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強《題中嶽古柏》等詩兩首

2020-09-16 登高望遠1169

張萬強《題中嶽古柏》等詩兩首

題中嶽古柏(新詩)

見證了人間滄桑,經歷過時代輝煌。

不管是暴風驟雨,哪怕它冰雪寒霜。

任憑的天搖地動,何懼得災害瘋狂。

遇苦難堅韌倔強,靠毅力挺拔成長。

中嶽鐵人頌(平水韻)

中嶽神奇廟宇藏,鐵人濟世有良方。

仗刀怒目存英氣,高大威風勢激昂。

溯底求源知曉遠,美麗傳說萬年長。

消災祛病贏尊敬,華夏黎民共頌揚。

相關焦點

  • 張萬強《端陽節隨緣閣見聞》等詩作兩首
    《端陽節隨緣閣見聞》等詩兩首端陽節隨緣閣見聞張萬強端午節傳說(平水韻)張萬強
  • 張萬強《期盼祖國統一》、《雪恥難忘九一八》詩兩首
    張萬強《期盼祖國統一》、《雪恥難忘九一八》詩兩首/網絡圖期盼祖國統一(新詩)一朝阻隔百餘年,億萬華人心生寒。
  • 張萬強《題汝州怪坡》、《做人》新詩兩首
    張萬強《題汝州怪坡》、《做人》新詩兩首題汝州怪坡(新詩)汝州北生玉皇山,群峰爭秀出奇觀。壑澗有路無險峻,三面環嶺地勢坦。
  • 張萬強《月到中秋分外明》、《農耕》新詩兩首
    張萬強《月到中秋分外明》、《農耕》新詩兩首月到中秋分外明(新詩)時令一變枝葉黃,不覺朝暮天氣涼。蟈蟈蟬鳴聲漸遠,秋到八月農事忙。
  • 張萬強《致敬人民教師》、《網紅橋贊》律詩兩首
    張萬強《致敬人民教師》、《網紅橋贊》律詩兩首致敬人民教師(平水韻.七絕)一支粉筆板書忙,師道尊嚴釀秘方。
  • 張萬強《七夕慶》、《汝瓷贊》等律詩四首
    張萬強《七夕慶》、《汝瓷贊》等律詩四首七夕慶(新韻.五絕)天上度香日,人間配對雙。紅塵多伴侶,比翼共飛翔。題青瓷館(七絕.新韻)汝城東北添新景,建築別拘百姓崇。寶物雄威獨自立,天青玉碧耀珠明。
  • 張萬強《立秋》等詩四首
    張萬強《立秋》等詩四首立秋(平水韻)三伏蒸熬六月長,赤陽霸氣灼人傷。昨宵忽覺天氣變,今起輕風嗖嗖涼。
  • 佘漢武​詩兩首:題湖南畫馬高手
    詩歌 詩兩首:題湖南畫馬高手 作者:佘漢武 ,佘漢武有感,拙筆閒聊有言 佘漢武:詩三首 佘漢武 打油詩一首: 題某地方詩協 佘漢武詩一首:畫後與某記者聊天 佘漢武:打油詩兩首 佘漢武:詩一首 畫後即興 佘漢武:詩一首,畫後有感
  • 佘漢武 詩兩首:題湖南畫馬高手
    詩歌 詩兩首:題湖南畫馬高手 作者:佘漢武 ,佘漢武有感,拙筆閒聊有言 佘漢武:詩三首 佘漢武 打油詩一首: 題某地方詩協 佘漢武詩一首:畫後與某記者聊天 佘漢武:打油詩兩首 佘漢武:詩一首 畫後即興 佘漢武:詩一首,畫後有感
  • 不進中嶽廟 怎知嵩山之五嶽極尊?
    這是乾隆皇帝親筆御製的《謁嶽廟》詩,描寫和讚頌的是位處天地之中的中嶽廟。中嶽廟被中嶽嵩山環抱於懷,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乃世人敬祭中嶽山神大帝的宏大廟宇。中嶽廟最早為建於秦代的太室祠,漢武、唐宗、宋祖都曾為之擴建增制。北魏時,太室祠定名為中嶽廟,由道教管理。
  • 名山第一中嶽廟,憑什麼成為五嶽之首(上)
    中嶽廟中軸線全長650米,共有7進11層建築,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雄偉,廟中有殿、宮、樓、閣等建築39座近400間,廟內還有古代碑刻73品,漢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完整的建築布局使中嶽廟成為一座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布局緊湊、色調和諧的龐大建築群。中嶽廟內的建築和碑石是研究魏書書法、道教歷史和中嶽廟宗教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 中嶽嵩山遊天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祖庭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定都陽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頒布詔書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少林寺,又名僧人寺,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 道教第六洞天,兩千年聖地,嵩山中嶽廟
    中嶽廟的前身是太室祠。漢武帝建立於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第一個月,他登上嵩山,建造了祠官增建太室神廟。是歷代帝王或大臣封禪或祭祀中嶽山神的場所,現存廟院形制,清朝乾隆年間是按照奉天寺重建的。明清時期有殿堂、宮殿、樓閣、亭臺樓閣、平臺廊廊、遊廊等建築400餘座,漢代至清代古柏300餘株,金石鑄器、石雕等金石遺存100餘件。
