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完美收官 助推安溪茶業再騰飛

2021-01-11 央廣網

  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2020年12月18日,安溪最頂尖的鐵觀音匠人們,內心註定無法平靜。因為,就在這天,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組委會正式公布成績,評選出屬於2020年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優勝者——兩名「安溪鐵觀音大師」,八名「安溪鐵觀音名匠」,他們還將分別獲得100萬元、5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

  

  

  

  另一邊,同樣焦灼的,還有一直以來關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所有愛茶人士。實際上,如果你對鐵觀音有所了解和偏好,那麼,這個稱得上鐵觀音最頂尖的對決你一定不會陌生;如果說,茶界有哪個賽事是全程在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注視下進行的,那絕對非「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莫屬!

  毫無疑問,這場被譽為行業內首創、賽制最嚴、參賽面最廣、產業影響最深遠、關注度的賽事,是整個2020年中,屬於安溪鐵觀音最盛大、最重要的賽事。而今年,是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舉辦的第四年。在過去的幾年裡,隨著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舉行,安溪鐵觀音的品牌價值在2020年已經達到1426.86億元,連續5年蟬聯全國茶葉類品牌價值首位。迄今為止,前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為安溪縣選拔出6位大師、20位名匠、近140名優秀制茶能手,而良好的「傳幫帶」機制,對於近年來安溪縣鐵觀音制茶技藝和產品品質的提高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集合安溪鐵觀音最頂尖匠人,上演一場茶界巔峰之戰

  百萬茶鄉人民全力打造茶界頂級賽事,斥資百萬重獎千裡挑一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於2020年4月1日拉開帷幕,也開啟了世界名茶之鄉——安溪這場一年一度的茶界巔峰之戰。

  本屆賽事從4月開始,直到10月中下旬結束,其間持續了七個月。而,這七個月也是波瀾壯闊的七個月。

  在此之前,安溪境內各地制茶能手巧匠便紛紛開始摩拳擦掌,躍躍試欲。而,我們也再一次被安溪人的團結精神所震撼——一個縣的鐵觀音大師賽,便有令人驚嘆的2126人報名參賽。空前的規模,還湧現出90後新生代制茶能手,也讓今年的整個賽事充滿懸念。

  經歷永遠是鋪墊,要「過五關斬六將」,必須得有硬功夫。在這一場博弈中,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中,所有的匠人們可以說,是展現了畢生功力。

  最後,來自安溪全縣範圍內各鄉鎮的30名鐵觀音制茶高手躋身決賽,他們是從茶園管理、烘焙、評茶、茶文化基礎考試、講茶等各個維度進行全方位PK的優勝者。在決賽中,他們將通過自採青制茶和統採青制茶比拼鐵觀音初制技術,從而決出能夠代表安溪鐵觀音,甚至帶領安溪鐵觀音制茶技藝提高的大師與名匠。

  

  七個多月後的這天,在萬眾矚目下,答案已經明了——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分別以91分、89.11分的最高分數獲得了「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他們將各自獲得100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而被評為「安溪鐵觀音名匠」的八名匠人,林森泉、陳偉昌、蘇金帶、陳雙炎、詹朱祥、陳志鵬、謝振邦、林輝毅,他們也將分別獲得工作研究經費5萬元。他們,當之無愧!

  這場持續四年的大師賽,體現的是安溪鐵觀音人的「茶者匠心」精神

  回顧整個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無處不體現安溪鐵觀音的匠人精神,以及安溪政府對如此大規模、高規格比賽的把控力。同時,譜寫出同心一致推動安溪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安溪鐵觀音人的堅守與風採。

  實際上,各鄉鎮為了評選出最強的制茶匠人參與到大師賽中,還針對實際情況,還組織了各種形式的選拔賽、推舉大會,全縣各地比拼熱潮此起彼伏。據不完全統計,各鄉鎮舉辦各種形式的鬥茶賽、茶王賽、累積高達65場次。

  按照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組委會指出,今年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是往屆選手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其中,七位名匠捲土重來,三十二位「老」將躍躍欲試,傳遞出了學茶制茶無止境、精益求精的態度。

