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陳平安是棋子嗎?那些圍繞著陳平安下棋的人最後的結果如何

2020-12-06 書說文化

人生如棋,有的人是下棋之人,以天下為盤,以眾生為子,縱橫捭闔;有的人是黑白棋子,命運不由己,生死全由人,進退兩難。而在那一片浩然天下之中,陳平安真的是一顆棋子嗎?

書生最喜歡下棋,而強大的書生更喜歡的是以天下為棋盤,下一盤大棋。無論是國師崔瀺,還是那一位君子齊先生。他們都是高明的棋手。而陳平安就是那些人心中的最重要的棋子,但是這個一顆棋子並不由人而掌握,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在圍著這一刻棋子而不停地變化著。

老楊頭下棋,看似毫無章法,但是有極其可貴。他的棋局是這個天下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個生意人,而在商言商就是生意人最大的本事了。於是,老楊頭會壓注,但是絕對不會以身涉險。但是世界上最難的東西就是命運,有時候下棋的人一樣會被當作棋子,所以老楊頭最後落了一個黯然收場。

而陳平安,就是將老楊頭拉下水的那一個人。或許老楊頭也不會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別人算計進去,而引子還是自己的下注。在劍來中,老楊頭似乎是一個旁觀者,但是卻又是實實在在的當局者。

棋如人生。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會下棋的人是誰呢?那麼肯定可以說是那一位齊先生了。他不僅僅是看到了眼前的棋局,還看到了棋局之外的世界。齊靜春下棋,神鬼莫測,但是他的棋局,贏得極其慘烈。用自己的生死,來下一盤驚天的棋局。

陳平安依舊是齊靜春這一盤棋中最重要的一環,既是自己必死的一環,也是棋局延續的最重要的一環。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逃不脫一個死字,但是他將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盤棋,下得驚天地泣鬼神,推動了這個棋局的發展。也讓這個世界更加不確定了起來。

參與了小鎮中下棋的人就只有那麼幾位,而在這些人中,下棋最差的或許就只能是那一位道人陸沉了。作為一個性格跳脫的道人,陸沉天生適不適合下棋的,但是他的棋下得越差,就註定了他只會平安無事。

亂點鴛鴦譜,隨意下棋,有的時候確實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結果,但是依舊讓這個世界朝著一些人希望的方向發展著。他的玩心之重,也註定了他為陳平安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他從中摘了出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說道那一盤棋中輸得最慘的人,或許幾乎所有的讀者都會認為是那一位國師了。本以為算無遺策的國師終究還是輸了一招,不僅僅輸掉了一半自己,還輸掉了自己的修為。本以為天下無敵,卻成為了他人的墊腳石。

國師作為齊靜春的師兄,自然雙方是知根知底的。那麼這一盤棋,或許崔瀺也知道自己會贏,因為齊先生作為一個君子一樣的人,自然是不會因為自己而連累天下人的。崔瀺算到了這個,但是人間反覆,崔瀺終究還是不如齊靜春,棋輸一著,無心插柳柳成蔭。

而小鎮之中的棋局,也僅僅只是這個天下的棋局的一個開端。開端,齊先生贏了,既贏得了一盤棋的輸贏,也贏得了未來的走向。陳平安自然會被老楊頭所看重,而崔瀺自然而然地被拉攏到了自己這一邊。但是他們依舊是棋子,真正的期盤,是兩個天下的博弈。

而博弈的雙方,自然是那幾位聖人一樣的人物——天。聖人不仁,萬物皆休。但是當眾生集合,依舊能抗衡那個無情的天道。這是一盤天與人的期盤。世界上的所有,都市棋子。所以陳平安也是棋子。只不過,他這一枚棋子,是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對象。

