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功」不僅僅是「功夫」!

2020-12-13 騰訊網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是一句武術諺語。對「功」來說,我們有著不同的解釋!

「功」的三種解釋

一就是,練拳練武術,只有堅持,只有能夠吃得苦中苦,才能有功夫上身!

萬籟聲先生有這樣一句話「練習武功,自初練以至功成,不知經幾許風霜,幾許困難,苟非堅心苦志之士,未有不半途而廢者」!

練習武術無論是簡單的健身功法,還是形意拳、少林拳等等,三年才可小成,十年方能大成!在練武術期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那是必須的,最終還需經過「三膘三瘦」,如此勁力才能練入骨髓!

二就是,對各個拳種功法的練習。

不同的拳法武術,有著不同的功法練習!

形意拳有一字樁、三體式;太極拳有無極樁、太極樁;少林拳有馬步樁等等。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拳術的多種多樣就是其博大的一個表現。戚繼光《紀效新書》中《拳經捷要篇》中列舉了相當多的拳種:有太祖三十二式長拳、六步拳、猴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巴子拳等等;明代鄭若曾的《江南經略》中列舉了當時流行的十一家拳法:趙家拳、南拳、北拳、西家拳、溫家溝掛拳、孫家劈掛拳、張飛神拳、破法三十六、拿法七十二、解法一百三十等等。

戚繼光所言: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拳法的練習,更是對武道的追尋!

三就是指的內功修煉,也是鍛鍊內氣的方法和功夫!

各種拳法的樁功都是內功修煉的一種方式!

內功修煉總,無論是靜功,還是動功,都離不開以意領氣、以氣率形、以氣催力。

拳術的內外之分源自明朝,明朝武術是中國武術史上一個重要的節點!

自古武術就以內氣為本,不得內功真諦,武術之路想要達到上乘境界是非常難的!

現代科學解釋「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用現代科學的理論方式來解釋這句武諺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

武術說到底是一種運動,是建立在運動條件反射之上的!

武術運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初級階段(泛化階段)。

這個階段,只能是一個感性認識,對武術的簡單了解,對武術內在的一些東西了解並不深刻。深入的講,就是反射的神經聯繫還不是很穩定,隨時都有可能斷裂!

第二、(分化階段)一段時間練習後,對武術的內在規律有所了解。

這個時候,大腦中的反射神經得到一定發展。

第三、(鞏固階段)進一步反覆練習。

這段時間,可以使練習武術的時候,讓條件反射系統固定下來。

第四、(固化階段)不斷反覆練習。

持續不斷的反覆練習,心領神會,這樣能夠讓運動神經達到固化,這個時候,武術練習就會出現自動化的情況!

假如不能夠持續的練習武術,讓神經系統建立連結,建立固化的條件反射,就算再簡單的武術秘籍,這樣學習武術,最終也只會「到老一場空」!

小年武術觀

能夠持續練習武術,是源於自己心中的一團熱火。

你能否堅持去做一件事情,都會在你的言談舉止中體現出來,或許練武術不能夠改變你的現狀,但是只要你堅持下去,武術就一定能讓你感受到驚喜!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做到極致,清風自來!

