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陽說畫|宋,李迪《風雨牧歸圖》

2020-12-17 齊魯壹點

《風雨牧歸圖》軸,宋,李迪繪,絹本淺設色,縱123.7釐米,橫102.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風雨將作時,二牧童趕牛回家的情景,是一幅具有風俗性質的小景山水畫。畫中以極簡潔的場景,卻烘託了一個極充實的情境,整個牧童、牛、大樹、湖水、葦叢等景物都被置於忽來的風雨主題與氣氛之中。因而畫幅雖大,景物雖簡,但仍顯得充實而飽滿。

畫中用墨、設色均輕淡細膩,除極好地表現兩牛形體、骨肉的細微變化外,畫中筆墨精細,有工有寫,尤其兩頭牛身上的細毛能一絲絲勾出,密而不亂,又足見畫家描繪事物的深厚功力。對整個畫面氣氛的烘託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李迪(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孟州南)人。供職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擅寫生,花鳥、竹石、走獸皆精,亦作山水小景。大幅氣象豪邁,小品精細人微,晚年猶能作纖入毫筆的刻畫。存世作品有《雪樹寒禽圖》《鷹雉圖》《風雨歸牧圖》等。

感謝收看,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

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壹點號 陽陽說畫)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宋畫之美:李迪和他的花鳥畫
    宋 李迪 風雨歸牧圖《風雨歸牧圖》是李迪紀年最早的作品,作於孝宗淳熙元年。宋 李迪 風雨歸牧圖 局部《風雨歸牧圖》展現了李迪成熟的繪畫技巧,人物與動物的形象極其生動:牧童在牛背上低頭縮頸,一個的鬥笠被風吹走,趕緊掉轉身去,將撿未撿的動態,兩隻黃牛迎著風雨奮力前行
  • 藝術大師之間的對話,胡也佛遇到李迪,臨摹學習宋畫精湛筆法
    所以很多畫家都在宋畫中尋找養分,胡也佛就是其中之一。胡也佛是近現代一位被忽視的國畫名家,他曾經在朵雲軒從事過木版水印的工作,在摹古上有很大的成就。《風雨牧歸圖》就是胡也佛臨摹的一幅宋畫作品。《風雨牧歸圖》為宋代李迪所繪,畫的是狂風暴雨將至,兩個牧童騎牛回家的場面。評論一個人畫得好,經常說他「師法宋元」。
  • 李迪,宋朝網紅畫家
    《風雨牧歸圖此圖為李迪晚年所畫,構圖極其簡潔,無任何背景相襯,卻捕捉住了雞雛回眸的剎那間神情,動人心弦。按所見李迪繪畫真跡,有自題年款作於南宋慶元十四年丁未的,如上溯到北宋宣和七年,也需要七十三年,那麼,李氏在世之年也該在九十以上了。據此,有人對此畫是否為李迪所作,提出質疑。
  • 宋,李迪《雪樹寒禽圖》(上海博物館藏)
    畫款為「熙丁末歲李迪畫」,根據題款可知,該圖作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是所見李迪具年款最早的一幅,但也是晚年之作。此圖描繪了覆雪的竹葉,輕染薄雪的棘枝,以及悄立枝頭棲息的伯勞。圖中山坡以粗筆勾出,寫一叢衰草,更添雪意。雙勾寫竹、樹幹,敷色渲染。雀鳥以沒骨及勾勒相結合繪出,寫實生動。
  • 宋李迪:風雨牧歸圖中樹法表達的精彩
    畫的背景是一個湖,湖岸長滿亂草與灌木叢,湖邊長著水草、蘆葦。「山雨欲來風滿樓」,灌木、蘆葦和水草向右倒伏,形象地點出大風是從左邊吹來。溪岸右下是兩株向左、向湖心上空斜長的柳樹,正與猛刮的狂風形成對峙。宋李迪風雨牧歸圖樹的刻畫 筆法精湛 墨色到位,正好應了那句: "樹是好樹,風不正經"!這孩子比後頭那個孩子"尖",知道大風薅帽子!
  • 宋代畫家李迪究竟是何許人也?
    宋 李迪 風雨歸牧圖明清兩朝的畫史、畫論多因襲前人,所以南宋畫家的第一手文字資料多出於宋元。宋 李迪 雪樹寒禽圖首先,李迪的籍貫夏說為河陽,即河南孟州,莊說為錢塘,即南宋首都杭州,這或者傳抄有誤,或者有流寓
  • 皇家畫師妙丹青:南宋李迪
    李迪作為有精湛畫藝的畫家,倒並未因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而影響創作。他一直以擅畫花鳥、竹石、走獸、精繪山水畫而著稱,在皇家畫院裡靜心畫畫,並深受孝、光、寧三朝皇帝恩寵,被授以高職及賜金帶一條。皇宮作為相對封閉、穩定的創作環境,在給李迪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得以創作、豐富的藏品得以鑑賞的同時,又限制了他創作風格的多樣化,他只能按照皇家認可的單一審美模式去創作。
  • 陽陽說畫|宋,梁楷《澤畔行吟圖》
    《澤畔行吟圖》頁,宋,梁楷繪,絹本墨筆,22.9×24.3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此畫的左上部是隱隱的山峰,中上部大片的空白給人於無限的想像,空白中又有渲染的淡墨,似雲似霧卻綿延出了中景的山石與彼岸。左下角沙洲上搖曳的枯葦,暗示著秋冬的凜冽,右下角一岸斜坡上,一位高士手拄竹杖,迎著寒風,似行似吟仰頭面對寥廓,似屈原、似李白更似畫家本人吧!
