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春風拂曉,年味正濃。澄邁縣大豐鎮才存村內燈籠高懸,魚塘邊吆喝聲不斷,2月18日上午,才存村第一屆「鄉村漁樂節「在這裡舉行。據悉,此次活動參加人員近百人,捕獲鮮魚近2000斤,主要是大頭魚、鯉魚、福壽魚、鰱魚等。
「放水,抓魚!」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擂鼓聲音一停,村民和遊客立刻捲起褲腿,下到魚塘裡抓魚,有的拿網抓,有的拿籃子抓,全然不顧泥巴濺到臉上、身上,這一舊時民俗的復辦,既讓村民分享了收獲的喜悅,也讓他們度過別樣的元宵節。
翠湖青野,綠蔭小道,錯落有致的屋舍,寬敞通暢的道路,條塊分明的農田,田園風情、旖旎風光……走進澄邁縣大豐鎮才存社區,清新的氣息迎面而來。
記者了解到,過去的才存村較為閉塞,村民們大多外出務工,環境雜亂差、缺少產業和人才等問題也困繞著村子發展,令才存村很難留存人才。如今,才存村變得愈發美麗動人,青年們也紛紛趕回來共建家鄉。
據悉,才存村的美麗蝶變只是澄邁抓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澄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休閑旅遊農業,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加強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助推鄉村振興。2018年以來,全縣共有10家企業(其中有2家農業龍頭企業)、26家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和「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進行帶貧,共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3717戶17083人的產業發展問題。
而才存村自古便有過「漁樂節」的傳統,即到農歷正月十四、十五時,才存村的村民們都要集體到魚塘捕魚,以表達年年有餘(魚)的美好寓意。徐取俊就是大學生返鄉的一員,這位畢業於北方工業大學的返鄉青年,今年承包下一塊魚塘,他表示,讓當地村民重溫這一民俗,讓傳統節日能夠凝聚人心,讓人們重拾傳統記憶,同時這種節日也能夠作為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名片,吸引更多人到才存村來意。
「我們一家都來參加集體活動,看,我剛抓到一條好幾斤的紅鯉魚呢,這種活動真的很好,不僅讓我們度過愉快的元宵節,也有利於增強我們村集體榮譽感與促進鄉風文明。」村民徐逢帥說。(葉上榮)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