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早上的湯圓,南瓜湯圓,金黃的圓丸子好吃又好看

2020-12-06 小元家的廚房

一年一次的冬至來了,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冬至大如年,古人稱冬至為「亞年」」或者小年「。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裡面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在我們老家,冬至早上起來要吃湯圓的,小時候家裡長輩說吃了湯圓就長一歲了。各個地方冬至的習俗不大相同,南方很多地方冬至需要祭祖,掃墓。

南瓜的營養價值高,南瓜屬於低鈉的食物,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起到養胃的作用。鉀的含量很高,微量元素可以調理三高,消腫。

南瓜的做法多種多樣,南瓜湯圓是一道好吃的甜品,做法簡單,一看就會。南瓜湯圓顏色金黃好看,營養價值高,是非常值得吃的一道甜品。

材料:削皮南瓜適量,糯米粉適量,白糖適量

首先,把適量的南瓜削皮,切稱薄片,放到蒸鍋上隔水大火蒸。一直蒸到南瓜顏色變深,變軟爛即可。在選南瓜可以挑成熟,表皮比較紅的,這樣的南瓜甜份足。

其次,把蒸熟的南瓜放到容器中,用勺子壓成爛泥,再加入適量的糯米粉攪拌,再用手一直揉成不沾手的麵團。

第三,把揉好的糯米麵團,每個都分成一小劑,再用手揉成圓丸子,或者想要加餡的可以先把糯米麵團壓成餅狀再包上餡料,包緊餡口,揉成圓形。再把水用鍋煮沸,輕輕地放入丸子,煮到湯圓漂浮起來即熟了。裝上碗,喜歡甜的再撒上白糖,就可以食用了。

