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佛山市聯儀光學有限公司(下稱「聯儀」),安全生產規範化管理的痕跡處處可見——車間地板上用黃色虛線標示了消防疏散通道,牆上張貼著職業危害因素防治方法,每個崗位上都有操作規程……
「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後,企業方方面面都更加規範了。」佛山市聯儀光學有限公司管理部負責人陳麗麗告訴記者,以前企業的模樣遠沒有這般「端莊」,直到兩年前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後,企業才實現了由表及裡的安全變革。
聯儀是南海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2012年以來,南海區在全區推廣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促使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截至目前,該項制度已覆蓋全區23000多家企業。
規範操作等於預防事故
在佛山市聯儀光學有限公司的研磨車間,工人陸玉類熟練地對鏡片進行表面處理,從拋光鏡面、清洗鏡片到分裝半成品,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研磨皿磨損要每班檢查一次,研磨劑要每班過濾一次……」陸玉類來到聯儀才一個月,但對崗位的操作規程已相當熟悉,她將這歸功於座位上張貼的加工標準作業書,「上面列了每道工序的要點和對應的工具,記不清了就學習一下。」
這樣的加工標準作業書在聯儀的每個崗位都能看到。陳麗麗表示,聯儀是一家生產經營各類鏡頭和鏡片的企業,員工作業時要頻繁接觸各種機械,如果操作不規範,極易種下隱患禍根。
近年來,南海貫徹中央、省、市相關精神,在全區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在此背景下,聯儀主動聘請第三方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在其幫助下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
在佛山市聯儀光學有限公司,設備旁邊張貼有安全生產流程圖,員工可以對照著操作。
「創建標準化就是讓企業與安全生產規範全面接軌。」陳麗麗說,在專業機構的幫助下,企業完善了現場管理和檔案資料。僅以消防器材為例,以前聯儀每季度都會抽查這些器材,但信息登記卻未能落實到位; 創建標準化後,聯儀按要求將檢查頻次提升為每月一次,且每次全面檢查後都會完善消防器材的點檢記錄卡。
2017年,聯儀通過安全標準化驗收。隨著標準化理念滲透企業,員工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水平大幅提升,企業最近一年多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督促企業應用安全管理工具
自2012年啟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以來,南海已有23009家企業完成創建,其中有不少企業像聯儀一樣實現了由表及裡的安全變革。
但與此同時,南海也有部分企業將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視作階段性任務,通過驗收後就將一盒盒資料束之高閣,導致該體系沒有發揮應有作用。「比如按照標準化要求,企業要定期舉行安全培訓並且做好記錄,但有一些企業的培訓檔案一直是空白的。」南海標準化創建工作的「考官」之一、南海曙安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工程師葉曉明說。
為破解這一窘境,南海安監局每年都會在上一年通過標準化評審驗收的企業中抽取10%進行回頭看,聘請曙安等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檢查其安全標準化實際運行情況。
去年,曙安抽查獅山一家木製家具企業時,發現該企業並未將安全生產標準化運用到日常生產中,導致企業出現了較多安全隱患。隨後,曙安將此情況報告給安監部門,向安監部門出具整改通知書,要求企業運行安全生產標準化,並在15天內按要求完善防爆設備、增加自動滅火裝置、將危化品分類存放。經過整治,該企業的安全環境得到改善。
截至目前,南海區已對近7000家完成安全標準化創建的企業進行了回頭看,督促企業建立起安全生產管理的長效機制。
原標題:南海逾2.3萬家企業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
安全由表及裡 管理有章可循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丘媚
圖|記者關浩業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