太快,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但是值此中秋佳節之際,還是讓我們和家人在一起好好的賞月,放鬆一下,品一品美味的月餅吧

參考:《中秋話月餅》、《月餅的由來》、《有關月餅的傳說》

相關焦點

  • 冷知識|八月十五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由來是什麼?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當你在吃月餅的同時,你知道吃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嗎?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吃月餅呢?月餅的含意又是什麼呢?其實關於月餅的由來主要與四個傳說有關:月餅的由來傳說1: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聯合各路義軍計劃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了傳遞消息,劉伯溫想出了把寫有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_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2013年中秋佳節即將到來,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這裡就為大家整理和準備了有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及中秋節的傳說等方面內容。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的別稱較多,許多地方還稱月餅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中秋節吃月餅這個習俗是從什麼時候流傳開來的呢?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 中秋節和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來歷最為廣泛的說法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民間說法之嫦娥奔月關於中秋節的來歷,有很多古老的傳說,其中「嫦娥奔月」民間流傳最廣。【月餅的由來】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
  •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但是光想著吃喝和度假了,反而沒有好好的思考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而不是吃其他的東西。今天的話題,我們來好好的聊聊,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它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可見中秋節在中國有多麼的重要。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不吃,行不行?這是祖輩傳下來的,中秋節,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個飯,晚上再吃個月餅,這麼多年,都是這麼傳下來的,沒有為什麼!後來,當我離開家,去外地求學,因為距離遠,中秋的時候,就不能回家,父親往往會打來電話說:孩子,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哈!我說:知道了!
  • 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
    馬上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吃月餅最初的興起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2019年中秋節是哪一天2019年中秋節是:2019年9月13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到來,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中秋節吃月餅是古代祭月習俗演變而來的。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你知道嗎?不懂的話,這麼多年月餅白吃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佳節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大家都和家人團聚了嗎?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要吃月餅,吃團圓飯,但是對於中秋節你們了解多少呢,中秋節又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月餅是什麼來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一臉懵吧,吃了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確讓人有些可笑了。那麼,不知道的話,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也解一下吧。
  • 中秋節,大家知道吃月餅的由來嗎?
    每至中秋,月餅成為了不可缺少的節日美食。吃粽子讓人想到端午節,想到屈原。那麼中秋節吃月餅,又讓你想到了什麼?你一定會說想到了一家人團圓。其實,不僅僅是家人團圓這麼簡單。作為節日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那麼它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所有人從小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中秋節的起源主要有兩個說法:一是說中秋節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因為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而「秋」的意思是莊稼成熟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北宋之時,月餅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時間:2019-09-15 1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
  •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來源及由來 家庭月餅的做法簡單易學版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中秋節月餅的來歷來源及由來  月餅「始祖」:太師餅  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來歷故事吧!  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是遠古時候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吃一口月餅,感受家的味道
    眾所周知,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像天上的圓月,又象徵著人間的團圓。在您吃月餅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月餅起源於什麼時候?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那就讓我們從最早的殷商時期說起吧。普普通通的餅子可以變著花樣吃。宮廷裡的「宮餅」給平民百姓以啟發。所以,宮餅也就逐漸被平民所享受。宮餅由宮廷逐漸流傳到民間後,人們俗稱它為「小餅」或者「月團」,蘇軾詞為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這說明蘇軾時代「月團」已經是圓形。同時也說明現代意義上的月餅那時已經有了。到了明代,明代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 中秋節為什麼有吃月餅的習俗?其實月餅是「祭品」,並不代表團圓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大家都了解月餅是中秋節的節氣食品了。但為何要在中秋節這一天吃月餅呢?有些人說,由於月餅是環形的,代表天空的彎月;也有些人說,圓溜溜月餅應該和天空的月兒,體現了大家盼望團圓的美好心願。月餅,又被稱為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時候中秋節拜祭月神的貢品,沿傳下,便函產生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