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感
陳 怡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當我重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該書的開篇之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時,再次被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為民的博大情懷所感動。這些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執政為民的責任擔當,對於我們牢牢把握「人民至上」這條紅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我想起在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一直流傳著的「貢椒免貢碑」故事。
在漢源縣清溪文廟,有一塊碑。該碑為黑石,長方形,圓首,有額。額橫題一行,楷書「縣正堂示」四字,刻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額中刻印一方,內容不詳;撰者、書者不詳。碑高116釐米,寬59釐米,厚8釐米。該碑原刊立於建黎鄉五顯廟(今建黎小學),後移至泥巴山花椒基地,受風吹雨淋之苦。好古者惜之,將其搬運至清溪文廟收藏。該碑以清溪縣正堂正式告示的形式,敘述了漢源花椒免貢一事。
漢源縣清溪文廟
漢源花椒自唐開元年間,因其果粒大、色澤好、香味濃而被列為貢品,送進皇室。《元和郡縣圖志》《寰宇志》《明統志》《大清一統志》《雅州府志》等史料,均有「貢黎椒」「貢紅椒」「貢花椒」的歷史記載。《漢源縣誌》記載:「漢源花椒氣味辛和,用途亦廣,本境方物,列為貢品……官斯士者,每年除入貢外,以囊印記分遣,得者莫不以不貴也。」
漢源貢椒
由於地方官吏及差役常常借徵納貢品為名,巧取豪奪,欺壓椒農,廣大椒農不堪重負,紛紛砍掉椒樹,改種糧禾,造成花椒生產連年減產。直到雷橡榮的到來,情況才得以改觀。
雷橡榮,字植廷,光緒二十八年到清溪任知縣。他為人正直,執事大膽,勤於政務,深得群眾擁護。他發現清溪縣每年上繳貢椒,不但沒有為地方民眾增收致富,反而加重了椒農負擔,成為一個苛政。心為民系、一心為民的雷知縣,主動為民請命,向朝廷請求停止徵收貢椒,改為由縣署直接採買上繳。經大憲批文通飭豁免,規定朝廷所需一律改由官府採買。為了將免貢這件事永遠遵照,雷知縣就刊立了「貢椒免貢碑」以為憑證。碑文曰:
貢椒每年無多,該處繳數不少。
首人在鄉苛派,差役督促索擾。
來縣繳椒守候,延至月餘不了。
口岸花費甚巨,書差弊竇可巧。
本縣親自覺察,立稟大憲知曉。
現奉通飭豁免,永遠不向爾討。
貢椒免貢碑
花椒免貢碑不僅是漢源花椒1000餘年進貢歷史的見證,更是清溪知縣雷橡榮一心為民的見證,被後人廣為傳頌。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勇孝悌廉等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天下為公」「修齊治平」「民為邦本」「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等家國情懷也早已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中,成為歷代仁人志士的理想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基,傳承並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椒免貢碑」故事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雅安的生動彰顯。這些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都具有時代價值和進步意義,可以使我們從中受到鼓舞、獲得力量,並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
奮進正當時。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能讓我們深刻領會到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鬥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作為雅安的一名史志工作者,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對四川工作、雅安發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牢固樹立「服務中心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理念,為助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發展示範市作出史志貢獻。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陳 怡(四川雅安)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