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張飛廟,一座沉澱千年的古廟

2020-12-18 網易新聞

(原標題:雲陽張飛廟,一座沉澱千年的古廟)

  


如果統計中國人一生中最想去的景點,我相信長江三峽一定可以名列前茅。我們嚮往長江,不僅因為她雄偉瑰麗的景色,更因為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從豐都鬼城到忠縣石寶寨,從雲陽張飛廟到天下龍缸,從奉節白帝城到巫山小三峽,最終到達三峽大壩,一路風光無限,長江三峽沿途的文化更是豐富了整個三峽之旅。

今天要說的便是這三峽文化之旅中尤為重要的景點--雲陽張飛廟。當長江三峽的遊船經過重慶市雲陽縣時,兩岸的風光盡收眼底,一側是被譽為「三峽梯城」的雲陽新城,另一側便是有著「巴蜀勝境,文藻勝地」之稱的千年古剎--雲陽張飛廟。青山綠水中,這座古廟與波瀾壯闊的長江一起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

雲陽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修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張飛,字翼德,河北涿郡人,他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為蜀漢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三國人物。可是,張飛生於河北省涿州,死於四川省閬中,他一生中主要戰守之地和雲陽都沒什麼直接的關係,那為什麼要在雲陽長江邊上修建張飛廟呢?

民間傳說,三國時候,蜀國和吳國交戰,蜀國大將關羽兵敗麥城後被殺。當時,張飛正在駐守四川省閬中,得知關羽遇害的消息後悲痛萬分,命令部將在三日之內備齊白旗白甲掛孝伐吳,為關羽報仇。部將範疆、張達知道不能在時限內完成任務,害怕張飛在惱怒之下殺了他們,於是就趁張飛醉酒之時將他殺害,並割下張飛的頭顱投奔東吳。誰知吳王孫權得知劉備要興兵討伐,害怕吳蜀兩國交戰期間,魏國趁虛而入,趕忙派人向劉備請和。範疆、張達得知這個消息,驚慌之下就將張飛的頭顱拋入長江之中。當天傍晚,張飛託夢給雲陽當地一個老漁翁,希望老漁翁將他的頭顱打撈起來,安葬在蜀國境內。老漁翁一夢醒來,半信半疑,撒網捕魚時當真撈起了張飛的頭顱,就將頭顱安葬在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上,並邀集當地老百姓建了最早的張飛廟,這就是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傳說。

雲陽張飛廟能夠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名勝古蹟,不僅因為其建築奇特,更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張飛廟收藏有自漢唐以來的碑刻書畫、摩崖題刻及匾額、楹聯一千多件,其中包括木刻顏真卿《爭座位帖》,石刻蘇軾作前、後《赤壁賦》,石刻嶽飛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黃庭堅書《幽蘭賦》,鄭板橋書畫的作品等藝術瑰寶,還有翁同龢、劉墉、張船山、竹禪、彭聚星、趙熙、郭尚先、張朝庸、劉貞安等名家的木刻字畫。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說到這裡,其實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問題,一座祭祀武將的廟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字畫碑刻呢?解開這個疑問,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一個叫彭聚星的人。彭聚星是清朝末年雲陽當地著名的才子,後來考取功名,到京城當官。閒暇之餘,彭聚星經常和京城的書法名家交流作品,不僅努力提升自己的書畫技藝,同時還留心收集字畫作為珍藏。後來,彭聚星回雲陽老家探親,和張飛廟主持瘦梅上人一見如故。當時,張飛廟正重金聘請金石名家何今雨、姚仁壽在廟中篆刻書畫作品,彭聚星對兩位篆刻大師的技藝十分驚嘆,同時也想為自己的畢生珍藏找到最好的歸宿,於是就將自己收集的所有金石書畫作品全部交給瘦梅上人,請何今雨、姚仁壽兩位大師篆刻製作。現在,張飛廟內保存石刻、木刻大部分是當年兩位大師耗費心血篆刻而成的,何金雨先生更是在完成石刻《出師表》的鐫刻後與世長辭,葬在了老張飛廟後的飛鳳山上。

既然說彭聚星是書法名家,在哪裡可以看到彭聚星的墨寶呢?其實,只要到過張飛廟或者乘船經過張飛廟的朋友,都見過彭聚星的手筆,張飛廟外牆上的四個大字「江上風清」,就是彭聚星生平最得意的作品了。

