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導演顏永祺為孩子們寫書,將戲劇訓練搬到親子互動中

2020-12-10 閃電新聞

「翻到書中的第48頁,我們開始做遊戲,你們不會第一道題就全軍覆沒了吧?」日前,戲劇導演顏永祺帶著他的新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在鍾書閣西單老佛爺店與讀者們歡快互動。

顏永祺至今編導了近五十部舞臺劇作品,獲獎無數,是馬來西亞戲劇獎上唯一獲得7次最佳導演的人,也是首位在中國獲得戲劇博士的馬來西亞人。顏永祺說,回到15年前,他在中央戲劇學院讀碩士和博士,不少中學社團讓他去上課,他發現,指導素人和小孩子做訓練,提高他們的想像力和創作力,他們的業績、成績也隨之上升了。對他而言,無異於發現一個新大陸,原來放在舞臺上的演出方法、訓練方法,同樣可以幫助到孩子。不僅如此,他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沒有一個瞬間是爸爸媽媽陪他玩遊戲,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永遠缺憾。因此他想讓舞臺上的訓練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又可以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於是萌發了為孩子寫書的想法。

在《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中,書裡提供了100種遊戲方法,有肢體類的、感官類的、扮演類的,內容豐富多樣,都非常簡單易操作,且大部分遊戲都不需要道具,可以隨時隨地和孩子玩起來,再也不用為和孩子玩什麼而發愁了。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玩遊戲的同時能夠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包括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觀察力、表現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等。

