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真快,春去夏來,一轉眼的時光,大半年就要過去了。對於中年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就好像是剎那間的事。人生如夢,曾經的痛苦、喜悅、失意、孤獨和迷惘,仿佛都發生在昨天,讓人不忍回首。此時,面對生命的流逝,古典詩詞就發揮了它的驚人力量。
在詩詞裡,生命的卑微,人生的傷感,時光的消亡,化成各種美麗的意象,讓人沉醉,讓人嘆息,讓人惆悵。多年以後,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這些詩詞會緩緩浮上你的心頭,成為你難言的心事,欲說還休。這也是古典詩詞之所以流傳千載,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日,分享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這首小詩是孟浩然失意苦悶時寫下的,雖然只有短短20字,卻句句驚豔,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在唐代詩壇,孟浩然的詩名極盛。然而,他的人生遭遇卻與詩名相悖,失意苦悶,隱居一生。其中的原因很多,性格的、時代的、命運的……儘管如此,孟浩然卻憑藉滿身才華,寫下了許多經典詩作,成為唐代詩壇一顆耀眼的明星,被後人永遠銘記。
這首《宿建德江》,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膾炙人口,成為一首難以超越的經典。公元730年(即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不惑之年的孟浩然離開家離鄉前往洛陽。途經吳越時,作者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邊,想起往事,心中無比失意苦悶,於是便寫下了這首經典名作。
時值秋日,周圍一片肅殺,讓人心中倍感悽涼。對於羈旅天涯的詩人來說,心中的失意和苦悶便油然而生了。首聯「移舟泊煙渚」,開篇點題。「移舟」即移舟近岸之意;「泊」,即停船宿夜之意。詩人一路行船,夜幕降臨時,便停靠在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煙渚」一詞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鋪墊。
頷聯「日暮客愁新」,既承接上文,又開啟下文,十分巧妙。其中,「日暮」對立上句的「泊」、字。因為日暮,所以詩人要停舟休息;而「客愁新」對應上句「煙渚」。江面上煙霧瀰漫,迷離悽清,自然容易引起愁緒。日暮時分,詩人獨自一人羈旅天涯,仕途失意,年屆不惑……凡此種種,怎能不讓人愁緒滿懷呢?
詩作後二聯「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是這首詩流傳千古的名句,備受世人推崇。這是一個對句,描寫了日暮時分建德江上的景色。詩人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一片空曠寂寥的天地之間,與宇宙融為一體,一種強烈的孤獨之感撲面而來,令人沉醉。
此時,江面上一片蒼茫,無邊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自然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而那天空的明月倒映在江水之中,似乎與詩人近在咫尺。一「低」一「近」,用字準確精煉,寫出了一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在這片廣袤而寧靜的環境中,詩人似乎得到了某種安慰,詩作至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窮回味。
這首五絕,真正體現了古典詩詞「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獨特魅力。短短20個字,卻包含了眾多內容:四野茫茫、江水湯湯、明月孤舟,羈旅惆悵,思念故鄉,仕途失意,理想幻滅,人生坎坷……真是千愁萬緒融匯其中,令人動容。如此風韻天成,淡而有味,含而不露的小詩,絕對稱得上是一首難以超越的經典。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