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01捫心自問,我們還剩餘多少同理心?(上)
「據香港電臺網站3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函,公布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作為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以加強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當局會持續提供學與教資源和教師培訓,支援學校推行相關價值觀教育工作。」
一句老話,我們經常會看手機,還剩餘多少電量。
卻很少看我們的內心,比如還剩餘多少同理心。
經常看手機,因為他能帶給我們利益,然而同理心呢?好像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我們只是大自然的一種物質。動植物的一分子,現在才是人。不知道經過多少年進化到物到動物直至我們人類,所以我們身上至少有三個屬性,物性,動物性和人性。
在每一個人或每一類人身上,我們的三個屬性佔的比例都不一樣。不是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把人性發揮到了頂點,也有可能是把動物性發揮得不ren直視,人性的光輝黯然無存。
有一位人說過,你所謂的成功無非就是多賺了些錢。雖然我們很多人的人生就已被安排好,上學的時候是看誰考得好,走向社會了是看誰賺得多,並且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勵志的素材。
除了考試和賺錢就沒有別的了嗎?是否每個人都應該是考得好賺的多呢?比如老師也要賺得多,醫生也要賺得多,官員也要賺得多等等。這不就回到了過去嗎?一種標準。過去是,看得見的一種標準,著裝語言都是一樣的。看不見的一種標準,都是講zhengzhi講出身。現在呢?雖然看得見的著裝語言多樣化了,但看不見的還是只有一種標準,只不過換成了都講錢。與錢有關的,趨之若鶩。與錢沒關的,寸草不生。
同理心肯定是跟錢沒有關的,所以在我們身上少之又少,多了覺得還是一種負擔。
同理心跟生命有關,我們重視誰的命呢?自己的或家人的,再往外延伸一點都要打個問號,這是人性還是動物性?總之不是稀有的人性。
古人曰,以天下之憂而憂。前人說,人人獻出一點愛。今人講,講什麼?還是沒有講在規則和制度的設計之上。
朋友圈的不幸或意外,熟視無睹。
路上偶遇的交通事故,唯恐避之不及,一腳油門飄過。
眾人圍觀的溺水事故,一起吶喊一起記錄,期待英雄的出現。
之所以這樣,因為我們的愛和人性的光輝太有限了,只能照顧好身邊的那麼幾個人,多拿出去一點點都覺得是一個莫大的損失。
我們人性的升華和淨化,是靠自然的慢慢演變,還是可以像人類的智慧一樣在某個階段呈現戲劇性的五彩斑斕,比如幾次科技變革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我知道,新中國成立時直接把邊遠地區的還處在原始社會或奴隸社會的人們一下拉進入了美好社會,這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福祉。我相信人性也可以在好的制度和規則的安排帶領下,有非常大的快速的整體提升,變成了一種習慣。(請關注第二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