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不見經傳,被貶後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詞,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2020-10-15 解憂詩詞

嶽陽樓是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位於湖南岳陽,與洞庭湖遙遙相望,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的美譽。

唐宋很多人文人都曾在此留下不朽詩文,例如杜甫晚年所寫的《登嶽陽樓》,一句「吳楚東南,乾坤日夜浮」,氣象萬千,妙絕千古。

還有範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邀所寫的《嶽陽樓記》,雖未親臨,卻寫盡嶽陽樓之壯觀,洞庭湖水之浩渺,堪稱千古絕唱。

今天要講的這首詞也是關於嶽陽樓的,作者名不見經傳,但這首詞曾一度天下傳唱,被誤認為是蘇軾的作品。

張舜民生卒年不詳,大概稍晚於蘇軾。

他善書畫,工詩詞,可惜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多。

他的詞作風格和蘇軾相近,所以有些作品曾被誤認為蘇軾所作,這首《賣花聲》便是如此。

說來他和蘇軾也算有些淵源,他是陳師道的姐夫,而眾所周知,陳師道是「蘇門六君子」之一。

蘇軾去世後,他還曾寫過一首悼念詩,「石與人俱貶,人亡石尚存」,抒發了無限的哀悼之情。

這首《賣花聲》是他被貶郴州(湖南)時途徑嶽陽樓所寫。

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曾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深秋時節,遷客騷人匯聚之地,詞人的心境可想而知。

詞的上半闋從洞庭葉落寫起,營造了一種闊大又蒼涼的意境,正符合詞人此時的心情。

「木葉下君山」,讓人想起了屈原在《湘夫人》中所寫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很唯美也很悲傷。

再聯想一下詞人的處境,漂泊異鄉,無所歸依,就像那飄零的落葉,又添了幾分悲涼。

「空水漫漫」,突出了洞庭湖水的浩渺,也暗含了幾分前途漫漫之意。

所以雖然這兩句的意境很開闊,但是基調還是悲涼的。

接下來幾句描寫的是樓內宴會的情況。

詞人南下郴州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被貶謫,可想而知宴會上的氣氛不會太熱烈,連歌女也斂起了笑容。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原本王維的《渭城曲》是送別宴會上必唱的曲目,李清照在和姊妹離別時,也曾「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然而詞人這裡卻說「休唱陽關」,這是為何呢?

這就涉及到他此次被貶的原因,他曾隨高遵裕出徵西夏,然而卻因對方嫉妒賢能,貽誤戰機,導致西徵失敗。

後來他曾作詩嘲諷,「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休上望鄉臺」,因此被政敵抓住了把柄,上書彈劾,被貶為監郴州酒稅。

他不但無法再出陽關,反而要南下郴州,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他不想在宴會上聽《陽關曲》也是情有可原的。

