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麼時候有棉花的?棉花沒有普及的古代,窮人是怎麼過冬的

2020-12-06 喜歡歷史學習歷史

現在天氣是越來越冷了,我們這些90後不用督促,都紛紛穿上了秋褲。想當年冬季上學的時候還是一條單褲子錄著腳踝過冬的,現在也越來越會養生了。那在我們古代,棉花沒有普及的古代,窮人是怎麼過冬的,他們也是一層一層單衣往上面套嗎?古代什麼時候開始有棉花的。

我們之前都學過「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中國沒有棉花的時候,有錢的人自然可以錦帽貂裘,這個貂裘的翻譯就是打獵而來的貂鼠皮衣。我們之前看《倚天屠龍記》電視劇版的時候都能看到,張無忌的父母被困於孤島的時候都是打的獸皮,用石頭磨成針,自己縫製禦寒的衣服。有一些窮苦人家直接穿著絲麻製作成的衣服過冬。

除了多套幾件麻衣,烤火取暖不失為另一個好辦法。我們經常看見一些人在山洞裡邊燒火禦寒,在秦朝,就有人發明了類似於壁爐、火炕等用來取暖的物件。但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裡,這些只有達官貴人才用得起,甚至皇宮中還可以在牆壁中建「火道」,相當於現在的暖氣,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則可以用火炕,而真正佔據大多數的窮人,很多時候卻只能咬牙扛過去。富人都可以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窮人卻只能: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古人取暖的辦法是非常多的,他們把柴火燒了用來取暖,後期又發明了煤炭,在屋子裡面有一個自己製作的小壁爐把炭火放進裡面取暖。後期還學會了把鴨子的絨毛拔出來,做成簡單的被子來取暖。我們的鴨絨被,鴨絨服就是從這裡來的吧。古代遊牧民族還把羊毛剪了製成衣服,或者是被褥裡面的小毯子。甚至有很多現代人還比較羨慕他們呢。

宋朝以前沒有棉花,他們會往自己的被子裡加柳絮和蘆花。我們之前看到過一個歷史小短文,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去質問他們繼母的時候,他還一個勁兒的替母親說話。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看來古代的時候,用蘆花做棉衣的情況也還是存在的。棉花是宋朝末年傳入中國,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推廣。等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作為窮苦人家出身,深知冬天的恐怖,這才強制推廣棉花的使用,讓百姓們不再為寒冬而犯愁。

