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常樂
校對:百味
媒體報導稱,美國和日本利用李登輝去世一事,假借追念死者的名義與臺灣聯繫,美國川普為選舉不斷打「臺灣牌」。日本目前態度相對謹慎、低調很多,首相剛上臺對臺的策略並不明確,沒有急著表態。儘管近期前首相森喜朗表示新首相菅義偉有和蔡英文通電話的想法,但這一說法隨後又被多方否認。
美國官員「訪臺」之際,中國大陸方面頻繁派出軍機抵近臺灣島,以後會有什麼影響仍需觀察。日本的新首相已經就職,任命了與臺聯繫緊密的官員出任要職,接下來會走向何方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美國官員這次「訪臺」,臺灣原本高調宣稱要舉行經濟商業對話,但因為壓力巨大,改為「閉門會議」,追思李登輝。川普在臺灣上態度明確,那就是利用臺灣(地區)挑釁中國,展示對華強硬,為自己的大選贏得支持。克拉奇「訪臺」期間,美國的議員還提出議案,要求恢復美國和臺灣的「邦交關係」,協商雙方自由貿易,支持臺灣(地區)加入聯合國。
事實上美議員的提案十分突然,美政府和民進黨當局都沒有回應,蘇貞昌也是在被媒體追問到才勉強回應。美議員的提案似乎在給臺灣一個信息,就是不要因為經濟問題放棄跟隨美國。其實換句話來說,美議員這個提案不過是想穩住民進黨,讓民進黨繼續當美國的「棋子」。
近日,「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主動更改網絡平臺簡介,自封「駐美大使」。蔡英文對此曖昧回應稱不在乎一個稱謂,將繼續發展「臺美」友好聯繫,保持溝通。這種打擦邊球的做法,顯然是一種新的試探,而這一試探顯然是得到美國批准的。
在日本方面,森喜朗第二次到臺參加李登輝的告別,這位領導人顯然已經成為多方政治聯繫的一個由頭,在和蔡英文見面時,明確指出新首相想和蔡英文通電,但有趣的是翻譯官沒有翻譯這一點。
日方近期動作明顯,不再是先前的謹慎態度,新首相不斷對臺傳出善意,民進黨考慮到通電的敏感性,表示沒有通電的計劃。
此前森喜朗低調「訪臺」,當天折返,專機也選用商業飛機,沒有掛日本旗。然而第二次則是日本的專機,並有明顯的日本旗,而且在臺的時間也延長了,日本想藉此向外界傳遞的信號耐人尋味。
隨著中美、兩岸關係越發緊張,美國、日本與民進黨的種種政治操作不可避免會觸動中國大陸的敏感神經,解放軍近日連續出動便是中方的回應,那麼面對美日的擦邊球,蔡英文真的敢接嗎?
(免責聲明:本文由《看見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來源:中評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