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學古人的處世智慧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也叫《古今賢文》《昔時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
這本書集結了中國從古到明的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形成現在的《增廣賢文》。
這本書,雖然當初被當做啟蒙讀物,但是其中的眾多觀點深邃而洞徹,對人情世故、人際往來、人生命運等等諸多方面,都有著非比尋常的見解,是一本處世奇書。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如: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經過人世滄桑的千錘百鍊,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
一些諺語、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同自然鬥爭的經驗,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的科學知識,如: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
書中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
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也強調了讀書的重要、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
同時,書中還有許多有關儒家荀子「性惡論」思想,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
有親情被金錢汙染: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友情只是一句謊言: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有尊卑由金錢來決定: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有法律和正義為金錢所操縱: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有人性被利益扭曲: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有世故導致人心叵測: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人言善惡難辨: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內容的龐雜,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廣泛的代表性。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道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精彩短句摘錄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
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
《增廣賢文》是一部融入了古人心血和智慧的聖賢書,也是歷代民眾為人、處世、治學的行為準則。裡面既有孟子主張的「性善論」,也有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若把它作為人生的指路明燈,就能少走許多彎路和錯路。
讀了這本書,你更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也能更好的為人處世,它不是教你做個爛好人,而是告訴你要理性的善良,它也不是要教你做個壞人,而是告訴你如何應對壞人。
本書匯集民間古訓、人生哲學、處世之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增廣賢文原版經典國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