下半闋描寫的是詞人登高所見之景,以及由此引發的情感。

過片一句「醉袖撫危欄」是承接上半闋的「斟酒」而來,詞人帶著醉意,扶著高樓上的欄杆,仰望天空,只見天高日遠,白雲悠悠。

這裡的「天淡雲閒」和上闋的「空水漫漫」相呼應,意境蒼涼雄闊。

「何人此路得生還」,一個問句劈空而來,不僅是詞人的自身感慨,更是千年來無數遭遇貶謫之文人的心聲。

柳宗元病逝貶所柳州,王翰卒於貶謫途中,而蘇軾雖然等到了大赦,卻在北歸途中與世長辭。

千百年來,被貶南行,得以生還的的遷客寥寥無幾,所以詞人才會有此感嘆。

最後詞人以一句「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作結,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對京都的留戀,當然他並不是貪慕榮華富貴,這裡表現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家國之思,就像範仲淹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全詞於跌宕起伏中,表現了詞人遭遇後複雜而深沉的情感,沉鬱悲壯,扣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不知你認為這首詞寫的如何?歡迎一起來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晚年的杜甫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經典唐詩,道盡人生悽苦!
    嶽陽樓自古便是一大遊覽勝地,吸引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賦。就賦文來說,北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便足以讓它著稱於世。而就詩歌來說,僅僅在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經典詩篇就不勝枚舉。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李白的「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嶽陽樓》,便是一首關於嶽陽樓的經典唐詩。
  • 孟浩然失意苦悶,寫下一首小詩,短短20字,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多年以後,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這些詩詞會緩緩浮上你的心頭,成為你難言的心事,欲說還休。這也是古典詩詞之所以流傳千載,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今日,分享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這首小詩是孟浩然失意苦悶時寫下的,雖然只有短短20字,卻句句驚豔,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在唐代詩壇,孟浩然的詩名極盛。然而,他的人生遭遇卻與詩名相悖,失意苦悶,隱居一生。
  • 蘇軾夢醒後寫下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他起身走到桌案前,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首詞,記錄了這一次令他痛徹心扉的夢境。這首詞就是後來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黃庭堅從被貶之地千裡歸來,雨中登上嶽陽樓,寫下平生得意之作!
    雖然黃庭堅做學問很用功,學問也很大,但是由於他與蘇軾等人反對王安石變法,於是同樣被貶到外地,對於一位有著遠大的人生志向,希望建功立業的青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所以在被貶到外地的那段時間,他寫過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詩作,以此來排解內心的憂愁
  •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跟兄弟蘇轍合力寫下一首詩,成為經典傳頌至今
    漫漫人生路,難免起起落落,但有一個人一生波折,可以說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這個人就是大文豪蘇軾。蘇軾屢次被貶,但他從未有過失意之時,而是把每次被貶當成了遊山玩水的好機會,後世有人總結了蘇軾在被貶的過程中都去過哪些地方,據說途經90多個城市,很多人都戲稱蘇軾為旅遊大使。
  •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跟兄弟蘇轍合力寫下一首詩,成為經典傳頌千年
    蘇軾屢次被貶,但他從未有過失意之時,而是把每次被貶當成了遊山玩水的好機會,後世有人總結了蘇軾在被貶的過程中都去過哪些地方,據說途經90多個城市,很多人都戲稱蘇軾為旅遊大使。要說蘇軾多次被貶去過的城市中,他最喜歡的是哪個城市?
  • 千裡歸來的黃庭堅登上鄂州南樓,寫下一首感人的詩
    千裡歸來的黃庭堅登上鄂州南樓,寫下一首感人的詩,每一句都傷感黃庭堅與蘇軾亦師亦友的關係,也是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一段佳話,兩個人的經歷也是極其相似,一直是被人排擠,還被貶到了外地,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們的作品要比別的詩人更加深刻。
  • 秦觀被貶後寫下一首千秋歲,十年後黃庭堅寫下同名詞作,高下立見
    眾所周知,蘇軾是全才,詩、詞、書法、繪畫、散文,無所不精。 作為他的弟子,黃庭堅在書法和詩歌創作方面的成就絕不亞於其師,兩宋影響力最大的詩歌流派,便是以黃庭堅為開山祖師。 而至於秦觀,更多的成就則是在詞的創作方面,被後世尊為婉約詞派的一代宗師。
  • 千古名篇《嶽陽樓記》的作者範仲淹沒有登上過嶽陽樓?