  另一邊,大師賽針對參賽選手普遍實踐能力強,理論能力弱的情況,還通過賽事平臺邀請行業知名專家進行現場培訓。實際上,這個舉措是倡導新時代茶師不但要有手上功夫,還要能文能武,品德素質過硬,能為傳統茶文化和制茶技藝立言、立德、真正無愧於大師稱號。

  實際上,今年的賽事提出了更高的執行要求。在本次決賽現場,全縣組織90名工作人員全力配合,確保賽事有序進行。而,參賽的30位頂尖制茶高手聚首比拼,全封閉、全程監控,在相同的場地,使用相同的器械,36個小時的連續奮戰。選手們懷揣著同樣的匠心,展示出不同的制茶技藝和理解。

  這也就意味著,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所要選拔的大師——不只是一腔熱血,更不是一朝一夕;不僅是選技術,更是憑積累與氣魄,尊重與傳承;「大師」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這,也或許就是安溪人最想要的一致結果。

  「傳承&創新」的大師賽賽制,開創全國茶葉賽事先河

  始於2017年,如今已經成功舉辦三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共產生了6位大師,24位名匠。顛覆傳統鬥茶賽、評茶模式,選拔培養制茶能手。可以說,整個大賽品牌在全國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創新、嚴謹、科學的賽制設計,被福建省茶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列為賽事的執行標準,成為行業賽事標杆!

  實際上,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賽制設計科學嚴謹,賽制執行公平公正,讓安溪鐵觀音茶人紛紛以參加大師賽為榮。

  

  用心做茶是安溪茶人一直以來的堅守,講好安溪茶故事則是新時代下的新要求。區別於傳統鬥茶賽,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不僅在制茶、評茶等環節,標準難度不減,還將講茶、答題,茶園管理納入賽事評選過程,開創全國茶葉賽事之先河。

  這無疑,也讓整個賽事的難度大幅度提升。既考驗選手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考察選手對茶葉基礎知識、茶產業、茶文化等方面的思考與理解能力。

  對應的是,通過創新賽制的加入,科學茶園管理,能更好的引領安溪茶農回歸精耕細作、堅守茶山。目前,安溪有機茶園面積已達35萬畝,成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除此之外,高水準的審評專家團隊,更能確保「大師」含金量。在本次審評中,為了保證公平和公正,來自全國各地的22位專業評委,除了延續以往的審評方法外(按照國家標準GB/T23776的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及審評規則),對每個評委評審的結果也進行了評分,去掉後面偏差比較大的7人,這樣能夠促使最後大師跟名匠的結果能夠讓業界和社會更認可。

  著名烏龍茶專家、評委會成員陳鬱榕女士在完成審評後表示,這次的鐵觀音大師賽是相當成功的。在我國和其他地區相比,它是獨樹一幟的。參與審評的茶樣一個從工藝上保留了傳統,第二是在方法上進行了創新,第三個在品質上,穩定性、持久性和耐泡性都顯得表現不錯。

  他們是「匠人天團」,帶動全縣製作技藝提升,更是今後安溪鐵觀音的名片

  事實上,通過四屆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所不斷湧現出的制茶能手,是安溪鐵觀音產業生生不息,走向復興的生力軍。他們的表現不僅提振了安溪茶葉從業者們的信心,提高整體制茶水平、也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助力安溪鐵觀音品牌不斷再攀高峰。

  四年來,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引導下,各鄉鎮制茶技藝回歸傳統,傳統制茶工藝早已深入人心。

  而,大師、名匠們帶著使命和責任,在安溪縣各大產茶鄉鎮,進行茶鄉巡禮,帶徒傳藝、聯繫基地、服務茶企。促進安溪茶產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制茶技藝水平不斷提高,年輕的制茶能手大量湧現,以大師、名匠為核心的安溪茶產業技術人才及服務隊伍進一步夯實。

  對應的是,以大師名匠為核心的安溪鐵觀音制茶能手也構成了一套安溪獨有的高素質、高水平制茶人才體系。其中,大師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

