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大戰硝煙再起 傳統年味PK指間狂歡

2020-12-2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紅包大戰硝煙再起 傳統年味PK指間狂歡

  2018年春節近在眼前,支付寶、淘寶、QQ、今日頭條和蘇寧易購等陸續推出集五福、走運紅包、「發財中國年」紅包和膨脹紅包等,春節紅包大戰硝煙再起。

  網際網路企業為何如此熱衷於紅包大戰?紅包大戰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才能成為春節紅包的高級玩家?

  集福卡成小念想 紅包「金錢」屬性轉向年味

  「集五福是從2016年春節誕生的一個互動小遊戲,經過三年時間,這個小遊戲卻成了許多用戶惦記的一份年味,一種新年俗。」支付寶集五福活動負責人冠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支付寶正式公布,今年將繼續舉辦集五福活動。冠華已經連續第三年操持該活動,他說:「過年回家好久不見的親友,交換福卡成了一個拉近距離的話題,至於最後的分獎,只是圖個樂呵,大家已不太在意。這才是支撐我們一年一年做下去的理由,我們希望集五福成一個網際網路時代過年的年俗。」

  冠華表示,臨近春節,支付寶每天都接到大量用戶的問詢,「今年集福活動什麼時候開始?」「沒有集福都感受不到過年的氛圍」。許多網友表示,經過之前兩年春節的熱鬧,用支付寶集五福已成為過年的小念想。

  據分析,五福的「金錢」屬性已逐漸被淡化。去年五福活動有1.68億人集齊,相比於人均1.2元的獎勵,用戶更在意的是集福卡過程中的那份熱鬧和集齊福氣後對下一年美好兆頭的象徵。

  今日頭條今年第一次推出了春節紅包活動。從2月8號開始,用戶可通過集生肖卡、紅包雨、拍小視頻拜年等多種方式,獲得新春紅包。

  今日頭條「發財中國年」紅包推廣項目負責人李禹潼表達了與冠華相似的觀點。她說:「推出春節紅包一方面是為了感謝用戶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紅包活動,將傳統民俗文化和網際網路紅包結合起來,讓用戶在移動時代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春節中的那種『年味』。」

  「通過集五福等,福文化在更多人中傳遞開來。」冠華說,今年在泰國、日本、紐西蘭、芬蘭等熱門境外遊國家中,不少外國商家也早早在自己的店裡貼出福字,籌備起了中國年。有海外商家稱,「雖然不知道福的意思,但覺得和聖誕樹一樣,是節日必備。」

  高科技助力 紅包大戰有不少新玩法

  根據新春集福秘籍,支付寶用戶有三種獲得福卡的方式。「AR掃福字」,除了掃福字外,還可「掃手勢」。即打開「AR掃一掃」,讓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手機鏡頭前比出「五福到」手勢,就有機會獲得一張福卡﹔還有是通過「螞蟻森林澆水」「螞蟻莊園捐金蛋」小遊戲獲得福卡。此外,支付寶今年還新增「一字千金」紅包功能,用戶可從祝福字庫中任選一字,並根據系統隨機生成的金額紅包一起送給好友。

  QQ也加大紅包力度,在春節期間派發「走運紅包」等。即初一到初三可根據當天走路步數換取抽紅包機會﹔除夕到初八,推出「聯名限量款紅包」,用戶在給好友發QQ紅包時,可選擇品牌商品的專屬個人紅包等。

  淘寶宣布,春節期間,用戶打開手機淘寶,即可獲得3個待開紅包,分享給其他用戶打開後,分享者和被邀請者都有機會獲得現金紅包。綁定淘寶親情賬號,一人中獎,所綁定親情賬號的家人會一起中獎,獎品成倍增加。

  從上述春節紅包規定可看出,不管是哪一種紅包,商家都非常注重用戶與親朋好友的關聯和推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紅包大戰的本質是對移動支付市場用戶的爭奪。春節紅包作為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場景,各方都想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用戶。

