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區別?關鍵在一個行動!

2020-12-20 世界智慧

在生活中,有親人、朋友或同胞遇到某種生活中的危機、矛盾或情感痛苦的時候,人們會對之有許多情感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從冷漠、同情到同理。在這三種反應中,冷漠是最消極的,因為這是一種對他人遭遇的漠不關心。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別

同情心和同理心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密切相關

同理心

我們常把同情心與同理心情混淆,認為它們有相似的含義。但這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同情心是感覺他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一種理解他人的感受,不僅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還可以與他人的痛苦融為一體……使自己陷入困境,就好像這件事也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想像正在經歷的事情。

同情心是我們對他人情緒意識的感覺。同理心是對同情心的情感反應,是一種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並產生幫助的願望。

共情

共情包含了情感觸動和付諸行為兩個層面,同情心觸動情感,也僅停留在情感層面,不會發展行為。而同理心則更深了一層,會付諸行動。同情他人的困境是一種非常積極和強烈的情感。有同理心的人能夠想像自己身處困境之中,設身處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

同理心比同情心提高了一個層次。當你富有同理心時,你會感受到他人的痛苦,然後將盡其所能減輕他人的痛苦。例如,汶川大地震期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而一些人無視那些為幫助倖存者而捐款的呼籲,因為他們覺得事不關己。而那些有同情心的人就會覺得,災民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實在可憐,顯示出了對災難受害者的極大憐憫。雖然同情卻茫然失措,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但是,那些有同理心的人卻能夠感同身受,自己也感受到了這種無法承受的打擊和痛苦,他們捐錢、捐物甚至報名志願者直接到災區提供援助。

汶川大地震志願者

雖然同情心和同理心存在一些差異,但總體來說還都是積極的。同情不僅是給對方帶來的一點憐憫,問題的關鍵在於,它強烈暗示著對痛苦或需要幫助的人的一種優越態度。換句話說,雖然為他人感到難過,但是並沒有什麼幫助。

大腦層面的解釋

大腦中有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這些特殊的神經元可以對親眼目睹一個動作做出同樣的反應。也就是說,當你看到別人經歷了什麼,即使它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你也會有同樣的感覺。

大腦鏡像神經元抽象圖

一些案例

同情肯定在你的生活中經歷過,無論您是同情某人失業,親人去世或戀人分手,都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緒。

同情心的例子:

為朋友失去父母感到悲傷為朋友生病感到可憐對朋友失業後表示同情同情心雖然不像同理心那樣強大,但同情卻是人類情感的一種重要交流方式。要認識到的是,我們不能總只是同情他人的經歷。

當然你一定也會看到周圍的同理心,儘管這些愛心看起來並不是那麼明顯。同理行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他人的痛苦,無論是在親密的朋友中還是在整個社會群體。

痛苦的感受

同理心的例子:

幫助朋友安排已故親人的葬禮當親戚朋友生病時帶吃的去看望他老師加班輔導學生向貧困學校進行捐贈沒有同情心的同理心會因感覺對方的感受而耗盡精力。沒有同理心的同情心在個體和受苦者之間就沒有情感上的空間。同情在本質上更具有認知能力,可以在兩個人之間提供一定的自我意識空間。這並不是說哪種不好。簡而言之,我們需要將同情心和同理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給予他人更多幫助。

