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趙冀龍:計春華走了少林少練拳多練功才長壽!網友:不地道

2020-12-12 瑜說還休

以塑造「反派」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員計春華,7月11日去世後,在人們紛紛於網上表達哀思時,同是武林中人、自創了「無極太極」的掌門人;也曾是央視《體驗真功夫》主持人的澳洲華裔趙冀龍大師,卻在微博上發出了異樣的聲音:

「王仁則走了,這次是禿鷹。祝計老師一路走好[蠟燭][蠟燭][蠟燭]希望剩下的少林寺大俠們少練拳,多練功,健康長壽」。

趙冀龍的微博下,轉發了中國新聞網的報導,人家的題目就是:《「禿鷹」計春華去世!反派30年,他「壞」得坦坦蕩蕩……》——那麼,趙冀龍在這則微博中,更多的表達,卻難言坦蕩,顯然有著更多充滿他意與指向,無怪乎就有網友「行地哥」評論說:

「趙老師越來越不地道了,不幸早逝的人你也陰啊!」

確實,計春華老師在影視中「壞」得令人信以為真,現實中,他卻是一個坦坦蕩蕩的大好人,可是,作為自稱無極太極掌門的趙大師,卻借趙春華逝世,在「拳」與「功」的比較上下功夫,大師你可知:「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趙大師得出「少林寺大俠們少練拳,多練功,健康長壽」的結論,這豈不是「別有用心,不懷好意」了嗎?

趙冀龍這就有點自我揣測,趙春華病逝於癌症,是歸結於其多練拳上了吧?這就讓人會聯想到:多練外家拳,會折損陽壽?而趙冀龍要少林寺大俠們多練「功」,顯然是指內功、內家拳——比如趙大師的太極功,這不就是在變相為自己的太極功夫,在反向做廣告嗎?

趙大師又有何證據,能證明計春華的癌症,跟練拳有必然聯繫?而又能反過來得出多練「功」——則剩下的少林大俠們,就一定能健康長壽了呢?

事實上,生病、死亡,原因複雜,有基因遺傳,有環境變異等等不一而足——計春華老師是武打演員,病逝於癌症,趙大師就歸因於他練拳;那麼,計春華要是個農民,是不是就要將病因,歸因於他在田地裡勞累一生了呢?

而且,「死者為大」!在一個人剛剛去逝世時,就信口開河猜測其病因,且有為自己所練太極變相做廣告之嫌疑,趙大師,你覺得這樣好嗎?——趙大師不會忘記,武林中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詞,叫作「武德」嗎?

趙冀龍大師曾在央視「體驗真功夫」中,推出了所謂「民間十大太極大師」,其中就有他配合表演的雷公太極掌門人雷雷大師——就是被格鬥狂人10秒之間,打得滿面桃花開的那位。

雷雷在被格鬥狂人胖揍到「滅門」後,也一直在宣揚:「能打的不一定是武術」——顯然是在為自己的失利,為其此前誇耀的「太極神功能單手破裸絞」找下臺的階梯。特別是雷雷的「如用內功,會要人命」,更是驚世駭俗。

