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翃,我的《章臺柳》告訴你楊柳為什麼是個小太陽

2020-12-06 三閒說

章臺柳韓翃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楊柳枝柳氏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柳」在古詩詞當中除了表現春天美景外,還有很多特別的意象,事實上,「柳」是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甚至沒有之一。

特別難得的是,韓翃的《章臺柳》和柳氏的《楊柳枝》,把古往今來文人們附加在柳樹上面的想像、寄托在柳樹上的情思,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輕柔柳枝,婀娜女子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長安城裡的柳樹啊,你往日的美麗,今天是否依然還在?

秦代有個章臺殿,發展到漢朝,長安城的章臺下發展成一條繁華的長街,兩邊種滿了柳樹,名為章臺街。就像《寒食》裡的「漢宮」指唐朝的皇宮一樣,《章臺柳》裡的「章臺」也是指唐朝的都城長安。唐朝人真的特別喜歡用漢朝的人事物來說唐朝的人事物。

那麼,韓翃是在關心經歷了戰火的長安城裡的柳樹嗎?當然不是。因為柳氏姓「柳」,韓翃把記憶中美貌的柳姑娘比喻成了輕柔、曼妙的楊柳。

柳枝輕柔搖曳,經常用來比喻女子的曼妙、美麗。「楊柳腰」「柳葉眉」也是經常在詩詞中被使用的。

所以,「章臺柳,章臺柳」,是諧音雙關,指滯留在長安城的美麗的柳姑娘。

接著,韓翃的問題也是一語雙關,明面上是在問,當年的你,今天是否依然美麗、曼妙?實際上是在試探,你今天是否依然在等我?

柳姑娘的和詩《楊柳枝》也是以楊柳作為自比。「楊柳枝,芳菲節」,我也有過楊柳青青、姿態曼妙的芳菲時節,我也有過和你在一起的快樂、幸福的春天。

「留」之音,狀依依,離別之情

揭開採薇中的密碼,怎麼考我都不怕》分析了楊柳表達離別、傷別的意象。

柳姑娘回答韓翃拋過來的兩個問題:「可恨年年贈離別」,這不就是我們分離的寫照嗎?

柳,增一分春色,多一分傷別,這就是它的命運,它的意象。

傷別後,長長的思念

戰亂中天各一方的韓翃和柳姑娘,就是借著這「柳」這個意象,在互訴思念之情啊!一個說:「我想念昔日美麗的你。」一個說:「我回憶著當年我們的幸福時光。」

折柳行,柳絮飛,身世沉浮,不能自主

柔弱的柳氏隻身在淪陷的長安,實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韓翃的心非常不踏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即使長長的柳條還像以前那樣搖曳婀娜,即使你還和昔日一樣美麗,也應該已經被別人攀折了吧?柳樹越是美麗的時候,越是柳枝曼妙、柳條依依的時候,越是躲不過被人攀折的命運呀!

被攀折的柳枝隨著離人漂泊在外,春風還惹得柳絮亂舞,不知落向何處,不免讓人產生漂泊流浪、無處安頓、身世沉浮的聯想。

春抽芽,秋落葉,時光流逝,逝者如斯

《世說新語》裡有一句話:「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志,經冬彌茂。」春天抽芽的欣喜美,夏季蒼翠的蔥翠美,禁不住一葉落而知秋,讓人傷春悲秋、惆悵無奈。韓翃問「往日青青今在否」,柳氏答「一葉隨風忽報秋」,就算你回來,柳葉早已凋落在秋風中,美好的我已被耽誤。「縱使君來豈堪折」,我還在等你,可是盛顏不再,看到我衰老憔悴的樣子,你也不會再攀折了吧! 時間流逝,韶華不再,豈止是女子容顏易老,古往今來,逝者如斯。所以「柳」還承載了古人的時間和生命意識。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古人會那麼鍾愛「柳」這個意象了吧?

「楊柳」簡直就是一個小太陽,以「柳」的特點為中心,可以發展出好多好多畫面、情感、思想。「楊柳」簡直就是一個百搭神器,活躍在不同時代各種風格的作品中。

1 柳條隨風搖曳的美好樣子,就是一個美麗的女子。

芙蓉如面柳如眉。(長恨歌,白居易)千般嫋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牡丹亭,湯顯祖)

2 柳樹春芽秋落,一歲一榮,一歲一枯,容顏易老,時光易逝。

白居易坐在馬上,看著前面這顆枝幹半枯的大柳樹,垂暮之年對半朽之樹,不禁動容:「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3 柳音「留」,狀依依,從來離別需道柳,有柳即見傷別離。

王維寫楊柳道上分別的人們,「青青楊柳陌,陌上別離人」。青青河畔,楊柳陌上,依依惜別。白描描出的地點和人物,因「楊柳」二字,離別之境、之情,自然而現。

4 離別之後即懷遠、思念,此情無計可消除。

某個春夜,客居在外的李白聽到遠處傳來《折楊柳》悠揚的笛聲,不禁感慨,誰又能不生出懷念故鄉的愁情呢?「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 離別之後即遠遊,漂泊他鄉,身世沉浮。柳絮不知歸落何處,身不由己,無處安頓。

