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籤約23個項目總投超160億元,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12-12 界面新聞

文/界面廣東 潘臣 通訊員三宣、晶科、王智春

5月23日,「揚帆灣區 勇立潮頭」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佛山市三水區雲東海召開,現場籤署了包括產業載體、創新平臺、創新產業和宜居宜業等四大種類23個項目,涵蓋全區7個鎮街,投資總額166.1億元,預計產值215.25億元。會上,表彰了一批三水標杆企業,並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佛山)聯絡處揭牌儀式、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共建啟動儀式。

構建三水新經濟走廊堅持項目為王

優質重大項目是突顯城市三水發展價值、支撐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本次大會將有產業載體、創新平臺、創新產業、宜居宜業四大類共23個項目上臺籤約,投資總額超160億元。Auto Space智車港、聯信5G科技城、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港灣青年創業創新基地、邦普高鎳正極材料項目、藍城本味二期、東海頤園醫養結合項目、百年古鎮——火車主題創意走廊等23個優質項目,將成為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大會表彰了一批三水標杆企業。同時,大會對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等7家三水區的2018年佛山市標杆高新技術企業50強企業,以及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廣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等2018年度納稅大戶進行頒獎。

據悉,未來3年三水將有74個正式動工,投資總額超284億元;159個項目正式投產,投資總額494.4億元。在交通引領方面,計劃投入超300億元,打造「5軌道7高速3快線」交通體系,全面融入灣區的60分鐘經濟圈交通網絡。在城市提升方面,計劃投入超900億元,加快三水城市新核建設及中心城區更新,打造大灣區文旅名城及城鄉統籌發展和精緻城市建設新樣板。

近年來,三水區綜合發展實力不斷提檔進階。2018年,三水GDP增長7.5%,增速連續兩年領跑佛山五區,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87.28億元,佔GDP比重達64.1%,撐起了三水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三水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實現GDP288.33億元,同比增長7.5%。

匯聚全球資源建設新興之城活力之區

經過多年發展,三水經濟體量超越省內5個地級市,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4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11位。但是,進入城市三水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才是三水的目標和追求。

「三水未來的前途在開放,我們必須練好內功,主動走出去參與競爭、參與合作。」會上,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用了「三水地段、灣區價值」「三水服務、灣區效率」「三水生態、灣區生活」三句話定位城市三水的灣區價值,希望政企聯手,搶抓機遇,共迎挑戰,齊創未來。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致辭黃福洪表示:「政企攜手共進,企業進取、政府擔當,不懼風雨、堅定前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們一定能揚帆灣區、勇立潮頭,讓企業實現更好發展,把三水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興之城、活力之區。」

今年以來,三水聚焦「中央要求」「灣區所向」「三水所能」,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興之城、活力之區。以創新為導向、以項目為王,今年三水將打造一流平臺載體,提高承接大灣區優質資源的承載力和競爭力。按照「灣區孵化,三水轉化」的思路,建設三水高質量發展新經濟走廊,以優質的載體充分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圍繞一環西拓沿線各產業載體,謀劃佛高區萬畝產業園、三水新城科技創新園、碧桂園雙子星城、北江科技創新園、華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一批優質產業載體,致力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產業化重要承載基地,建設大灣區活力之區。

交通環境人才齊步走,營造一流影響環境

今年,三水區在經濟發展方面,對一環西拓沿線載體進行全新布局,串珠成鏈、連點成線,構建以「一核四園」為新支撐的三水新經濟走廊。以提標擴面為主線,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條進行修訂,實現扶持範圍更廣、力度更大、效果更好。堅持項目為王、落地為要,突出抓好引進、動工、投產三個關鍵環節。

揚帆灣區,交通先行。三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幹線公路、樞紐站場為骨骼的「四鐵七高、二縱七橫」的現代化交通格局。在此基礎上,三水將堅持交通先導,2019-2021年,預計將投入近300億元,三年內構建「五軌道七高速三快線」交通網絡,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路網,打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實現交通無縫對接大灣區核心城市。

中美青年創客中心正式啟動人才是分享大灣區發展紅利的關鍵,政策環境、營商環境是吸引人才、資本、科技、項目等大灣區優質資源的重要因素。三水勇於對標一流,全力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政策環境,為城市三水的高質量發展鍛造最優的發展環境,為企業、人才提供最優的發展舞臺。

圍繞城市三水發展所需、聚焦人才所盼,三水著力打造一流人才政策,以政策紅利吸引優質人才到三水幹事創業。出臺三水英才「1+10」人才政策體系,通過實施英才引進、培育、服務和保障四大工程,用最大誠意邀約八方英才,全力打通廣深港澳產業、科技、人才等優質資源「起步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加速資本、產業、信息、人才在三水集聚,助力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據悉,首期高層次人才住房安排在三水新城碧桂園·雙子星城,共有531套,符合條件的人才可按每平方米8800元優惠申購。

