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一覺醒來,於晨雨中寫下一首詩,孤獨的境界無人能夠超越!

2020-12-13 慶餘說詩詞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其文與韓愈、歐陽修、蘇軾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其詩與劉禹錫並稱「劉柳」,又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現存詩作140餘首,均是他貶謫後所作。所以柳宗元的詩歌風格,往往清麗中蘊藏幽怨。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是柳宗元的經典之一《獨覺》。

《獨覺》是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根據詩的開篇兩句,可知這首詩是柳宗元某一次一覺醒來,看到窗外晨雨淅淅瀝瀝有感而發。這首詩中柳宗元的情感是複雜而矛盾的,它既對自己失意不平、人生無常抱有不滿和無奈,又對高遠理想懷有渴望。而這種渴望與不得滿足之心,便是一種不被常人所理解的孤獨。

這種孤獨,正如柳宗元這首詩的題目「獨覺」,暗含著「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深意。此外,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說:「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獨覺」,便是佛家一種覺悟證道的方法,意為不和他人共通的覺悟者。而通過這種方法得道的佛便為獨覺佛,可見柳宗元孤獨的境界,常人難以超越。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看看柳宗元的這首《獨覺》: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良遊怨遲暮,末事驚紛擾。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詩的開篇兩句「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寫景,意思是說,柳宗元一覺醒來,看到窗外一片空濛,既無行人的蹤跡,也無啼鳥、雞鳴犬吠等聲音。只有稀疏的晨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無疑這種環境給人的感受是一種極深的孤獨感,它同孟浩然詩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美好和熱鬧不同。它表露了柳宗元靈魂深處的孤獨與苦悶,是他對失意不平、人生無常的深切嘆喟。

緊接著兩句「良遊怨遲暮,末事驚紛擾」,便是緊承開篇兩句的環境氣氛,抒發了柳宗元對失意不平、人生無常的幽怨。它的意思是說,長期的外遊嗟怨,瑣碎小事的紛擾,使得柳宗元身損神銷,未老而先衰。可見這兩句詩蘊含著柳宗元無限的哀傷。但哀傷歸哀傷,柳宗元被貶永州、柳州的十五年裡,他本著濟世為民的胸懷和抱負,辛勤耕耘,最後終老南荒。

最後兩句「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即徒有治理國家的一腔宏願,自古以來誰不是希望落空。從這兩句詩的豪邁曠達來看,柳宗元實際上是通過千古英雄的共同結局,來自寬自慰,它更多的還是一種自怨自憤的情感。詩到這裡,柳宗元的那種孤獨感便也被推向了最高境界。