現在,趙冀龍大師竟利用計春華老師逝世時,大談少練拳、多練內功,才能健康長壽——如此為自己的太極做「軟廣告」,這真的就如網友所言:太陰、太不地道了吧?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趙冀龍無極太極,全球首家功夫養生在線教學平臺
    無極太極誕是全球第一家網際網路+功夫養生教學平臺,總教練是身心療愈專家、CCTV功夫類節目策劃人、武術家趙冀龍先生。無極太極專注於改善亞健康、療愈身心,服務於全球各行各業全年齡段的養生愛好者,至今已有3萬多實名認證學員,全網數百萬忠實粉絲,多次接受CCTV4等權威媒體採訪報導,享譽全球。
  • 練拳必練功,學太極拳該練什麼功
    說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練套路是練拳,套路練得再好也不能稱之為練功,只要不知道練功,練拳的時間再長身上依然不會有功夫出現,那麼就練太極拳而言什麼才是太極拳術之中的「功」呢,在編者所發的《大道至簡,太極拳練習中師者不願提及的秘密》
  • 練拳有四多:多練、多看、多問、多琢磨
    真打「千遍拳",不是按拳理拳法循規蹈矩,即使二十年、萬遍拳也拿不到太極真功夫。習練太極拳重要是輕靈。練太極拳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練拳中,舉手投足每個動作均應輕靈,這是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所決定的。研習太極拳,屈伸仰俯要輕靈,忽隱忽現,邁步如貓行。練拳中退去本力,剔除拙力。習練中還要求安舒中正,上下相隨,用意不用力。
  • 一代太極宗師馮志強先生的7個練拳理念,看完受益終生!
    一、練拳似休息練拳練功要求心神安靜專一,全身內外周身協調,練拳的過程就是靜養休息的過程,全身內外不得緊張,處處筋肉放鬆,做到心靜神安。所以練拳練功是一種養、氣、神的狀態,通過練功達到神經細胞的休養,從而保持全身的活力。二、練拳似站樁練拳和練功,無極和太極都要形成站樁。
  • 5萬多人都在學的養生課怎麼教?
    在這5年多的時間裡,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各行各業的學員,共計50000餘名學成畢業,將來還會有更多朋友加入。能看到大家通過學習無極太極,從而獲得健康,少生病、不生大病,這是我們心中最開心的事情!
  • 練拳練到想自殺,這些太極宗師吃的苦一般人受不了!
    練拳的叫拳房。於是我在九歲那年由家長帶我到練拳的功房去。教拳的老先生是全佑先生。由他的兒子愛紳、號鑑泉教我。我一方面由李大夫給治病,一方面練拳。練什麼呢,就練太極拳。我跟鑑泉先生學了八年,後來由鑑泉先生介紹又跟楊少侯先生學了四年,前後共學了十二年。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其實說明了練武的三大境界
    可老一輩武術大師都愛講一句:「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個「練功」到底是什麼功?傳統武術並不只注重招式,還注重身體素質,正所謂一力降十巧,一個強大的武者不僅耐力驚人,具有極強的抗擊打能力。打出的拳仿若帶著千鈞之勢,無論是威力還是氣勢,都不是只學習招式的花架子可媲美的,正所謂你打我十拳筋不痛骨不折,我打你一拳那就是拳拳到肉!
  • 計春華的逝去,網友紛紛祝願:從此人間少一個反派,天堂多一禿鷹
    酷熱的夏暑,讓很多小夥伴都心情燥熱難耐,但是今天去傳出消息稱「計春華老師逝世了」,後來消息被證實了。著實讓小夥伴們透心涼了一回!據華西都市報報導:在7月11日上午11點左右,計春華老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年僅57歲。
  • 深度揭秘「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功」不僅僅是「功夫」!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是一句武術諺語。對「功」來說,我們有著不同的解釋! 「功」的三種解釋 一就是,練拳練武術,只有堅持,只有能夠吃得苦中苦,才能有功夫上身!
  •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是否需要練功呢?練功是練什麼呢?有句老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為什麼有的人說現在太極拳都不講練功,講究松胯,講究用意不用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老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太極拳不練功,那麼,一切都是空的,架子也是空的,操也! 太極拳雖現代人說是內家拳,但是它卻是一個內外兼修的拳種!
  • 少林寺的長壽僧與少林養生
