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竟然是王世襄的啟蒙老師,一代家具收藏大家!

2020-12-04 晶哥聊古玩

#陳夢家#

眾所周知,對於明清家具的收藏和品評,王世襄先生稱得上泰鬥級人物。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藏家,連王世襄先生都極為推崇!並且,正是因為有了跟他的交往,才促使王世襄先生後來寫出了古典家具的鴻篇巨著——《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

王世襄先生

不知細心的讀者注意到沒有,王世襄在其《明式家具珍賞》的扉頁上赫然題了一行字:「僅以此冊紀念陳夢家先生。」那麼,讓王世襄老人如此敬重的陳夢家,在家具收藏方面到底有多了不起呢?

陳夢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於南京。曾用筆名陳慢哉。中國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收藏家。新詩英年成名,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視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學術蔚然大觀,曾擔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陳夢家先生

2005年,91歲高齡的王世襄老人在跟友人提及陳夢家時,傷感的連聲說了好幾句「可惜」。接著說了這樣的話: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的啟蒙者,他自己買的家具跟陳夢家的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家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

在《懷念夢家》一書的末尾,王世襄更是這樣寫道:如果假以天年,陳夢家早已寫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這個題目輪不到我去寫,就是想寫也不敢寫了。

陳夢家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王世襄先生的話一語道破陳夢家在中國古家具收藏領域的成就跟地位,那麼,他為什麼在談及陳夢家先生時連聲說可惜了?他跟王世襄之間又有過怎樣的風雅往事?這要一對才子佳人的相識相戀說起……

陳夢家,1911年出生於浙江上虞一個牧師家庭。1927年高中尚未畢業即考入了中央大學法律系,在此遇到了中央大學任教的聞一多和徐志摩,受到這兩位老師的影響,陳夢家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從自己寫詩,出版詩集,再到創辦詩刊,在這一過程中,不到20歲的陳夢家就成為了當時新月派的一員主將,並且在詩歌名氣上幾乎與老師不相上下。

1932年底,21歲的陳夢家來到北平,經人介紹在燕京大學聽課。1934年,他正式考入燕京大學研究院古文字學,師從著名古文字學家容庚和唐蘭。此時的陳夢家一副俊美、儒雅的書生模樣。

陳夢家(左)夫婦與好友在美國的合影

在燕京大學求學這段期間,遇到了後來的人生伴侶趙蘿蕤。趙蘿蕤出生於浙江德清新市古鎮,父親趙紫宸是燕京大學宗教學院院長。聰穎靈慧的趙蘿蕤16歲時就考入燕京大學中文系,因從小接受美式教育,讀到大二轉學英國文學,20歲畢業考入清華外國文學研究院,25歲便出版了譯作《荒原》,一舉成名,評論家稱:「艾略特這首長詩是近代詩的『荒原』上的靈芝,而趙女士的這冊譯本則是我國翻譯界『荒原』上的奇葩。」

史學大家錢穆回憶,趙蘿蕤周圍「追逐有人,而獨賞夢家長衫落拓,有中國文學家氣味。」

1936年1月,陳夢家和趙蘿蕤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辦公室舉行了婚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豔羨無數。這對才子佳人的結合,成為當時的美談。

陳夢家、趙蘿蕤夫婦於芝加哥大學

新婚後的陳夢家夫婦選擇了一個宅院住下,而這個院子的主人就是王家。王世襄家境寬裕,當時他家在大學附近的成府路剛秉廟東,有一個20餘畝地的園子。王世襄一邊求學,一邊在這裡種葫蘆,制養蟈蟈的瓠瓶,還養鷹、養鴿子和狗,雅聚各類玩家。

某日深夜,陳夢家與趙蘿蕤被一陣嘈雜的叫門聲驚醒,十分驚恐,以為是家中來了強盜,不敢作聲。接著又傳來一連串的疾行聲、噓氣聲,隨之寂然。過了良久,再沒動靜,夫妻兩人揣測是鄰人路過,應該不至危險,才敢繼續睡去。