綜觀柳宗元的這首詩,從寫景,到抒發胸臆,再到闡釋人生,一氣呵成。總的來說,柳宗元這首詩是一首將高遠理想同人生無常不匹配的孤獨感,寫得極為真切深刻的一首佳作,其境界常人難以超越。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浩瀚世間只一人
    孤獨,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有時候,孤獨是身在人群中的孤獨,有時候,孤獨又是身在無人之境,世間之大,幾十億人口,卻仿佛只有自己一個人。網上有這樣的話題,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下午最好不要睡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裡,因為醒來的時候,諾大的屋子裡黑漆漆,只有自己的呼吸聲,而窗外霓虹閃閃,萬千燈火,這時候就會滋生一種被全世界拋棄的孤獨感。對於具有社會屬性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廣袤的時間,只有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 柳宗元的一首詩告訴你,孤獨的最高境界,是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也是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曾經有人說,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位孤獨的詩人,每一位詩人的背後都有一段孤獨的故事,這些故事,或是去國離家,憂思難忘;或是壯志難酬,滿懷抑鬱;或是故人相望,相思難斷。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柳宗元這位詩人,那麼我想,也是符合的。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個性,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才使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江雪》,這首詩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它年年入選在小學的課本裡。我們都知道《江雪》這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整首詩中,沒有一點生氣,透著一股荒涼,讀來真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是柳宗元當時的一個心境。
  • 柳宗元最誇張的一首詩,把孤獨的境界寫到了極致!
    最常見的如李白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包括今天我們要一起欣賞的柳宗元的《江雪》,都是非常經典並且非常誇張的詩作。《江雪》是柳宗元膾炙人口的一首山水詩,通過誇張的詩句,不但描繪出了一幅絕美動人的江天雪景圖,更是把孤獨的境界寫到了極致。
  • 柳宗元在湖南寫下《江雪》,5年後再貶廣西,寫下一首更孤獨的詩
    柳宗元的《江雪》被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詩,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無論你怎麼去解讀,那都是能夠從中感受到詩人的無奈,還有孤獨之感。當時詩人被貶湖南永州,這件事情對他打擊很大,於是他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通過文字來訴說悲痛之苦,所以這首詩顯得很是孤獨。
  • 柳宗元再次被貶到柳州,寫下一首很孤獨的詩,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然而這一時期的柳宗元,也正是被貶到了廣西的柳州,第二次被貶之後,他內心顯然是要更加的悲痛,也要更加的傷感,所以這一時期他寫下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充滿了一種孤獨之感。其實他的這種孤獨,主要還是來自於現實中的生活給予他的磨難。要知道他可是出身名門,當時的河東柳氏是名門望族,但是他最終還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這也令他內心悲痛不已,創作出來的詩歌也一首比一首孤獨。
  • 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寫下一首很孤獨的詩,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於是他去往長安,由於詩和文章寫得好,立馬在讀書人中有著極高的聲望,還受到了改革派領軍人物王叔文的賞識,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王叔文人致力於改革變法時,柳宗元積極地參與改革。但是這場改革很快就宣告失敗,王叔文也很快下臺,並且被被唐憲處死,柳宗元等人則是被貶外地。
  • 唐詩宋詞「千萬孤獨」一首小詩,寫盡柳宗元的思想境界
    」,是來自哪一首詩嗎?在這一首簡短的五言絕句中,每一句的第一個字,構成了「千萬孤獨」。這絕不是湊巧,而是柳宗元有意為之,有所寓意的。讀到這裡,想必大家能夠想像柳宗元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和心境下,寫了這首詩的。
  • 柳宗元再次被貶外地,路上寫下一首很孤獨的詩,可以媲美《江雪》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也作《玄都觀桃花》,在這首詩中,他用很細膩的筆觸,先是描寫了春色美景,但是他突然在最後兩句中突然是筆鋒一轉諷刺當時的權貴,為此再次遭受到打壓,被貶到了外地,柳宗元也所受到了牽連。
  • 五首最孤獨的古詩詞,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曾幾何時,我一直不明白孤獨和寂寞的區別,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通了。孤獨是一種狀態,無人問津的人,最為孤獨;寂寞是一種心境,無人理解的人,最為寂寞。你若是個孤獨的人,那你一定會常常感到寂寞;你若常常感到寂寞,那你一定很孤獨。孤獨的人,一定會喜歡下面這些古詩詞,它們很美,孤獨的美。
  • 這首《江雪》背了十幾年,才知道是一首藏頭詩,柳宗元太孤獨了
    孤獨是一種美麗,也是一種空靈悠遠境界。它遠離塵世的喧囂,讓心靈歸於純淨。日月星辰,亙古寂寞;閒雲野鶴,不為人留;空谷幽蘭,無人自芳。這首《江雪》千百年來為人們競相傳唱,卻鮮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一首藏頭詩,其中的每個字都寫出了柳宗元的孤獨感。
  • 韋莊夢中驚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字字入心
    關於孤獨的詩詞有很多,柳宗元看著空山和孤舟,寫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李白坐在山石上感嘆人生,寫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宋代的蘇軾在貶謫之地含著淚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韋莊在夢中驚醒,寫下一首詩,將孤獨之美寫絕了。《含山店夢覺作》唐 韋莊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閒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 柳宗元另一首孤獨的詩,同樣寫得很悽美,意境不輸於那首《江雪》
    現在提起柳宗元的《江雪》,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孤獨」,這首詩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會緊扣「孤獨」二字,所以也被人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無人能夠超越。
  • 柳宗元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與《江雪》同樣的孤獨!
    柳宗元,唐詩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在散文和詩詞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因此,他與韓愈和宋朝的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於柳宗元,那都不陌生,他的一首《江雪》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 柳宗元的詩很孤獨,除了《江雪》之外,這首《獨覺》也很感人!
    當時的永州遠不如今天,畢竟屬於蠻荒之地,地廣人稀,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在永州的十年,柳宗元每天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可謂是傷心欲絕,但是又無能為力,一個被貶之人,總能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為此在柳宗元留下了很多悽美的感傷之作,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江雪》一詩,這首詩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唐詩,無論你怎麼解讀,從中都能夠感受到那種孤獨之感。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全詩如下: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詩,原來孤獨不是寂寞,是靈魂深處的無奈
    ——《江雪》柳宗元  導語:最怕孤單的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詩。原來孤獨不是寂寞,是靈魂深處的無奈,誰曾想到孤獨也可以這麼美。孤獨的李白獨坐於敬亭山上,寫了千古絕唱《獨坐敬亭山》,李白通過這首詩抒懷自己的孤獨,還有靈魂深處的無奈。
  • 官場上失意的柳宗元,在二月間的雨天,寫下一首很傷感的詩!
    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運動,也就歷史上著名的「永貞革新」,這場原本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當時參與變法的王叔文被處死,然而柳宗元與其他人則是被貶到外地,最初他是被貶到湖南,在那裡他生活了十年,其間回到過京城長安,但是由於劉禹錫寫了一首
  • 柳宗元的這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此榜單是根據古文作品的成就所制定,所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未能入榜,而柳宗元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出生於長安,家境相對富裕,祖上有不少人做過官,他也算是當時的一位公子哥。自從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遭到了重創,失去了往昔的繁榮,大權掌控在各地的節度使手中,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大唐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 柳宗元傍晚去江邊散步,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短短的幾句生動有趣
    中唐詩人柳宗元給人們的印象是鬱郁不得志,一直很悲傷,也很是孤獨,他的千古名篇《江雪》,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出了現實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從而成為了唐詩裡公認最孤獨的一首詩。那麼除了《江雪》之外,柳宗元還寫過很多孤獨的作品,例如《漁翁》、《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早梅》等等,那都是很孤獨的作品;不過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比較獨特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雨晴至江渡》,這首詩相對來說它不是很孤獨,自然也就比較特別一些。詩人只不過是在雨過初晴的傍晚時分去外面散步,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