得到App董事長張泉靈說,和很多人一樣,原本以為「戲劇訓練」就是教臺詞、教演戲,但在顏永祺導演長達兩年的戲劇訓練班裡,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遊戲。「這些遊戲培養了我們的感受力、想像力、表現力、控制力、注意力、判斷力等非常底層的能力。上臺表演的精彩瞬間正是這些底層能力綜合發揮作用的結果。」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路豔霞 閻彤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用戲劇遊戲教你在玩中完成孩子的核心能力訓練
    >孩子在戲劇中的訓練傳統的戲劇表演,對演員的要求極高,異曲同工的是和現代教育理念中倡導的孩子的九大核心競爭力(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觀察力、判斷力、反應力、表現力、想像力以及記憶力)相似。顏永祺,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駐校藝術家、博士生導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帕運會體育展示導演,馬來西亞木卡空間藝術總監兼導演、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顏永祺所著。他是馬來西亞戲劇獎上唯一獲得7次最佳導演的人,也是首位在中國獲得戲劇博士的馬來西亞人。他是馬來西亞21世紀最重要的戲劇導演之一。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在法國站,她同孩子們共同演出了原創親子戲劇《木蘭&貞德》運用中國吟唱、吟誦、武術、戲曲的傳統形式,以及法國的民謠、舞蹈等特色形式,來訴說貞德和木蘭共同的心曲。在賽普勒斯站,她同孩子們在賽普勒斯的地中海海岸、中世紀古堡、國王墓地等美景,將戲劇訓練與實景體驗結合,引導孩子們細緻觀察、捕捉、記憶旅行中發生的一切,用文字和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在戲劇課堂上進行無實物再現,展現實景遊玩、體驗,戲劇形式的再現與提煉。
  • 2019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環境戲劇讓生活更有趣
    戲劇東城·2019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環境戲劇展演板塊於5月25日至6月2日分別在青年湖公園、角樓圖書館、77文創園分別進行了環境戲劇展演和有趣的戲劇類親子遊戲互動,更好地詮釋了讓戲劇融入生活,讓觀眾享受戲劇的樂趣思想和理念。
  • 戲劇大師帶你玩100種遊戲,培養孩子9大核心競爭力
    把戲劇大師請回家早在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就提出了「在戲劇實踐中學習」的教育觀念。到20世紀初期,教育界與戲劇界的有識之士更是提倡並開發戲劇元素在普通教育中的應用,很多國家已把戲劇訓練作為各學科不可缺少的部分,兒童戲劇訓練也正在中國興起。
  • 與賴聲川談戲劇 X 教育:看起來似乎萬能的戲劇課,有一個矛盾點
    賴聲川,亞洲劇場之翹楚,將戲劇從文藝圈的邊緣拉回,甚至讓親子兒童劇在教育市場颳起東風。閱讀此文讓我們對本土化戲劇教育和賴導的戲劇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40 多年前,臺灣戲劇市場一片荒蕪。賴聲川在臺灣輔仁大學念完英文本科,轉而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戲劇藝術碩博。那時的臺灣,大學都還沒開設戲劇專業,而現如今,臺灣自小學至高中已將戲劇課設為必修科目。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不一樣的戲劇課堂每周,老師會帶著她的」魔法口袋」,為孩子們在學習英文戲劇課程時帶來不同的體驗。在反覆訓練中也收穫到了讓人驚喜的成果:一位羞於表達自己的寶貝放下了自己的膽怯與羞澀,勇敢地在課堂舉手分享自己的故事。森爸森媽的戲劇體驗前段時間我們的家長也來參與了英文戲劇課公開課,有別於傳統的公開課,大家不是「規規矩矩」坐在下面認真聽課,而是和我們的「森寶們」一起體驗了有趣的英文戲劇課。
  • 在古北水鎮感知當下的「質樸戲劇」訓練
    「古北水鎮藝術塾」四年來憑藉深耕戲劇教育、推動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強勢動能,獲得了文化領域、戲劇業界的廣泛關注。四年間,藝術塾共為社會培養了140名演藝人才。未來,古北水鎮藝術塾將秉承初心,砥礪前行,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精品文化盛宴。
  • 小候鳥夏令營今天開課,孩子們在這裡學戲劇、打籃球、練形體……
    小候鳥夏令營今天開課,孩子們在這裡學戲劇、打籃球、練形體……
  • 北京崇文小學中英雙語戲劇《山海經》參演烏鎮戲劇節 孩子們說…
    有些觀眾驚嘆孩子們的外語水平;有些觀眾則被孩子們的表演深深吸引;還有很多當地和來遊玩的孩子們,都坐在地上,看著這些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們自信地表演,眼睛裡充滿了好奇和羨慕。每場表演結束,現場都會響起極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孩子們一下臺,導演老師也會立刻給他們總結問題,對小演員們給出專業的指點和要求。
  • 專訪《山丘》導演馬巖:不看戲劇 就讓戲劇來你身邊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唐云云) 參加完烏鎮戲劇節嘉年華單元的咖啡話劇《山丘》,7日將在北京與觀眾見面。日前,中新網記者專訪了該劇編劇、導演馬巖。曾有多部咖啡戲劇作品的馬巖,希望通過這種戲劇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戲劇,而這,也是他所堅持的「全民戲劇」理念的一個表現。  讓戲劇主動走到觀眾身邊  《山丘》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咖啡館的故事,三個事業遇到瓶頸的中年男人相約在此,等待一個投資人出現,帶來事業上的好轉,但投資人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出現。而三個男人等待過程中的糾結、猜疑卻展露無遺。
