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我們還剩餘多少同理心?(上)

2021-01-08 上央編伐

#同理心##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01捫心自問,我們還剩餘多少同理心?(上)

「據香港電臺網站3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函,公布加入「守法」和「同理心」作為首要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以加強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當局會持續提供學與教資源和教師培訓,支援學校推行相關價值觀教育工作。」

一句老話,我們經常會看手機,還剩餘多少電量。

卻很少看我們的內心,比如還剩餘多少同理心。

經常看手機,因為他能帶給我們利益,然而同理心呢?好像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我們只是大自然的一種物質。動植物的一分子,現在才是人。不知道經過多少年進化到物到動物直至我們人類,所以我們身上至少有三個屬性,物性,動物性和人性。

在每一個人或每一類人身上,我們的三個屬性佔的比例都不一樣。不是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把人性發揮到了頂點,也有可能是把動物性發揮得不ren直視,人性的光輝黯然無存。

有一位人說過,你所謂的成功無非就是多賺了些錢。雖然我們很多人的人生就已被安排好,上學的時候是看誰考得好,走向社會了是看誰賺得多,並且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勵志的素材。

除了考試和賺錢就沒有別的了嗎?是否每個人都應該是考得好賺的多呢?比如老師也要賺得多,醫生也要賺得多,官員也要賺得多等等。這不就回到了過去嗎?一種標準。過去是,看得見的一種標準,著裝語言都是一樣的。看不見的一種標準,都是講zhengzhi講出身。現在呢?雖然看得見的著裝語言多樣化了,但看不見的還是只有一種標準,只不過換成了都講錢。與錢有關的,趨之若鶩。與錢沒關的,寸草不生。

同理心肯定是跟錢沒有關的,所以在我們身上少之又少,多了覺得還是一種負擔。

同理心跟生命有關,我們重視誰的命呢?自己的或家人的,再往外延伸一點都要打個問號,這是人性還是動物性?總之不是稀有的人性。

古人曰,以天下之憂而憂。前人說,人人獻出一點愛。今人講,講什麼?還是沒有講在規則和制度的設計之上。

朋友圈的不幸或意外,熟視無睹。

路上偶遇的交通事故,唯恐避之不及,一腳油門飄過。

眾人圍觀的溺水事故,一起吶喊一起記錄,期待英雄的出現。

之所以這樣,因為我們的愛和人性的光輝太有限了,只能照顧好身邊的那麼幾個人,多拿出去一點點都覺得是一個莫大的損失。

我們人性的升華和淨化,是靠自然的慢慢演變,還是可以像人類的智慧一樣在某個階段呈現戲劇性的五彩斑斕,比如幾次科技變革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我知道,新中國成立時直接把邊遠地區的還處在原始社會或奴隸社會的人們一下拉進入了美好社會,這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福祉。我相信人性也可以在好的制度和規則的安排帶領下,有非常大的快速的整體提升,變成了一種習慣。(請關注第二篇「中」)