除了文物和建築,張飛廟的搬遷也是值得一提的。因為三峽工程的建設,壩上水位提升115米,為了保護文物,文物專家經過6年時間,從長江下遊32公裡遠的雲陽老縣城對岸搬遷至現在的雲陽新縣城對岸,張飛廟的搬遷嚴格執行了「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廟裡的一磚一瓦都是從舊址拆解、逐一編號,重新組裝起來的。這也讓張飛廟成為建國以來我國文物建築搬遷影響最大的一項工程。搬遷後的雲陽張飛廟依然保持依山傍水,坐巖臨江的地理格局。華燈初上,站在張飛廟隔江遙望雲陽移民新城,鱗次櫛比的樓宇層層疊疊,星星點點的燈光綴滿整個山頭,整副畫面是那樣的幸福、安寧和祥和,難怪這座小城在2010年被網絡評選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雲陽當地,張飛忠勇的性格深入人心,人們信奉張飛,認為自己秉承了張飛的忠義勇敢的精神。為了紀念張飛,每年農曆八月二十八,雲陽張飛廟都會舉辦以宗教、文化、經貿為一體的張飛主題廟會,開廟門、撞千年銀鍾、法師祭祀祈福等儀式,場面十分熱鬧。

來長江三峽旅行,聽張飛傳奇故事,品名家字畫碑刻,看雲陽新城夜景,感受張飛忠義文化,體驗張飛廟會盛況,所有的這些,一定會是你三峽之行最特別的回憶。

(原標題:雲陽張飛廟,一座沉澱千年的古廟)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雲陽張飛廟旁拔地而起一座「古城池」!
    咱們雲陽的歷史文化街區張飛廟民俗風情街的建設備受關注現在建設進度如何呢?話不多說,跟著小編看看最新的現場情況吧!1月7日,小編從項目施工方了解到,目前張飛廟民俗風情街工程建設正穩步推進,整個項目預計在今年9月份完成。
  • 本月雲陽及開州市民可免費遊龍缸和張飛廟景區
    雲陽網訊(記者 鄧庭庭 何競嘉)6月10日至6月30日,我縣開展「濃濃端午情,歡樂龍缸遊」活動,雲陽、開州市民可免費遊龍缸、張飛廟景區。據悉,雲陽、開州市民掃碼關注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重慶江來龍缸景區」後,憑身份證在景區售票大廳免費領取當日門票。
  • 6月30日前,雲陽、開州人到龍缸、張飛廟免費玩!
    為增進雲陽開州兩地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情感互動重慶江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推出「濃濃端午情,歡樂龍缸遊」活動特邀雲陽、開州市民免費暢遊龍缸、張飛廟還不趁機放,在項目出口處可免費領取精美小禮品一份(登記領取,一人限領一份),每天限額100份,送完即止;3.雲陽、開州市民憑身份證到張飛廟景區售票處免費領取當日門票(實行「一人一票制」),憑票憑證進入景區,憑票根還可在售票處免費領取精美小禮品一份(登記領取,一人限領一份)。
  • 本月重慶雲陽及開州市民可免費遊龍缸和張飛廟景區
    6月10日至6月30日,重慶市雲陽縣開展「濃濃端午情,歡樂龍缸遊」活動,雲陽、開州市民可免費遊龍缸、張飛廟景區。據悉,雲陽、開州市民掃碼關注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重慶江來龍缸景區」後,憑身份證在景區售票大廳免費領取當日門票。
  • 拜千年張飛 遊雲陽張飛廟感受悠悠古韻
    張飛廟位於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與雲陽縣城隔江相望,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一行來到雲陽張飛廟,細細品味了一把歷史積澱的悠悠古韻。
  • 張飛廟為何建在雲陽?
    這就是號稱「巴蜀一勝景,文藻一勝地」的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張飛廟廟門有清末學部主師彭聚星撰聯:「卅裡風舟船助順,直與造化爭權,況淑氣東來,定能煥刁鬥文章,落花隨水留檣燕;萬人敵召虎侔蹤,自是忠忱扶漢,從惠陵西眺,得無全故宮禾黍,望帝有心託杜鵑。」
  • 雲陽市民,今年春節別去張飛廟,因為……
    雲陽市民,今年春節別去張飛廟,因為…… 為什麼不能去張飛廟? 這可是每年春節雲陽人的風俗習慣, 不信,看看往年的盛景。
  • 重慶雲陽張飛廟探索發現
    雲陽張飛廟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家父每次去雲陽老城,就會帶著家裡最小的我。記得每次都會邀約故舊,親眷文人墨客,去江對岸的張飛廟談詩敘舊。我就跟一同來的堂哥弟姐妹們,圍住張飛廟喜戲玩耍。記憶很深的,就是喜歡數鎏麗瓦上倒扣的精緻酒杯。那古色古香的廟宇,座落在群山圍著的江邊。真是《江上峰清》現在的復建張飛廟,那些個精緻的小玩藝,可早就恢飛煙滅了。
  • 結構獨特韻味長 遊雲陽張飛廟感受悠悠古韻
    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一行來到雲陽張飛廟,細細品味了一把歷史積澱的悠悠古韻。   據了解,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巴蜀勝境,文藻勝地」。
  • 雲陽縣城至張飛廟開通直達公交車
