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家:世人皆知馬未都,卻忘了他才是中國家具收藏首席「男神」

2020-12-20 劉宅宅

上個世紀,陳夢家是受公認的文史天才。他總有本事讓一切枯燥至極的事物,在他筆下變得活蹦亂跳,夭夭如也。民國才子,我最喜歡的就是錢鍾書與陳夢家——這對傳聞中的「情敵」。

陳夢家.1911—1966

陳夢家出生於浙江上虞。記得前日,朱老師說,民國時期其上虞鄉賢最知名的當屬夏丏尊,似乎不確。論知名度與影響力,陳夢家顯然要高出很多——儘管,這位聞一多最看重的學生、「徐志摩的接班人」、「錢鍾書暗諷最多的對手」,最終只活了50來歲,是天妒英才少壯橫死。但是,他的生命是如此五彩斑斕又驚才絕豔:

他上大學時,本身學的是法律,可其一生,竟橫貫新詩、翻譯、收藏、考古、文獻、漢簡、殷商甲骨、商周銅器、文學評論等等一大串幾乎毫無相干的領域,上徵下討,葷素不忌。而且,往往只需兩三年,即可躋身該學科第一流位置,寫出「必讀書」著作,令人咋舌——當代最「吹牛」的龔鵬程,也只敢說花三五年即可成為該領域「專家」而已。

自詡「天下第一才子」的龔鵬程

可他偏偏又不是懸梁刺股苦讀型。他其實很好玩,近乎玩玩鬧鬧做學問,作為帥哥「落拓有中國文學家氣味」。就連他的妻子趙蘿蕤,直到晚年都想不通:這位一旦家裡有了電視機,能每晚都看到夜深人靜的夫君,到底是如何跟變戲法一般,竟同時寫出諸如《殷墟卜辭綜述》這一部部名篇巨著的?

這種時刻能讓同行沒飯吃的資質、才情及眼光,過去的100年間,大概也有隻有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郭沫若等寥寥數人可堪抗衡吧。至於「當代家具收藏頭號大腕」馬未都,我看收藏界都有人說了,「馬爺再努力100年,也許才勉強夠得上40歲時的陳夢家」,話雖刻薄也絕非完全扯淡。

當今收藏界「頭把交椅」馬爺

比如,馬爺搞了一輩子家具收藏,可如今他的「觀復博物館」裡,全部家具的價值頂的上人家一張「黃花梨馬紋透雕靠背椅」嗎?收藏這東西,本就拼質不湊量——張伯駒號稱近代以來業界第一大咖,可他掌握的書畫數很「寒酸」,不過100來件而已。


不說白話詩以及考古了,單單「業餘」的明清家具收藏與研究,陳夢家至少在海內那也是先行者、NO.1。

2013年嘉德拍賣,王世襄製作的花梨木獨板畫案以1265萬元成交

後來在這個領域堪稱「第一人」的王世襄先生,也是在他的指導與影響下,才得以成就的。所以,王世襄一生感念陳夢家的深情厚誼,敬稱他為「啟蒙老師」。客觀地說,沒有陳夢家這位亦師亦友頂級高手的耳提面命,王世襄連是否會與家具結緣,都亦未可知。更別說當風狂雨暴過後,一躍而成為「中國古代家具界第一人了」!

盛世收藏,如今明清家具,早已是收藏界的「明珠領域」。隨便一把交椅、一座屏風、一副几案,都能拍出千萬以上的巨款;熱炒附帶所致,我老家廣東順德那邊的紅木家具公司,近些年靠著照抄《明式家具珍賞》,生意好到真得沒日沒夜加班才行。「誰說文人無用,一個人一本書可以造就並養活一個行業」。

「情敵」錢鍾書致信,詞句很客氣,稱「夢家吾兄」,並問「嫂夫人」安

而陳夢家,是國內這一風氣的拓荒者、是津梁權輿所在、是無可爭議的首席權威,更是日後的「當代第一人」王世襄的領路人,更是王感念一輩子的「男神偶像」。這個「段位」排序,一直都是很清楚的:「當代家具第一人」馬未都,認為自己終身不及老師王世襄萬一,而王世襄則自稱給陳夢家抬腳都不夠。

