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丨為什麼尋根很難?

2020-08-07 和文化

有人說:尋根是生死之外的第三種本能,但是談尋根易,尋根卻很難!原因有很多,小編將原因羅列於此,希望諸位尋根人少走誤區,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尋根溯源丨為什麼尋根很難?


一、缺乏紙質資料


對於一個家族史料的記載主要是家譜來承載的,家譜的真實性雖然不如國史方志記載的客觀,但是對於尋根者來說還是第一手的資料,但在建國後特殊時期,大多家譜被損毀殆盡或者殘缺不全。對部分尋根者來說,完全沒有可供參考的家族史料。


二 、地名與行政區劃變遷


地名和行政區劃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局的發展不斷的變化。比如疑是皖北蘇北的祖根地山東棗連莊,現名安丘王府莊,在明初到現在,幾易其名。甚至很多古地名已經不存在了,行政區劃也是,如東北人祖根地的登州府。明朝及清初,登州府管轄區域為一州七縣,雍正十三年後,登州府管轄區域為一州九縣。


尋根溯源丨為什麼尋根很難?


三、譜匠偽造家譜導致祖根信息錯亂


明清時期有一種專門的職業就是「譜匠」,給各姓氏各家族有償修譜,為了是修譜簡單化,縮短周期,採用修譜範本批量複製。如:民國《義門陳氏大同宗譜》收錄了一篇朱熹的序文,署「龍圖閣大學士朱熹晦庵氏拜書」,然而朱熹並未當過龍圖閣大學士。幾乎同樣的序文又分別出現在周肇豐《周氏合修宗譜》和泉州《劉氏宗譜》之中。譜序捏造,世系捏造,始遷祖,祖根地都捏造。


四、亂認名人為祖,提高門第導致祖根地導致祖源不明。


翻閱家譜,特別是宗族文化濃厚的南方地區,基本上一世祖都是做官遷居南方,然後開枝散葉。一族家譜這樣正常,基本都是這樣真實性就存疑了。如朱姓皆以朱熹為先,包氏皆拜包拯為祖;王氏不是稱始祖源自琅琊郡就是出自太原郡並溯源於周靈王太子晉。


尋根溯源丨為什麼尋根很難?


五、聯宗、攀附導致祖根地導致祖源不明。


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合修家譜合建宗祠降低成本。聯宗、攀附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在清乾隆時期,震動朝廷,最終導致乾隆頒布譜禁政策。另外聯宗、攀附還產生一個後遺症就是誕生了很多超級祖宗,如:張化孫、李火德、劉廣傳等。號稱他們後裔的子孫據估計都過千萬人。


六、祖源地理想化。如:洪洞大槐樹、寧化石壁村、南雄珠璣巷。


號稱洪洞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子孫在中國的北方有3億人,根據《明史》、《明實錄》記載洪武、永樂兩朝共從山西組織18次移民,只有6次提到洪洞大槐樹所在的平陽府。所以號稱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後裔的人,尋根應該是全山西地界。同理客家人的搖籃寧化石壁村、廣府人的祖根地南雄珠璣巷皆是中轉地而不是祖根地。


七、年代久遠地名爭議。


如在山東人和東北人關於祖根地流傳有小雲南一說,但是小雲南在哪裡,目前一直無法給出準確的定論有山西說、山東說、安徽說、雲南說、雲貴交界處說等。


八、遷出祖學識有限關於祖根信息有限。


古代講究耕讀傳家,窮就在土裡刨食,富則讓孩子讀書科考。但是絕大部分外遷者都是目不識丁,更沒有資格接觸家譜了解家史,所以遷居到新的居住地,對祖根地的了解並不系統,如傳說來自張家莊、李家坡等等,到底張家莊、李家坡在哪府哪縣,也說不清楚。關於家族的字輩等信息,能被也沒能力寫下來。


九、尋根者思路錯誤。


目前尋根者主要靠字輩和始遷祖信息來尋找祖根地。但是思路對於大多數尋根者來說是錯的。首先字輩多是在始遷祖後在新居住地立得,多跟祖根地沒有關係,將字輩作為尋根的密碼,除非近百十年外遷,否則不可能成功。


遷祖信息也多不靠譜,就是信息不對稱。對於尋根者來說始遷祖信息可能是詳細的,但是對於祖根地家譜外遷者只有名字,沒有其他的信息,名字可能對的上,但是缺乏有效的證據支撐是一支。