  • 卓美品致:在戲劇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原標題:卓美品致:在戲劇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齊魯晚報12月07日訊: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丹尼爾·平克預測:社會正從理性時代走向感性時代, 「具有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高感性人群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人。這一預測為兒童教育瓶頸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以培養高感性人才為目標的戲劇教育開始風靡全球。
  • 兒童設計戲劇活動,陶虹、王學兵、田沁鑫做配角
    活動以「在沒有大人的世界裡」為主題,由QFunTheater兒童實驗劇團的孩子們策劃,完全構想了一個屬於小朋友的理想世界,導演田沁鑫、演員陶虹、王學兵、熱依扎等嘉賓出席,分享了「戲劇能帶給孩子什麼」方面的思考。
  • 中國的戲劇表演訓練方法是怎樣一路走來的
    【編者按】近期,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何雁主編的「二十世紀戲劇大師表演方法系列叢書」面世。這套系列叢書以介紹、翻譯和研究20世紀湧現的世界級戲劇大師的表演方法及相關理論為主要內容。本文為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為叢書所作的總序。
  • 兒童戲劇絕非「兒戲」
    先不說傳達價值觀這麼高大上的事兒吧,由此我們意識到,兒童戲劇,關鍵不在於「兒童看戲」,也不在於「教兒童演戲」,更不在於上述兒童劇中標註的所謂「互動」,甚至令人嘖嘖驚嘆的「小戲骨」系列等成人化的模仿性演繹在真正的兒童戲劇中只是入門或者偏門級別。
  • 關於上海戲劇學院寫意戲劇表演訓練到底是個啥?
    「寫意戲劇表演訓練」,是一門跨院系、跨年級、跨專業的本碩博聯通全院選修課,被列為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一流課程。本學期期末,該課程授課教師肖英在新空間劇場舉行了一堂公開課,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了展示課程介紹肖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寫意戲劇」來自黃佐臨先生提出的戲劇觀,源於孫惠柱教授《中國夢》的作品呈現,通常是導演和文本層面的表現,而寫意戲劇表演是什麼,正是這門課程要帶領學生探索的。
  • 中央戲劇學院孫菲教授出版專著《當代西方戲劇導演創作研究》
    《當代西方戲劇導演創作研究》封面本書的完成歷時四年,總結了當下西方導演創作的特點,以文本在創作中的位置為依據,將當下紛繁複雜的戲劇導演創作劃分為「文本劇場」「作者劇場」和「消解文本劇場在「作者劇場」這一章中,本書總結了「作者劇場」的諸多特點,如「編劇、導演身份合二為一」「解構經典」「圍繞 『觀點表達』構建的舞臺演劇樣式」,並分析了布萊希特、阿爾託、格洛託夫斯基、行為藝術和美國新前衛戲劇對「作者劇場」導演創作特徵的影響。
  • 英文戲劇夏令營 | 葉遜謙戲劇工作室 X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為你帶來...
    通過創意戲劇工作坊,以世界經典文學故事為創作底色,通過一些有趣創意的戲劇遊戲及戲劇練習,鼓勵孩子們在情境裡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和思考複雜的故事主題及豐富的人物感情,在共情之上進行小組開放性的討論、分工、協作,同時導師將帶領孩子們理清故事脈絡、人物與人物之間以及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通過定格畫面、思想小徑等戲劇範式展示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讓孩子們學習用更多的角度分析故事
  • 芝麻街英語推廣戲劇教學 給孩子們浸入式英語學習體驗
    對於多數考生而言,聽力是考生在每年考試中的一大「硬傷」,針對這一問題,芝麻街英語認為,應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綜合能力,才能讓孩子在日後的英語學習中更加輕鬆。值得一提的是,芝麻街英語從戲劇教育中汲取靈感,自2017年起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兒童英文戲劇節,讓孩子在英語戲劇表演中身臨其境塑造角色的同時鍛鍊英語的視聽說能力。近期,如火如荼的第三屆兒童戲劇節即將迎來複賽階段,六月份到七月份期間,芝麻街英語將走遍北京、天津、杭州等十座城市為家長和孩子們帶來精彩紛呈的趣味互動。
  • 這個日本導演,他的戲「比希臘戲劇更希臘」
    觀看鈴木忠志的戲劇,我常感自己正走進戲劇這間屋,在這個跨越時空的大屋子裡,一位日本導演,幾名來自日本和中國的演員,用訓練有素的身體語言和充滿爆發力的臺詞,在「零舞美」的舞臺背景下,面向每位觀眾,演出希臘悲劇《特洛伊女人》和《酒神狄俄尼索斯》。這是一場神奇的旅程。鈴木忠志從日本能劇和歌舞伎等傳統戲劇表演的身體運用中發展出一套表演體系,將其運用到古希臘及西方戲劇的表演之中。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在希臘兩年的教育戲劇專業研究生學習即將告一段落,希臘老師和朋友們紛紛來祝賀,既是為我不錯的學習成績和論文答辯成績,也是為我將作為第一個把希臘的教育戲劇帶回中國的戲劇教育者而高興。去年我組織舉辦希臘教育戲劇夏令營的時候,邀請了瑪麗亞擔任導師之一,來自中國的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她。接下來她將成為我的博士生導師,我將繼續跟她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研究。能夠遇上一位志趣相投的導師,的確是很幸運的。插一句關於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