1949年陳夢家夫婦在清華寓所內合影,背後是米芾書法

直到第二天兩人才恍然大悟:這假想的「強盜」哪裡是什麼鄰人,正是主人王世襄自己。原來前一天夜半時分,貪玩的王世襄和同伴牽著四條狗去玉泉山捉獾,拂曉歸來,見學長夫婦早已入睡,只得「託狗帶獾」翻牆入院。四狗捉一獾的輝煌戰績,贏得了京城其他玩家的諸多豔羨,令王世襄在燕大校園裡一時風光無比,但當時卻著實嚇壞了自己的鄰居陳夢家。

出身世家的陳夢家,從小接觸的都是學界名人,骨子裡生就了一種名士氣。在王世襄眼裡,陳夢家無論行事坐臥,還是抽菸喝茶,都非常氣派——他一直抽錫紙包的大前門,永遠喝龍井。每次走進古玩店,古董商人們對他永遠畢恭畢敬,當時還沒有建立自身收藏體系的王世襄則往往備受冷落。

因為愛玩又會玩,王老被封為京城第一玩

陳夢家能對每樣古物的來龍去脈進行品評,也會將自己的好煙分給古董商。某些拼接的偽造家具,陳夢家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此外,陳夢家還善繪畫,三下兩下就能描摹出一件器物應該的樣子,告訴古董商某樣東西為何屬於清朝而非明朝。

因為對這些古董文物的眼力跟品評,陳夢家在古董商那裡建立了別人難以企及的聲譽,也因此,當時很多名人拜託他代購,而經他手眼買回的家具字畫,也博得了友人們的讚賞。

由於對明清家具的共同愛好,王世襄與陳夢家從鄰居關係、同學關係,逐漸變為了藏友間的一世情誼,彼此間的往來與走動更加頻繁,相交也更深,尤其是一提起明清家具兩人就樂此不疲,並且都願意傾囊以求。

明黃花梨五足內卷香幾 | 造型圓渾,蓄

同時,兩人為得到心愛之物,又免不了成為「競爭對手」。1947年前後,陳夢家從美國歸來,當時他已是學富五車、稿酬頗豐的考古界翹楚。恰好趕上國內國民黨敗局已定的大勢,很多清朝遺老遺少跟民國富豪都準備撤離北京,紛紛拋售珍貴文物和名貴家具,比如,陳夢家經常就上袁世香(袁世凱妹妹)的府上去購買私藏的古董。此時憑藉手中的資財,陳夢家購買了大量珍貴的古家具,這在當時的北京乃至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

而此時的王世襄與之相比就遜色得多。資不能敵,就以勤制勝,以奇制勝。在《明式家具珍賞》一書的序言裡,王世襄這樣回顧自己和陳夢家的這段收藏經歷:

夢家此時已有鴻篇巨著問世,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買我買不起的家具。例如那對明紫檀直欞架格,在魯班館南口路東的家具店裡擺了一兩年,我去看過多次,力不能致,終為夢家所得。但我不像他那樣把大量精力傾注到學術研究中,經常騎輛破車,叩故家門,逛鬼市攤,不惜費工夫,所以能買到夢家未能見到的東西。

明代黃花梨圓後背交椅 陳夢家舊藏

當然,一買到好物件他倆就開始相互交流相互炫耀了。王世襄一到陳家,陳夢家就會把新買的家具或漆器拿給他看,王世襄就說:「你買的這個太便宜了,歸我了」,而王世襄買到新奇物什時,陳夢家也會纏著他要。

為證明自己看家具的眼光好,陳夢家跟王世襄還常給對方淘來的家具挑毛病,甚至故意說對方的家具買壞了,然後在看著對方著急上火,好不歡樂。

王世襄多年後曾回憶說,「夢家有一件黃花梨透空後背架格,是他的得意之物,我卻偏說是『捌飭貨』,後背經人補配。還有一件黃花梨馬紋透雕靠背椅,他認為雕工天下第一,我指出是用大杌凳及鏡架拼湊而成的,還硬說在未裝上靠背之前就曾見過這具杌凳。言之鑿鑿,真使他著了急。見此情景,我只能向他坦白自己是在說瞎話,存心逗逗他而已。」