相關焦點

  • 尋根溯源丨尋根攻略!(深度長文)
    但也不是說尋根全無可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學習前人的經驗,在尋根的路上也會越走越通暢,尋根成功的概率也會大幅度的提升。一、收集和整理家族信息。做事之前充分收集資料,認清自己,從現有的條件出發,這是應有的做事的態度。那麼尋根要收集哪些信息吶?
  • 叢月明在傳統文化中尋根溯源
    「古代文學的研究是溯源,是尋根。」正是這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堅持,讓叢月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根溯源。目前,叢月明主要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他的課堂史料詳實、內容有趣,在學生看來,他就像文化傳承的使者,在傳統和現代中奔走。為了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叢月明從根源上查資料,力圖弄清每一個知識環節,用最簡單有趣的方式傳授知識。
  • 「尋根漢源•問道漢醬」漢醬酒漢文化溯源行動在漢中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劉成峰)10月21日至23日,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尋根漢源·問道漢醬」漢醬酒漢文化溯源行動在陝西省漢中市隆重舉行。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王莉,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曾祥彬,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宗強出席活動。
  • 漢字尋根·土
    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歲月變遷,從甲骨、金文到楷書撰寫,簡單的筆畫,生動地詮釋著「土」字所表達的深刻含義。上下兩橫,如種子深埋地下;中間一豎,猶如植物從地面破土而出。土地,是生命的起點,也是萬物的歸宿,就像一本內容豐富、寓意神聖的大書,記錄著每一個生靈的精彩與輪迴。
  • 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
    原標題: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市圖書館徵集家譜 77個姓氏206種家譜等你尋根溯源12-17 18:22 你見過自己家族的家譜嗎?你參與過家譜的編寫與整理嗎?你見過其他名門望族的家譜是怎樣的嗎?昨日,一場「追溯家族歷史」精品家譜展在淄博市圖書館舉行,這也是我市今年全民讀書月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
  • 謝嘉幸:做傳統音樂應從「尋根溯源」做起
    希望所有的音樂人都能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去做,從「尋根溯源」的一點一滴做起,確保傳統音樂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創作者在保護傳承民族音樂的同時,為了讓現代的很多年輕人都能接受我們的民族民間音樂,那你還得有所創新,你創造出一個新的品種,但你不能取代老的品種,如果取代了就不是百花齊放了,可以產生混搭,但是這前提是不能把傳統味兒給去掉。
  • 中原醫藥聯盟秘書長崔海濤先生尋根溯源之旅
    尋根溯源在華人的思想意識中最為重要,宗族尋根與其文化歷史研究是分不開的,依據傳承文學來探究文化發展歷程,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己任,紮根於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之中,以血緣為紐帶,以探索中國文化為內容,結合學理,突出思想性
  • 對病毒進行尋根溯源!美、英和澳大利亞專家均參與其中
    病毒的源頭也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尋根溯源也成了國際關心的問題,找到病毒的源頭對於人類戰勝病毒帶來的影響有極大幫助。尋找病毒源頭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然還需要各國科學家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這樣才能順利開展工作,才能找到病毒的源頭。
  • 譜牒文化丨尋根問祖遵循「精準」原則
    落葉歸根、緣木求魚,失系幾百年問祖尋根,族譜接續,一定要做到「精準」,是一件非常難的,尋根難、問祖難,難於「精準」對接。尋根問祖,在現有的條件下,應儘量做細做好!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不帶匡匡,不帶傾向性,實事求是的慎重取捨,作出精準答案。
  • 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書法體驗助華人尋根溯源
    泰國農業大學孔子學院書法體驗助華人尋根溯源 特別是人們在書法魅力的感召下,開始追尋自己幾近模糊的中國姓氏,踏上了尋根之旅,把自己的心重又同祖先的父母之邦連在了一起。  曼谷有很大一部分華人是從廣東潮汕一帶移居泰國的,有些人雖然可以用潮州話說自己姓什麼,但卻沒有意識到己是華裔。
  • 「正本溯源·尋根河洛」臺灣未來媒體人河南創作交流之旅7月啟程
    「正本溯源·尋根河洛」臺灣未來媒體人河南創作交流之旅7月啟程 2017年07月05日 10: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5日訊 為有效深化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培養臺灣未來媒體人進一步了解中原文化和豫臺淵源聯繫,河南省辦將於七月上旬舉辦「正本溯源·尋根河洛」臺灣未來媒體人河南創作交流之旅活動。
