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山浪水浪閬中 一座張飛廟,告訴你閬中人為什麼愛張飛
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迄今有1700餘年的歷史。唐代稱張侯廟,明代稱雄威廟,清代改為漢桓侯祠。閬中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遊,秦巴山南麓,自古就是「川北重鎮」,自古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
講述雲陽張飛廟鮮為人知的故事
張飛轉自搜狐 於是託夢給老漁人,拜託他趕緊把自己的頭顱打撈上來,否則就要漂到吳國。半信半疑的老漁人夢醒後來到長江邊撒了一網,果然撈起了張飛的頭顱!後來,當地百姓就在撈起張飛頭顱的地方———現雲陽縣舊縣城對岸的飛鳳山麓,修建了最早的張飛廟。轉自搜狐 這就是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民間傳說。
-
雲陽張飛廟 見證歷史的奇蹟(組圖)
雲陽張飛廟 圖片來源:重慶晨報張飛廟(即張恆侯廟)建在重慶市雲陽縣城外瀕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張飛而修建的,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三峽大壩建成以後,張飛廟將被全部淹沒。於是,雲陽張飛廟開整體搬遷至長江南岸盤石鎮附近的山坡上。 歷史訴說: 張飛「頭葬雲陽」 細膩顯靈「助我清風」
-
景致記錄:人猶千古吊忠魂——重慶雲陽張飛廟
,俗稱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就全國而言,著名的有:四川閬中張飛廟、重慶長壽張飛廟、重慶雲陽張飛廟、河北涿州張飛廟。河北涿州張飛廟:河北涿州,是劉備與張飛的故鄉,也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地方。景區內,迴廊抱廈正殿大門的匾額「萬古流芳」,確實是乾隆帝所題寫。
-
雲陽張飛廟,一座沉澱千年的古廟
雲陽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修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張飛,字翼德,河北涿郡人,他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為蜀漢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三國人物。可是,張飛生於河北省涿州,死於四川省閬中,他一生中主要戰守之地和雲陽都沒什麼直接的關係,那為什麼要在雲陽長江邊上修建張飛廟呢?民間傳說,三國時候,蜀國和吳國交戰,蜀國大將關羽兵敗麥城後被殺。
-
雲陽張飛廟: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如今風景如何
正是對張飛廟的描述。張飛廟作為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如今已搬遷17年有餘,冬日時節,已成為人們探訪其勝境的好去處。01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位於重慶市雲陽縣,係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
-
張飛廟為何建在雲陽?
這就是號稱「巴蜀一勝景,文藻一勝地」的雲陽張飛廟。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張飛廟廟門有清末學部主師彭聚星撰聯:「卅裡風舟船助順,直與造化爭權,況淑氣東來,定能煥刁鬥文章,落花隨水留檣燕;萬人敵召虎侔蹤,自是忠忱扶漢,從惠陵西眺,得無全故宮禾黍,望帝有心託杜鵑。」
-
三國飛將軍,英魂今安在――重慶雲陽張飛廟遊記
詩文內容為感謝蜀漢名將張飛顯靈,借風讓其行舟的恩惠。在雲陽,有一美麗而略帶離奇傳說:當時的河道總督張鵬翮乘船回家省親途經張飛廟,狂言文臣不拜武將,張飛大顯威靈,吹送逆風30裡,所乘船隻3日無法行走。最後,他備齊三牲三果上廟拜祭了張飛,船才順風而動,平安到家。至今,張飛廟的石壁上仍有張鵬翮所題感謝張飛的這首詩。 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是為紀念張飛修建的祠宇。
-
簡讀雲陽:縣名古時稱「朐忍」,張飛廟異地當「移民」
張飛廟異地當「移民」 最早的張飛廟:廟門四字「靈鍾千古」 昔日張飛廟與江北縣城 雲陽的張飛廟,因傳說而建:蜀漢時張飛鎮守閬中,因關羽去世限時布置祭祀儀帳,被部將範疆、張達暗害,二人取其首級投奔東吳
-
拜千年張飛 遊雲陽張飛廟感受悠悠古韻
張飛廟位於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與雲陽縣城隔江相望,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一行來到雲陽張飛廟,細細品味了一把歷史積澱的悠悠古韻。
-
徐悲鴻《西沱風景》到底雲陽張飛廟還是石柱西沱?
