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景公小妾、花木蘭,到明清人物,看古書中女扮男裝文化源流

2020-08-09 小山說書

中國古代的女扮男裝文化由來已久,很多小說和文學作品也喜歡讓女主人公穿上男裝。這些女扮男裝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也誕生出了各具特色的代表性形象。這些人物的行為目的各有不同,由此體現出不同的文化驅動因素。

中國最早的女扮男裝文化

中國最早的女扮男裝文化,應該追溯到春秋時期。



《晏子》記載,齊景公的一位小妾,年紀輕輕很貪玩,常常偷偷的穿上齊景公的衣服。

一次被齊景公發現了,不只沒有怪罪於她,反而被愛妃女扮男裝的魅力所折服。於是,鼓勵愛妃多穿男裝,甚至還為其定製男裝。齊景公的其他妃嬪得知了他的古怪癖好後,當然紛紛效仿。一時之間,宮內女扮男裝風氣盛行。

漸漸,這股風還從宮廷刮到了民間。上到大臣,下到普通老百姓,女子都穿起了男裝。並且,常常相互比較,誰的男裝穿起來比較帥。大街上只見男子,不見女子,景象蔚為壯觀。

後來,這個情況被齊景公知道了,立即下令禁止。儘管他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但本是一時貪玩,沒想到會讓女扮男裝變成一種大範圍流行的文化潮流。

畢竟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十分講究禮儀文化,女扮男裝不合禮制。尤其齊國又自詡禮儀之邦,那麼多女子穿男裝,被其他國家的人發現,齊景公的面子往哪裡擱?

但人民也並沒有那麼好控制,依舊我行我素,將女扮男裝進行到底。即便齊景公用「裂衣斷帶」作為懲罰和威脅,都不管用。

後來,還是在晏子的建議下,先禁宮內,這才算控制了這股文化潮流。

木蘭形象——戰亂時代應運而生的典型符號

而說到文學作品中有名的「女扮男裝」案例,當然少不了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不同的是,齊景公時期女扮男裝的文化潮流,是為了好玩好看,而花木蘭則是為了正經事。



我們在課本上都讀過「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魏晉北朝時期長篇敘事詩《木蘭辭》,讓木蘭這個代父從軍的女英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木蘭本是普通民間女子,因為朝廷徵兵,但父親年邁體弱,木蘭不得不穿上戎裝,扮演男性角色。最終憑藉自己的能力建功立業。

但這個時候的木蘭形象還很模糊。姓氏、年齡、生活時間和地點,都是一個謎,時至今日還爭議不斷。甚至歷史上是否確有木蘭其人,也是個問題。

我認為,無論木蘭姓什麼,她是隋唐時人,還是北魏時人也好,在戰亂年代,這類女性人物有存在的合理性。

畢竟,戰爭導致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女子也要成為戰鬥人員。而漢朝以後,儒家文化對人們的影響又很大,女子走上戰場,被認為是有違「禮法」的行為。因此,木蘭掩飾身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而且,「木蘭」一旦存在,就不只一個,而是一群。木蘭成為了一個符號,一個代表北方民族豪邁性格和戰鬥精神的符號,也是孝順、勇敢和堅強等美好品質的代名詞。



這也是為什麼隨著時間推移,木蘭這個女扮男裝的人物形象,能夠越來越受人喜愛,並且成為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個經典。

而同時,她的形象也越來越清晰。到了明清時,真正具體起來。明代徐渭《雌木蘭替父從軍》中,木蘭有了姓氏,以及完整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現在,以花木蘭為題材的影視劇和動畫更是數不勝數。

