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豐」字的草法

2020-12-14 黃簡講書法

解釋「豐」字的草法

黃簡

2013年9月21日寫於加拿大。

北京保利來香港舉行2013秋季拍賣,香港學生 Veng 在拍賣目錄中見到顧祿一幅作品,沒有釋文,於是留言:「第六行第三個字看不懂,請幫忙。」

我通常不直接回答學生問題,而是啟發他們討論。這是一個草字,那就要想想怎樣理解這個字的草法。數日討論,這個字沒有人讀出來。中秋節前,另一個學生 Jee Yin Lee 在聖彼得堡旅途中留言,說可能是「豐年」之「豐」,這個猜想是對的。

但是為什麼是「豐」呢?

這要從古文字說起,「豐」的篆書是

,而「豊」的篆書是

,即禮的本字。可以看到,二者非常相近。所以古代有人把這兩個字互作異體字用,清人顧藹吉《隸辨》說:「『豐』或訛作『豊』,與『豊器』之『豊』無別,經典相承用此字。」這樣一來,「豐」也可以寫作「豊」,上面為「曲」,下面為「豆」了。很明顯,這是隸定的時候出現的訛變。

如隸書《封龍山頌》中「國富年豐」的「豐」,也用了異體字,上半部寫為「曲」。

由此想到一件事,三十多年前,我拜訪鄭逸梅老先生,他問我:「清代錢南園的名字,你怎樣讀?他的籤名,或寫錢澧,或寫錢灃,讀音究竟以何為準?你編《書法》雜誌,當有一標準。」

我想了一想說,南園字東注,所以應該讀錢灃。《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有「豐水東注」﹝「豐水」,《書禹貢》寫為「灃水攸同」,多水旁,均指陝西扶風的一條河名﹞,南園的名字,顯然由此而來。老先生聽了很滿意。

回頭來說顧祿這作品,「豐年」之「豐」,他也是取異體字「豊」。原本「豐」字草化的規範寫法,應為

,見王羲之《十七帖》。上半部簡省為一橫三點,下半部「豆」,可以省簡為兩橫。這個字我在草書課程上特地強調講過,和「無」 字非常相近,

「無」下面是三橫,比「豐」多一橫。王羲之《十七帖清晏帖》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兩橫,一個三橫,學草法辨別這是難得的佳本。

明人喜歡改動草法,寫「曲」的草體,常寫為

,如祝枝山。顧祿亦取法於是,上半部寫為「曲」,下半部加上兩橫,結果出來了一個很難讀的草字「豐」。

草書很多人喜歡,學草書當先學草法,研究草字的由來。草法應以《急就章》為本,今草需下功夫於《十七帖》,有此根柢,便可揮運。宋以下各草書名家,草法不嚴,初學者不可取法,否則容易亂

