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止有歌有酒,還有詩和遠方

2021-01-09 愛相聲的老貓

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但凡經歷出遠門就像是經過生離死別,自古以來,那些有才識,有抱負的人,大多都是偏居一隅,在深山裡蓋一座草廬,每日裡召集三五個好友飲酒作樂,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默認的事了。

但是我們被稱為腦洞最大的唐代詩人『李白』卻偏偏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說李白,他的足跡可是跨越了山河大海,穿過了人山人海,二十多歲便告別了雙親,走出故地巴蜀,走向詩和遠方。

一名翩翩少年郎,胸中滿懷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然而李白卻同樣是豪放不羈,有著浪漫主義詩人的美稱。

《峨眉山月歌》便是李白離家遠遊的第一首詩,描繪了在小舟上看到的夜景,也表達了對親人和朋友的思念,畢竟當時交通不方便,最後離別的那一面就有可能是最後一面,當然,李白在這次出行之前與父母見的一面也確實是最後一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一生之中去過的地方幾乎佔了一半的中國版圖,據統計這一生總共到訪了18個省市自治區,206個縣城縣鎮,攀登過80多座名山,遊覽過60多條江河。

一首《望天門山》的『孤帆一片日邊來』顯現出了李白第一次從巴蜀出來走向外面世界的豪邁灑脫和無拘無束的感情,就好像一艘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加靠近天門山的景象。

李白因為性格豪放,不願意靠科舉去進入仕途,而是寄希望於他人的推薦走入官場,雖然十年遊歷山水,結交了很多名流,創作了很多優秀的文章,卻是一直沒有得到賞識,也曾經自薦過,自認為是千裡馬,卻沒有遇見伯樂。

直到被吳筠推薦,被成功召到長安,供奉翰林,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李白文採斐然,此後一朝成名天下知,也因為才氣被皇帝所賞識,後來和權貴不相容,在位三年便棄官而去,繼續他漂泊四方的生活。

當然在這一次次的旅行之中,李白不僅僅只是遊山玩水,同時也了解了很多地方的風俗,結交了很多的好友,認識了很多名媛,在洛陽和開封結交了杜甫和高適,三個人結伴一起遊山玩水,自此也擁有了深厚的友誼。

很多人都說李白的一生是坎坷的,我感覺並不盡然,遊山涉水,見識了祖國的波瀾壯闊,雖然遠離朝堂卻有一二平生摯友,唯一讓我感覺遺憾的是,李白二十多歲離家,沒有或者極少回家。