明清文學中繁多且複雜的女扮男裝形象

明清時期的文人非常熱愛塑造女扮男裝的人物形象,女扮男裝文化走向頂峰。徐渭的另一部代表作《女狀元辭凰得鳳》中的女主角黃崇嘏也是其中典型。

黃崇嘏女扮男裝,當文官,從政,顯露出眾才華。後來被上司看中,想要招她為女婿。於是不得已,寫了一首詩辭官回鄉。

黃崇嘏的傳奇事跡最早記錄在史書《十國春秋•前蜀》中,後來在「三言二拍」和徐渭的作品中發揚光大。時至今日,黃梅戲女駙馬依然在唱著她的故事。



明清時的女扮男裝文化,除了沿用古書中的人物,還誕生了不少新的人物形象。

「三言二拍」裡就有很多這一類的女性形象,如劉方、謝小娥、聞俊卿、喜順娘和黃善聰等等。

從前女扮男裝形象大多不是文臣就是武將,相對單一。而明清小說裡的女扮男裝形象則豐富的多,行為目的也要複雜的多。

她們有俠女、有才女,也有普通百姓。有的是為了繼承祖產,有的是為了上學堂讀書,有的則是為了逃婚。

此外,《再生緣》等彈詞作品、《聊齋志異》等志怪小說也出現了不少「女扮男裝」類的女性形象。而在「才子佳人」小說中,不只有大量的「女扮男裝」,還有「男扮女裝」。



究其原因,我想與明清時期特有的經濟和文化特徵有關。

明清經濟發達,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城鎮經濟也日益發達,人們的商業社交活動隨之增多。這就令「女扮男裝」成為一種更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行為。文學作品來源於現實,正是現實中出現了更多女扮男裝現象,才令明清時期的女扮男裝文化呈現井噴狀態。

同時,明清時人們思想也更為活躍,文化空前繁榮。人們開始有意願在文學作品中作出一些打破禮法的嘗試。也就是說,這時候文學作品中大量的「女扮男裝」形象,不只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表現,更體現出文人身上主動的「反叛性」。這樣的反叛性在李贅「童心說」為代表的思想,以及《西遊記》、《儒林外史》等通俗流行讀物上面都有明顯體現。

小結:

從春秋時期齊景公小妾,到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再到明清時期眾多文學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古書中女扮男裝文化,是如何發生、發展的。

這個文化現象的背後,是古代封建社會中,女性意識不斷增強的縮影,也是文人反叛精神的體現。儘管現代社會中這種文化現象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但那些體現時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卻成為了永遠的傳奇,留在人們心裡。