  • 建安區榆林一破廟中,兩棵古柏牽手兩千年,堪稱模範夫妻Plus版
    兩千年風雨下,兩棵古柏樹形各異,一棵挺拔偉岸,一棵「婀娜多姿」,仿佛男女有別,令人稱奇。樹下的白雲寺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寺內古碑遍地。在歷史的長河中,古寺和古柏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好在如今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有所增強,寺廟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柏列入古樹名木,得到妥善保護。兩棵古柏同為圓柏,高度一致,約十二三米。
  • 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
    【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存世滄桑古柏,是見證歷史的「綠色文物」。宋代詩人方惟深《古柏》曰:四邊喬木盡兒孫,曾見吳宮幾度春。若使當時成大夏,也應隨例作埃塵。說起古柏,從古至今,百年以上古柏多與廟陵相伴,其中玄機何在?是廟宇袒佑了古柏,還是古柏眷顧了廟陵?在河南古柏頗多,未能一一親臨參觀拜謁,不敢隨意忖度杜撰。對拜見過的四處廟陵古柏,以拙劣文筆分享大家,一覽其這些和「國之瑰寶」的滄桑歲月和神秘玄機。
  • 張萬強《痛別家父》新詩一首
    張萬強《痛別家父》新詩一首痛別家父(新詩)乙亥從此陰陽兩相隔,封棺終成分手視。眼淚頓做傾盆雨,嚎啕聲高嗩吶勢。安葬封土圓墳墓,音容定格成往事。
  • 千年古柏仍蔥蘢,菊香陣陣透書院…
    曾是詩人流連地 王昌齡的詩「緒密而思清」,以七絕見長,被人稱為「七絕聖手」,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這首抒送別之情的《送狄宗亨》,語言通俗流暢,含意雋永深沉,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把友情寫到了心坎裡,一千多年後讀來仍讓人動容。一句「洛陽樹色鳴皋煙」,既點明了依依惜別的地點「洛陽」,又指出朋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鳴皋」,一個「煙」字,寫出了鳴皋的朦朧美。
  • 一日一花一詩:古柏
    一日一花一詩:古柏青青陵上柏兩漢:佚名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這首詩與《古詩十九首》中的另一首《驅車上東門》在感慨生命短促這一點上有共同性,但藝術構思和形象蘊含卻很不相同。《驅車上東門》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這首詩的主人公遊京城而興嘆,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時的吃好穿好。
  • 《詩經》兩首課後練習題與答案
    《關雌》是《詩經》的第一首,選自《詩經·周南》。  能力提高  1、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2、《詩經》的主要藝術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等,請思考:《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運用這種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  3、在《蒹葭》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請思考: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四川發現|陸遊對成都武侯祠古柏情有獨鍾,不僅在詩中寫,還收藏有...
    蜀王秘檔·兩任蜀王筆下的錦城十景(八)閟宮古柏③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閟宮古柏作者:朱申鑿明良際遇有遺宮千載冰霜留勁節,兩川風雨長蒼鱗。凋零不是涪江樹,培植殷勤更有人。陸遊畫像。段文昌到成都上任後,抽空去遊覽武侯祠,見到兩株古柏,激動得不得了,趁著興致,撰寫一篇《諸葛武侯廟古柏文》,並刻石立碑,以示紀念。這篇文章文辭華麗,感情真摯,被譽為繼杜甫之後詠贊武侯祠古柏的又一佳作。田況在皇祐元年(1049)出任成都府知府時,曾見到過這塊石碑:「唐相段文昌有詩刻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