相關焦點

  • 冬至吃湯圓,變變新花樣,教你做雨花石湯圓,好吃好看孩子愛不完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冬至就到了。冬至既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不同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習俗,北方人是吃餃子,而我們南方則是吃湯圓。素來就有「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歲)」的說法,意思是說,吃了冬至的湯圓,便又長了一歲。
  • 冬至做湯圓,教你一個小訣竅,湯圓光滑不開裂,好看又好吃
    冬至到底吃啥?這個還是得分地區,北方普遍流行吃餃子,南方倒是每個地方都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色。廣東人在冬至這天吃燒臘和姜飯,四川人喜歡在這天喝羊肉湯,湖南湖北則是要吃上一碗赤豆糯米飯,而在江南一帶,湯圓就是冬至這天必不可少的美食。
  • 冬至湯圓不用買,在家做4種特色湯圓,好看又好吃,分享詳細做法
    冬至湯圓不用買,在家做4種特色湯圓,好看又好吃,分享詳細做法在南方,冬至和元宵等節日,人們就有吃湯圓的習俗。不同的地區湯圓做法和形態不大一樣,今天葉子分享不同湯圓你做法,網紅水晶湯圓做法、酒釀湯圓做法。
  • 冬至難道不是吃湯圓的嗎?
    一年一次的冬至又要到了,又可以找藉口吃糯糯的湯圓了!黑糯米湯圓黑芝麻餡絕對是湯圓裡的當紅明星,視覺上,黑色的汁餡與白色的皮形成對比,黑白色衝擊眼球,又有一股炒芝麻的香氣,甜甜的,吃起來還帶一點磨砂感,特別好吃。
  • 元宵節吃湯圓,7種湯圓學起來,簡單美味,甜而不膩,好吃又好看
    雖說今年的花燈是沒法看了,但是象徵闔家團圓的湯圓還是要吃的。吃了這圓滾滾的湯圓,新的一年大家合家幸福、團團圓圓。2020,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如這湯圓一般,一滾而過。希望早日消滅疫情,全國人民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今年的湯圓不要再上街買了!今天芋兒就教大家幾道應景的湯圓做法,簡單美味,好吃又好看,比買的香多了,最關鍵零添加,乾淨衛生又健康,家人吃不夠。
  • 吃膩了白色湯圓怎麼辦?彩色湯圓的做法大全,讓冬至色彩繽紛
    一年一度的冬至佳節剛結束,正所謂冬至大過年,許多小夥伴們家裡吃的湯圓都是白色的,可是千遍一律的白色湯圓是不是看膩了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彩色湯圓的做好,讓愛吃湯圓的小夥伴們漲漲知識!彩色湯圓的顏色來自不同的食材,堅決不能放色素哦,畢竟這是我們心愛的美食。通常情況下顏色食材可選用紅蘿蔔、紫薯、玉米、菠菜、南瓜、西紅柿、麵粉等,看到這裡小夥伴應該清楚顏色食材的來源了吧?那就把不同顏色的食物磨成粉狀,再混合麵粉,揉圓成湯圓形狀,一個個彩色湯圓就生產出來啦!
  • 元宵節吃湯圓的意義和象徵 各地元宵節湯圓介紹
    人們一直以來都用吃湯圓或者元宵來慶祝這個節日。(元宵節踩高蹺的寓意)  》》元宵節給朋友同學祝福語大全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元宵節超級月亮將亮相  元宵節湯圓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
  • 教你11種湯圓的做法,甜蜜好吃,做法簡單,新手也百分百成功
    每個劑子揉圓壓扁,包入一個餡料。4. 開水下鍋,點一次水,浮起即食。2.酒釀湯圓——既是甜品又是補品材料:湯圓,甜酒釀,雞蛋,枸杞做法:1. 湯圓可以按照上面自己做,也可以買速凍湯圓。2.分成一個個差不多大小的丸子。3.開水下鍋,煮至丸子浮起,再稍微煮一會。撈起。4.紅糖和適量水小火融化。5.把煮好的丸子放入鍋中,輕輕翻炒幾下,使均勻裹上顏色。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你是吃餃子還是湯圓?這些地方過冬至花樣更多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已至春欲來,新年餃好運,願好運跟陽光一樣越來越長。在每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節日到來,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慶祝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個地方的冬至習俗吧!在泉州這個地方,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
  • 冬至你吃湯圓了嗎?
    湯圓,是中國漢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湯圓的種類繁多,根據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不同製作方法和用料都不盡相同。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湯圓是一個盛行於華人界的美食及甜點,由於製作方便又美味,因此廣為流傳,是上元與冬至應景的一種食品,於臺灣、港澳、中國大陸、日本琉球、新馬地區等較為常見。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之後每年的冬至,鄉親們也學著做各種餡的「嬌耳」,並把他們叫做「餃子」。漸漸地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那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大概從明清時期開始,南方人在冬至吃湯圓的習俗便固定了下來,在冬至這天,人們會用糯米粉和面,包上豆沙等餡料搓成丸子狀。
  • 冬至時節吃湯圓,元宵節吃元宵,同樣的食物,為何有不同的名稱?
    清康熙年間,高拱幹編著的《臺灣府志》記載,冬至日舉家團吃湯圓,叫「添歲」,長幼祀祖、賀節,就像新年元旦。 現在臺灣的冬至還流傳著「吃了冬至圓長了一歲」的民諺,這些傳承表現了古風。冬至圓寓意 一元復始陰陽交泰冬至時吃的湯圓,要有紅、白兩種。 紅白在古代就帶有陰陽的象徵寓意。
  • 冬至節氣?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
    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又快到了我們一年一次的冬至啦,冬至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還有就是新年、寒假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冬至吃餃子啦,年年冬至都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玩,都被媽媽叫回家吃餃子,告訴我家裡人團團圓圓的才叫家。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各大城市冬至都吃什麼。
  • 冬至要吃湯圓是為什麼?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由來及傳說介紹
    「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 南瓜和糯米粉這樣做,好吃又好看,早餐來一碗,暖暖的特舒服
    我特別喜歡吃糯米製作的食物,那種甜糯的口感讓我特別開心,像湯圓、糯米餅、年糕等食物都是我喜歡的。 我家冬天常吃的糯米圓子,也是以糯米粉以原料,加了香甜的南瓜泥,搓成糯米圓子冷凍在冰箱裡,冬天天氣冷,早上起來煮一碗甜蜜的醪糟糯米圓子,喝到肚子裡暖暖的,特別舒服,不加糖不調蜜,味道香甜,家裡的大人孩子都很喜歡。
  • 冬至傳統特色美食——湯圓,你了解多少?
    快到冬至啦,小夥伴們,你們家鄉習俗是吃什麼呢?吃餃子還是湯圓?小編家鄉兩樣都吃喲!我們今天主要講湯圓!對於冬至傳統特色美食——湯圓,你了解多少?湯圓是元宵嗎?小編認為是的,不過因為地區不同,做法不同,叫法也不同,但是味道大致都是一樣的,軟軟糯糯甜甜的。煮一鍋小編連湯水一起喝了!
  •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由來及冬至傳統習俗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莆田人的「冬至瞑」,回憶那年和奶奶一起搓湯圓
    冬至前一夜,當地俗稱「冬至瞑」。當天下午每家每戶戶都會做祭祀的儀式,稱「做祭瞑」。晚飯後,家家戶戶開始圍坐一起「搓丸子」。那場景情形至今我都記憶猶新。在莆田,丸子即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用糯米粉製作,然後用手工搓成圓形甜品,「圓」象徵著「團圓」「圓滿」。搓湯圓是有許多講究的。
  • 冬至味道:五邑鹹湯圓
    這裡是中國僑都-五邑在僑都五邑,冬至通常會被稱作「過冬」。冬至那天大部分人家都會在家裡宰殺雞鴨鵝,全家聚餐,拜祭祖先等傳統風俗應節。據說唐代至今,五邑人對冬至這天都非常重視,即使到今天,部分企業仍有冬至放假讓員工回家過節的做法。也因為五邑人對冬至這麼重視,民間也有「冬(冬至)大過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