相關焦點

  • 香港「草韻流風」草書展‧序
    香港「草韻流風」草書展‧序  中華藝術家協會主辦、香港書道會協辦之「草韻流風」展覽會場刊序言。
  • 東北話「太nē了」的「nē」字應該怎樣寫?
    很多如「整」、「摳」、「得瑟」、「忽悠」、「嘮嗑」、「急眼」、「砢磣」、「硌應」、「扒瞎」、「磨嘰」、「埋汰」等原本的東北方言詞彙,迅速被流傳到全國。如今的年輕一代,聽不懂這幾個詞的人恐怕也不多了。nē的用法和解釋今天聊到的這個詞,是「nē」。
  • 為何用「夫子」二字尊稱孔子?孔子那個時代「夫子」有什麼含義?
    「夫子」二字,其中的「子」,是一種尊稱的修飾,比如:君子、老子、孔子的「子」字都表示對前面那個字的尊貴稱謂的修飾。所以,「夫子」的真正內涵在「夫」字,「子」字是對「夫」字尊貴稱謂的修飾。那麼,「夫」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一水間」的「間」字怎麼讀?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歷來被作為鍊字的典型,討論多集中在「綠」字用得如何妙這一問題上。偶然在某教師群裡圍觀,有人認為「一水間」的「間」應該讀作去聲,還有很多人附和。其實只要略通詩律,就可以確認這個「間」字讀作平聲。
  • 「鬼」與「歸」的聯繫
    在他們的認知中,人在死後會轉化為「鬼」,而「鬼」就是構成死後世界的必要單位。無論是東方的地府,還是西方的冥界、地獄,這些鬼眾棲居的死後世界,與活人聚集的人間世界形成了天地間的陰陽循環。也許,正是因為「鬼」的神秘屬性,世人往往將它與恐怖、醜陋或不可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就像「鬼」字的甲骨文字形:下邊兒是一個人的軀幹,而軀幹上長著一個碩大無比的腦袋。
  • 【日語實用課堂】「雨」字什麼時候讀「あめ」什麼時候讀「あま」?
    我們知道,日語中的「雨」一般讀作「あめ」,但是還有一些詞中,「雨」就讀作了「あま」,例如「雨戸(あまど)」。「雨」字什麼時候讀「あめ」?什麼時候讀「あま」?有什麼規律嗎?下面來看看~先來看看例子。以「あま-」開頭的詞語,比如「雨蛙」「雨傘」「雨雲」等。以「あめ-」開頭的詞語,比如「雨風」「雨上がり」「雨降り」等。
  • 「九旬談妙」——智者大師是如何將一個字講了九十天的?
    相傳,天台宗三祖智者大師曾於瓦官寺開講《妙法蓮華經》,僅一個「妙」字,就講了整整九十天,世稱「九旬談妙」。那麼,智者大師是如何談妙,又如何談足九十天的呢?我撿到至一張圖,是智者大師宣講《妙法蓮華經玄義》的大致結構。
  • 反壟斷「第一槍」:阿里、騰訊、順豐「中彈」
    12 月 11 日,中共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指導意見。沒人能猜到,幾天之內,國家監管層面對於巨頭的反壟斷處罰就開出了「第一槍」。12 月 14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公告,表示將對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投資、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和順豐旗下的豐巢網絡進行頂格處罰,每家公司處以 50 萬元罰金。
  • 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
    老子《道德經》中的「妙」字,有著很深的內涵,我們從現代漢字「妙」字的字形、字義,很難理解老子用「妙」字的本意。最好的辦法,還是到甲骨文中去找,老子當時用的字,不是他自己創造的,也受甲骨文字義的影響。也就是說,最早的篆書「妙」字保留著甲骨文造字的本意,因此,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在甲骨文中應該是有「妙」字的,只是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而已。從這兩個篆書「妙」字來看,「妙」字在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與現代漢字的字形有著很大的區別,現代漢字的「妙」字是「女」字加一個「少」字。而篆書「妙」字左邊的字符是甲骨文的「玄」字!
  • 怎麼向孩子解釋「支付寶」?
    顯然,她已經將「錢」和「手機」聯繫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熊孩子用手機打賞主播、線上巨額遊戲充值,這類事件高頻出現的原因。問題2家長管好手機,孩子就能遠離嗎?「而且,在我看來,只管理「結果」不管理「原因」的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今天可能手機還可以支付,未來可能連也可以「刷臉支付」了,所以,這並非有效的解題思路。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為什麼叫「上班」,還得從「班」字背後的多義指向與歷史變遷說起。    篆書「班」字  「班」不僅有「上班」「值班」「加班」,還有「班級」「班次」「班幹部」「按部就班」等詞組,深究這些詞的共同點,不難發現,其中隱含一種把某事某物分成多份的
  • 「粽」、「粽」或「糭」哪個字才正確?
    「粽」三個字中,「粽」才是正字。網上很多資料稱「粽」收錄於東漢的《說文解字》,其實是錯的,此字出現於北宋時整理的《說文解字新附》:「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聲。」「粽」早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已有記載,有種食物叫「角黍」,又叫「粽」。
  • 「乾卦」一條龍的成長軌跡 - 醉讀周易
    剩下的「文言」、「序卦」、「雜卦」留在講解完「六十四卦」之後再來講。先解說「易」這個字。目前坊間對這個字的解讀有三種說法:「字形說」易為日月,日為陽、為天;月為陰、為地,意為日月消長、陰陽變化;有說易本意為「日出」,周而復始之義。
  • 陳梓維狂錯字 被譏「梓維體」
    」,而油尖旺區議員陳梓維就因為唔識字而創下「梓維體」。陳梓維日前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成段訪問片段可以話係全方位咁展示出佢嘅無能,直到最後要佢寫「逆轉」兩隻字時,佢先用語音打咗個字出嚟,睇完依然寫錯曬兩個字(圖),俾人揶揄呢啲字叫「梓維體」。唔少人亦都開始學佢亂寫字去各抒己見,例如以「找直必拲熹爾(我真心恭喜你)」,去恥笑班投票畀佢嘅選民囉。
  • 「女」字旁的「她」是怎麼來的|真問真答
    單就「她」這一字形來說,其實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存在。但那時的「她」字其實是「姐」或者「毑」的異體,是方言中對於母親的稱呼,並不做代詞來用。周作人在其譯作中使用「他女」字1919 年 2 月 15 日,《新青年》刊登了一篇題為《英文 SHE 字譯法之商榷》的文章,公開了語言學家錢玄同與周作人就「她」「他女」等字相關爭議的對談。該文中,錢玄同認為「他女」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如果要重造一字,那「」則比「她」要好。
  • 什麼是「慈悲」?如何才能有「慈悲心」?
    一、「慈」字的內涵「慈」字的造字結構非常簡單,上面是一個「茲」字,下面是一個「心」字。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一個人只會有憐憫心、同情心、愛心,而這些都不是「慈悲心」。我們再來解釋這個「茲」字:這個「茲」字在甲骨文中,是兩團纏繞著的蠶絲的象形。在以往的解讀中,這個「茲」字被解讀為柔軟的意思,蠶絲是非常柔軟的,這個很容易理解。
  • iPhone 名字中「S」和「R」到底是什麼意思?蘋果終於給了個解釋
    儘管這並不能看作是蘋果官方的正式解釋,但此前網上也有類似的說法,聲稱「S」和「R」的靈感來自汽車產業,寓意這兩款手機也能像高級跑車一樣具備強大的性能。從 iPhone 3GS 到 XS,每個「S」含義都不同自 iPhone 3GS 推出以來,逢單數年推出「S」版已成蘋果慣例,但每一代「S」的含義都各不相同。
  • 【字體創意】只要一個字就能寫完「煩躁」「耍廢」「有你真好」
    字有音與義,詞有其意義。合起不同的字變成詞。拆解文字筆劃,變合字。可以說是一種有趣的字體設計、文字遊戲,也把我們的生活融入進去。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合文志」,這是一本由四位新生創意者,從畢制專題到現在出版書籍。 「合字文間」用「合字」來與我們分享繁體字的文化與設計。可以和我們聊聊為什麼會有「合字文間」的產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