#同理心#

同理心不分方式,不分大小,也不局限於任何特定的模式。但可以確定的是,善用你的同情心同理心就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同理心
    核心提示:  同理心這個詞讓人很難理解,個人認為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與立場去換位思考,同理心這個詞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常用名詞,可以被譯為設身處地的理解,有共情共感,可以做到將心比心,可以對他人的情感與情緒有認知性,有絕對的理解心。
  • 你們都在說華為沒有同理心,真正的同理心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兩天被251事件刷屏,都在說華為沒有同理心。由於本人掌握的信息有限,對事件本身不發表看法。畢竟,對於可以公開發布的信息,負責任的態度,本人還是有的。但是,將一個企業實體和個人的糾紛扯上同理心,就感覺很魔幻了。至少,我們需要先把真正的同理心搞搞清楚。
  • 蒙克:全球疫情中的「同理心赤字」與集體行動困境
    疫情暴發後各國在應對措施和輿論上的反應,揭示出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全球同理心赤字」(Global Empathy Deficit),即各國難以產生對他國國情、政策的共情與理解,從而無法基於理解調整自身政策和行為,形成共同抗疫的集體行動。本文將探討此次全球抗疫中的集體行動與同理心之間的關係。
  • 情商中的「自我激勵」與「同理心」
    心流就是在乏味和焦慮之間的微妙地帶。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幾點,你的自我激勵能力自然提升了不少。講完了「自我激勵」,下面跟大家分享情商的另一個能力: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共情」,我個人更喜歡「共情」一詞,因為「同理心」的「理」字,更多是形容思維的。
  • 能拯救生命的心理學:缺少同理心的人,本質是自己內心的匱乏
    擁有關心他人的同理心,是我們社會中的一種典型美德。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會怎樣對待別人。儘管同理心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認為同理心是一個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和理解他人的感受,並能促使我們以體貼和關心的方式做出反應。關心他人是一件好事。因此用同理心來指導我們的社會生活是有意義的。
  • 什麼是同理心?如何運用同理心解決衝突?
    >我說的都是對的,聽不聽是你們的事情都是他們的問題4)同理心的阻礙: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自我的需要我經驗尚淺能力不足不夠努力考慮不周溝通不善2、運用同理心在人際溝通的問題上,要明白: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與理解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同理心是改善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 網友智商又一次被按在地上摩擦,同情心和同理心不敵險惡人心
    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應當是人性的優點,不過善良的人總是容易被人欺騙和利用,無意間就成為了他人的幫兇。本是一腔熱血譴責罪惡和不公,卻不料智商臨時不在線,被人涮了一番,等到事情大反轉,感覺活生生被人抽了大耳刮子。
  • 你不一定要做好事,但必須要做一個有同理心的善良人
    朋友說:「所謂善良並不一定是做好事,只要有同理心就是善良。」他問我怎麼看待這句話。什麼是善良?人為什麼要善良?我認為沒有固定的尺度和標準的答案。善良,可以是一個舉動,可以是一句話;可以是捐錢捐物的幫助,可以是捨己救人的大愛。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硬核大爺」的同理心》
    【優秀作文】「硬核大爺」的同理心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老人」這個詞,常與「搶座要座」、「訛人碰瓷」、「廣場舞擾民」等負面詞彙串聯在了一起,乃至一些年輕人有些不敬而實屬無奈地調侃: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而「自帶LOGO乘地鐵」的大爺劉增盛,成功為老年群體扳回一局。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 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同理心到底是什麼?這個「最無力的名詞」用來管公司最有力
    所以,為了獲得最佳的商業表現,企業需要認真考慮把這種換位思考的同理心控制在何種範圍之內。如果一個企業短時間內缺乏同理心,問題可能沒那麼大。但如果企業的DNA裡就沒有同理心,那麼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目光短淺,不切實際,就像被困在了象牙塔中一樣。書中的一個案例是關於寶麗來,在它的發展與全盛時期,膠片似乎會一直火爆下去。
  • 周冬雨的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同理心,怪不得網友對她路轉粉
    同理心是指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也就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但是真實情況是,很多時候,被安慰的人並不能立刻精神抖擻,他們可能更希望你說: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樣的話來安尉你,但是還是要感謝你,把我當成你的知心的人,把心裡的話向我傾訴,與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真正的情商高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淨說漂亮話嗎?我看未必。
  • 王陽明心學|心即理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心?什麼又是理
    文/飛仙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那什麼是心即理呢?什麼是心?什麼又是理?綜合孟子和王陽明的說法,軀體裡邊那個能夠思考,能夠控制軀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存在就是心。有這個心的存在,它可以控制軀體的六根,人就是生的;沒有這個心的存在,軀體的六根沒有了控制,這具軀體就是死的。
  • 一件事告訴你,共情能力和同理心是一回事嗎?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Kiva對我說:璐璐,做運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用戶同理心,即能夠和用戶換位思考。其實我覺得你沒有,或者說是有,但是相對來講弱一些。我很驚訝,回他:你是第一個說我沒有同理心的人,大家都誇我共情能力好,能夠感同身受,我以為這兩者是一回事。
  • 七部激發同理心的電影,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同理心,又叫換位思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同理心,是孩子從大腦天生自帶設定的「自我中心」,轉換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標識。也是孩子成長和成功的關鍵品質和生活技能之一。心理學家們發現,同理心高的孩子,更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接受父母親的教導;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很容易有攻擊行為,影響學校的人際關係。
  • 同情心是愛的語言,它和行動一樣,同樣能夠帶給人愛的溫暖
    這天晚上他們還在一起共進晚餐的——她精神很好,看不出有什麼不適,沒有想到竟然會突然離開了。掛了電話,西斯馬上步行往科恩家走去。在路上他不斷地想:見了科恩自己該說什麼?做什麼?自己對他能有什麼幫助?這不同於準備一次布道,因為準備布道有較多的時間,也有書籍可以參考。科恩剛剛還和自己在一起談笑風生,而現在他的妻子、他的伴侶與摯愛,也是他的孩子們的母親,死了!
  • 人與動物的同理心,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相互理解思考?
    今天我們常用一個詞,同理心,指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將心比心。其實,早在達爾文的第二部重要的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就提出了人與動物同理心的概念,指的是人不僅與動物有相似的解剖特點,而且有相同的心理特徵,以此來證明人是起源於動物。
  • 皇甫金石:孟子「四端」與人類「同理(情)」心
    人的主觀價值選擇、人的主觀精神意志由「依賴性同理(情)心」發用流行開去,人就走向聖賢、走向天使。人的主觀價值選擇、人的主觀精神意志由「本能」發用流行開去,人就走向禽獸、走向惡魔。沒有同理(情)心的統掇,人性就趨向獸性。同理(情)心對人性本能統掇管理得越正確越好,人的獸性就向人性向天性、天理發展得越好越完善。
  • 改善訣竅:好好說話,增強同理心
    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往往與他的共情能力強弱有著直接的聯繫,也就是常說的「同理心」。《同理心:做個讓人舒服的共情高手》中對同理心進行了定義:「同理心就是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看到你這麼痛苦,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同樣的痛苦。」
  • 為什麼要在遠程課堂中培養同理心和公平?
    「這並不能減輕危機所帶來的痛苦或困難,但它確實表明,我們經歷的這艱難的一年,正在為創新創造一個最佳環境。」培養同理心和公平的重要性K-12學校在種族和經濟方面一直存在諸多差距。密蘇裡州的教學技術專家Patricia Brown說,不平等對教師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教師無法獲得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專業學習,尤其是涉及到有效地整合技術為學生提供機會時。會議呼籲教育工作者解決和縮小差距,以各種方式來支持學生,促進學生參與線上學習,在硬體方面保障公平公正。而種族主義是影響這項工作的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