年輕時的馬未都與王世襄

都說「娛樂是個圈」,而收藏更是一個「圈」:找對圈、跟對人,才能學到真本事,甚至才能買到精品與珍品。儘管,最令人遺憾的是,」但開風氣「的陳夢家,還沒來得及留下一本相關專著,就不幸死於非命了。這樣的工作,還得靠王世襄及其嫡傳(比如田家青、馬未都、伍嘉恩等)陸續完成。

王世襄嫡傳弟子田家青

早年間,王世襄還在京城街頭玩蛐蛐的時候,陳夢家就已經是狂熱的古典家具收藏發燒友了。1950年代,那時的古家具無非「竹頭木屑」玩意,幾乎還沒引起任何國人重視時,時任清華中文系教授的陳夢家,就不惜將全部收入都用於購買古董字畫與家具了。他的住所——北京錢糧胡同34號的小院,全被這些物件塞的滿滿當當。

中國的古典家具,其製作、工藝、美學,確實是舉世無匹的。既璀璨奪目又獨具一格,瀰漫著最深厚光華的中國氣派。尤其是完成於明代中晚期的,那些布滿「古漆斷紋」的古雅物件,獨一無二的無釘榫卯組合體系,深合人體工程學的科學構造,真是美輪美奐又十足「現代主義」。

1949年的陳夢家、趙蘿蕤夫婦,在燕京大學家中

而且,那天然物我同一的材料追求,那大道至簡的美學風格,清新、端莊、舒適、雅致,真讓人嘆為觀止,是我華夏文明至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但是,過去的士大夫們,並不重視這些東西。雖然生活中很受用,可心理上總鄙為匠人玩意,無非奇技淫巧的小道。文人雅士之儔,是不屑花心思注目其間的,連「玩物喪志」都輪不到它們。

2015年,海外安思遠舊藏「明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萬美元成交

所以,明代怪咖文震亨,在其《長物志》一書裡,固然罕見地提到了家具,可言語間都是傲慢甚或鄙夷。真正能把古典尤其是明清家具,當作現代學科對象,正式地、系統去研究的,要晚至1930年代了。幾乎與德國人古斯塔夫.艾克博士同時,陳夢家就盯上了這片無人關注的寶山。

最早盯上中國家具的外國人——古斯塔夫·艾克與其妻子曾佑和

他課餘到處搜羅,到了1940年代,他在燕京大學朗潤園內的住所,室內已經是清一色「國之重寶」的明代家具精品。那時的他,是中文系教授,是中國銅器圖錄專家,是殷墟考古學大明星,同時也是彼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明式家具收藏家、研究者。在這些「竹頭木屑」身上,他傾注了大量精力與心血。

「當代京城頭號玩家」王世襄,是後來國際明清家具研究界的泰山北鬥。但他對明式家具的興趣,是在陳夢家的薰陶下逐漸形成的。表面上,他們是「哥們」:陳夢家大王世襄3歲,還是燕京大學校友——1934年陳考進燕大讀古文字研究生時,王同時進入該校國文系,彼此一見如故有了往來。當時的陳夢家,實在忙不過來時,屢屢會委託勤快敏捷熱心腸的王世襄,送那些家具去作拋光修理,這間接促成了王世襄與古典家具的一世淵源。

「明式家具皇后」伍嘉恩:「沒有王世襄就沒有我,但沒有陳夢家也不會有王世襄」

我們知道,王世襄出身極好、家境優越,是官二代兼富二代。王家有一座佔地20餘畝的園子名芳嘉園,王世襄燕大期間,就住在此處,鬥蛐蛐、種葫蘆、轟鴿子、燒制名菜,吸引了京圈大批文人與玩家在此雅集。1936年9月後,陳夢家碩士畢業,留校任教,也與妻子趙羅蕤搬至此園,與王世襄形跡更密,因為趣味相投常年廝混在一塊。