相關焦點

  • 秦觀失意的人生:生活不止詩與遠方,更有酒和姑娘
    一、秦觀的詩與遠方看來這秦觀年少時有著美好的詩與遠方,頗想成就心中壯志,建功立業,「回幽夏之故墟流聲無窮,為計不朽」,然而,那詩篇,那遠方,「恨如芳草,悽悽剗盡還生」。秦觀飽讀詩書子集,但科考頻試不中,大詩人蘇軾非常欣賞他的詩才,勸他不要「勉強科舉」,倔強的秦觀參加元豐五年(公元1084年)的科考又一次鎩羽而歸,直到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才如願金榜題名,初授予定海主簿,轉蔡州教授。隨後又得到蘇軾和範純仁的大力舉薦,應制科試,進策論,任宣教郎,逐漸升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
  •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正當旅遊熱浪翻滾的當口,人們浮躁的心靈打開了一扇通向遠方的窗戶。於是,背起雙肩挎包,帶上裝著滿滿炸雞腿和披薩餅的皮囊,風起雲湧般地離開自己呆厭煩了的地方,去看別人呆厭煩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模樣,嘗試一程人生苦短焦作不安的流浪。美國總統詹森說:「一個人在旅遊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女兒和女婿,肚子裡沒有半點墨味,祖國那麼多大好河山,還有五千年文明的名勝古蹟,沒踏過半步,卻一腳飛越國界,去瞻仰異國風情。
  • 賞析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吾相酒店主題...
    主持人娓娓道出了本次沙龍的初衷:當今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都很快,我們離詩和遠方越來越遠了。然而,正是詩提醒著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還有基本生存之外的理想存在著,這正是舉辦《詩與遠方》主題沙龍派對的初心。首先,由東太集團姜流董事長致辭。他說,生活雖然瑣碎而繁忙,但詩和遠方依然不能放棄,因為那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
  • 人生不光有生活,還有詩和遠方。
    我們講的人生,不僅僅是生活,不僅有「清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的瑣瑣碎碎,父母兄弟,妻子兒女,親朋故舊,工作學習,為生存而奔波,為事業而打拼,還有情懷,還有詩和遠方。看中央電視臺的兩檔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國地名大會》,你會覺得,人生其實是很豐富多彩的。
  • 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看似文藝風爆棚,讓人難以理解,實則卻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無數人奮勇向前的時候,這一句話,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根本。懂得其中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那麼也就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夢想)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最早出自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文章中是這樣說的「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我不入流,這不要緊。我每一天開心,這才是重要的。」
  • 旅行團海寧「弄潮」,《還有詩和遠方》詩&歌和鳴溫暖收官
    本周,《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將迎來溫暖收官,華少、張紹剛、胡海泉和李一桐、陳銘組成「詩和遠方旅行團」來到浙江海寧,重走百年前徐志摩、胡適等人的觀潮之路,也在錢潮的陪伴下,為歷時兩月的「詩和遠方之旅」畫出完滿的句號。
  • 旅行團海寧「弄潮」,《還有詩和遠方》詩&歌和鳴溫暖收官
    本周,《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將迎來溫暖收官,華少、張紹剛、胡海泉和李一桐、陳銘組成「詩和遠方旅行團」來到浙江海寧,重走百年前徐志摩、胡適等人的觀潮之路,也在錢潮的陪伴下,為歷時兩月的「詩和遠方之旅」畫出完滿的句號。
  • 不惑之年,是否還有詩和遠方?
    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又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還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已近不惑之年的老少年們是否真的已經不惑?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經歷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也有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背景不同、經歷不同、追求不同。
  • 不甘心眼前的苟且,閱讀胡適的《詩與夢》,生活有詩和也有遠方
    關於生活的無奈以及詩和遠方的話題,早在一百年前,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已有論述,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作用白話文表達,通俗易懂,自然質樸而又回味無窮。胡適是白話文的先行者,他提倡新文學,語言要用白話文,文體要自由,內容要有新思想也要有新意。他的白話文詩集《嘗試集》是第一部白話詩集,具有裡程碑意義。
  • 辛棄疾: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錢和數不清的姑娘
    生活不止柴米油鹽,還有詩酒花。元曲太長,唐詩太規整,恰到好處的是宋詞。宋詞的詞牌名就極美,聽著就像一個小故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是將士卸甲歸田,也未曾放下的牽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心情甚好,所見之處皆是快意的無限瀟灑。
  • 辛棄疾: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錢和數不清的姑娘
    生活不止柴米油鹽,還有詩酒花。元曲太長,唐詩太規整,恰到好處的是宋詞。宋詞的詞牌名就極美,聽著就像一個小故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是將士卸甲歸田,也未曾放下的牽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心情甚好,所見之處皆是快意的無限瀟灑。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你有詩和遠方,我有美酒佳餚相伴
    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有酒有菜,就等你和故事了】朋友聚會,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好酒與好菜了。和朋友談天說地,喝酒吃肉,暫時忘卻煩惱,盡情地訴說,別是一番痛快。
  • 高曉松50歲生日發文追憶人生!他有的不只是詩和遠方,還有江湖
    說到高曉松,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這個不羈卻又充滿才華的才子,給許多人的青春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無論是「將你同桌的頭髮盤起」,還是「睡在你上鋪的兄弟」,高曉松都通過他優美的文字展現了出來,高曉松的母親曾說過這樣的名句:眼前不止生活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而高曉松自己呢?他所擁有的不僅是遠方的田野和詩,快意江湖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 內心寧靜,在哪都有詩和遠方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每次讀陶淵明的《飲酒》,心中都會嚮往:三五好友,席地而坐,小菜幾碟,小酒少許。遠有青山雲霧,近有溪水潺潺,除去蟲鳴鳥歌,綠樹低吟,野花淺笑,只有好友飲酒淺談聲。酒到微醺,吟詩作賦。這,是內心深處嚮往的有詩,有遠方的生活。
  • 人生不應該只有苟且,還應有詩酒風流與遠方
    李白在湖北安陸和退休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後到襄陽拜訪荊州長史,不料求官不遂,乃作此詩以抒憤。 人生百年,一共三萬六千日,每天都應該往肚裡倒上三百杯酒。當下詩人酒意正濃,醉眼朦朧地朝四方看,遠遠看見襄陽城外碧綠的漢水,幻覺中就好像剛釀好的葡萄酒一樣。戲說這漢江若能變作春酒,那麼單是用來釀酒的酒麴,便能壘成一座糟丘臺了。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事情,但是這背後就是反應理想和現實的本質。我們如果把精力全部用來處理現實問題,那麼我們就像是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地行走,雖然每個路口都是最優的選擇,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我們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確定目的地,無休止的選擇最優路線上,那麼我們終會因為沒有落地執行而不能到達,即使我們的路線再優秀。
  • 《還有詩和遠方》,一切都是剛剛好
    最近被一檔節目「迷住」了,就是浙江衛視在周日檔推出的《還有詩和遠方》,第一季定位「詩畫浙江篇」,目前三期節目也都是在浙江省內的一些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地方錄製的。在後疫情時代,出行這件事我們要重新審視了,依舊人山人海的網紅打卡景點還是慢下來每一秒都是風景的小鎮呢?或許這檔節目會給你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
  • 這所國內頂尖的美術學院,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超乎你想像的美景
    聽到中國美術學院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會以為是在北京,其實中國美術學院坐落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其中象山區的景色特別美麗,來到這裡,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超乎你想像的美景!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國立藝術院。這個過程中,始終交疊著兩條明晰的學術脈絡,一條是以首任校長林風眠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條是以潘天壽為代表的「傳統出新」的思想,他們以學術為公器,互相砥礪,並行不悖,營造了利於藝術銳意出新、人文健康發展的寬鬆環境,成為這所學校最為重要的傳統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