▲龔老比對《西沱風景》和雲陽張飛廟圖 最近一個月,《西沱風景》再度引發熱議:這幅作品到底畫的是石柱西沱古鎮,還是雲陽張飛廟? 拍出1000萬元高價 事情起始於雲陽縣旅遊文化影像拍攝。重慶電視臺紀錄片拍攝專家趙興明在參與前期拍攝準備時發現,雲陽張飛廟門前一景,竟與徐悲鴻畫作《西沱風景》如出一轍。
-
重慶珍檔丨景物酷肖,徐悲鴻《西沱風景》疑取景於重慶雲陽老張飛廟
唐肇新回憶起第一次發現《西沱風景》和張飛廟如此相似時 十分驚奇 他打開《西沱風景》的電子圖片,說道:「國內不止重慶雲陽有張飛廟,河北涿縣、四川閬中都有,但唯獨雲陽張飛廟的大門是歪的,門前石梯坎是斜的。三峽博物館專家:廟前古樹已不在我們從雲陽縣旅發委獲悉,因修建三峽工程,張飛廟被國家批准原樣復建。2002年10月,老雲陽張飛廟閉館拆遷,2003年7月復建開館。溯江而上近30公裡,張飛廟從原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搬遷至新縣城對岸盤石鎮龍安村。
-
臺胞閬中古城祭拜張飛 捐資3萬用於張飛廟修繕
中新社成都四月十九日電細雨濛濛中,臺灣民間人士楊朝榮、林昌展一行三十四人組成的「祭拜團」,昨日在四川閬中古城張飛廟,朝拜「張桓侯大帝」。據悉,這已是臺灣民間人士連續六次大規模組團到閬中舉行祭祀活動。 坐落在閬中古城的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是三國文化的一顆明珠。
-
徐悲鴻畫的是雲陽張飛廟還是石柱西沱
殊不知,在雲陽張飛廟撞個正著。 日前,雲陽縣舉辦第十屆張飛廟廟會,今年,是張飛1852歲誕辰。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重慶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唐肇新受邀參加啟動儀式,也提起了《西沱風景》出處之謎。 唐肇新說,徐悲鴻這幅油畫作品創作於1940年,規格為715mm×885mm。
-
重慶掌故丨一座廟揭開張飛真面目:一邊嗜酒猛將,一邊文藝中年
雲陽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位於重慶市雲陽縣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巖下,係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殿宇群,依山取勢,廟內碑刻書畫豐富。不少為國內外所罕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因此早有「張祠金石,甲於蜀東」的說法。生於涿州卒於閬中的張翼德,怎在與其毫無關係的雲陽「落戶」?傳說張飛正駐守閬中,驚聞關羽噩耗,「旦夕號泣,血溼衣襟」,狂怒中嚴令部屬三日之內掛孝出徵,討伐吳國為二哥報仇。
-
張飛廟建於蜀漢末年,至今1700多年,張飛是安置費最高的「移民」
張飛廟建於蜀漢末年,至今1700多年,張飛是安置費最高的「移民」張飛廟原位於長江南岸飛鳳山麓,離重慶市區382公裡,與雲陽縣城隔江相望,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建的廟宇,相傳勇毅剛直的張飛急於為義兄關羽報仇,被部將張達、範疆所害,其頭顱被拋於江中
-
張飛廟廟會圖片
2015年10月10日,重慶雲陽張飛廟廟會周熱鬧收場,張飛廟門前廣場矗立的巨型張飛雕塑。2014年8月3日,重慶市雲陽張飛廟,遊客在和「張飛」比嗓門比力氣。三峽庫區著名旅遊景點重慶市雲陽張飛廟近日增設了「對決猛張飛」趣味活動,讓遊客與具有測力量和聲音大小的「張飛」一決高低,在互動中了解張飛的英勇兇猛,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
-
重慶雲陽張飛廟探索發現
雲陽張飛廟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家父每次去雲陽老城,就會帶著家裡最小的我。記得每次都會邀約故舊,親眷文人墨客,去江對岸的張飛廟談詩敘舊。我就跟一同來的堂哥弟姐妹們,圍住張飛廟喜戲玩耍。記憶很深的,就是喜歡數鎏麗瓦上倒扣的精緻酒杯。那古色古香的廟宇,座落在群山圍著的江邊。真是《江上峰清》現在的復建張飛廟,那些個精緻的小玩藝,可早就恢飛煙滅了。
-
重慶雲陽張飛廟 「江上風清」題字由來
原標題:重慶雲陽張飛廟 「江上風清」題字由來 陶靈/重慶萬州區 「相不拜將」的傳說 重慶雲陽張飛廟結義樓面臨長江的石壁上,從右至左鑲嵌著聞名川江的「江上風清」4個字,每個約2米見方,站在幾十米高的廟腳下需仰視才見,順江和逆流幾裡外也可遠眺,其名氣不亞於它的載體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張飛廟本身。
-
重慶珍檔 | 張飛廟與杜甫的不解之緣
張鋒說,唐代以後,雲陽詩歌進入蓬勃發展時期,且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雲陽進一步繁榮,社會安定;另一方面是明清以來皆有古詩撰輯,如《杜甫留居雲陽詩》《歷代名人云陽留題詩選》等,極大地豐富了雲陽的文化內涵。張飛廟與杜甫有不解之緣說到雲陽,就離不開一座廟,那就是張飛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