相關焦點

  • 《木蘭詩》中花木蘭女扮男裝,你應該知道的歷史真相
    影視劇中的花木蘭形象在木蘭那個時代,女扮男裝有沒有可能呢?《木蘭辭》中寫道:「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可汗點兵,應徵入伍,並非一般人家都有資格,至少也是地方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後來,木蘭又到市場買駿馬、鞍韉、轡頭,再次說明了木蘭的家境殷實。木蘭自己購買物資,完全可以將自己包裝成一個男人模樣。
  • 花木蘭女扮男裝多年 為什麼都沒被人發現
    對於花木蘭這個人物,相信大家在小學就早已熟悉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花木蘭是巾幗女英雄的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但是很多讀者對一問題深表疑惑,那就是替父從軍的花木蘭為什麼在十二年內都沒被識破女兒身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原因一、花木蘭的容貌問題。
  • 花木蘭女扮男裝沒被發現的真相是什麼?
    花木蘭到底是漢人還是胡人?花木蘭女扮男裝沒被發現的真相是什麼?  觀點一:花木蘭是胡人,遊牧民族,虎背熊腰,威武雄壯,所以,沒被發現是女人。  《木蘭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胡人才管天子叫可汗,木蘭應該是少數名族,非漢族。
  • 花木蘭代父從軍 這些堪稱影視劇中最強的女扮男裝 你看過幾部?
    影視劇中女扮男裝算得上是最常用的梗之一,而且男主們基本上都認不出(必須散發的時候才露出一副驚呆了的樣子),然鵝這些基本上都是為了偷跑出去(當然不是為了偶遇男主)一時的換裝遊戲,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些女扮男裝難度要比這高很多,他們不僅扮成男裝,還要和男人同吃同住,而且不被發現,有的上戰場大殺四方,有的考狀元當駙馬,他們是集男女主於一身的人,這幾部劇你都看過嗎
  • 古代「女扮男裝」,為什麼很少有人能看破,原因很現實
    故而,往往改扮男裝,從六朝到明清,時有所見。她們或參與政事,或從軍徵戰,或尚俠懲強,或外地求學,尋覓知音,或遊覽山水,陶冶情性……大家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女扮男裝」的劇情,儘管故事情節敘述也確實別出心裁,但大家腦子裡通常都是會有一個疑問
  • 與花木蘭齊名的唐末才女,女扮男裝,差點成為「女駙馬」
    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黃梅戲《女駙馬》這段戲文曾經風靡全國,這齣戲所講的是才女馮素珍為救丈夫,被迫女扮男裝、並冒丈夫之名參加科考奪得狀元,還被皇帝招為駙馬,洞房之夜以實情相告公主,最後救出被誣陷的丈夫,皆大歡喜。
  • 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木蘭辭說出這個秘密
    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木蘭辭說出這個秘密文/紫衣煮酒論史仔細讀中國歷史,其中不僅有很多波瀾壯闊大氣磅礴的王朝更替將軍戍邊,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那首高中必背的課文《木蘭辭》,講述的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本來應該對鏡梳妝的美麗女子花木蘭,竟然披上戎裝上陣殺敵。但是相信大家讀完《木蘭辭》都有和小編一樣的疑惑,花木蘭女扮男裝從軍10年,為何無人發現呢,其實木蘭辭早就說出了這個秘密。當花木蘭結束了十幾年刀口舔血的軍旅生涯之後,終於取得功名衣錦還鄉了,於是姐姐備紅妝 ,弟弟殺豬羊準備慶賀。
  • 凱特·布蘭切特 |女扮男裝的巔峰
    凱特·布蘭切特 |女扮男裝的巔峰從《花木蘭》到京劇《女駙馬》,從《新白娘子傳奇》到《梁祝》,從《倚天屠龍記》到《新笑傲江湖》,直到最新的《天盛長歌》裡的倪妮的扮相,我們從小到大接觸的古裝劇中,都少不了女扮男裝的這一反串套路,哪怕金庸老爺子也很喜歡這一設定
  • 為什麼現在可一眼分辨女扮男裝,古時花木蘭不會被人發現呢?
    花木蘭是我們心中的一代巾幗英雄,從小學就開始讀書時花木蘭就有了很多情節出現,花木蘭孤身徵戰沙場,比男兒還要有英雄氣概,所以我想時候一直夢想著有一天也能像花木蘭一樣報效祖國,勇敢聰明。花木蘭幾乎是班上同學的偶像,也算是鄉下一些茶餘飯後的神話故事,以前總聽父母再說,聽得都快神化了,所以媽媽沒讀過書也知道花木蘭的傳奇人生,並且有時候說的比我還溜。
  • 清朝一女子效仿花木蘭,女扮男裝去參軍,不料幾年後卻意外懷孕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這句話大家肯定很熟悉,它出自於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最後建功立業榮歸故裡的故事。從古至今,人們皆稱讚木蘭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保家衛國的熱血,就連唐代皇帝都追封其為「孝烈將軍」,外國人也為木蘭量身打造了電影(《花木蘭》)。
