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建築文化|日本古代建築入門圖解(日文版)

2021-02-19 中式營造

點擊標題下『中式營造』一鍵訂閱關注

日本古代建築指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的建築。日本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木材,木架草頂是日本建築的傳統形式。房屋採用開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簷深遠。居室小巧精緻,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內木地板上鋪設墊層,通常用草蓆作成,稱為「疊」(漢語音譯「榻榻米」),坐臥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風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持統女皇(690~697年在位)以前,皇室也是每朝都營新宮。 

欽明天皇在位(539~571)時,隨著中國文化的影響和佛教傳入,日本建築開始採用瓦屋面、石臺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舉架和翼角的屋頂。出現了宏偉莊嚴的佛寺、塔和宮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築式樣也發生變化。外來文化對日本建築的影響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是吸收中國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9世紀末逐漸日本化;

第二階段

是受中國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響,到16世紀以後完成日本化。

第三階段

是受歐洲國家建築風格影響,到20世紀初完全日本化。但此時期的建築多為貴族王室所用,民間仍然使用中式日版建築。


神社特點:

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築物。神社歷來實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時期(如20年、60年)重建一次。所以,現存神社屋宇有些雖仍保留早期住宅遺風,但都是後世重建的。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觀都比較簡單,用木板牆,下部架空,雙坡木架草頂,屋面無舉折,不施彩色和雕飾。有兩種基本式樣:一種稱為「大社造」,以島根縣出雲大社為代表;現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懸山式屋頂,山面開門,室內有一根中心柱。另一種稱為「神明造」,以伊勢神宮為代表;其特點是社屋三開間,正面明間開門,屋頂也是懸山式。

平安時代以後,神社建築式樣增多,出現了單間方形平面,兩坡頂山面加一個披簷的「春日造」;將「神明造」前簷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兩者屋頂聯成勾連搭的「八幡造」;在三開間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簷的「日吉造」等。此後,神社的式樣和數量都不斷增加,到大正年間(1912~1926),日本全國有大小神社約12萬所。 

丨中丨式丨營丨造丨

傳承傳統文化精神

註:本文由中式營造(ID:Chinese-Construction)整理編寫,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其他平臺轉載需後臺留言授權。

