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萬強《題汝州怪坡》、《做人》新詩兩首
張萬強《題汝州怪坡》、《做人》新詩兩首題汝州怪坡(新詩)汝州北生玉皇山,群峰爭秀出奇觀。壑澗有路無險峻,三面環嶺地勢坦。做人(新詩)人生如夢戲一場,處事守則記心上。遇見方知誰好孬,豈能光憑嘴一張。懲惡揚善存正義,不貪便宜何驚慌?
-
張萬強《題中嶽古柏》等詩兩首
張萬強《題中嶽古柏》等詩兩首題中嶽古柏(新詩)見證了人間滄桑,經歷過時代輝煌。不管是暴風驟雨,哪怕它冰雪寒霜。
-
張萬強《痛別家父》新詩一首
張萬強《痛別家父》新詩一首痛別家父(新詩)乙亥從此陰陽兩相隔,封棺終成分手視。眼淚頓做傾盆雨,嚎啕聲高嗩吶勢。安葬封土圓墳墓,音容定格成往事。
-
「悅讀」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遙望藍天彩雲追月,今夜,題於中秋,款行月色,願清風為詩箋,題一筆秋葉,抒一紙墨香,說一段情話,游離於潑墨山水之間,握一縷鏡中月華,蕩漾於紅塵蝕骨的深處。舉目遠眺,金黃漫野,層林盡染,驚鴻一瞥,「落霞與孤鶩齊飛,山水共長天一色」。「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月最圓,今夜月最明,圓月夜,情更濃,嫦娥廣寒舒廣袖,吳剛把酒問青天。
-
張萬強《期盼祖國統一》、《雪恥難忘九一八》詩兩首
張萬強《期盼祖國統一》、《雪恥難忘九一八》詩兩首/網絡圖期盼祖國統一(新詩)一朝阻隔百餘年,億萬華人心生寒。
-
張萬強《柿子紅啦》新詩一首
柿子紅啦(新詩)張萬強/文/圖親戚植柿樹,造林小山坳。相邀去採摘,不計成本高。驅車登臨處,快樂自逍遙。
-
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中秋節,月亮通常又大又圓,特別明亮,成了眾人仰望的主角。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渴望與家人的團圓,於是中秋節又成了團圓日,家家戶戶親友團聚,盡享人間溫情。誠如唐代詩人王建《十五夜望月》所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夜聽丨月到中秋分外明
但神奇的是,無論經歷了怎樣的連綿陰雨,一到中秋,月亮總會到來。《月到中秋分外明》端午、中秋、春節、元宵節等節日習俗輩輩傳承,除了節日本身承載的厚重意義外,這些節日還有著獨具特色的時令美食。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追尋往往出發於味蕾上的熨帖,幸福感很大一部分得益於美食的慰藉。
-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傳說)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華人傳統的大節日之一。中秋節落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而2020年的中秋節落在陽曆10月1日(星期四)和祖國生日在一起。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還知道中秋有哪些傳說嗎請留言分享!
-
張萬強《端陽節隨緣閣見聞》等詩作兩首
《端陽節隨緣閣見聞》等詩兩首端陽節隨緣閣見聞張萬強端午節傳說(平水韻)張萬強
-
月到中秋分外明(散文)
月到中秋分外明文/志斌來長沙一年多了,卻極少見到明月朗照的夜空,加上濃厚的思鄉情結,我越發喜歡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這兩句詩了。但我最愛中秋的月,只因那天是中秋。儘管「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然那一點差距又何曾會使我對中秋之月的愛損減絲毫呢?至今想起以前在故鄉過中秋的場景:一張點燃著蠟燭和香、滿是貢品的桌子,一家人跪拜祈福,之後再坐在院子裡邊吃月餅邊賞月,隨後村子裡的人會聚在一起聊天看戲,看那演了不知多少遍的《嫦娥奔月》,而我們小孩子便在草地上玩起各種遊戲。
-
月到十五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濃!
月到十五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濃,金秋時節景色美,圓圓明月傳鄉情,遙寄相思與明月,清輝脈脈祝福行中秋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家人團圓和慶祝五穀豐登,也是收穫的季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自從在在外上班以來,似乎再也沒有回家陪父母過中秋了。想想大概已有10年了,歲月如梭,時間在不經意的流逝。
-
2020中秋國慶祝福語20條精選匯總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用簡訊傳真情
2020中秋國慶祝福語20條精選匯總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用簡訊傳真情時間:2020-09-30 12:26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國慶祝福語20條精選匯總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用簡訊傳真情 2020年國慶、中秋馬上就要到了,小編給大家收集了中秋國慶祝福語,趕緊收藏起來
-
張萬強《老君山戀》、《十裡畫屏吟》新詩、律詩各一首
張萬強《老君山戀》、《十裡畫屏吟》新詩、律詩各一首老君山戀(新詩)欒川一脈嶺接天,鍾靈毓秀多壯觀。駕車索道逍遙上,好似孫猴筋鬥翻。
-
詩書歌舞獻明月: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月到中秋分外明》主題成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玉▲《月到中秋分外明》主題成果展示活動現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020年10月15日的下午,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伴隨著一陣陣稚嫩的童聲,從深圳市福田區翰林實驗學校的中廳這個臨時舞臺發出,飄向校園上空……該校的一至八年級的近500名師生,在用自己的方式盡情展示他們對剛剛過去的中秋節禮讚,《月到中秋分外明》主題成果展示活動在該校舉行,此活動是萬福友老師主持的深圳市教科院2018年度重點非資助項目
-
李嫣曬最新素顏照獨自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
天后王菲出道多年,也走紅了30年,如今她兩個女兒漸漸長大,大女兒竇靖童已成年並成功進入娛樂圈,而小女兒李嫣今年13歲,也開始到國外留學深造,王菲、李亞鵬雖然已離婚,可他們對女兒李嫣的疼愛有增無減。這次把李嫣送到國外某貴族學校讀書,接受西方優質教育。
-
張萬強《致敬人民教師》、《網紅橋贊》律詩兩首
張萬強《致敬人民教師》、《網紅橋贊》律詩兩首致敬人民教師(平水韻.七絕)一支粉筆板書忙,師道尊嚴釀秘方。
-
【我們的節日·中秋】月近中秋分外明
新疆日報訊(記者趙春華 通訊員文博 潘延琴報導)中秋來臨之際,月光分外明、格外暖。在我區各地一個個民族團結大院裡,兄弟姐妹濟濟一堂,歡度中秋,感念黨的恩情,也把最美好的祝願送給偉大的祖國。 9月20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二道橋片區管委會固原巷社區民心小區民族團結大院裡舉辦了一場聯歡會,長桌上擺滿了月餅、饊子和各色水果。
-
國凰陪你過中秋丨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到十五格外醇
一樣的月,一樣的中秋,鄉愁熾烈,把盞向月,一飲而進,情與思都融在酒中,寄託與祝願皆在杯裡。明月照美酒,月圓酒味濃,酒香隨人願,人盼月更圓。中秋的月是美麗的月,是聖潔,美好,吉祥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美哉——洗耳河(新詩.原創)
美哉--洗耳河(新詩.原創)張萬強/文/圖許由洗耳在剎那,留得千古一神話。真假何需去分辨,追求美好走天涯。作者簡介張萬強,河南省汝州市人,歷任汝州晚報社編輯、記者,市委宣傳部新聞科長、理論科長,平頂山日報記者站長兼發行站長,汝州市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汝州市中專校長等。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先後在地市以上新聞媒體發表各類新聞5100多篇(幅)1600多萬字,120多篇作品在地市以上媒體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