黃花梨透空後背架格,陳夢家的得意之物

在這種看似奚落的逗趣中,兩人非但不介意,反而會認真地考慮對方的評論,互相啟發,提升各自的眼力,進而感情日厚,成為惺惺相惜的藏友。

即便如此,陳夢家與王世襄兩人還是會保留一點不為人知的「秘密」。因為無論是誰先發現了好家具,都忍不住踐行「同樂樂不如獨樂樂」的買家指南,嚴守情報,生怕被對方捷足先登,自己落了空。等到成功入手後,又忍不住跟對方分享喜悅之情,當然這時就難免帶著那麼一點炫耀——「你看,我又買到好東西了!」

這種棋逢對手、頻繁過招的樂趣,不足為外人道也。雖然兩人後來都有無數的追隨者,但畢竟尊崇有餘,而默契不足,再難擁有這種心照不宣的愉悅交流了。

黃花梨馬紋透雕靠背椅

因為收藏的物件越來越多,陳夢家最後用自己嘔心瀝血撰寫的考古研究大作《殷墟卜辭綜述》一書的稿費,購置了王世襄舅父位於錢糧胡同的一處四合院,用來安放這些家具。

除了不惜花費巨資來購買,陳夢家對家具的熱愛也是滲透到生命裡。其夫人趙蘿蕤後來回憶說,」有時半夜醒來,還看見夢家屋子裡的燈還亮著,或是在寫作,或是在欣賞家具,他會靜靜地坐在這裡,似乎是在用他的心和這些家具交流」。

正因為耳濡目染陳夢家在家具收藏上的獨到眼力及品評,以及跟他在收藏上的不斷切磋交流,王世襄逐漸窺得古典家具的堂奧,最終也形成了自己的家具收藏體系,並由此寫下諸多傳世大作。

陳夢家《白金漢宮所藏中國青銅器圖錄》

然而,大師與大師之間妙趣橫生的友情雖然坦誠珍貴,卻終究也沒能逃過世事動蕩的風吹雨打,陳夢家的早逝,成為王世襄先生抹不去的心中回憶。

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供職的陳夢家,因為一句「文字改革應該慎重」的建議,被劃成「右派分子」,一度被下放到河南農村勞動。「右派」的帽子摘掉後,他本想繼續自己的學術活動,卻不料文革接踵而至,新一輪的批鬥無情開始。

即使兩次遭受不公正的對待,作為學者的陳夢家仍然潛心學術,作為收藏家的他也開始為自己尋尋覓覓得來的明代家具尋找歸宿。他曾向上海博物館做過捐獻的表示,但遺憾的是,當時「文革」的序幕拉開,接踵而至的政治風雨使得博物館無暇安排落實,捐贈之事就此耽擱下來。

明紫檀直欞架格

1966年9月3日,在紅衛兵最猖狂的這段日子裡,陳夢家再也無法忍受他們無止境的身體摧殘和精神的折磨,他選擇了在家中自縊身亡,終年55歲。

此前,陳夢家曾向王世襄表示自己先專注於考古學研究,待到年老時再做些專業以外有興趣的工作,說的就是竹器、漆器及家具研究。依照陳夢家的史學背景和研究天賦,一旦投入其中,成一家之言,絕非難事。

然而,世事難料,如此美好的人生規劃不幸成了一個殘缺的夢。幸而他的老友王世襄撐過了十年浩劫,並堅守自珍,勤於著述,終成明清家具鑑賞界的一代泰鬥。

陳夢家、趙蘿蕤夫婦捐贈湖州市博物館

縱使這樣,王世襄對老友陳夢家的敬意也沒消減半分。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自己的著述裡,他都說自己收藏的家具跟陳夢家沒法比,並且如果假以天年,陳夢家早已寫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能讓生性坦率、文史皆通的王老有如此評價的家具藏家,除了陳夢家,再無他人了。

當陳夢家帶著對世道的絕望離開時,他收藏多年的明清家具、珍稀古書也悉數被抄走,當時足足裝了兩卡車,放置在文物管理處。

後來,陳夢家夫人趙蘿蕤病逝,這批價值連城的珍貴家具轉至趙蘿蕤之弟趙景心手中,經他多方溝通和幾經周折,這批珍寶的部分家具終被上海博物館收藏,與後來王世襄先生的舊藏一起成為上博明清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後人研究明代社會經濟和生活的重要物證。