相關焦點

  • 古代中國沒有棉花的時候,靠什麼挺過寒冬?
    在現代,即便是對於最貧窮的家庭,冬季的嚴寒也不是什麼令人擔憂的事——一件棉衣就解決;如果一件不行,那就兩件。但是,在同樣寒冷、棉織物尚未普及的古代,普通人是如何抵禦寒冬的呢?▲孫悟空獲得一件虎皮裙高興得上躥下跳的場景還真是符合歷史,虎皮在唐代算是最頂級的過冬材料瞭然而,毛皮這種東西,哪個朝代都是價格不菲之物。那麼,那些買不起毛皮大衣的古人是怎麼過冬的呢?
  • 宋朝之前還沒有引進棉花,古代窮人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時間已經到了2020年2月了,雖然這個冬天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只能在家呆著,外面哪裡都不能去,但是我們在家也是有溫暖的被窩,有溫暖的空調等等這些過冬的衣服和取暖設備。也正是因為這樣現代人已經很久沒有感覺到冬天的寒冷了。但是古時候人們是怎麼禦寒的呢?那個時候的人們是穿什麼禦寒的呢?
  •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古人晚上睡覺靠什麼保暖?真相讓人尷尬
    冬天馬上就到了,小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準備好過冬的衣物呢?而且馬上就要雙11了,沒有準備好了可以趁雙十一下單了哦。而且現在冬天我們都可能會穿羽絨哦,而且現在還有空調呢。其實我們現在的冬天還是很容易度過的,但是在古代,他們會怎麼過冬呢?
  • 古代沒有棉花之時,古人晚上睡覺蓋什麼取暖?南方北方各有妙招
    古代沒有棉花之時,古人晚上睡覺蓋什麼取暖?南方北方各有妙招有著皚皚白雪冬天馬上就要到來,大家又可以鑽進暖烘烘的被窩裡,度過美好的冬天了。我們現在可以蓋著厚厚的棉被取暖,都是託了棉花的福,但是古代人在沒有棉花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在冬天存活的呢?
  • 棉花傳入中國之前,古代人們過冬靠什麼禦寒?
    寒冷的冬半年已經開始,如今人們過冬的禦寒已經不再是什麼問題了,除了有空調暖氣之外,各種棉衣棉被,羽絨服都可以讓我們安然面對寒潮的侵襲。但是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棉花在中國大面積種植的歷史卻不足千年,那麼中國歷史的前3000年,在沒有棉花可製作棉織品的冬天,古人是怎麼度過的呢?
  • 在沒有種植棉花之前,古代窮人冬天如何禦寒的?大多很可憐
    在沒有種植棉花之前,古代窮人冬天如何禦寒的?大多很可憐 進入了冬季,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寒冷,我們出行在外可以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禦寒,回到家中又有暖氣和厚厚的棉被供我們取暖,但在我國古代,最初是沒有棉花這種植物的,一直到了北宋才引進了棉花,而且古代的冬天比現在要冷得多,那在沒有種植棉花之前,古代窮人冬天是如何禦寒的?大多很可憐。
  •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的時候,人們睡覺用什麼保暖?你信嗎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的時候,人們睡覺用什麼保暖?你信嗎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我們蓋的被子也會越來越厚,現在的人很多都是用棉花做被子,棉花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還沒有引進棉花這種東西,所以他們是沒有辦法製造棉被的,那麼在寒冷的冬天,他們是靠什麼來取暖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聊一下。古代的人,就算自己在寒冷,他們一定會想出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保暖,不會讓自己在寒冷的冬天凍死。有的時候,大家都會去山裡打獵,他們會將動物的皮毛製成衣服,或者是被子,晚上的時候就利用這些皮毛來為自己保暖。
  • 沒有棉被的時候,古代寒冷的冬夜,富人和窮人如何過冬?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我國最開始是沒有棉花的。直到宋元交替之際,棉花才被中原人作為紡織品進行使用。用棉做出來的衣服保暖效果好,更利於人們度過嚴寒的冬天,所以對於棉紡織品的出產政府歷來非常重視,成立了專門的部門來進行管理和生產。而民間百姓也是多使用織布機進行紡織,十戶人家之中九戶都有一臺織布機。
  • 在古代,沒有棉襖之前靠什麼過冬?
    在古代沒有棉襖之前,對於百姓來說,過冬就是過關。古代有多少人在冬天熬不住凍死了。後金努爾哈赤等一些遊牧民族一到冬天就搶,不搶點物資,凍天可能就要凍死了。唐代有首詩描寫著冬天百姓的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者。
  • 古代沒有棉花時,人們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信