  • 十大名家畫牛,中國的藝術真牛
    所以歷代名家畫牛既表現出牛的動作和神態,又表現出牛的品性和精神,賦予牛人格化的魅力。 可見畫家對生活的觀察細緻入微,作品不拘常規、生意昂然,不愧為傳世畫牛佳作。戴嵩向來以畫牛著稱,他畫牛和韓幹畫馬同樣著名,合稱「韓馬戴牛」。
  • 南宋李迪:來自荒野的呼喚
    當然,這位畫藝精湛的李迪同學也是其中一名值日生。雖然南宋時期的國力已無法與徽宗時期相比,但卻沿襲了北宋尊祟畫家的傳統,這使得李迪可以自由地發揮其才能。根據他畫的最早與最晚年款,推測他大概活了九十多歲。在十二世紀,大概就是另一個齊白石的存在。
  • 讀古人的畫|南宋畫家李迪的花鳥作品
    李迪(生卒年未詳),南宋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職為畫院副使,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供職畫院(1162年-1224年),所畫作品生動而富有神韻,用筆嚴謹而無拘束,工細與粗放結合,形成一種新的風格,為南宋花鳥畫轉變畫風時的典範。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月圓天下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國泰民安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創作院程大利工作室畫家,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創作院黃國民工作室畫家,郭正民中國重彩畫工作室助教,泰安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萊蕪市中國畫學會顧問,泰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岱嶽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泰山畫派代表畫家。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火樹銀花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月白風清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自幼喜歡美術(國畫山水、彩鉛畫),山東齊河美術家協會會員。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圓夢中國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 宋畫,走心的畫
    好不容易回歸的國寶又出了國門,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猜測這幅畫的去向,甚至傳言會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買走。然而時隔七年,這幅畫作品再次出現在北京保利的夜場拍賣會上,並被安排在當晚的壓軸位置。這一次,內地收藏家劉益謙以5510萬元競價,加上佣金高達6171.2萬元的價格最終拍得。可以說,幾經輾轉,事如所願,這幅國寶級畫作也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它就是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請把手機側翻,慢慢欣賞。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書寫盛世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陳惠東,主攻花鳥寫意畫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 平分秋色,陽陽說畫國慶中秋書畫展——舉國歡慶
    在這雙節臨近的日子,陽陽說畫工作室聯合藝術名家為您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感謝收看陽陽說畫,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 宋畫 | 中國美學的基因
    在感覺上,宋畫似乎離我們並不那麼遙遠。因為,宋畫作為一種美學基因,早已植入進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藝術史家高居翰這樣讚嘆宋畫之美:在他們的作品中,自然與藝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李迪 《秋卉草蟲》李迪在南、北宋之際先後任職於宮廷畫院,擅長花鳥、草蟲、犬貓等題材,是南宋早期宮廷花鳥竹石題材的傑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