晚年同樣身兼各種「家」的王世襄

這些記錄可見他們彼此的日記、文章、回憶錄。那時的陳夢家,對於王世襄而言,雖表面上只是「學長」,實際亦師亦友。


1940年代,陳夢家夫婦從芝加哥留學歸國,正式涉足明式家具收藏與研究。那時候,在北平,他每每入城往魯班館等地搜集家具,都會叫上「小老弟」王世襄同往。

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一角

所謂「少年燕市稱頑主,老大京華輯逸文」,王世襄性情好動,喜歡飛鷹走狗和小物件,據說起初對明式家具這種大塊頭,並沒多少興趣。但他為人好奇又聰明,跟隨陳夢家接觸多了家具實物,又跟著逛了很多諸如魯班館、龍順成等等好玩的木器行,很自然地對明式家具有了興趣,甚至偶爾也會買一兩件做工精細的小物件玩玩。

1947年,陳夢家力促盧芹齋向清華捐贈的洛陽金村出土戰國嗣子壺

陳夢家進城購物時,如有看上的家具,來不及或不方便帶回住所的,會暫存家大業大的王世襄處;有需要修理的,也會時常請王世襄代勞,王世襄生性頑皮,會專門到修理店看師傅如何整修家具,樂此不疲;而陳夢家積累的家具學問,也對王世襄傾囊相授。後來,王世襄出版名作《明式家具珍賞》,其中圖錄有38幅都是陳夢家舊藏。

《明式家具珍賞》內頁

也就是說,正是在陳夢家的指引下,王世襄才對明式家具有了了解的興趣,並逐漸走上了家具的收藏與研究之路。所以,他終生都非常感戴,念念不忘陳夢家這位「啟蒙老師」。在王世襄眼裡,陳夢家不僅是一等一的專業大師,其堂堂儀表與言行舉止更洒然如雲端中人:

馬未都:家具收藏上,至為遺憾的是,陳夢家先生想寫書但最終沒寫成

他既能對每件古物來龍去脈如數家珍,對那些拼接偽造家具像裝了火眼金睛一眼能辨,而且「無論行事坐臥,亦或抽菸喝茶,都極為氣派,每回走進古玩店,商人都會對他永遠畢恭畢敬」。在《懷念夢家》一書末尾,王世襄深情寫道:「若假以天年,陳夢家早已寫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這題目輪不到我去寫,就是想寫也不敢寫了」,這是謙辭也是大實話。

陳夢家書法

只可惜,如此天才竟未盡其才,坎坷而死。他去世後,所辛苦半生所搜集的那些家具,也隨之零落四方。如今的湖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其中明式家具全世界聞名,而所致其珍其實基本都是陳夢家、王世襄的舊藏。到後來,馬未都以家具收藏起家,一舉創辦「觀復博物館」,可最有價值的「鎮館之寶」仍然是來自陳、王等人的傳承。陳夢家與王世襄,既是國內古典家具研究的開山,也是其中收藏的集大成者。

前段時間,我還專程到上博家居館參觀。傍晚時分,綺麗廊廡,遊人如織,往來士女多衣衫嫻雅,好一派豐亨豫大之狀。只是,文傻如我還是不免出神:他們之中,可曾有誰在這些花楠紫檀烏木花梨的舊物上,讀出過淪肌浹髓的血淚信息?