長按二維碼    一鍵關注    
了解更多中式文化    開啟傳統建築之旅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一座木質的城市,東方古代建築文化在此得以傳承
    木材,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選擇了木材來搭建遮風避雨的房屋。在之後的歷史進程中,東西方文明在建築文化上走上了各自的發展道路,西方建築逐漸偏重於使用石材,而東方更加推崇木結構。
  • 日本京都——一座木質的城市,東方古代建築文化在此得以傳承
    木材,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選擇了木材來搭建遮風避雨的房屋。在之後的歷史進程中,東西方文明在建築文化上走上了各自的發展道路,西方建築逐漸偏重於使用石材,而東方更加推崇木結構。
  • 視野:日本傳統民族建築中文圖解
    城堡日本的城堡在15到16世紀的戰國時代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為禦敵於國門之外,這些城堡設計時匠心獨具,建築上結構堅固。輝煌儼然的城堡建築還反映出城堡主人的權勢之大小。還有連帶建築如外廳、珍藏樓等,但是這些建築的布局沒有一定之規。
  •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了解東方風格的古代建築
    本文乃作者馬娟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具有東方風格的中國古代建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構成了我國人文旅遊資源的基礎。古代建築的類型多種多樣,但是從旅遊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只有那些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觀賞和體驗價值、並且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古代建築,才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有目的地選擇討論了古城建築、宮殿建築、陵寢建築宗教建築、橋梁建築等具有豐富文化意蘊的古代建築。在討論過程中,我們亦涉及到建築結構的本身,但其目的是為了探索其包容的文化意義。
  • 免費 / 西方建築圖解詞典
    繪友出品了一系列的免費繪畫視頻、素材,本期內容為西方建築圖解詞典。輸入相應關鍵字後獲得下載連結及密碼~/ 獲得方式 /關注繪友  ID:huiyoustudio或掃描文章最下方二維碼關注後回復關鍵字(長按複製下方文字)西方建築圖解詞典
  • 禪與古代日本園林建築
    摘要:禪與古代日本建築園林 禪宗勃興於唐,盛於宋,其間相繼傳入朝鮮、日本和越南甚至新加坡等周邊國家,並對當地的文化、宗教、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這其中對日本的影響尤為重要和明顯。禪宗最初由日本入宋求法的僧人榮西和道元傳入日本。
  • 漲知識:故宮100座建築圖解
    摘要如今,使用淡化官方色彩的形式,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外交方式,通過欣賞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增進領導人之間的交流和個人關係。比如說,故宮去年迎來了尊貴而特殊的客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正式開啟,——茶敘、參觀宮殿、修文物、聽京劇……如今,使用淡化官方色彩的形式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外交方式通過欣賞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增進領導人之間的交流和個人關係比如說,故宮去年迎來了尊貴而特殊的客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正式開啟
  • 日本建築文化的禪意之美
    日本四面環海,土地狹小且缺乏資源,常年受到地震、海嘯及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的襲擾,因此古代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極短暫,在面對死亡時如何化解心中的恐懼與不安,是日本人乃至全人類所必須面對的問題。禪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深遠,日本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理論和居住觀,在日本人的精神生活、藝術修養以及建築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禪宗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學者認為,日本人是為了美而活著,而究竟是禪造就了日本人對於美的執念,還是為美而活的態度造就了禪在日本的發揚與壯大,這已經不再重要。禪已經滲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創造出了獨有東方韻味的審美哲學。
  • 《從建築看日本古代史》
    武澤 秀一/著書籍總頁數:426頁出版社:築摩書房(2017/04/05)開本: 17.7 x 10.6 x 1.9 cmISBN-13: 978-4480069566【主題・內容】      建築是權力者們運用的政治語言
  • 建築風水學有何作用?建築風水學入門知識
    建築風水學有何作用?建築風水學是中國古代建築理論三大支柱之一,到現代已在其基礎上發展為現代建築風水學說--時空環境學,傳統的風水理論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認識和研究並取其精華地應用。現代社會的建築設計均自覺或不自覺地涉及現代風水理論--即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天文學、氣象學、環境學、建築學、生態學、人體生命信息學、以及:美學、倫理學、宗教、民俗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科學理論。建築風水學中國古代建築理論的靈魂,在中國建築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 最全建築風水吉兇與實例圖解,信則有,不信則無
    最全建築風水吉兇與實例圖解,信則有,不信則無建築風水是迷信還是科學?如何看待建築風水?什麼是建築風水?提及建築風水,許多人腦中會立即浮現修道之人,一柄司南羅盤,一邊環顧四周,是古人與超自然力間的一種溝通方式。
  • 「圖解靜力學」黃大衛博士:建築形態演變的結構視角
    在東方,木材被加工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廣泛應用在結構中的各個部位,其使用範圍遠不止局限於建造房屋。大到船隻小到家具,木材都隨處可見。這是一種最大化利用材料性質的做法。而在歐洲,雖然木材並不稀少,但是由於文化傳承的原因,石塊成為了使用最多的建築材料。從民居到教堂,從市場到城堡,無一不是由石材砌築而成。
  • 回顧|「精神性建築」與「建築的精神」—— 「大師之芒·日本現當代文化建築巡禮」分享會
    僅以十二位大師及其作品,很難簡單概括出日本現當代建築在審美上的共性,但胡昂教授在講述中多次提到的這些建築中的符號性表達,能為聽眾提煉日本建築的美學共性提供線索。 胡昂教授說建築應該是「敘事的」、因其敘事就要有轉承啟合,就要有必要的引入。
  • 融創·宜和園丨現代東方建築美學的icon
    眾多具有東方建築美學世界觀的建築大師,在這種全球藝術潮流中,也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級文化icon,在我們目光所及之處,常常能見到他們的作品和活躍的身影……貝聿銘,以藝術堅持建築千秋大業作為一位極其理想化的現代主義建築藝術家,貝聿銘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濡染,對帶有東方藝術元素的創新建築形式,始終抱有不滅的藝術堅持。
  • 日本的建築保留了哪些中國古代元素?_澎湃新聞-ThePaper
    X 日本的建築保留了哪些中國古代元素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日本在隋唐時與中國來往較多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木裝修、榫卯、木材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木裝修、榫卯、木材對木作知識的梳理與總結,是筆者40餘年古建築工作經驗與體會,提供大量照片並配詳細圖解,通俗易懂湯崇平同志的這本書
  • 《紅樓夢》建築圖解
    早有人從建築學的角度,從規劃、建築、室內、景觀四個方面,一幅幅精細描繪的外觀圖、平面圖、內部細節圖,帶我們的紅樓夢中移步:黛玉的森森修竹掩映的瀟湘館之幽,探春的芭蕉梧桐襯映的秋爽齋之闊,寶釵的依山傍水懷抱假山的蘅蕪苑之淡,寶玉的花團錦簇金碧輝煌的怡紅院之豔——大觀園每一處建築群,都有著獨自的風格,映襯著主人的性情品格,全面展現《紅樓夢》中的中國古典建築藝術世界。
  • 日本代表東方文化?瑞典人在美國1:1複製承德建築,代言中國風
    一、密西根湖畔的金廟 世博會開幕當天,前來參展的人們驚訝地發現,在世博會場館中出現了一座從未見過的東方建築,高聳的屋簷與數十根深紅色的木柱傲然挺立,彰顯著古老東方國家的文化魅力。對於世博會中國人並不陌生,早在清末時期即開始參加,在數十年的參展生涯中更是斬獲金獎、銀獎無數。
  • 驚豔整個 的東方美學建築 開發商都應該看看
    從《富春山居圖》和《寫山水訣》中的「遠山」、「次山」、「近山」的空間表現手法中汲取靈感,以山水為主題來體現山水可遊可居的意境,巧妙地融合了城市山水文化,並通過富陽建築語言展示了富春江山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內涵,成為富陽乃至杭州的地標性建築。
  • 感受日本現代建築之美
    這周給大家安利一部介紹日本現代建築的紀錄片《壺中: 日本現代建築之美》。本片闡述日本建築的傳統概念,從西方外來國、也從日本本土的角度審視。「壺中」蜿延穿,越未來願景、傳統、自然、混凝土、園林與高科技,揭示日本近代建築師安藤忠雄與伊東豐雄等人如何在讓人驚嘆的建築作品中,完美融合了現代思想與古代哲學。本片闡明日本現代建築如何在傳統中尋找根基,進而影響北歐的建築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