  組委會表示,「通過大師賽人才政策,真正把我們的『土專家和田秀才』變成了官方認可的專家。目前,有一些茶產業高層次人次,已經跟我們當地的高校、科研院進行深度合作,有益的嘗試,向我們茶產業大健康與生物醫藥等領域邁進,去創新,賦予茶產業新的生命力。」

  結束語: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效應凸顯,助推安溪茶產業再騰飛

  一葉興百業,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圓滿落下帷幕。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大師,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通過四年的舉辦,大師效應已經成效顯著,匠心精神深入人心,生態茶園面積不斷擴大,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安溪鐵觀音,不僅成為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更是中國的文化代表性符號。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5年排名茶行業第一,2020年品牌價值高達1426.86億元,一舉位居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榜首。

  如今,這枚「健康軟黃金」已經站在了產業再次騰飛的風口,在給安溪人民帶來脫貧致富奔小康機遇的同時,也給全世界帶來了健康和新時尚。

  對話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匠人天團」:

  說茶:對於這屆大師賽,自己最感慨的是什麼?

  選手餘添全:鐵觀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今年有幸和我哥哥一起來參加大師賽,我感到非常高興。能和前輩、老匠們學習很多。

  選手陳志鵬:我是連續三年參加這個大師賽了,連續參加對我自己而言,有著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參加。通過大師賽,可以補足我們的短板。

  說茶:安溪傾全縣之力持續舉辦如何規模的賽事,你們對這場大師賽意義的看法?

  選手陳琨銘:鐵觀音大師賽,起點和平臺非常高,整場比賽下來,要文武雙全。和技術高超的老師傅去碰撞,讓我們又更深的體會,能夠更加直白了解以前的鐵觀音。鐵觀音就是我前進的動力,爭取成為一個安溪鐵觀音達人。

  選手林輝毅:隨著政府的推廣,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的製作流程,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挖掘。對工序加以堅持,讓它做出來的茶葉更好,讓外面的人認識到傳統鐵觀音工藝。

  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先德:我覺得大師賽,能夠提高技藝,相互交流,推動人才繼續地挖掘和培養,把安溪鐵觀音技藝更好的傳遞下去。我想在很多方面,安溪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已經傳承到全國各地,乃至於通過我們這個海絲,傳遞到世界很多地方。

  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謝景欣:通過村村賽、鄉鄉賽、全縣賽,廣大茶農製作茶葉的技術水平普遍提高,最直接的效應體現在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茶人,特別是激發了年輕人從事茶葉的熱情。種好茶、制好茶、賣好茶形成風氣,蔚然成風。

  說茶: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賽制加入了重要比例的演講與知識分數考核,以及茶園管理考核,與傳統鬥茶賽有很大區別,你們怎麼看待這樣創新的賽制?

  選手陳寧石:這次比賽對其中制茶環節這方面不緊張。感觸最深,也比較怕的是演講。我個人感覺,就是儘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完成一件事情。

  選手李建平:茶園管理考核的加入,讓我們更加重視。必須把茶園整改好,你就走在前端,人工除草、下有機肥,一泡好的鐵觀音,就必須從源頭抓起,沒有好的原料,就做不出高品質的鐵觀音。

  選手林阿鵬:鐵觀音應該要從茶園管起,好的茶園管理,是鐵觀音優異品質的源頭。

  說茶:通過本次大師賽,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選手許金錫:通過本次比賽的統一的培訓,學習到了很多理論方面的知識。在實踐中結合理論,我覺得這兩年我做出來的茶比以往好了很多。