文天祥感嘆國家危在旦夕,無力得就像狂風中的柳絮,不能自主,發出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悲嘆。

相關焦點

  • 「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寄柳氏》韓翃
    >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據唐人許堯左《柳氏傳》和孟棨《本事詩》載,韓翃少負才名,天寶末舉進士,孤貞靜默,所與遊者皆當時名士。一富家子李生,負氣愛才,因看重韓栩,遂將家中一歌姬柳氏贈於韓翃。安史亂起,長安、洛陽兩京陷落,士女奔駭。柳氏以色豔獨居,恐不免,便落髮為尼。時韓栩為淄青節度使候希逸府中書記。京師收復後,韓派人到長安尋柳氏,並準備了一白口袋,袋裝沙金,袋上題了這首詩。
  • 古代韻事:韓翃與柳氏問答《章臺柳》
    隔了一天後,李將請韓翃喝酒。酒興正酣時,李將對韓翃說:「你是當今才子,柳氏是出眾的美女,以佳人配才子不好嗎?」韓翃開始不願奪人所愛,堅決推辭,但李將說:「大丈夫志同道合,就能以死報答。何況還是一個對你有情義的女子,你就不要推辭了。「看到韓翃接受了柳氏,李將接著對他說:「有才學的人需要幫助,柳氏富有家資,可以接濟您。而且柳氏賢淑,會很好地服待你」。
  • 章臺柳|韓翃與柳搖金,亂世裡的傳奇愛情
    如果你喜愛詩詞,一定知道「章臺柳」這個詞牌,可是你知道這詞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一段亂世情愛嗎。「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全詩的意思是,借問章臺的柳啊,過去的你是那樣婀娜多姿,如今的你還和往日一樣嗎?縱然那輕盈柔美的柳條,搖曳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樣了。這是大曆十大才子之一韓所作的《章臺柳·寄柳氏》,詩中以柳喻人,表達了詩人對愛妻柳氏的深沉思念和擔憂。
  • 灞橋柳,沈園柳,章臺柳,古詩詞中的楊柳意象你知道多少個?
    這個時候最適合做的就是折柳相送了,這個習俗最早見於《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常用來比喻美女楊柳婀娜多姿,柳枝纖細苗條,柳葉瘦長微翹,姿態美好,適合前人的審美觀,在古詩詞中常被用來比喻美女,如白居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再如韋莊《女冠子》「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楊柳腰、柳葉眉因而成了美女的特點。章臺柳說的就是一個女子的故事。
  • 章臺柳|韓翃與柳搖金,亂世裡的傳奇愛情
    如果你喜愛詩詞,一定知道「章臺柳」這個詞牌,可是你知道這詞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一段亂世情愛嗎?「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如今的你還和往日一樣嗎?李宏很欣賞韓翃的才學,得悉他窮困潦倒後,就邀請他到家中居住,二人飲酒談詩,日子過得好不愜意!李宏有個歌姬叫柳搖金,生得是明媚動人,嗓音婉轉,舞步輕盈,還喜歡吟詩作賦,是個美麗有才情的女子。
  • 從一首《章臺柳》看唐朝「大曆十才子」韓翃的亂世愛情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不是這首詩,是他的一首詞《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等到幾年後長安收復,韓翃到處遣人尋找柳氏,並附詞一首——《章臺柳》。——「柳氏啊!一別多年你還好嗎?你昔日的絕美風姿現在可還在否?
  • 從一首《章臺柳》看唐朝「大曆十才子」韓翃的亂世愛情
    但是說到韓翃,有些熟讀古詩的人可能就比較熟悉了。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中名氣比較大的一位(還有盧綸)。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是想不起是誰,那麼這首流傳千古的《寒食》。大家肯定也不會陌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就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不是這首詩,是他的一首詞《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一段歷經離亂的傳奇愛情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韓翃章臺的柳樹,曾經婀娜多姿,如今還依然是那樣嗎?縱然柳枝如舊日長垂,怕是也被他人攀折的不成樣子了。當時,韓翃已經被侯希逸任命為書記。紛亂的年代裡,連互通音信都是奢望,兩個人就這樣天各一方。等到唐肅宗收復長安,韓翃隨即命人秘密尋訪柳氏。幾經輾轉,終於打聽到了柳氏,便攜去一襄金與一首《章臺柳》詢問柳氏的近況。
  • 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塵封在唐代詩人韓翃的《章臺柳》裡
    這韓翃也是日夜牽掛柳氏,待戰亂平息後,四下打聽柳氏的消息而未果,便用一個白絲囊裝了若干黃金,連同自己題的一首《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這沙吒利有功於唐朝,很有權勢,面對赤裸裸的現實,柳氏含著淚依韓翃的《章臺柳》詞牌也填了一首詞: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這詞傾訴了自己對韓翃的痴情又流露出內心的幽怨和無奈。
