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4日訊 清晨,叢月明早早來到了辦公室,雖然是假期,但是叢月明還是忙忙碌碌地備教案、查資料,說話間他向記者遞了一個本子,「你看,不知是有意還是湊巧,上大三時我決定報考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在本上記下的第一個目標學校就是哈爾濱師範大學。」一切仿佛命中注定一樣,將傳統文化融入叢月明的生命中,老家在吉林的叢月明將黑龍江變成難以割捨的第二故鄉。
34歲的叢月明是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從事古代文學的研究。雖然古代文學距當下很久遠,但叢月明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要實現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必不可少。「古代文學的研究是溯源,是尋根。」正是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持,讓叢月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根溯源。
目前,叢月明主要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他的課堂史料詳實、內容有趣,在學生看來,他就像文化傳承的使者,在傳統和現代中奔走。為了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叢月明從根源上查資料,力圖弄清每一個知識環節,用最簡單有趣的方式傳授知識。教學相長,這樣探究源流式的教學,也在叢月明的研究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他研究的「七十子文本的形成與演變」課題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培育更多人才。」叢月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