相關焦點

  • 茶鄉安溪再添2名鐵觀音大師高素質人才引領茶業「二次騰飛」
    歷時200天的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終於收官,新一屆2名安溪鐵觀音大師和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誕生。安溪縣政府延續往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獎項設置,以240萬之資重獎茶人匠心。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雖已結束,但大賽倡導的工匠精神和產生的邊際效應,卻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安溪全縣80萬茶農茶商。「安溪連續三屆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有助於鐵觀音製作工藝的傳承,引導青年一代更加專注茶產業、傳承茶文化,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如此評價道。
  • 第七屆安溪茶博會成功舉行 助推茶業「二次騰飛」
    原標題:第七屆安溪茶博會成功舉行 助推茶業「二次騰飛」   10月13日至16日,第七屆中國茶都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下稱「茶博會」)在安溪隆重舉辦,展會以「中國茶·中國夢」為主題,打造「展覽交流、海絲茶旅、茶與健康、茶旅遊、產業對接」五大新平臺,吸引來自全國500個專業茶城、茶葉市場及相關茶業協會採購商參與。
  • 安溪再添2員鐵觀音制茶大師,高素質人才隊伍引領茶業二次騰飛
    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10月16日在福建省安溪縣召開。與此同時,新一屆的2名安溪鐵觀音大師和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也在全球茶人的見證下,接過榮譽牌匾,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至此落下帷幕。
  • 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正式揭曉!
    歷時半年的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圓滿完成了各個賽事環節,評選出了2位「安溪鐵觀音大師」和8位「安溪鐵觀音名匠」。今天上午,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以及高向榮、吳毓舟、廖皆明、梁金良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出席頒獎儀式。
  • 安溪制茶大師服務隊:服務茶鄉百姓 助力「二次騰飛」
    4名大師在故宮舉辦的茶文化傳承傳播活動中宣誓呵護中華國飲 弘揚匠心精神 人民網泉州3月1日電 「茶葉之鄉」泉州安溪縣自2017年舉辦鐵觀音大師賽,百萬元重獎制茶大師以來,兩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共評選出了4位安溪鐵觀音大師
  • 2020年石獅市首屆安溪鐵觀音茶王賽完美收官
    中華名茶網石獅訊 12月12日,2020年石獅市首屆安溪鐵觀音茶王賽在石獅市世茂摩天城舉辦。本次活動由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主辦,安溪石獅茶業發展促進會承辦,世茂摩天城九期世茂·璀璨公園、安溪民間鬥茶交流協會、石獅市健身健美協會協辦。
  • 第七屆(福州)安溪鐵觀音文化節茶王爭霸賽成功舉行
    原標題:第七屆(福州)安溪鐵觀音文化節茶王爭霸賽成功舉行為進一步弘揚海絲茶文化,倡導匠心精神,傳承傳統「茗戰」文化,提升制茶技藝和產品質量水平,11月5日,第七屆(福州)安溪鐵觀音文化節暨2017"金磚國茶·匠心傑作」安溪鐵觀音茶王爭霸賽頒獎儀式在福州成功舉辦。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家驊、安溪縣政府副縣長肖印章、安溪縣茶葉協會會長謝志攀等領導蒞臨大會指導,各地茶農、茶商、消費者及政商兩界500多知名人士參會。
  • 國際無我茶會暨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舉辦
    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精彩亮相,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安溪烏龍茶品鑑賽、技藝展示、茶道演示,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國際無我茶會首次登陸安溪,讓參會者盡享兩年一度的國際茶文化盛會。此次活動由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承辦。
  • 福建安溪:推進茶業供給側改革 走好茶產業「二次騰飛」長徵路
    劉伯怡攝此次開茶節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安溪縣人民政府和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制茶大師、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茶企代表、茶葉專業合作社代表,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參賽選手代表,10餘萬安溪茶商,80萬涉茶安溪茶人線上線下共享茶屆盛宴,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
  • 「絲路中國茶 匠心騰飛夢」安溪鐵觀音傳統工藝復興行西安站落幕