上海博物館 陳夢家明清家具舊藏

而其中的另一部分,其他23件明清家具則最終捐贈於湖州博物館。後來湖州市博物館專門闢出500多平方米展廳展示這些珍寶,一件件黃花梨、紫檀家具凝聚著一代大師的愛國情懷。

相關焦點

  • 王世襄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陳夢家是誰?為何能讓一代藏家王世襄敬佩不已?
  • 王世襄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為何能讓一代藏家王世襄敬佩不已?他們之間又曾發生過怎麼樣的故事?陳夢家先生是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曾與聞一多朱湘、徐志摩一起被稱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此外其更是中國古典家具收藏家第一人,按照現在的說法,他就是一名妥妥的實力派斜槓青年。
  • 古家具收藏第一人,王世襄的啟蒙老師——陳夢家
    新詩英年成名,曾與聞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視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學術蔚然大觀,曾擔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先看王老先生自己怎麼總結吧2005年,91歲高齡的王世襄老人在跟友人提及陳夢家時,傷感的連聲說了好幾句「可惜」。
  • 世人皆知王世襄,卻不知他才是中國古家具收藏第一人!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陳夢家是誰?為何能讓一代藏家王世襄敬佩不已?他們之間又曾發生過怎麼樣的故事?
  • 收藏家 王世襄
    王世襄不但能寫,也能玩。他玩物並研物,傾心葫蘆、收藏家具,刻竹漆器、著書立說,他樣樣出色:▲王世襄與哥哥小學至高中,他就讀北京美國學校,同時家中聘請國學老師,為他和兩歲的哥哥王世容(10歲病故)講授文史詩詞。
  • 玩物明志|王世襄|明式家具_網易財經
    上月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的「王世襄老人紀念座談會」上,其生前好友回憶起其令人眼花繚亂的玩性與認真、自謙的人格。
  • 被故宮開除的鑑定大家:收藏家王世襄
    原標題:被故宮開除的鑑定大家:收藏家王世襄   我喜愛收藏有年,凡是與收藏沾邊的都要認真去學,我在認真梳理兩位先生的人生軌跡時發現,兩位文博大家都被中國第一大文博單位——故宮博物院開除過,只不過朱家溍後來被請了回去,而王世襄卻拒絕了邀請。   那麼,王世襄與故宮之間有怎樣的恩怨情仇呢?   王世襄與故宮的關聯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
  • 王世襄「賣」家具買房
    本報訊 《煙雲儷松居》實錄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情況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已逝世一年有餘。他生前到底有多少藏品?他為什麼沒有把價值連城的明代黃花梨家具捐給北京,而是輾轉由香港莊貴侖之手捐獻上海博物館?青年畫家榮宏君日前在京推出新作《煙雲儷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實錄》,對這些歷史疑問進行了細緻探討。
  • 你所不知道的收藏大家王世襄的趣事
    近些年來收藏界有一門類備受矚目就是古代明式家具,而使得此門類為廣大民眾所熟知這和一個老玩家有關係,可以說是正因為這個老玩家古代明式家具才得以聞名天下,這位老玩家就是王世襄老先生,提到玩我想人人都喜歡玩可是要論在那個年代裡誰玩的高級,誰玩好,玩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恐怕放眼當時的全中國唯有王世襄老先生了
  • 陳夢家:世人皆知馬未都,卻忘了他才是中國家具收藏首席「男神」
    所以,王世襄一生感念陳夢家的深情厚誼,敬稱他為「啟蒙老師」。客觀地說,沒有陳夢家這位亦師亦友頂級高手的耳提面命,王世襄連是否會與家具結緣,都亦未可知。更別說當風狂雨暴過後,一躍而成為「中國古代家具界第一人了」!盛世收藏,如今明清家具,早已是收藏界的「明珠領域」。
  • 醉心於明式家具收藏的名醫——葉承耀先生
    收藏的啟蒙之路葉承耀的兩位叔父可以說是他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所典藏的藏品包括玉器、瓷器、書畫、家具等,講求「高、精、尖」三大特點。葉承耀在收藏之路上潛心研究,同時他積極遍訪名師,不斷提升鑑賞水平。在瓷器方面,得益於著名瓷器鑑藏大家胡惠春先生,並奠下了他的收藏理念:只收藏真品與精品。
  •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收藏面面觀