同時,為幫助企業發展壯大,三水全面加大扶持力度,升級實體經濟發展「20條」,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40條」,讓企業家們腳踏實地幹實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為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三水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效能實施意見》,實行區重點項目「一次過會、五星服務」,著力解決企業開辦、工程建設等方面的痛點、堵點、難點,全面優化政務服務;還出臺了《依紀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家權益十條措施》,依紀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平等權利,增強企業安全感,構建健康有序的政商關係,解決企業發展後顧之憂。

「政府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引導者,企業是融入參與粵港灣大灣區的主力軍。」三水區長胡學駿表示,只要政企同心,形成合力,一定能破解企業發展困境,一定能推動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一定能揚帆灣區、勇立潮頭。

三水兩年「百億大禮包」助力企業

實體經濟是三水經濟的頂梁柱,一直是區級政策的重點扶持對象。早在2017年2月,三水召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大會,正式出臺三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十條」,力度空前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涉及扶持資金超100億元。區委書記黃福洪向公眾和客商承諾:企業紮根三水,就是站到了中國最好的區域經濟舞臺上面。時至如今,三水已兌現當初百億元「政策大禮包」的承諾。據三水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統計,三水通過落實三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十條」及配套政策,為轄區企業提供資金扶持、減稅減負和融資支持,兩年多來共落實有效扶持資金超130億元。

在政策推動下,2017年,三水高新技術企業存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同比翻番,國家級孵化器實現「零的突破」,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千億元。2018年,三水躍升至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4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11位,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三年領跑全市五區。