    遺憾的是,寫下千古名篇《嶽陽樓記》的範仲淹卻沒有登上過嶽陽樓。 範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卒諡「文正」。宋真宗時考中進士。後西夏講和,範仲淹還朝。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又歷知鄧州、杭州、青州。 範仲淹在做秀才時,滿懷「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做官時,屢次上書皇帝,提出減輕租稅、整頓武備、選拔賢能等等建議。史書說他,每感激治天下事,奮不顧身,堪為士大夫之千古楷模。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詞,常人難以企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才華橫溢如此的蘇軾,仕途卻並不順利,一場莫須有的「烏臺詩案」,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最終,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 李白、杜甫在嶽陽樓各寫下一首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卻高下立判
    不過,嶽陽樓卻為此提供了一次詩意的契機。唐肅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李白在安史之亂中跟錯了隊伍,導致叛亂平息後被逮捕,幸而遇到大赦,撿回一條命的他決定即刻啟程,縱遊山水。途徑江夏洞庭湖,李白登上著名風景名勝嶽陽樓,頓時詩興大發,寫下名篇。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才華橫溢如此的蘇軾,仕途卻並不順利,一場莫須有的「烏臺詩案」,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最終,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才華橫溢如此的蘇軾,仕途卻並不順利,一場莫須有的「烏臺詩案」,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最終,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卻成為難以被超越的經典
    這位不著名的詞人,化用唐詩寫了一首詞,沒想到卻成了難以被超越的經典!李元膺就是其中不太知名的一員,但是他的一首由唐詩化來的《洞仙歌·雪雲散盡 》則成了宋詞中很難被超越的哲理經典:洞仙歌·雪雲散盡宋 · 李元膺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
  • 古詩《登嶽陽樓》中,登上嶽陽樓,天下美景無不盡收在眼底
    古代很多詩人在到達嶽陽樓的時候,都會為此處的美景寫一首詩詞。嶽陽樓是在嶽陽的古城西門城牆之上,往前面看是君山,往下面有洞庭水,自古有句話是「洞庭天下樓,嶽陽天下樓」。唐代的詩人杜甫寫了一首《登嶽陽樓》,也是後人一直廣為流傳的一首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提起蘇東坡,不少人都耳熟能詳,他是宋朝時期著名的大詩人,屢次被貶卻心胸豁達,每次被貶到一個地方,都能創作出新的作品,讓後世印象深刻。提起蘇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形象。的確,一直以來,豪邁不羈都是他的標籤。他的文字中,都是英雄氣概,激勵著無數人向上。
  •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李白遇赦作一首詩,開啟嶽陽樓成名先河
    這樣看來,嶽陽樓之名好像其他兩座樓,晚成名兩三百年。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早在唐代嶽陽樓便成為遷客騷人憑欄弔古傷今的名勝之地了。嶽陽樓,原是三國時代東吳著名將領魯肅的「閱軍樓」,後為南北朝時期的「巴陵城樓」,後來得名於唐代詩仙李白的一首詩《與夏十二登嶽陽樓》: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 蘇軾被一貶再貶,寫下人生最悽涼的一首詞,讀後盪氣迴腸!
    於是他們紛紛走入仕途、投身宦海,但天有不測風雲,貶官士人代不乏人,反而成為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知識文化群體。以宋代來說,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典型的貶官士人。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便是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對於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紹聖四年(1097)中秋作於儋州,抒發的是兄弟之情。
  • 57歲的杜甫登上嶽陽樓並寫了一首感人的詩
    他一生關心國家和人民,他總是關心他的祖國,他對需要關懷的人給予了僅有一點愛,正是這種無私的精神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從而獲得了「詩聖」的稱號,成為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然而他總是想回到洛陽,所以他在56歲時開始了順江並離開了成都,然而由於北方戰事不斷,他不得不走湖南的路線,所以他來到了嶽陽,因為當地有一個著名的嶽陽樓,他爬上樓房去看家鄉,寫了一首很悲傷的詩《登嶽陽樓》。聽說過洞庭水,嶽陽樓。吳楚東南,和乾坤晝夜浮動。親友無言,舊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有軒淚流。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一首詞,語意高妙,超塵脫俗,最後一句引為歌名
    他不僅通音律,擅詩詞,精書畫,就是隨便寫一篇古文,都能令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和梅堯臣唏噓不已。可惜的是,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先是受變法新黨所排擠,不得不遠離廟堂;然又經歷「烏臺詩案」,獲罪被貶黃州,差點一命嗚呼;後來又被舊黨所不容,晚年流落儋州。都說「文章憎命達」,「哀怨起騷人」,正因為這些坎坷磨難,才致使蘇軾窮而後工,成就一篇篇千古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