    古代沒有棉花時,人們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信我們現在生活的越來越好了,很難想像古代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小編有時候也在想他們以前傳話時只靠飛鴿和馬真是太不方便了,還有沒有手機這樣的娛樂古代人閒來無事的時候真的就是看看山水嗎,現在天氣這麼冷,古代人沒有棉花那樣溫暖的填充物到底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溫暖不被冬天凍死呢?
  • 棉花宋末元初時才傳入中國,在這之前中國人是穿什麼禦寒過冬的?
    那麼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先民們都用什麼東西來禦寒的呢?在公元前5000年的時候,棉花就已經在印度河流域栽培成功了,棉花的原產地不在中國,但是早在唐朝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在花園裡種植棉花了,當時把棉花當作花來觀賞。
  • 棉花明代才普及,之前古人穿什麼過冬?曾流行穿紙衣
    直到宋元之際,棉花栽培的技術才傳入江南和中原,到了明代才普遍種植。所以,如果我們穿越回去,別說是秦朝,就是在唐朝也沒有棉衣棉褲穿。那麼在此之前,古人是靠什麼衣物禦寒保暖,度過漫漫長冬呢?人們最後又為何選擇棉花來替代之前的禦寒物呢?
  • 宋以前棉花沒有普及,百姓有十種方法保暖,許多方法至今還在使用
    冬天的禦寒衣物主要是以棉花和羽絨組成,能夠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溫暖渡過,但棉花是明朝才被廣泛種植的,在唐宋時期,棉衣是達官貴人的專屬,普通百姓想靠棉衣來過冬,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在棉花沒有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人在冬天靠什麼禦寒呢?
  • 沒有棉花,古人如何過冬?
    但棉花原產於印度,傳入中國內地的時間要到宋代,而真正的普及要到元代。在棉花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古人冬天穿什麼?是大家都穿今天看來十分珍貴的絲綿襖?還是另有其它材料的保暖冬衣?A:所用的材料顯然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變化。從文獻記載和實物出土來看,中國古代所用過的冬衣材料有裘皮、毛褐、綿衣等幾種。
  • 古代沒有棉花時,人們是如何保暖的?說了你別不信
    古代沒有棉花時,人們是如何保暖的?說了你別不信在很早的古代,是沒有棉花的種子,理所當然的也不會有棉花這種東西了。我們都知道現代棉花在冬天充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們穿著的棉衣裡有棉花的的身影,蓋的的被子裡也有它的身影,當然棉衣裡不僅有棉花還有鴨絨。但是這個在現代冬天必備的東西在古代是不曾出現的,而且古代的人是很討厭冬天的,因為他們沒有可以很好禦寒的衣服。但是不能小看古代人民的智慧,他們找到其他的東西來代替棉花來保暖自己。
  •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靠著什麼東西保暖?
    想想「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是何其慘烈,那麼古人到底是怎麼禦寒的呢?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為紡織業帶來了大量的可紡織材料,豐富了人們的服飾;可是,在古時候連棉花都沒有朝代,那些人就沒有我們幸運了。
  • 古代沒有棉花,古人晚上睡覺用什麼保暖?一般現代人都買不起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古代沒有棉花,古人晚上睡覺用什麼保暖?一般現代人都買不起古代不比現代,當時的取暖方式還不夠完善,而且也沒有現在的棉花,那麼古代沒有棉花,古人晚上睡覺都用什麼保暖呢?一般現代人都買不起。
  • 中國古代冬天到底有多冷?古人究竟是憑藉什麼過冬的?
    想想也對,北方室外雖冷,但室內有暖氣護體,東北的熱炕頭真暖和;兩廣和海南屬於亞熱帶,老天爺照顧;只有長江是個天然分界線,長江以南,南陵以北,既沒有暖氣護體,也沒有老天爺照顧,陰冷陰冷的,特別是寒流南下,北風一吹,只好凍成狗。關鍵時候,還是要靠空調,暖風吹起來。
  • 寒冬將至,在沒有棉花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進行保暖的呢?
    因此只要有足夠的棉花,就不再害怕冬天很難熬過去的。但是在宋朝之前都是沒有出現過棉花這種東西的,所以古人到底是靠什麼來保暖的,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其實在宋朝以前,大家保暖的衣服都是用動物的皮毛製成的,非常地暖和。我們都知道,一些長期在寒冷的地方生活的動物,它們之所以能夠一直這樣生活下去,肯定是它們皮毛很保暖的緣故,不然一早就會離開寒冷之地了。
  • 古人冬季平民穿縕袍,富人穿鹿裘,棉花什麼時候開始盛行的?
    說起驅寒保暖,古代在沒有棉被棉衣的情況下是怎麼來抵禦嚴寒呢?這就要說起到前棉時代了,唐僧是唐朝的僧人,而歷代朝廷的排序是唐宋元明清,在明朝之前棉花是極其匱乏的,古人們別說穿棉衣,棉花都很少見。他們都是利用絲、麻、葛還有像唐僧一樣縫製動物皮毛老抵禦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