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我國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可謂是一舉成名。
數百年來,諾貝爾文學獎也頒發過一百多次,歐美日等很多國家也都拿過一遍了,唯有我們國家僅莫言一人獲此獎項。由此可見,莫言的文學創作能力是非常的強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能獲得此獎項的莫言,並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是出身農村,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對於能獲得這樣的成就,莫言站到世界最高的領獎臺上說:母親是此刻我最想念的人。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一句名言:"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大道至簡,誠哉斯言。
在《講故事的人》的演講中,莫言講述了他童年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我童年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一起去集體地裡揀人家掉了的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揀麥穗的人都跑了,我母親是小腳,所以就跑不快,被麥田的人捉住了,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上來就扇了母親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還是跌倒在地上,看守的人沒收了我們揀的麥穗,吹著口哨,就這樣揚長而去了。
我母親的嘴角當時流著血,癱坐在地上,臉上那種憂鬱的神情,我終身難忘。
很多年後,那個看守麥田的人也成了一個滄桑的老人,在集市上,我還與打人者就這樣偶遇了,我也有怨恨,衝過去就想報仇,母親一把拽住了我。
母親平靜地跟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莫言頓悟,人都是一個人,只是時間不一樣了。
當年的惡徒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或者什麼時間,早已被人懲罰過。同時,此刻的老人,母親那一輩人本性已變,一心向善,這都是我的猜測。
這樣言語的,所謂恩仇,我可以遺忘,但我做不到超越。
記得恩仇,卻可以從容平靜地去寬恕,也許只能用厚德載物去形容這個人的品質吧。
莫言對母親的評價只有三個詞語:善良、堅強和寬容。
但在我看來,這不完整,還需要增加8個字:持家有道,教子有方。
母親這一角色,在任何家庭中都是無可替代的,在持家這一方面,不僅莫言在文學上有成就,莫言的大哥、二哥也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有所成就。
一言以蔽之:莫言的母親是非常出色的母親!
是母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做人的學問不在於看書的多少——事實上很多人非常用功讀書,取得了很高的學歷,最終依然變成了利己主義者。莫言母親的所作所為帶給孩子的卻是寬恕的力量,是人格的力量,也許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言傳身教,才塑造了莫言的文學成就。
在我看來,莫言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成就,成為公認的文學大師,就是因為莫言有著非常強的文學思想和創作能力,這一點,我們在其作品《豐乳肥臀》中可以明確知道。
《豐乳肥臀》為莫言的獲獎作品,但也是莫言飽受爭議的作品,其中不乏大尺度的描述,被不少評論家批評為"低俗"、"不堪入目",甚至是"羞辱母性"的作品。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莫言的文字創作方式和方法從來都是很大膽的,經常在審核的門檻邊緣徘徊。
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莫言的創作力度比較新穎,角度新奇,從而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震撼。
給整個文壇都帶來新鮮的血液。
但同時也因過於用力,從而遭到了很多質疑的聲音。比如的《豐乳肥臀》剛出版就得到了兩種聲音,終於被迫"監禁"。
但個人認為,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讀一部作品,就會從中看到什麼東西。
我看到的是一位歷經苦難的母親和八個命運不同的女兒,她們都是家庭中最偉大的人物,閃耀著時代的光輝。還有一個心理畸形的混血兒子……
生命力不是自己苟延殘喘地活著,而是在困難的時候依然找機會突破自己。
"豐乳肥臀"表面看似是對女性身材的描寫,但書中無一不是表現了每個人命途的多舛。
一個家族,見證中國的苦難更迭,一個故事,讀懂中國的百年滄桑。
在困難中面前隱忍和堅忍的形象,是對中國女性的最好讚美。母親唯一的兒子上官金童患有嚴重的嗜乳癖,刑滿釋放歸鄉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先後被很多人進行了救濟,最後被騙的窮困潦倒最終一事無成——這是一個書中的悲劇人物。
不得不說,《豐乳肥臀》讓人頓感,生命即使不堪重負,也要負重前行。
莫言說,認識人類之惡、自我之醜,認識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各異的悲慘命運,這才構成他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悲憫。
對人生解剖後的深厚悲憫,你理解了嗎?
還沒有看過這本小說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其傳言的影響,你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麼有意義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單本45元,包郵到家,感興趣的不妨買一本放在家裡,時不時的翻閱,感受每一個故事背後的人性和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