  據統計,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獲得一個優質客戶的成本約為100—300元,獲客成本高。

  不管是支付寶、QQ還是淘寶等,各家的春節紅包也是緊扣自身戰略來做策劃。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騰訊天然有社交媒體的流量,阿裡要通過其他渠道去引流。淘寶目前以青年的女性用戶為主,本輪春節營銷活動,可能是寄望於此舉帶動家庭其他成員,特別是老年或中老年人群參與到淘寶消費中來。

  QQ重磅進入春節紅包市場也與其自身用戶下滑情況有關。騰訊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QQ和QQ空間的月活用戶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4%和7%。其實下滑的拐點在2017年初就已出現。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看,QQ希望藉助春節紅包來挽回頹勢,可能是杯水車薪。

  純電商時代終結 線上線下融合大勢所趨

  隨著目前線上流量紅利不斷弱化,純電商時代的結束,線上與線下流量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阿裡系提出「新零售」等比較早,線下布局比較扎實,交易場景也比較多。因此,在今年的集五福活動中,新增加了通過「螞蟻森林澆水」和「螞蟻莊園捐金蛋」方式來獲取福卡。「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是支付寶內置的兩款環保遊戲,其目的是通過遊戲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用戶參與公益項目,同時增加用戶對支付寶的認同和依賴程度,增加產品黏性。

  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曾表示:「探索線下精彩生活,是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計劃。」

  因此,微信今年雖然沒有推出線上紅包,卻開始強調線下支付。比如通過「搖搖樂」,用戶在指定商家消費後即可通過小程序參與搖獎,最高可免單200元,還有機會獲得隨機金額的無門檻到店紅包。而用戶通過掃描商店內的「附近優惠」小程序碼,就能快速查看和領取商家及品牌的春節優惠券,大牌更低至1折起。