    原標題: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收藏面面觀   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先生,彈琴、抄書、琢磨家具、漆器、銅爐,養鷹、馴狗,逗蛐蛐兒、養鴿子,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是我國著名的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中國文物界裡程碑式的人物,其在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間遊藝研究上學識淵博,見解獨到精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 馬未都老師是王世襄,我的師父也姓王
    馬未都的老師王世襄是一代大家,將畢生所藏明清家具全部捐贈上海博物館,有機會一定要再去觀賞。中午吃飯席間,師父介紹這位老伯是洪老師,收藏快30年了,論輩分是你師弟,論閱歷可以給你當祖師爺。洪老師客氣地說以後跟著教授,就少走彎路。真沒想到我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原來一直以為我是一個有身份證的人。心裡哈哈大笑,當然這事就開心一下就好了,學國學玩收藏,跟對人確實很重要。那麼下面就說說個子醜寅卯,從三家、四力說起。
  • 喜歡紅木家具的人都知道他——王世襄
    兒時,其家中有私塾老師教古漢語、經、史和詩詞等。大舅金北樓是民國北方畫壇領袖。王繼曾先生抱著一歲的王世襄出身顯貴的王世襄,在他小時候,家中就聘請私塾老師,教授經史和詩詞,為他打下良好的國學基礎。但他貪玩的習性也開始顯現。10歲時,王世襄就開始養鴿子,舉著大竿子趕鴿群。
  • 王世襄:追回萬件國寶卻被故宮開除,一己之力推動明式家具的身價
    王世襄「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還是他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在那個年代,大多數收藏家、文博專家都以收藏、研究金石碑帖為榮,因為它們帶著古代流傳下來的金石學優良基因,而認為竹木漆器類文物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其實早些時候,王世襄也渴望成為一名傳統的文博大家,他待過梁思成的營造學社。
  • 王世襄:追回萬件國寶卻被故宮開除,一己之力推動明式家具的身價
    近代湧現出許多能人,他們在各個領域勤奮耕耘,收穫碩果纍纍,著名的文物鑑定學家王世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在近代他是文物界及收藏界響噹噹的大人物名震四方,就連荷蘭王國約翰·佛利蘇王子都對他讚不絕口。他在近代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起到重要作用。
  • 鄭欣淼:文博大家王世襄
    國內外一些收藏中國明清家具的機構和個人都曾得到先生的指點和幫助。比利時菲利普·德·巴蓋先生致力於中國家具的收藏,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中國硬木家具更具特色,世襄先生就一直給予指導。2006年,菲利普收藏的中國明代家具在故宮展出,先生親題展名——「永恆的明式家具」。
  • 王世襄先生與銅爐收藏
    >彈琴、抄書、收藏家具、漆器、銅爐,養鷹、馴狗,逗蛐蛐兒、養鴿子……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在這些「小而美」的事業上,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其實,自從中國嘉德推出王世襄的專場拍賣之後,市場就已經表現出對名家舊藏的渴求。中國嘉德在2013年秋拍再度為人們呈現王世襄的往日珍藏,除了耳熟能詳的家具、宣德爐之外,更包括了葫蘆、鴿哨等鮮見的內容,最為值得關注的則是王世襄的4隻宣德爐。
  • 玩出來的大家——王世襄
    他,就是王世襄。據王先生回憶,他在燕京大學文學院讀書時,曾有臂上架著大鷹或懷裡揣著蟈蟈到學校上課的驚人之舉。眾人的圍觀倒一點沒讓他感到不好意思,反倒仍雄赳赳氣昂昂從人群中走過。大學時的王世襄愛養鷹逮兔這般愛玩的學生自然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少年」了。
  • 艾克、王世襄和陳增弼,名家眼中明清家具的「大」與「美」
    這三位學者分別從不同學術角度將家具研究推向深入。艾克主要以結構入手,王世襄主要從工、藝去總結,陳增弼則更多藉助考古材料。  古斯塔夫·艾克  艾克對明清家具研究的學術軌跡相當清晰。他有深厚的西方美術史功底,1923年來華後研究中國建築,是營造學社成員,進而研究中國青銅器,最後終於在中國家具研究上成為一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