    自古以來多少方士為了延年益壽,隱居山林煉食仙丹;普天下的芸芸眾生也都以不同的方式探求著長壽的秘訣。長命百歲一直是世人所嚮往的,表現了人類對生命永恆的追求和執著。 佛教追求解脫,不追求長壽,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侶、居士多高壽。因此有「自古僧人多長壽」的佳話。佛教養生的提法是近些年的事。實際地說來,就養生保健而言,是佛教修行的邊緣效益、屬於副產品,並非佛門中人的追求。
  • 太極老前輩留下的內勁練功秘訣 可少走十幾年彎路
    正雷太極書院陳斌老師以前練習太極拳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打太極拳的行列。而太極最難練的就是內勁,是人體內的一股潛在能量,在傳統太極拳界認為只要練到這股內勁才算是真正的入門,如果只是掌握招式,沒有內勁的話那只是空架子,練習太極拳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練習太極拳的內勁,簡稱太極勁。只要掌握並使用這股太極勁才算是達到一定的境界,下面就是太極拳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極拳內勁的練習方法哦!一起來看一下吧!
  • 禿鷹走了!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逝世 享年57歲
    「我拍《少林寺》在片場從來不會發火,劇組的所有演員都是很好的同事,拍了一年多離開的時候大家都哭得淚流滿面,三四十年後也會互相打個電話問候,而不像現在很多演員拿著工資就走了。」儘管《少林寺》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專業武術運動員出身,但彼此打鬥時的磨合與長時間的體力透支使得受傷成了「家常便飯」。計春華曾回憶說,「當時根本沒有動作指導,拍誰的鏡頭誰自己設計動作。
  • 是否真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論站樁的重要性!
    幾乎每一個武術流派都會有自己的樁功,這些樁功大同小異,如太極的渾圓樁(混元樁),無極樁,形意拳的三體式,八極拳的定勢樁,詠春拳的羊角樁,少林的馬步樁等……這些樁功最大的差別就是姿勢不一樣,而靜中求動,凝練氣血是一致的目標。
  • 少林易筋經的練功心得
    根據易筋經的創編初衷和自身多年練功感悟。單獨習練功法的某一個或者幾個招式,能夠對特定人群或者某些疾病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尤其是對緩解筋骨勞損效果明顯。但如前所述,易筋經功法是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只有靜心地按順序依次習練整套功法才可達到調理機體、強健體魄的功效,切不可急於求成。
  • 古代太極絕非健身操,技擊與練氣另有蹊徑
    各式練畢,內勁走通自會連成一套拳術,願打多久就打多久,故稱「太極長拳」,而且因無固定套路所以實用技擊性很大,見招拆招,變化萬千,「眼神領先,手足隨運,以柔克剛,順勢而擊,內勁為用」,故為文人雅士之至寶,而後各代有所改進增補。二、拳架定勢,練好外形練拳時,腿分虛實極為重要。
  • 少林武僧飛簷走壁殺菌,消毒和練功兩不誤,外國網友又該驚呆了
    少林武僧飛簷走壁殺菌,消毒和練功兩不誤,外國網友又該驚呆了。 近日,關於少林寺的一段視頻在網上火了起來,視頻中一位少林僧人胳膊平直伸出手提噴霧器,另一隻手對舞臺和看臺消毒,用來迎接接下來180多天的復工演出,全國醫務工作者可以免費觀賞。
  • 練太極拳不當反傷身
    半年多時間,我學會了太極拳的基本套路,每天堅持練上兩三遍。練到第三年,膝關節出現了疼痛等不適症狀,又過了半年時間,膝關節疼得不能上樓梯。這還不算,每天還氣往上撞,一口氣憋到胸口處,上不去,下不來,只有用深呼吸來緩解。    種種不適引起了我的反思,這些是不是練拳造成的呢?
  • 淺談太極拳速成——傅能斌
    有拳共同之處,也有著明顯不同的區別,了解清楚所練拳式的手法、步法、身法、勁法等方面的要求與規律必不可少,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例如:陳氏拳的掌為瓦攏掌、開步要腳跟內側先著地,而其它太極拳就不同了。思想上有了正確認識、習練過程中做到符合要求就容易多了。有了認識還須多練、多體會。有的人因為做不好記不住而不好意思練。
  • 少林拳的練拳之法
    習武是少林僧人日常生活中用於參禪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學少林拳法時不僅要學架子和動作,更要領悟其精神內涵,以得其神韻。在邊學邊練中,還必須持之以恆。少林拳注重基本功的訓練,一般練拳之前都要先練站樁。步法沉穩自如之後,練拳才能做到拳熟則得心應手,上下開合,所向無遲鈍。練拳講究三法,即眼法、手法、步法。要練好少林拳,就必須練好眼、手、步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