相關焦點

  • 世人皆知王世襄,卻不知他才是中國古家具收藏第一人!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陳夢家是誰?為何能讓一代藏家王世襄敬佩不已?他們之間又曾發生過怎麼樣的故事?
  • 王世襄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陳夢家是誰?為何能讓一代藏家王世襄敬佩不已?
  • 王世襄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
    說起明式家具研究與收藏,世人皆知王世襄。王老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和傳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收藏的明清家具也樣樣是精品。但是,在他著錄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扉頁卻印著「謹以此書紀念陳夢家先生」。陳夢家先生是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曾與聞一多朱湘、徐志摩一起被稱為:新月詩派的四大詩人。此外其更是中國古典家具收藏家第一人,按照現在的說法,他就是一名妥妥的實力派斜槓青年。
  • 古家具收藏第一人,王世襄的啟蒙老師——陳夢家
    接著說了這樣的話: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的啟蒙者,他自己買的家具跟陳夢家的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家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王世襄先生的話一語道破陳夢家在中國古家具收藏領域的成就跟地位,那麼,他為什麼在談及陳夢家先生時連聲說可惜了?他跟王世襄之間又有過怎樣的風雅往事?
  • 陳夢家論明式家具藝術
    )陳夢家除了藏玩古典家具,對漆器、版畫、竹刻也頗有興趣,他曾對王世襄先生說道: 「現在我致力於專業研究,待年老時再做些專業以外有興趣的工作。」"中庸 "概念在陳夢家的藝術論述裡多次出現,他認為一切物之表現都要有節度,以求得「中和」之結果。
  • 1月12日 馬未都說家具收藏(七)小家具大境界 馬未都
    馬未都     主講人簡介:     馬未都,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館長。     1981--1995年,進入中國青年出版社,擔任編輯。    從1980年起,馬未都就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十餘年裡他以瘦馬等為筆名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上百篇,後由作家出版社結集出版。     馬未都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20世紀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
  • 家具收藏家的夢想
    擁有一把黃花梨圓後背交椅,是全世界明式家具收藏家的夢想!保留原好制於明代的黃花梨圓後背交椅,傳世品非常稀少,每一把都是殿堂級文物。據專家估計,全世界公私所藏加起來也超不過10把,能自由流通的更是鳳毛麟角。
  • 陳夢家:考古學家之隕
    王世襄一直說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的啟蒙者,王世襄說自己買的家具和陳夢家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家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業餘潛心於名人信札收藏的方繼孝就在那時候收集了陳夢家夫婦與友人的上千封通信,其通信對象幾乎涵蓋了上世紀中國最重要的學者。「我研究陳夢家的信件有10年光景,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我行我素。雖然廣泛交友,但是交得很深的朋友不多。他看得上的都是泰鬥級的人物,往往有點孤立的意思。」方繼孝說。
  • 馬未都說家具:房子大了就需要中式家具,西式家具僅實用而已
    馬未都不僅以傳奇式的收藏經歷和創辦中國大陸首家私立博物館而引人注目,更因卓有建樹的學術成就享譽圈內。鑑於此,記者就家具收藏問題,採訪了馬未都先生。上世紀70年代初時家具最便宜了,價格你都不能想像。我認識一個部隊上的人,家具是部隊發的,他一轉業什麼家具都沒有,就買了全套紅木家具,才花了60塊錢。到了80年代,一件紅木方桌也就100多塊錢,但黃花梨木、紫檀木家具更便宜,才60塊錢左右。那時紅木可以出口賺取外匯,有商業價值。而黃花梨、紫檀木不許出口,國內沒人買,國外人也買不了。
  • 收藏大觀——馬未都和他的觀復博物館
    馬未都曾於1980年—1990年任職於中國青年出版社,十餘年裡他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上百篇,並結集出版。1980年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鑑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並參與編寫《中國鼻煙壺珍賞》。
  • 陳夢家:考古學家之隕(3)