  • 韓翃,只有我才活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
    章臺柳韓翃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在唐朝整個詩歌史上,論資排輩,韓翃排到老後面了。擱今兒明星走紅毯的話,主辦方每次都得@韓翃:沒你啥事兒!韓翃嘴角微揚,淡然一笑,那些走在紅毯上的文人們,那些被後人追捧的文人們,只有我才活成了他們想要的樣子,我是個有故事的人……我們在《韓翃,因為一首詩開掛的人生,一起來看《寒食》的力量》中講了韓翃因為《寒食》這首詩,得到德宗皇帝的賞識,官至中書舍人,功成名就。
  • 章臺柳:唐朝版「同桌的你」
    反映唐朝女性風貌的《搗練圖》詩詞歌賦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唐 韓翃 《章臺柳》 有關於「同桌的你」這個創意,並非我的獨創,而是借用了一位記者同仁所作書中的一個靈感,先在這裡加以說明和致謝。別誤會唐朝的愛情故事裡有「同桌的你」的原型,它跟同桌的你我他都沒關係,而是跟一段離亂悲歡的愛情有關係。唐朝詩人韓翃,在長安北漂期間,愛上了老友李生的寵姬柳氏。
  • 詞牌《章臺柳》的來歷,是一段悽美的愛情傳奇
    李生有個歌姬叫柳氏,長得非常漂亮,在當時是無人能及的。李生與韓翊常常在宅院裡宴會,柳氏從門縫偷看過韓翃以後,便產生了愛慕之情。她對侍女說:「韓先生絕不是一個長久貧賤的人!」。李生後來知道柳氏的心意,就把柳氏介紹給韓翃,說:「柳氏容貌非凡,您的文章也不同凡響,我打算讓你們結合為夫妻。」就這樣,韓翊敬仰柳氏的美貌,柳氏羨慕韓翊的文才,兩人的心思都實現了,那快樂是可想而知的。
  • 詩詞典故:章臺柳——古詩詞中的「柳」真是多情
    「章臺柳」這個典故說的是唐代詩人韓翃與他心上人柳氏的故事,在唐代孟棨《本事詩·情感》、尤袤《全唐詩話》中有記載可考。因為安史之亂的原因,韓翃與柳氏分別已久,韓翃曾寄詩詢問柳氏的情況:「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
  • 《章臺柳》| 亂世情長安
    《章臺柳》的故事在詩外。全詩(詞)二十七個字,簡單直白,字面理解並沒有什麼難處。但是我們如果了解這些前因後果,才能更好的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心境和詩詞背後隱藏的深意。韓翃(hong),年少便因為才情聞名遐邇,交友甚廣。天寶年間,風華正茂,入京趕考,流寓京師,與李王孫交為莫逆。
  •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你乘舟南下,去江南追逐你的夢想。我滯留在濟,一個人獨自哀傷。曾與君共讀《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意難忘與君別時楊柳依依隨風吹,竟空等大雪紛飛不見君。楊柳復依依,魂牽夢縈的身影化作一封很輕又很重的信。
  • 韓翃:致生命中的貴人
    要是一般的人早就甩臉子、掀桌子了: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吃我的菜,搞什麼呢? 但李生不但沒打翻醋罈子,反倒變身紅娘,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他還拿出三十萬的巨資,給他們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詩仙李白生平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曾在揚州一年散金三十萬救濟落魄公子,但李白救濟的是很多人,而李生在韓翃一人身上就花了三十萬,說李生是韓翃的貴人一點也不為過。
  • 章臺柳
    這一點中唐詩人韓翃有切身體會。 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末年住在京城裡,家徒四壁。鄰居李生有錢,講義氣,常邀韓翃同飲。李生的愛姬柳氏美豔聰明,能歌善舞,常從牆縫裡觀察隔壁,還希望李生幫助韓翃。李生明白這人留不住了,乾脆撮合柳氏跟韓翃成為一對兒。這樣,柳氏就變成了韓翃的愛妾。 韓翃貪戀柳氏,不肯離京找工作,在柳氏催促下,才依依不捨離開長安。
  • 書摘|章臺柳·大唐哀歌:胡將作歹,才子無奈
    比如說第二種版本就是:「章臺柳,章臺柳,顏色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還有一種比較有名的版本:「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對比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版本的不同之處都在於那句深情的問句,「顏色青青今在否」「昔日青青今在否」「往日依依今在否」。
  • 詩人專欄丨「大曆十才子」 之一——韓翃
    那一瞬韓翃張口結舌失落到無語,如果柳氏流離市井落魄不堪,也許他只有心疼而不會失落。但是他看見華衣美服的柳氏消瘦失意的樣子,見她離了自己活的也不差。他會想到我的女人落在了別人的手裡,這個人他的權勢地位不下於我,可是,我的女人她不快樂。我看出她的不快樂了。——他要證明這個女人仍是需要自己的。柳氏也看見了他,她於是狠狠地落淚,心裡怨恨著造化弄人。
  • 一首《章臺柳》,一首《楊柳枝》,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
    章臺柳,是詞牌名,又名「憶章臺」。以韓翃《章臺柳·寄柳氏》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一疊韻。主要代表作用有韓翃《章臺柳·寄柳氏》等。寄柳氏[唐] 韓翃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