  • 【影訊】3月11日放映紀錄片《中國文化之旅-尋根溯源》、故事片《歸來》
    Chinese Film Showing:《Ties That Bind》、《Coming Home》時間:2017年3月11日(星期六)14:00–16:30放映影片:紀錄片《中國文化之旅——尋根溯源》、故事片《歸來》地點:中國文化中心電話:  02-246-1666《Passage to China Ties That
  • 《漢字尋根·豐》 《漢字尋根·福》 《漢字尋根·聖》 《漢字尋根...
    作品標題《漢字尋根·豐》《漢字尋根·福》《漢字尋根·聖》《漢字尋根·旦》參評項目融合創新2018年9月開始,紅網立足中華傳統文化,推出小切口、有特色、有創意的文化時政類融合創新作品《漢字尋根》,解碼漢字變遷,以及漢字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美好故事。從文字變遷的角度來解讀新聞和熱點,讓受眾既了解漢字的博大精深,又讀出時代變遷賦予文字的多樣內涵,堅定文化自信。《漢字尋根》尋出了新時代媒體融合創新的好味道。
  • 通向尋根之旅的指路燈——簡評《家譜與尋根——以柳姓為例》
    通向尋根之旅的指路燈——簡評《家譜與尋根——以柳姓為例》王潞軍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家譜與尋根》於此時出版,一為現實條件催發,一為文化勃興促就。有志者事竟成。《家譜與尋根》作者柳育龍是年輕的85後,一路走來,已有多部巨著已經或正在出版。《家譜與尋根》是作者累年月積、孜孜以求之成果,是作者嘔心瀝血、辛勤付出之結晶,字裡行間洋溢著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真情真性汩汩流淌於筆端:「尋根苦,尋根苦。
  • 耄耋老人「尋根福」黃姚古鎮《尋根黃姚》演藝景區尋根
    尋根福老人與《尋根黃姚》編劇、總導演張一一合影留念>發現並命名「黃姚」的楊家將楊宗保、穆桂英之子楊文廣、楊金花兄妹舞臺劇照 10月5日,世界長壽之鄉廣西賀州千年古鎮黃姚大劇院《尋根黃姚》演藝景區迎來一位特殊的遊客,一位名叫「尋根福」的年屆八旬耄耋老人攜全家專程從柳州趕到黃姚大劇院觀看《尋根黃姚》大型旅遊演藝,姓名與劇名的如此巧合引發網絡熱議
  • 己亥年·2019尋根節有四大亮點!
    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十年盛況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州是炎帝神農的誕生地,2009年,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在隨州舉辦,一場莊嚴虔誠、震撼心靈的大典,喚起炎黃子孫深深的敬祖情思和家國情懷,隨州也向世界亮出了一張最閃亮的名片。目前,尋根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0年。每年尋根節,數以萬計的海內外炎黃子孫齊聚隨州,溯源、尋根、凝心、鑄魂。如今,提起隨州,人們就會想到尋根節。
  • 八閩史跡寧化溯源 「中國十大尋根基地」系列之六
    八閩史跡--寧化溯源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本以為閩、贛邊界的寧化縣城,定然是林木幽深的山城,沒想到卻是個四野開闊的水城。  一個縣,有如此三江分流,惠及三省,不能不令人暗暗稱奇,難怪此次採風,被大家戲稱為溯源之旅。當然,這不僅僅只是就山川地理而言。在寧化,許多獨特的文化現象,許多寶貴的人文景觀,也都令人遙想「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清正與淳厚。   比如,本文開頭所引用的《如夢令·元旦》一詞,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詩人領袖毛澤東在馬背上哼出來的。
  • 韓國林氏萬裡尋根來泉州
    昨天下午,韓國代表團一行特地趕往惠安東嶺彭城拜謁「林八及渡海處」遺址,他們還帶來了韓文撰寫的詳細記載了唐朝林八及渡海赴韓及後裔來泉尋根歷史的碑文,準備銘刻在前年用中文所立「千年溯源萬裡尋根」紀念碑的背面。林芳鉉介紹,韓國也有個地方叫彭城,唐朝時始祖林八及公從惠安彭城去往韓國,因為懷念故土,將那裡命名為彭城。韓國有姓氏300多個,林姓位列前十,林氏後裔現有100多萬人。
  • 史料•七省毛氏族譜主編赴陝西周至縣尋根
    向周至縣西周文化研究會贈送團旗尋根團在姬家溝尋根考察,到中華毛姓發源地之一~陝西省周至縣尋根。 在周至縣尋根考察期間,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會與中華毛聯會尋根團在樓觀臺樓強假日酒店共同主辦「中華毛姓祖源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李瑞祺、毛敏毅、毛天哲等一致認為: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中華毛姓源頭在陝西岐山、扶風、周至一帶,在周至的可能性極大,還需積極地研究考證。《周至縣誌》主編李水、周至縣政協委員符翠芳等對研討結果提出鼓勵和建議。
  • 晉江石獅部分重點僑村 尋根資料庫建設啟動
    ­   為了幫助海外同胞們儘快找到自己的根脈,回歸自己的家族,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集姓氏族譜查詢、尋根謁祖服務、宗親聯誼互動、社團交流往來、商貿投資引導服務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為尋根溯源的海外僑胞和思親心切的異鄉遊子們提供尋根信息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