  • 花木蘭式的戰鬥英雄 女扮男裝五年 直到生病才被發現 後來怎樣了
    花木蘭男扮女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也不是說沒有,但也如鳳毛麟角難匿其蹤,然而解放戰爭中赫赫有名的「花木蘭」式女英雄郭俊卿,就是極為罕見的個例之一。1931年的那一年,郭俊卿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三十家子北店村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如同當時千千萬萬受壓迫受剝削的勞苦大眾一樣,郭俊卿的童年也充滿了艱辛和悽苦 。
  • 花木蘭從軍12年,竟沒有被發現是女扮男裝,原因耐人尋味
    花木蘭的替父從軍一直以來都是歷史上女扮男裝的一個佳談,畢竟像祝英臺的故事只是民間戲曲傳說中存在的人物,在那個女不出戶的封建時代,花木蘭可謂是顛覆以往對女子的認知。但在軍營那個遍地是男人的地方,花木蘭是如何得以隱瞞她是女兒身的身份近十二年呢?一起來看看。
  • 「文化商丘」木蘭原本不姓花
    《木蘭詩》是一首300多字的長篇敘事詩,生動地記述了少女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沙場、凱旋而歸的傳奇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木蘭」忠孝雙全、機智勇敢、不慕虛榮的巾幗英雄形象。《木蘭詩》流傳了一千多年,特別是經過數百年的戲劇傳唱,木蘭早已成為中國人婦孺皆知的女英雄。中國古代敘事詩一般都是紀實而非虛構的;木蘭應是歷史人物,其事雖傳奇也應是實事。
  • 30本女扮男裝的小說,看女主如何扮男裝,撩妹耍帥
    女扮男裝,雖然在顯示生活中是難以實行的事,但是浪漫的作家們,會把這段情節放在小說中來得以實現,今天為大家盤點一波好看的女扮男裝文,你最愛哪一部~《自古養成空餘恨》作者:四藏溫江雪厲害了,朝中第一大奸臣,這輩子只被坑過一次——被陳家小姐陳從善用酷刑坑到立地爆炸。
  • 現在的女扮男裝都這麼男人
    自古就有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現在很多影視劇為了讓劇情更加豐富,視覺衝擊更加強烈,會增加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的的劇情。說到女扮男裝最早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葉童和林青霞的男裝扮相,真是讓男人都好生羨慕!
  • 木蘭辭寫錯一句話 透露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不被發現的秘密
    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當她踩著千裡馬、帶著戰友衣錦還鄉時,十裡八鄉都被驚動了,爹媽姊妹連忙殺豬宰羊慶賀。而木蘭呢,回到舊時閨房,「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花木蘭其人,在各大史書中均無記載,主要出處就是南北朝民歌《木蘭辭》,而詩的最後一句,竟然饒有哲學意味地說了一句:雄兔腳撲朔,
  • 《慶餘年》北齊女帝驚豔,那些年我們看過的女扮男裝都有誰
    最傳奇——《花木蘭》替父從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句來自《木蘭辭》,也就是從這首詩詞我們知道了古代有這麼一位巾幗英雄。後來這個人物就被不斷地搬上大熒幕,被無數人追捧。
  • 當迪士尼公主日漫化後,花木蘭可愛到女扮男裝都沒人信
    可愛到想要戀愛是 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在此之前小喵一直很好奇可愛到了極致會是什麼樣子的,直到看完了這些日漫化的迪士尼公主之後才知道,不得不說小喵對於這種畫風還真是一點抵抗力都沒有呢,為了能夠讓大家體會到這種可愛,所以本期就特別將這些充滿日系風格的十三位迪士尼公主介紹給各位,保證看完之後你一定會和我一樣喜歡上的
  • 解放軍中「花木蘭」:扮男五年 被抱急拔刀
    郭俊卿著男式軍裝像 共和國萬紫千紅的群英譜中,這位女扮男裝南徵北戰的現代花木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唯一的女特等戰鬥英雄。郭俊卿的傳奇人生搬上了新中國的銀幕,以她為原型拍攝的《戰火中的青春》激勵和教育了翻身做主的億萬中國人。機智聰慧的郭俊卿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中。父親給地主幹苦活,幾年後便含恨而死。生性倔強的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頭,扮成男孩外出打工。
  • 女扮男裝那麼明顯,為何在古代,卻沒人能認得出來?
    ——卡爾·貝克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或者電影中看到女扮男裝的橋段,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力,一眼就能辨認出對方使女扮男裝,心想:「這也太明顯了吧,怎麼會認不出來?」 難道古人的審美觀和我們不一樣,這麼明顯的女扮男裝相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