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打「擦邊球」,蔡英文敢接嗎?

2020-09-24 看見港澳臺

編輯:常樂

校對:百味

媒體報導稱,美國和日本利用李登輝去世一事,假借追念死者的名義與臺灣聯繫,美國川普為選舉不斷打「臺灣牌」。日本目前態度相對謹慎、低調很多,首相剛上臺對臺的策略並不明確,沒有急著表態。儘管近期前首相森喜朗表示新首相菅義偉有和蔡英文通電話的想法,但這一說法隨後又被多方否認。

追思李登輝?美日輪番「抵達臺灣」

美國官員「訪臺」之際,中國大陸方面頻繁派出軍機抵近臺灣島,以後會有什麼影響仍需觀察。日本的新首相已經就職,任命了與臺聯繫緊密的官員出任要職,接下來會走向何方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美國官員這次「訪臺」,臺灣原本高調宣稱要舉行經濟商業對話,但因為壓力巨大,改為「閉門會議」,追思李登輝。川普在臺灣上態度明確,那就是利用臺灣(地區)挑釁中國,展示對華強硬,為自己的大選贏得支持。克拉奇「訪臺」期間,美國的議員還提出議案,要求恢復美國和臺灣的「邦交關係」,協商雙方自由貿易,支持臺灣(地區)加入聯合國。

美日在經濟政治方面頻繁與臺接觸

事實上美議員的提案十分突然,美政府和民進黨當局都沒有回應,蘇貞昌也是在被媒體追問到才勉強回應。美議員的提案似乎在給臺灣一個信息,就是不要因為經濟問題放棄跟隨美國。其實換句話來說,美議員這個提案不過是想穩住民進黨,讓民進黨繼續當美國的「棋子」。

近日,「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主動更改網絡平臺簡介,自封「駐美大使」。蔡英文對此曖昧回應稱不在乎一個稱謂,將繼續發展「臺美」友好聯繫,保持溝通。這種打擦邊球的做法,顯然是一種新的試探,而這一試探顯然是得到美國批准的。

在日本方面,森喜朗第二次到臺參加李登輝的告別,這位領導人顯然已經成為多方政治聯繫的一個由頭,在和蔡英文見面時,明確指出新首相想和蔡英文通電,但有趣的是翻譯官沒有翻譯這一點。

日方近期動作明顯,不再是先前的謹慎態度,新首相不斷對臺傳出善意,民進黨考慮到通電的敏感性,表示沒有通電的計劃。

此前森喜朗低調「訪臺」,當天折返,專機也選用商業飛機,沒有掛日本旗。然而第二次則是日本的專機,並有明顯的日本旗,而且在臺的時間也延長了,日本想藉此向外界傳遞的信號耐人尋味。

隨著中美、兩岸關係越發緊張,美國、日本與民進黨的種種政治操作不可避免會觸動中國大陸的敏感神經,解放軍近日連續出動便是中方的回應,那麼面對美日的擦邊球,蔡英文真的敢接嗎?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來源:中評社網)

