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項流行的「國技」—相撲運動,類似摔跤,作為日本的專業競技項目,有兩名大力士裸露上半身,互相角力,但其實,相撲源自中國,秦漢時期叫作「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作「相撲」。
男子之間的相撲比賽已經非常刺激有趣了,那如果將男子換成女子,是不是更加新奇了。這不是如果,在我國宋朝時期,女子相撲成為了民間頗受歡迎的一種大眾娛樂形式,連皇帝都十分愛看女子相撲。
不難想像,參加相撲的女子絕對是一大看點。雖說不像男子那般裸露上身,但是必然會穿上凸顯女人身材的衣服,兩個玉體相互角鬥,肯定驚豔四座。再有參加的女子給自己取的藝名,像什麼「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等等,香豔中不失粗獷,足夠讓人好奇滿滿。在《水滸傳》裡面,有一個猛女,是相撲高手,叫段三娘,而且敢與男人進行摔跤,特別有看頭。
女子相撲並不是始於宋朝,只是在宋朝發展的好,而且比較有影響力。女子相撲在三國時期的吳國就已經有了。吳國末帝孫皓為後宮女子搞起的一個活動。
嘉佑年間,宋仁宗因為偶然發現廣場上火爆的女子相撲表演,一下子來了興致,投入地觀看起來,看完表演,宋仁宗還對她們進行了賞賜。後來,宋仁宗對女子相撲著了迷,經常來看女子相撲比賽,並給予獎勵,勉勵大家再接再厲。
作為臣子的司馬光看不下去了,於是上書一篇《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婉轉地指出了宋仁宗的過失,認為女子相撲有傷大雅,皇帝應該出面制止,可是,皇帝卻帶頭觀賞。
宋仁宗對司馬光的這一書心裡不愉快,但卻不好反駁,畢竟作為天子,要做好倫理綱常的帶頭表率作用。後來在司馬光的大力打壓下,在京都風行一時的女子相撲遊戲從此大為收斂。就算依然有女子相撲遊戲,但參賽者不能穿得太過暴露。
這篇司馬光的上書原文的言辭也蠻激烈,是這麼說的:「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旁侍,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很容易看出,司馬光是堅決反對女子相撲,這類太傷風化。
參考文獻:《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宋史·卷九·本紀第九》、《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十二》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本文為百家號作者無風卻起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