相關焦點

  • 是否真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論站樁的重要性!
    之前有很多武友問了站樁的一些問題,我也一直想寫關於站樁的文章,但是都不敢寫。因為站樁是功,我怕自己說不好,畢竟自己不是武術大成者,功夫也還沒通透,如果要寫,很多是前輩們的教導和經驗,以及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其實說明了練武的三大境界
    可老一輩武術大師都愛講一句:「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個「練功」到底是什麼功?傳統武術並不只注重招式,還注重身體素質,正所謂一力降十巧,一個強大的武者不僅耐力驚人,具有極強的抗擊打能力。打出的拳仿若帶著千鈞之勢,無論是威力還是氣勢,都不是只學習招式的花架子可媲美的,正所謂你打我十拳筋不痛骨不折,我打你一拳那就是拳拳到肉!
  • 練拳必練功,學太極拳該練什麼功
    說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練套路是練拳,套路練得再好也不能稱之為練功,只要不知道練功,練拳的時間再長身上依然不會有功夫出現,那麼就練太極拳而言什麼才是太極拳術之中的「功」呢,在編者所發的《大道至簡,太極拳練習中師者不願提及的秘密》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你騙它一式,它騙你一生
    但是,我們大部分習練者不諳其理,不懂其功,連最起碼的練拳程序都不懂,使得這一輝煌燦爛的民族瑰寶被我們今天演練得非驢非馬。為了使太極拳這一民族瑰寶能造福人類,讓習演者能在自身的有限空間裡達到修行的目的,我願把拋磚引玉,以嗜眾好。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有句老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為什麼有的人說現在太極拳都不講練功,講究松胯,講究用意不用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老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太極拳不練功,那麼,一切都是空的,架子也是空的,操也! 太極拳雖現代人說是內家拳,但是它卻是一個內外兼修的拳種!
  • 練拳就是練功,八極拳六合之我見
    胸者空也,空則不能力,須以氣主之,但身體有的發力須用提胸助之。肋者協也,如魚有腮,一開一合,一升一降,也就是體內橫隔膜上下運動,協助呼吸,促進氣血的流通。人身上下相合,則氣血通而真勁出。胸肋相合,胸肋之氣上交於頭頂,下交於足膝,中交於丹田,兩腎,入胸入背,有中間承接之妙。「心與腎合「實則為心氣與腎氣相合,相交之地便是丹田。
  • 隱藏在影視圈的劈掛拳高人,折服我的不僅僅是功夫
    陳師傅說傳統功夫能不能實戰,關鍵看你是否練到了身上。∣∣關於練功作為七十多歲的老人,又常年在外拍戲,我很關心這麼多年來他是如何堅持練功的。陳師傅說最早進入影視圈他是做武術指導,後來當演員,所以練功對他來說沒有斷過一天,但現在已經幾年沒有練拳了,畢竟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的確,陳師傅不同於一般的老人,他有自己的生意要做,還要經常拍戲。「那你不是停止了練功嗎」?我問。
  • 真正的功夫不分內外家
    其實,中國傳統武術根本沒有內家與外家之分,所謂的「內家拳」與「外家拳」,只不過是從形式上去劃分而已,因為正宗的中國功夫都是需要內外兼修。就以少林拳而言,也有72種高級氣功及多種丹功,這不是修內是啥子;而以內家自稱的太極、形意、八卦同樣有拳架、器械、散手等體系訓練。
  • 太極趙冀龍:計春華走了少林少練拳多練功才長壽!網友:不地道
    祝計老師一路走好[蠟燭][蠟燭][蠟燭]希望剩下的少林寺大俠們少練拳,多練功,健康長壽」。趙冀龍的微博下,轉發了中國新聞網的報導,人家的題目就是:《「禿鷹」計春華去世!確實,計春華老師在影視中「壞」得令人信以為真,現實中,他卻是一個坦坦蕩蕩的大好人,可是,作為自稱無極太極掌門的趙大師,卻借趙春華逝世,在「拳」與「功」的比較上下功夫,大師你可知:「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 武術分類:練功方法內家外家 內容可分套路散打
    武術的分類  按練功方法分:內家、外家    搜狐體育訊 過去武術稱為功夫,就是強調武功是武術的基礎,在中國武術中相當重要。拳諺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武功練什麼呢?
  • 從五步拳到武術!
    五步拳既簡單又很困難,說它簡單是因為只包含五種基本步法,也就是「弓、馬、僕、虛、歇」步,打完一趟拳只需十幾秒鐘,但要把五步拳打的標準也要下一番苦功。對於實戰格鬥來說,如果同樣的時間用來擊打沙袋,肯定比練五步拳厲害,那麼練五步拳的意義何在?嚴格地說五步拳是不能直接用來實戰格鬥。
  • 梁小龍的功夫如何?比李連杰成龍強嗎?
    香港「四小龍」之一的梁小龍,功夫相當不錯,他從小開始習武,長大後對自由搏擊也略有研究。據說,梁小龍曾獲得過香港自由搏擊比賽的冠軍,實戰能力十分了得,曾打的十幾個混混哭爹喊娘。
  • 南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
    南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是少林地術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修功法。古人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如果只重視腿技的訓練。而忽略了腿功的修煉,只能成為花架,先師地術門派著名武術家陳依九先生,早年以腿功著稱,被人們稱為「神腿九」和「鐵腳九師」修煉少林地術犬法鐵腿功最主要的是要有堅定的自信心和恆心。自信心是要相信自己通過刻苦的訓練能練成鐵腿功;恆心是指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練功。不能急於求成,要科學地按由淺入深的原則,結合中草藥水來洗腿脛骨以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 練拳練到想自殺,這些太極宗師吃的苦一般人受不了!
    那時清朝,北京地方上有各種功房。此如學寫字、繪畫的叫書畫房。練弓刀石的叫弓刀石房。練拳的叫拳房。於是我在九歲那年由家長帶我到練拳的功房去。教拳的老先生是全佑先生。由他的兒子愛紳、號鑑泉教我。如此類推,什麼撼腰、踢腿、鐵板橋……等等,先折騰出來弄好了,才開始練拳。過去練拳不是像現在這樣,一開始就去摸魚。要把上面說的功夫練出來,其實人人練都能成,就看你練不練,如真練就能成功。那時像我這麼個病孩子,一折騰實在是受不了。我曾經想跳井自殺。
  • 初練太極,該堅持什麼才好,不走彎路又能達到良好效果
    我們大都缺乏練功的系統理念,看似勤奮,卻難成功。待有了體悟和理性認知,又不再年輕,即使再努力,也難有大的造化。實為悲哀。」這段話內容頗多,今天我們只強調一點,不貪多。90歲時,鐵恩方先生說:「姿勢越簡單越出功夫。現在看來,只一個八卦走轉就夠了,就能把功夫練上身,甚至連單雙順都不需要。」
  • 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為什麼不管用了?其實缺了一個關鍵環節
    不難看出,太極拳「打手歌」中,「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這句話極有可能是化用少林《趨避歌訣》中「勢猛君休懼,四兩撥千斤」而來的。所以說「四兩撥千斤」的拳法絕不只有太極拳一種。公園太極拳是這樣,競賽套路是這樣,功夫演員是這樣,包括一些騙死人不償命的所謂民間高手還是這樣,當然不排除民間依然有高手,但是太少了,可遇而不可求啊!還有近些年愚弄大眾的閆芳耍猴似的太極拳;以及雷雷自吹自擂練成太極拳的絕技「鳥不飛」,結果十幾秒就被徐KO,輸了還叫囂什麼「術高莫用」。
  • 「武當派」的養生功夫
    不論祖師爺的歷史真實性如何,今天武當拳自述的淵源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少林拳,一個是內丹,所以也被稱為「內家拳」——既練拳,又練功,即功法、套路、格鬥三位一體,養生與技擊並重。  先說武當內家拳的「拳」,據說是真武大帝在睡夢中傳授給張三丰的,其特點是「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動作要「靜若山嶽,動若江河;行如蛇,動如羽;沉肩垂肘,虛心實腹,松而不垮,停而不滯,中心安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