相關焦點

  • 佛山三水重大項目頻落地 奏響高質量發展「春之聲」
    佛山三水重大項目頻落地 奏響高質量發展「春之聲」金羊網  作者:張韜遠、三宣  2020-04-07 經過兩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戰鬥,佛山三水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
  • 實體經濟為著力點 推動廣東佛山三水繁榮發展
    本報記者 張建軍 通訊員 劉宇寧  日前,在廣東三水(上海)招商推介會上,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機械裝備、智能製造、新材料、飲料食品等領域的17個優質產業項目籤約,計劃總投資超過103億元。
  • 佛山三水:千億大區翻越高質量發展重重關
    回望這五年曆程,每一個佛山市三水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親歷者,或都會有所感慨。2016年,三水經濟體量達到1100億元。一個千億體量的縣域經濟體,要保持高速增長實非易事。  然而,隨後的2017、2018、2019三年,三水GDP數據以8.7%、7.5%、7.7%在增長,增速均領跑全市,經濟始終保持強勁發展,成為佛山發展一臺強勢的動力引擎。
  • 三水區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狠抓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偉鵬 通訊員王智春報導:昨日,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和圓桌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省委書記李希在佛山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研究全區貫徹落實意見。
  • 佛山兩會|三水區區長胡學駿:三水力爭今年招商引資450億元,目前...
    「工業在三水經濟當中佔了七成,工業穩三水的經濟就穩。」胡學駿表示,「我們的工業要做好增量和存量兩方面的工作,這要求我們既要服務好現有的企業,讓它們更高質量地發展,同時對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也把握好質量,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據透露,三水今年力爭全年引進超10億元項目10個,超億元內資項目50個,總投資額力爭達到450億元。
  • 三水千年古鎮蘆苞迸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謀劃開闢塘西大道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區,描繪產業提檔升級新藍圖;深入推進「三片一帶」建設,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立足古鎮底蘊連結「足球+」,彰顯文旅名鎮新魅力……一個以產業為核、以鄉村振興為翼的蘆苞,正向著高顏值高品質的嶺南特色城鎮大步邁進,展現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蘆苞擔當。
  • 廣佛肇高速開通在即 佛山三水如何借道「左右逢源」
    在南海區,裏水鎮綠色食品產業園、國際創新產業園、信息產業園等園區緊緊圍繞廣佛肇高速布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家電、食品醫藥、新材料、智能裝備、汽車及配件等產業集群;獅山鎮在2017年成為廣東首個千億GDP大鎮,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作為龍頭,拉動當地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突破700億元。
  • 佛山三水新城城市建設按下「快進鍵」
    雲東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雲東海街道被寄予擔當推動「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早謀劃、早行動,有利於落實今年工作目標。產業方面,雲東海街道將堅持聚產業、選優商,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按照製造產業與都市產業並重的思路,立足電子信息產業,搶抓5G發展機遇,引進輻射帶動廣、發展潛力大的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
  • 廣佛肇高速開通在即,佛山三水如何借道「左右逢源」
    在南海區,裏水鎮綠色食品產業園、國際創新產業園、信息產業園等園區緊緊圍繞廣佛肇高速布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家電、食品醫藥、新材料、智能裝備、汽車及配件等產業集群;獅山鎮在2017年成為廣東首個千億GDP大鎮,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作為龍頭,拉動當地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突破700億元。
  • 佛山三水中心城區如何提升首位度?
    9月30日,2020年中國(三水)水都飲料文化節啟幕,大批市民遊客前來打卡,總投資超百億元的29個項目集中簽約,成為水都基地發展的新增量。飲料食品是西南街道最亮眼的產業名片。對西南來說,重啟飲料文化節,目的不僅在於展示「魔水故裡」「中國飲料之都」的新風採,更在於為打造千億級食品飲料產業集群按下加速鍵。
  • 佛山雙子星城項目動工,將成為三水新地標!
    原標題丨佛山雙子星城項目動工兩棟超180米高寫字樓打造三水城市新地標佛山日報訊 見習記者黃妙哲 通訊員徐豔芬報導:昨日,在三水新城核心區,備受矚目的佛山雙子星城項目舉行動工暨進駐項目籤約儀式。
  • 三水樂平鎮:以湖為眼 開拓佛山產業地標新空間
    作為三水經濟主戰場、佛高區重要的萬畝創新平臺,樂平鎮、佛高區三水園正謀求從產業優先轉為更高層次的生態優先模式,構建「產城人文鄉」融合發展新極核,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充足的底氣,無縫銜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以千畝大同湖為聯結樞紐,樂平鎮實施「聯城訣」策略,打造新湖畔經濟示範區,以新空間引入新產業再造新優勢,讓樂平、佛高區三水園在區域競合中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 佛山三水:正式發布首批精品民宿項目
    活動主題為「逐夢鄉村振興 暢享灣區生活」,旨在通過系列項目及活動,為三水鄉村振興助力,帶動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促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三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從6月19日到6月30日,精彩活動輪番上演,共同打造出富有三水特色的文旅大餐,讓市民、遊客充分感受三水推進鄉村振興、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建設帶來的美好。
  • 一二產業齊頭並進,三水南山以項目促高質量發展
    近日,在三水區南山鎮麥肯嘉頓奶油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在為主體建築封頂工程和常溫成品倉庫工程而忙碌。按照計劃,這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將在7月完成驗收,並在一年後正式投產。麥肯嘉頓奶油項目全稱增城市麥肯嘉頓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麥肯嘉頓」)新廠區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05億元,擬建設汙水處理站、辦公區、研發區、生產區等多個功能板塊,計劃承接麥肯嘉頓原位於廣州增城整個廠區的產能轉移,包含三條全自動奶油生產線,並於未來追加投建淡奶油生產線。
  • 疫情防控+經濟下行 樂亭頂住壓力直面挑戰,以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前9個月,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0.85億元,增速全市排名第一。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轉型升級的依託。對於樂亭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來說更是如此。為此,該縣始終牢牢樹立依靠項目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理念,堅定不移做大經濟總量、做優發展質量。立足得天獨厚的沿海臨港、區位交通優勢,樂亭堅定不移推進向海發展、轉型發展、協同發展。
  • 三水北江科技創新園區啟建 2021年陸續投入使用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陳夢 通訊員梁銘文報導:昨日上午,三水北江科技創新園區啟動暨華南智能網聯集成園奠基儀式舉行,5個汽車智能網聯產業鏈項目和金融股項目集中簽約。與此同時,北江科技創新園區近萬畝規劃首度對外公開。
  • 佛山三水蘆苞:千年古鎮如何演繹「精品美學」?
    毗鄰佛山高新區三水園、廣州花都區的區位優勢,集中連片的土地載體空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廣佛全域同城化的歷史機遇,讓蘆苞駛上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蘆苞鎮更是個有擔當的地方。今年以來,蘆苞亮點紛呈,其助力打造的大型粵劇《紅頭巾》上演後引發強烈反響,蘆苞湧古道生態花海高峰時期日遊客量過萬,獨樹崗村被評為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水產養殖專業村。
  • 國家級和省級賽事接踵而至,佛山三水「足球+」再掀發展熱潮
    「省長杯」青少年足球賽(女子乙組)、全國U17男子足球邀請賽、全國U17女子足球邀請賽將落地佛山三水!10月20日,記者從三水區「足球+」媒體通氣會獲悉,今年8月-11月,共有5項省級以上足球賽事落地三水,同時確定今冬明春到三水冬訓的球隊已超30支,三水「足球+」發展再掀熱潮。
  • 三水:強化共融理念做好「水」文章
    2018年三水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7.96億元,增長7.5%。如今的三水,位列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4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11位。而且從2015年以來,三水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一直在佛山市居於首位。   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戰略,大灣區建設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重要階段,三水區該如何抓緊機遇,推動「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呢?
  • 佛山禪城祖廟:打造「首善之街」 推動高質量發展
    日前,廣東珠影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片區所屬的祖廟街道朝東村朝一股份合作經濟社正式籤約。這就意味著,在禪城產業的「四朵金花」之一「環市童裝」的重要地標上,將生長出全新的產業項目。祖廟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志誠5月11日上線「2019問政禪城」系列訪談,首次系統闡述新班子對祖廟街道發展的觀察與思路,他用「1+1+3+6+N」工程概括祖廟街道將要做的事情,圍繞打造「首善之街」,打造展示嶺南文化的重要窗口,街道將以三大示範區、六大抓手推動接下來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