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園是馳名中外的中華老字號。擅長烹製各種山珍海味菜餚,素以清淡味濃、醇厚不膩見長,注重清、香、鮮、 嫩、脆,烹調技法擅長「爆、炒、燒、炸、扒、溜、蒸」。拿手名菜有一品官燕、通天魚翅、蔥燒海參、沙鍋魚肚、清燉裙邊、燴烏魚蛋等。素有「吃了豐澤園,魯菜都嘗遍」、「穿鞋內聯升,吃菜豐澤園」的說法。
1930年,由欒學堂所創立,匾額有書法名家,有人才之稱得李琦所書。上世紀六十年代,飯店受到了極大的破壞。70年代在時任外交部長姬鵬飛的關懷下飯店得以重新營業。飯莊一開業就以上層人士為服務對象,聘請名廚掌勺,菜餚選料精,製作細,色美味香,成為京城達官顯貴、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的好去處。豐澤園發展成為京城最大、最有名氣的飯莊。
豐澤園在珠市口的店址是四合大院,經營的山東菜,主要由濟南風味和膠東風味組成。豐澤園歷來名廚會聚,1949年後,更是新人輩出,其個人的代表菜花樣繁多,技壓京城。
1950、1960年代,豐澤園是中國國家領導人舉行公務宴請外賓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如胡志明、西哈努克親王、田中角榮、基辛格、布希等都曾到此就餐。豐澤園先後接待過90多個國家的政治要人和文化名人。如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重大國宴,豐澤園都有派選廚師參與。豐澤園的師傅還為毛澤東、劉少奇等國家領導人辦過家宴服務,毛澤東喜愛喝豐澤園的烏魚蛋湯。1955年,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給元帥、將軍們授銜宴會上,豐澤園首席大廚王義均被請去當廚;據說,法國客人對豐澤園的菜餚非常欣賞,在該國出版的《北京導遊》一書中介紹說:「豐澤園是北京最好的飯館,因此,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飯館。」
由於生意紅火,豐澤園相繼在煙臺、天津、上海、南京、開封等地開設了分號。豐澤園創始人欒學堂的山東老鄉也以「豐澤」為名,在香港、巴黎等地開設飯館,有的叫豐澤樓,有的就叫豐澤園。一時間,豐澤園的名氣不僅譽滿京華,而且名揚海外。
1983年,首屆中國名廚烹飪大賽上,王義均憑一道蔥燒海參被評定為中國十大名廚之一,成為惟一雙金獎獲得者,從此在餐飲界有了「海參王」的稱號。2000年,王義均被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