相關焦點

  • 如何對惹惱我們的人施與同理心
    當我們被一起工作的人惹惱時,往往會儘可能去逃避他們,但這往往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我們可以試著對惹惱我們的人培養一些同理心。怎麼對一個惹惱我們或者我們不喜歡的同事施與同理心而不是抱怨仇恨呢?我們都曾在工作中遇到過讓我們惱火生氣的人,這可能與這個人的溝通方式有關,也可能會是你不喜歡他的某些行為,比如這人開會總是遲到。
  • 什麼是同理心
    核心提示:  同理心這個詞讓人很難理解,個人認為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與立場去換位思考,同理心這個詞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常用名詞,可以被譯為設身處地的理解,有共情共感,可以做到將心比心,可以對他人的情感與情緒有認知性,有絕對的理解心。
  • 你們都在說華為沒有同理心,真正的同理心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兩天被251事件刷屏,都在說華為沒有同理心。由於本人掌握的信息有限,對事件本身不發表看法。畢竟,對於可以公開發布的信息,負責任的態度,本人還是有的。但是,將一個企業實體和個人的糾紛扯上同理心,就感覺很魔幻了。至少,我們需要先把真正的同理心搞搞清楚。
  • 情商中的「自我激勵」與「同理心」
    上一節我們講了講完了「自我激勵」,下面跟大家分享情商的另一個能力: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共情」,我個人更喜歡「共情」一詞,因為「同理心」的「理」字,更多是形容思維的。同理心一詞由美國心理學家蒂奇納(E.B.Titchener)在20世紀20年代最早使用。
  • 人際交往,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同理心
    從心理學的視角來解釋,很接近於「同理心」的含義。所謂同理心,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同理心和同情心不同,它更多的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到你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物,不要去強加給他人,更多的要去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不論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是同理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需要凡事適當地為他人著想,適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 說「加油」不如「風月同天」?你的同理心呢
    讀書能明理,疫情於眼前,你應該懂這個理啊,你著相了!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家愛心援助,我們應該感恩,也感念人家所寫的美好,本來無啥事,但就是「半吊子文青騷客」好舞文弄墨,吃飽了沒事幹,搞段子,淨生生搞點事來,多餘的糾結,這不是著相了是什麼?三、你的同理心呢?
  • 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區別?關鍵在一個行動!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同情心和同理心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密切相關同理心我們常把同情心與同理心情混淆,認為它們有相似的含義。但這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同情心是感覺他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一種理解他人的感受,不僅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還可以與他人的痛苦融為一體……使自己陷入困境,就好像這件事也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想像正在經歷的事情。同情心是我們對他人情緒意識的感覺。同理心是對同情心的情感反應,是一種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並產生幫助的願望。
  • 陳銘教科書式哄妻子:夫妻相處需要同理心
    這個懂就是同理心,而夫妻相處是非常需要有同理心的。01同理心能夠減少婚姻中的矛盾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例子。張太太和丈夫結婚五年,最近,夫妻倆陷入冷戰。如果這時候雙方都有同理心,就不會產生這種矛盾。蘇岑在書中《女人越獨立,活得越高級》提到過:挑剔的女人是男人的一面鏡子,她總有辦法讓他知道,他的本事比其他男人差多遠。多少男人在女人的挑剔中埋頭進步,目的是為了終有一天學成畢業、再不回來!所以,女人別把自己搞得像所學校,沒有哪個男人真心願意一輩子當學生。
  • 皇甫金石:孟子「四端」與人類「同理(情)」心
    人的主觀價值選擇、人的主觀精神意志由「依賴性同理(情)心」發用流行開去,人就走向聖賢、走向天使。人的主觀價值選擇、人的主觀精神意志由「本能」發用流行開去,人就走向禽獸、走向惡魔。沒有同理(情)心的統掇,人性就趨向獸性。同理(情)心對人性本能統掇管理得越正確越好,人的獸性就向人性向天性、天理發展得越好越完善。
  • 蒙克:全球疫情中的「同理心赤字」與集體行動困境
    為什麼疫情的蔓延沒能促進國際社會完善「更安全的全球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逆全球化」?疫情暴發後各國在應對措施和輿論上的反應,揭示出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全球同理心赤字」(Global Empathy Deficit),即各國難以產生對他國國情、政策的共情與理解,從而無法基於理解調整自身政策和行為,形成共同抗疫的集體行動。本文將探討此次全球抗疫中的集體行動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
  • 改善訣竅:好好說話,增強同理心
    同理心的特殊之處在於,不但能感受到對方的痛苦,而且能感受到那個痛苦的意義,並且會驅使人們為了這個意義去採取相應的行動。科學家通過對恆河猴的一系列實驗得知,猴子也有共情能力。由此推測,同理心是人類作為動物的一種本能反應。也就是說,我們天生就有同理心!
  • 如何運用同理心解決衝突?
    向別人了解更多的你,讓別人更了解你,從他人的反饋中了解自己更多,與他人的互動中開發自己潛能二、Empathy 同理心引起人際溝通衝突的思維定式:我的利益最重要我說的都是對的,聽不聽是你們的事情都是他們的問題4)同理心的阻礙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硬核大爺」的同理心》
    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易,我身體還可以,站著也沒有問題。」老人因此被稱為「硬核大爺」。此前,有一名年輕人,見到他後主動站起身,堅持要讓座。年輕人怕他不肯坐,還特意囑咐他「我馬上就到站下車了」。可是,年輕人前腳下了車,後腳又從後邊車門悄悄上了車。劉增盛看在眼裡,心中感動滿滿,「這樣的年輕人,真的是太棒了!」老人稱,自己這樣做是怕給其他乘客增加負擔。
  • 能拯救生命的心理學:缺少同理心的人,本質是自己內心的匱乏
    擁有關心他人的同理心,是我們社會中的一種典型美德。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會怎樣對待別人。儘管同理心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認為同理心是一個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並能促使我們以體貼和關心的方式做出反應。關心他人是一件好事。因此用同理心來指導我們的社會生活是有意義的。
  • 卓美品致:在戲劇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原標題:卓美品致:在戲劇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齊魯晚報12月07日訊: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預測:社會正從理性時代走向感性時代, 「具有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高感性人群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人。這一預測為兒童教育瓶頸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以培養高感性人才為目標的戲劇教育開始風靡全球。
  • 錢鍾書論物同理同
    誠然,相隔千萬世,相距千萬裡,聖人們所講的道理相同,是因為他們的心意如一,心同是以理同。但是,相隔千萬世,相距天南地北,聖人們的心意為何能相同呢?陸九淵沒有說,所以,錢先生認為陸說並不周全。這些都是物同理同的絕好證明。
  • 七部激發同理心的電影,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同理心,又叫換位思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同理心,是孩子從大腦天生自帶設定的「自我中心」,轉換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標識。也是孩子成長和成功的關鍵品質和生活技能之一。心理學家們發現,同理心高的孩子,更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接受父母親的教導;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很容易有攻擊行為,影響學校的人際關係。
  • 設計女神江欣宜:好作品源自同理心
    > ▲梵悅108 / 江欣宜 設計師沒有同理心 儘管我們在豪宅設計上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不論是選材還是人體工學,我們都能做到很好,但那些都不一定是他們要的。 在這個項目中最難做到的其實是「同理心」。這恰恰是駕輕就熟的設計師容易喪失的東西。如果設計師缺少同理心的話,很難做到讓客戶滿意的設計。
  • 諾獎得主朱棣文:年輕人應有「全球同理心」,不局限於朋友、家人或...
    年過七旬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在今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科學態度大師講堂上,關注起了年輕人的精神世界。他在線分享了自己對快樂的認知,他說年輕人應當明白什麼是人生裡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是重要的,但還要學會與他者分享快樂,同時要具備全球同理心。而真正的快樂不是富有或者變出名,要學會從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汲取滿足感。
  • 用「三點一心」學會說話,即輕鬆一點、用心一點、簡潔一點、同理心
    前段時間中午出發回來,就在手機美團上找到一家連鎖鍋貼店,不巧的是,訂好簡餐後手機就沒電了。 看似很簡單話語,卻是很多人好好學習的,總結起來,我覺得可以把會說話歸納為這「三點一心」,即說話要輕鬆一點、用心一點、適可而止簡潔一點,具有同理心。 看看這個會說話的特點。 同理心就是常說的共情能力,適當考慮對方需要,替對方說出來或者去幫助做一點,這是需要不斷覺察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