    王世襄一直說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的啟蒙者,王世襄說自己買的家具和陳夢家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家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私底下,在陳夢家的眼裡,除了朱自清還算是學問家外,李廣田、吳晗等人的政治激情都蓋過了他們的學術造詣。而馮友蘭也要到1948年下半年才回國。這段時間,陳夢家的精神相對而言是比較寂寞的,他的性情依然對政治很冷淡,這在客觀上迫使他將精力投向清華文物陳列室的籌備。
  • 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竟然是王世襄的啟蒙老師,一代家具收藏大家!
    並且,正是因為有了跟他的交往,才促使王世襄先生後來寫出了古典家具的鴻篇巨著——《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接著說了這樣的話:陳夢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的啟蒙者,他自己買的家具跟陳夢家的沒法比,自己買的是邊邊角角,不成系列,陳夢家買家具是一堂一堂地湊,大到八仙桌畫案,小到首飾盒筆筒,一應俱全。在《懷念夢家》一書的末尾,王世襄更是這樣寫道:如果假以天年,陳夢家早已寫成明代家具的皇皇巨著,這個題目輪不到我去寫,就是想寫也不敢寫了。
  • 陳夢家:被傳記遺忘的大師
    後來,詩人陳夢家又有多部作品問世,同行方瑋德評價說:「能運用本國詩的氣味,天真的完美的技巧,在各種和善的形式上表現自己,使新詩成為近代天然中國文學的產物,而確定其生命並完成其初唐時期的這便是無疑的算夢家的詩。」  除了詩人,陳夢家身上可貼的「標籤」有很多,如考古學家、文學家、收藏家等等,他像精力充沛又好奇敏銳的旅人,在人文世界四處遊歷,令人嘆服的是,足跡所至,竟都成了一份地標。
  • 陳夢家,可惜了的大才子!
    ,記下必要的資料……」(趙蘿蕤《憶夢家》) 為了儘可能全面搜集流散海外的銅器資料,陳夢家往返底特律、克利夫蘭、聖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紐約、紐哈芬、波士頓、普羅維登斯、普林斯頓、舊金山、火奴魯魯、多倫多等數十個北美城市,並於1947年前往英、法、丹麥、荷蘭、瑞典等國,遍訪當地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
  • 「京城第一收藏家」馬未都,如何看待收藏的?這兩點你得知道
    馬未都何許人也?江湖中一直有關於他的傳說!他擁有多重身份:作家、文化學者、編劇、收藏家、文物鑑定家。馬未都在收藏界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人稱「馬爺」,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譽!不僅如此,他還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立古典藝術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 除了徐志摩弟子,捐贈的倡導者,陳夢家還寫了豫劇《紅日》
    在中國文學史裡的陳夢家(1911-1966)是浙江上虞人,出生在南京,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16歲考取中央大學法律系開始寫詩,他師從徐志摩、聞一多。很難將這位才子和豫劇創作聯繫起來,近日,陳夢家創作的《紅日》劇本手稿在在朵雲軒宣布露面,引起學界轟動。
  • 王剛馬未都追思王世襄:其收藏無人能望其項背
    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收藏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甚至有人稱他為奇人、北京最後的貴族、情趣大師、中國第一玩家……  無論是今天在京舉行的追思會上的與會者,還是近日接受本報專訪的名人王剛與馬未都,無不認為王世襄是文物「大家」。  王剛追思  「有些對王世襄先生的報導過於淺薄、輕佻。
  • 馬未都收藏戚家刀: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刀原來是仿製日本腰刀?
    馬未都在訪談中提到他收藏的這把戚家刀,刀苗子窄細彎神似日本刀,這種刀的特點追求的是砍刺能力,短小精悍,快速出擊。 戚繼光借鑑日本刀這個特徵,來彌補當時中國刀的短板。 其實兜兜轉轉,日本刀也是脫胎於唐代的刀器,加之注入日本武士之魂,才成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 陳夢家:從新月詩人到撰寫豫劇《紅日》的背後
    我父親也沒有給我看,有一天他不在家的時候我拿出來,看到寫的是《紅日》,《紅日》那本書讀過,我一看這上面是什麼,我翻了一翻,這才發現是陳夢家先生編寫豫劇的手稿,但是過後我就忘記了,因為太久了,家裡也比較忌諱說這些事情,過了五年是「文革」,我們家裡得到了一些信息,可能要燒一些東西,怎麼辦?
  • 陳夢家是聞一多和徐志摩的學生,他在新詩史上有什麼樣的位置?
    近日,一則拍賣消息將人們的關注點又集中到詩人、學者陳夢家身上。其豫劇《紅日》手稿將進入朵雲軒秋拍。一代學者大家與中國戲曲是怎樣的淵源,本文將揭示一二。作者:陳均陳夢家先生少年以新詩聞名,後以青銅器及古文字研究立身,又以明清家具的收藏為佳話,可以說是一位經歷、蘊藏非常豐富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