    為配合國慶期間(2018年9月30日至2018年10月7日)雲陽縣張飛廟廟會的舉辦,方便雲陽市民出行,雲萬公交公司將抽調城區部分車輛,作為「廟會」期間公交專線(新縣城至張飛廟)班車,方便市民出行。具體如下:  1:雲師梯道口張飛廟(往返班車)  班車總數:3輛(核定載客人數:61人*3);  班車運營時間:每日13時—22時;  班車運營計劃:客滿就走;  運行線路:雲師梯道口---中環路----東城汽車站---塘坊路---濱江路---雲陽長江大橋---張飛廟。
  • 十萬山東人遊重慶 探秘雲陽張飛廟品味悠悠古韻
    齊魯網3月26日訊張飛廟位於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與雲陽縣城隔江相望,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團一行來到雲陽張飛廟,細細品味了一把歷史積澱的悠悠古韻。
  • 重慶1700歲的張飛廟,「搬一次家」花了4000萬元
    在全國各地有許多張飛廟,而最特別的就要數位於重慶三峽地區的這一座張飛廟了。重慶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後經歷代修葺擴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寺廟原址位於飛鳳山麓,廟內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字畫碑刻,稀世文物200餘件,被譽為「巴蜀勝景、文藻勝地」。
  • 徐悲鴻畫的是雲陽張飛廟還是石柱西沱
    最近一個月,《西沱風景》再度引發熱議:這幅作品到底畫的是石柱西沱古鎮,還是雲陽張飛廟?  拍出1000萬元高價  事情起始於雲陽縣旅遊文化影像拍攝。重慶電視臺紀錄片拍攝專家趙興明在參與前期拍攝準備時發現,雲陽張飛廟門前一景,竟與徐悲鴻畫作《西沱風景》如出一轍。  此前,國內收藏界有觀點認為,《西沱風景》指向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沱古鎮。
  • 徐悲鴻《西沱風景》到底雲陽張飛廟還是石柱西沱?
    原標題:徐悲鴻《西沱風景》 到底雲陽張飛廟還是石柱西沱?   最近一個月,《西沱風景》再度引發熱議:這幅作品到底畫的是石柱西沱古鎮,還是雲陽張飛廟?   拍出1000萬元高價   事情起始於雲陽縣旅遊文化影像拍攝。重慶電視臺紀錄片拍攝專家趙興明在參與前期拍攝準備時發現,雲陽張飛廟門前一景,竟與徐悲鴻畫作《西沱風景》如出一轍。
  • 閬中張飛廟欲聯手雲陽張飛廟
    重慶商報訊(記者周尚鬥)遠在四川閬中的張飛廟希望聯手重慶雲陽的張飛廟,打「三國文化」旅遊牌。昨日,閬中消息稱,他們將其營銷中心設在重慶,就是希望與雲陽張飛廟形成共同體,並通過重慶旅行社實現兩地客源共享。  為攬客,閬中與重慶中旅籤下旅遊合作協議,由中旅全面代理閬中所有景點及酒店在重慶地區的銷售。
  • 景致記錄:人猶千古吊忠魂——重慶雲陽張飛廟
    ,俗稱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就全國而言,著名的有:四川閬中張飛廟、重慶長壽張飛廟、重慶雲陽張飛廟、河北涿州張飛廟。河北涿州張飛廟:河北涿州,是劉備與張飛的故鄉,也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地方。景區內,迴廊抱廈正殿大門的匾額「萬古流芳」,確實是乾隆帝所題寫。
  • 雲陽張飛廟: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如今風景如何
    正是對張飛廟的描述。張飛廟作為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如今已搬遷17年有餘,冬日時節,已成為人們探訪其勝境的好去處。01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位於重慶市雲陽縣,係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
  • 看見|上城牆喝蓋碗茶、賞江岸星星點燈……雲陽張飛廟將「大變身」
    雄踞在長江沿岸的張飛廟,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這次,它將以什麼樣的新面貌為人們帶來驚喜?記者今日(25日)帶你領略一二。▲改造的張飛廟景區▲效果圖城牆威武映眼帘依江生活的雲陽人,對張飛廟的情感非常深。一旦節假日,不少人就會自駕前往張飛廟走走看看。
  • 上城牆喝蓋碗茶、賞江岸星星點燈……重慶雲陽張飛廟將「大變身」
    雄踞在長江沿岸的張飛廟,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這次,它將以什麼樣的新面貌為人們帶來驚喜?記者今日(25日)帶你領略一二。▲改造的張飛廟景區▲效果圖城牆威武映眼帘依江生活的雲陽人,對張飛廟的情感非常深。一旦節假日,不少人就會自駕前往張飛廟走走看看。近兩年,當地人發現,張飛廟廟前的江岸上,出現了許多建築工匠的身影。這裡將變成什麼樣?當地人很期待,遊客們更期待。23日,記者前往雲陽盤石鎮龍安村打探,當車輛行至當地長江大橋時,便一眼望見了那片仿古城牆群,氣勢威武,映入眼帘。
  • 資料圖片:雲陽張飛廟(圖)
    資料圖片:雲陽張飛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