  張毅認為,今年紅包大戰強調的已不是移動支付本身,商家關心的是綁定支付以後做什麼。比如微信過去一年主要推廣的產品是小程序,春節優惠策略也與小程序進行了結合。

  微信支付今年除了在一二線城市深耕以外,還計劃拓展到三四五線城市。「現在能看到,線下的移動支付市場比線上要大很多。」騰訊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其實是一個長期的活動。針對到春節活動,我們會有一些新穎的形式,但整體上都是基於微信支付的一些線下的場景拓展。不管是去賦能商戶,還是給到終端用戶一些更好玩的體驗。」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紅包英文怎麼說?教你用英文介紹農曆新年!
    農曆年又要到了!既要忙著大掃除、貼春聯,還要忙著討紅包、打麻將!快讓 『思辯』 教你用五大英文關鍵字詞介紹春節!
  • 紅包!鞭炮!團圓飯!教你如何用英文介紹農曆新年!
    春聯、紅包、鞭炮又怎麼說?年獸的故事更是值得跟外國朋友們分享一番,今天就一次性講起來!歡迎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信 「 思辯英語」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新年相關單字Chinese New Year’s Eve 除夕夜red envelopes/ red packets 紅包ask the gods for a prophecy 求神問卜spring couplet couplet 春聯What’s Chinese New Year?
  • 澄邁才存村重拾傳統「漁樂節」 村民捕魚鬧元宵
    人民網訊 春風拂曉,年味正濃。澄邁縣大豐鎮才存村內燈籠高懸,魚塘邊吆喝聲不斷,2月18日上午,才存村第一屆「鄉村漁樂節「在這裡舉行。2018年以來,全縣共有10家企業(其中有2家農業龍頭企業)、26家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和「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進行帶貧,共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3717戶17083人的產業發展問題。 而才存村自古便有過「漁樂節」的傳統,即到農歷正月十四、十五時,才存村的村民們都要集體到魚塘捕魚,以表達年年有餘(魚)的美好寓意。
  • 王安祈:傳統戲曲 貴在創新(傳統戲·兩岸緣③)
    從老一輩鄉愁的慰藉到年輕藝文愛好者的心頭好,京劇在臺灣傳承發展的主要方向,經歷了由搬演傳統老戲到全新編創的變遷。「臺灣的創新風氣很早就有了,30多年前已經在提倡,而且是主流,年輕人特別喜歡。」臺灣知名劇作家、戲曲研究學者、「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告訴記者。
  • 頂市酥:紅紙包著的「徽州年味」
    原標題:頂市酥:紅紙包著的「徽州年味」   師傅們包裝頂市酥 餘皓 攝   (新春見聞)頂市酥:紅紙包著的「徽州年味」   年節將至,古徽州的年味正濃,在傳統民俗禮儀眾多的徽州
  • 【丁鼎:禮——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進入周王朝初年,偉大的政治家周公對前世流傳下來的禮儀制度加以因革而「制禮作樂」,建立了一整套與當時的宗法社會相適應的禮樂制度,通過「禮樂」的形式把階級社會中各等級的權利和義務制度化,固定化,使社會秩序處於相對穩定和諧的狀態之中。周公制禮作樂所涉及的內容是很廣泛的,也是複雜的,它包括當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如:嫡長子繼承制度、封建制度、井田制度、廟堂制度、刑法制度、婚姻制度等等。
  • 光明日報: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禮敬
    原標題:喚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禮敬   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要從基礎研究扎實做起,充分利用文獻、文物資料,加強田野調查,對傳統文化多一點兒「同情之理解」,跳出模糊不清、大而化之的老調,更為理性地探尋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
  • 霍夫斯塔特 ​:《美國的反智傳統》
    美國的反智傳統:宗教、民主、商業與教育如何形塑美國人對知識的態度?
  • 六旬老太扮「妖婆」二十年:鐘情丑角為民祈福送歡樂
    原標題:六旬老太扮「妖婆」二十年:鐘情丑角為民祈福送歡樂   正月十五,「傳統年 在新區」精品社火展演在蘭州新區晴望川民俗文化村舉行。蘭寶平跟隨著社火隊,踩著鼓點節拍,不停在人群中穿梭搖擺,時不時說幾句吉利和俏皮的話,逗趣十足。   「妖婆」,也稱「搖婆」,是西北農村每逢春節鬧社火的一個角色,日常生活中表演叫「喜婆」,亦可男扮女裝,以「醜」和「喜」為特點,表演浮誇幽默,在為民眾送去歡樂的同時,掃除晦氣,祈求平安健康。
  • 【新聞】重要傳統藝術世代相傳 臺灣人間國寶藝湛登峰
    李永得部長也提到,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特別指示文化部應更致力於推動兩件事,首先,為傳統文化的保存,期許國家豐厚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能繼續於國際發光發熱;其次,則是應讓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為了讓各界朋友能夠欣賞到國寶藝師精採的藝術生涯與其獨特的創作風貌,同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渭水樓S03舉辦「藝湛登峰-109年度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特展」,展出6位國寶藝師的精彩展品。展覽從歌仔戲布景及錄音室復刻還原,纏花的纏繞藝術之美,刺繡的萬縷千絲情,緙絲的纖纖繪染,到傳統木雕的精雕細琢,以傳統技藝喚起人們的過往記憶,也牽繫出臺灣這片土地的藝術情懷。
  •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大典
    華藏衛視陳總裁陪同淨空老和尚、吳敦義副總統、監察院長張博雅等貴賓參觀文化教學大樓 華藏衛視陳總裁陪同淨空老和尚參觀阿彌陀佛大飯店歷經六年建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終於在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2月19日)剪綵開幕!
  • 《守藝工匠—香港傳統工藝面貌》製作手記
    手藝、守藝,我們在欣賞手作工藝品的時候,能否體會到工匠們守護傳統工藝的堅持和熱誠呢?《守藝工匠—香港傳統工藝面貌》作者Rain Haze 是一位九零後女生,她走訪香港不同的老店舖,並透過精緻的插圖及細膩文字,將所體驗的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