相關焦點

  • 打擦邊球! 美艦停泊高雄港碼頭
    (劉宥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美海軍研究船16號上午駛進高雄港,在高雄選情膠著時刻擊出一記「擦邊球」,釋放多重訊息。    第一個訊息是向北京示威。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曾經表示,美國艦艇駛入高雄港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打這個擦邊球,可以向北京傳遞微妙的訊息。
  • 蔡英文為「報答」美日,或「強幹」這件事
    在競選期間,蔡英文不止一次出訪美國和日本,並且在美國和日本的大學中進行演講,會見美國和日本的政治人物。雖然日本和美國都是和中國有正式建交關係的國家,並且已經聲明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是條約的承諾並不能約束他們打擦邊球的僥倖心理。他們接待蔡英文,可以說這個只是民間之間的交流,他們沒有進行特別明確的聲明,但是這個動作已經說明他們願意站在蔡英文這一邊。
  • 那些打擦邊球的自媒體作品
    於是,他們挖空心思做出一些打擦邊球的作品,以此提升閱讀量。但是,恰恰是這一類作品被平臺方盯上,被做了特殊標記。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平臺方就會封禁這類作品,嚴重的還會封號。對於自媒體作者來說,真是得不償失。
  • 色情擦邊球,今天你打了嗎?
    【搜狐IT左右間】「我愛你,可我不敢說,我怕說了我會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後再沒有人像我這樣愛你」這是一段在我高中時期同學間流傳很廣的一段話,相對應的,我想起了另外的一句「沒有說出口的,永遠都不是愛情,因為愛情,是無畏的。
  • 堅決抵制意識形態領域打「擦邊球」現象
    原標題:堅決抵制意識形態領域打「擦邊球」現象●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吐爾地·阿西木近年來,「三股勢力」和「兩面人」在出版物、報刊、網絡、社科文藝類作品方面打「擦邊球」現象頻繁出現,明裡暗裡傳播分裂思想和反動言論,挑撥民族關係,擾亂人們的思想,破壞社會穩定。他們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含沙射影。
  • 嚴管打擦邊球的「深夜主播」
    如何嚴管這些打擦邊球的「深夜主播」?平臺企業主體責任必須嚴格落實。據央視新聞報導,在「夜魅社區」直播平臺,主播在白天時段基本上以唱歌、聊天為主,晚上10時以後,直播內容就變了味。網名露骨、衣著暴露的女主播不斷慫恿網友刷禮物、加微信,在微信中發送色情視頻。在鬥魚平臺,一名男主播與女嘉賓親密互動,做出不適宜在直播間展現的低俗行為,受到警告後仍不罷休。
  • 理想汽車為什麼敢打擦邊球?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理想ONE自2020年6月2日起採用了球銷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這次所謂的升級,是針對2020年6月1日及以前生產的理想ONE,為客戶免費升級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球銷。在圍繞「斷軸」這個問題上,理想一直對外宣稱,在沒有碰撞的情況下,所謂的斷軸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 你還吃嗎?硫磺八角二氧化硫超原國標16倍 商家為逐利打「擦邊球」
    你還吃嗎?硫磺八角二氧化硫超原國標16倍 商家為逐利打「擦邊球」  Evelyn Zhang • 2020-09-22 12:02:46 來源:前瞻網
  • 自封「臺灣駐美大使」是「擦邊球」還是火上澆油?
    而蔡英文之所以將蕭美琴派過去,其實就是為了利用他中美混血兒的身份,以及之前長時間生活在美國積累的不少的人脈,必要的時候取得同美國關係上的「突破」。但在眼下臺海局勢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蕭美琴的這一「自封」反而讓島內民眾驚恐不安。
  • 陳水扁「打擦邊球」「登箱」挑釁蔡英文 柯文哲:阿扁問題要解決,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無視監獄的「幾不原則」,再打擦邊球,趁義賣之際上臺演說,並公開宣稱「臺灣勇哥沒有死」,向蔡英文喊話意味濃厚。對於陳水扁大打擦邊球,臺中監獄副典獄長李進國稱,正搜證進行了解。臺北市長柯文哲稱,阿扁問題要解決,拖著不是辦法。國民黨諷刺說,陳水扁多次踩紅線,每一次都被民進黨輕易放水,「難道這就是蔡英文政府要帶給人民的臺灣價值嗎?根本令臺灣貶值!」
  • 妄圖倚仗美日解困局 蔡英文輸錯了通關密碼
    中國臺灣網5月5日訊 520就職日將近,蔡英文方面動作不斷。「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等人接連露面,頻繁強調所謂「維持現狀」、「民意民主」等空泛說辭,為520避談「九二共識」大打「預防針」。美日兩國也在此敏感時刻不約而同展現存在感,為蔡英文「打氣助威」。
  • 裸體屍體咆哮體,擦邊球還能打多久?
    由於網大(暫以舊稱為主)的籌備製作、報審上線的周期遠遠短於院線電影,同時打點擦邊球加點眼球噱頭就能吸引不少人點擊觀看。 回收快、利潤高,所以2015年之後的三年曾一度是網大火熱的時期,2018年達到一個高峰。
  • 為什麼孫穎莎總能在比賽中,打出擦網球、擦邊球?原因主要有三點
    但是細心的球迷發現,孫穎莎在比賽中總能打出擦網、擦邊球,這是為何呢?主要原因有三點,具體詳情如下:01為何說孫穎莎總是能在比賽中打出擦網、擦邊球?然而,雙方首局比賽中,孫穎莎再次被「幸運女神眷顧」,多次打出了擦網、擦邊球。看到此處,就連現場解說嘉賓鄧亞萍都驚嘆道:哎呀,運氣真好。那麼,為什麼孫穎莎總能打出擦網、擦邊球呢?
  • 別想打擦邊球!
    別想打擦邊球!別想打擦邊球!》
  • 市菸草管理局表示 茶煙打了擦邊球
    但從其名稱上來看,這些產品明顯有打擦邊球之嫌。「既然不是煙,就不應用煙作為名稱,產品的名稱很有問題。」對此,夏瑾言表示,茶煙在模仿菸草包裝的同時,採用了透明薄膜紙、菸草絲束、捲菸紙、濾嘴棒等材料,而這些是菸草專賣法當中明令禁止的。其次,「茶煙」在產品加工的時候會涉及部分菸草專用機械。雖然產品加工流程與捲菸存在一定差異,但某些技術工藝則必須使用菸草加工機械,這同樣屬於菸草專賣品。
  • 網絡直播打「擦邊球」低俗現象仍存在
    然而,侵犯他人隱私、打色情擦邊球、傳播低俗信息等亂象仍然存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現在的網絡直播亂象與前幾年相比有著很大不同,與前幾年的涉黃涉暴等違法違規行為相比,現在更多的是侵犯他人隱私、宣揚封建迷信、傳播低俗文化等亂象。
  • 車貼商家打擦邊球 車身上是不能隨意亂貼的
    &nbsp&nbsp&nbsp&nbsp「應急救援」「公務用車」……車貼商家打擦邊球&nbsp&nbsp&nbsp&nbsp車身上是不能隨意亂貼的&nbsp&nbsp&nbsp
  • 打擦邊球 打著情感諮詢的幌子 做著不堪入目的事情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不少行業開始打起擦邊球,一些正經的行業也開始和「性」聯繫在一起,開始去博取眼球。而就在前段時間,更是有「戀愛學院」宣稱要培養「狐狸精」。甚至為了吸引眼球,這個「戀愛學院」還狂打擦邊球,在海報當中,還「引以為豪」的宣傳著「老師」勾搭男性的能力,以此為噱頭「賺眼球」。
  • 廣州號販子代掛號打「擦邊球」
    廣州號販子代掛號打「擦邊球」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豐西西、江文華  2018-09-14 文/圖 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豐西西 江文華有媒體近日報導,在北京,
  • 曾讓上億人「上癮」的《故事會》,一直在打「擦邊球」,你記得?
    或許在很多人對於《故事會》的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它留下的故事,而是當年《故事會》中各種小廣告,甚至還有一些桃色圖片,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打「擦邊球」,這也曾讓家長們反感學生讀《故事會》。當年《故事會》裡面的廣告內容也是極為的低俗,對於學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但就是這樣一個曾經狂打「擦邊球」的雜誌,卻曾讓上億國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