    中華名茶網西安站訊 近日,一場由2018年第十二屆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主辦,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工作室 、福建儒家茶業有限公司、中華名茶網承辦,安溪縣茶葉協會陝西分會、安溪縣農民講師 團、安溪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安溪縣祥華商會、中華茶友集結號、西安源香茶業、西安一縷香茶業
  • 2018年中山市秋季安溪鐵觀音茶王爭霸賽暨頒獎晚宴圓滿落幕!
    在這秋高氣爽、茶香四溢的美好時節,「不忘初心 茶為國飲」2018年中山市秋季安溪鐵觀音茶王爭霸賽暨第十二屆香山茶文化節,在中山市南區華通行茶葉市場隆重開幕。轉眼,迎來了「中山市2018年秋季安溪鐵觀音茶王爭霸賽暨第十二屆香山茶文化節」,本次活動為期兩天,活動內容包括:中山市2018年秋季安溪鐵觀音茶王爭霸賽暨品茗會、2018中山茶藝大賽、中山茶葉新零售體驗中心啟用等活動。
  • 2018 秋季「李金登大師杯」安溪鐵觀音清香型茶王賽成功舉辦
    2018秋季「李金登大師杯」安溪鐵觀音(清香型)鬥茶賽於11月17日在福建儒家茶業有限公司總部六樓多功能廳成功舉辦,大賽火熱角逐,場面井然有序,格外溫馨。高達洲、王建全、吳水龍三位擔任本次大賽的評委。▲評審現場背景:為了鞏固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成果,弘揚安溪鐵觀音工匠精神,發揮安溪鐵觀音大師引領作用
  • 安溪鐵觀音大師的「鬥陣來泡茶」
    【人物名片】李金登,安溪縣虎邱人,系泉州市勞動模範、泉州市技能大師、國家一級評茶師、茶葉工程師、茶園管理師、中國茶業領軍人物、安溪縣優秀黨員、榮獲安溪縣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員,泉州市茶葉學會理事、安溪縣茶葉協會副會長
  • 福建安溪:百萬現金重獎制茶大師匠心傳承再次啟航
    今年年初,為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激發廣大茶農從事茶產業的熱情,安溪提出要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重獎茶王,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     經過精心籌備,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於3月30日正式啟動,歷經鄉鎮選拔賽、複賽、決賽階段,比賽內容包括茶葉製作、講茶評茶、綜合考評等三方面。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成功舉辦,再現歷代閩南鬥茶盛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劉協宗,安溪鐵觀音名匠陳繁榮,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林俊傑,以及各兄弟商協會代表,烏旦茶葉、泉龍酒業、733茗茶、福瑞菸酒行、星浪養生啤酒水頭總代、家利福茗茶、高蓋冊酒業等贊助單位代表、來自各地的茶界人士近500人出席了本次盛會。
  • 膠東半島第二屆安溪鐵觀音茶王賽落幕 一斤「茶王」30萬元
    12月16日,由安溪縣茶葉協會主辦「觀音韻膠東情」膠東半島第二屆安溪鐵觀音茶王賽圓滿落幕。安溪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榮超先生,安溪縣政協副主席陳春買先生,煙臺市福建商會會長吳福林先生,安溪縣茶葉協會山東煙威分會會長王明偉先生等領導嘉賓以及安溪電視臺等各大新聞媒體出席本次活動。
  • 安溪鐵觀音大師在津泡茶敬模範
    PECC博覽會於2019年4月18日至22日舉辦期間,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天津行芬芳舉行,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第一分隊成員齊聚天津梅江會展中心,一番虔誠喊山取水、展演非遺茶技之後,將一杯洋溢著濃濃中國韻味的安溪鐵觀音,禮獻天津茶人代表、行業模範,傳揚著「安溪鐵觀音·好喝一身輕」健康茶飲理念,傳遞著「茶香致敬最可愛的人」的時代新風。
  • 安溪連續四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烏龍茶產業下一階段的突圍方向在哪裡?如何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在這一場難得一見的烏龍茶的碰撞中可窺探一二。 在這場盛會中,長達半年之久的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也終於圓滿落下帷幕。
  • 走進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這幾年,安溪堅持茶業發展、人才為本,每年舉辦一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百萬重獎制茶大師、傳承弘揚傳統技藝,支持鼓勵建設大師名匠工作室、非遺文化傳習所、製作技術研究會等,建立全鏈條「傳幫帶」機制;創辦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全國唯一綜合性茶業公辦本科院校——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培養應用型、複合型茶業人才,為茶業發展儲備人才和技術;常態化開展「茶業萬人培訓」,推動技藝世代相襲、人才生生不息、產業永續發展
  • 福建安溪百萬現金重獎制茶大師 盼年輕人多多參與
    葉秋雲 攝中新網泉州4月20日電 (葉秋雲 林清鍛)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20日在「2019安溪開茶節」現場啟動,以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