陳平安是一枚棋子,也是這個天底下最重要的棋子之一。而下棋人,就是一群天下的人。他們用這一顆棋子,和那個無情的天下下棋。甚至為了贏得勝利,不惜以自身為棋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前聯繫作者刪除。如有意見,請與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劍來」陳平安如何勝過師兄崔瀺
    天下太平了嗎,大概是的。但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我看未必。崔瀺在給陳平安留下這麼兩句話之後,把陳平安扔在蘆花島造化窟,一睡就是五年多。等到了從託月山返回的亞聖,聊了會天,散盡修為,斷了蠻荒天下的後路。陳平安醒來之後,依舊不知是夢是真,直到來到太平山,借真我二字,才確定了三真三假共六夢。一直到齊瀆祠廟,陳平安才下定決心,這一次,要勝過師兄崔瀺。聊一聊陳平安如何下贏這盤棋。崔瀺與齊靜春這對師兄弟的配合,可謂絕唱。
  • 《劍來746》最後的「問心」,陳平安要面對的是什麼
    人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對自己都會有一個期待,這是你給自己的「人設」,但你真正是什麼人,並不總是與「人設」相符。只有在遇到左右為難,甚至撕心裂肺選擇的時候,通過再三的「問心」,探尋心中真實的答案,而「答案」背後的取捨,最能體現你的價值觀,這時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問心」這個說法,應該不是《劍來》首創,但把「問心」當成內核,《劍來》是獨一份。
  • 劍來:陳平安和周海鏡的「坦誠相待」
    一方面陳平安所說之事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周海鏡心裡應該也在搗鼓為什麼陳平安會看出來,但還是一副混不吝的模樣,沒有答應;另一方面其實就是擔心被人算計,那麼擔心的緣由不就是因為弱小,因為自己是無根浮萍嗎?在這個名動一洲的年輕人跟前,在一洲即一國的大驪面前,都很渺小,自己還有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一著不慎死則死矣,但是大仇未報,得不償失。
  • 《劍來》陳平安遇到難題:顧粲在書簡湖變得殘暴,陳平安何去何從
    #在《劍來》中,顧粲是陳平安認可的兄弟,但是,顧粲所走的道路與陳平安卻截然不同。顧粲不可能像陳平安那樣,去和書簡湖的那些惡人們講道理,否則書簡湖根本就沒有他和他娘親的生存之地。為了不被那些惡人欺侮,顧粲只能變得比那些惡人更加兇惡。那麼,陳平安又理解顧粲的處境嗎?顯然陳平安是理解的。但是陳平安又覺得顧粲做得有些過火了。
  • 《劍來》:毫無背景陳平安
    《劍來》書友當中裡有個笑話,說陳平安是「毫無背景陳平安」。什麼意思,就是陳平安實際上身後有一堆大佬,要麼在幫助他,要麼在關注他,但他自己非要堅持說自己沒有任何背景。有人覺得這是陳平安在裝嗶,或者是作者在給他開金手指。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其實是沒看懂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 劍來最新,白衣陳平安,天庭共主?
    就在於所有人都把天庭共主想簡單了,水神生而知之,火神化身為人,劍主自己活膩味了自行歸隱,披甲者天外天帶領天庭舊部,四個至高實際上都以各自的新道路來適應新世界,那麼作為名義上的舊天庭最高位神靈天庭共主還能幹嘛呢,總不能和其他水神火神一樣玩什麼轉世吧?那屬實沒有什麼意義,同一條道路有一個至高在走就足夠了。
  • 「劍來」復盤:神性陳平安與人性陳平安相遇
    2、神性陳平安:白衣,毫無感情,無人性,以得大自由為終極目標,行事風格皆服務於如何達成終極目標。 相遇地點:寶瓶洲大酈京城無名仙家客棧。 相遇過程: 【第一回合】、神性陳平安借袁化境之謀成功搶得先手,反客為主,布下籠中月,欲將十一人全部煉化為傀儡。
  • 《劍來744》陳平安歸鄉的情節主線
    「劍氣長城」起了風雪,主角陳平安終於要回家了。烽火的寫作手法很特殊,整篇「山水郎」,從妖族攻入浩然天下,到全書戰爭的最高潮,陳平安都被困於此,徹底被封閉了消息,成為無法「旁觀」的旁觀者。這與常見以小說主角行蹤為主線的手法迥異。「陳平安是誰,聽著很熟悉」,成了讀者們會心一笑的梗。可回頭看去,情節主線還是圍繞著「陳平安歸鄉」展開的。
  • 「劍來」地支十一人,陳平安的新小弟
    結果苦手無法限制本命物停水鏡所拓印而出的神性陳平安,最終還是憑直覺趕來的陳平安救了十一人。最後陳平安留給袁化境一句,最好當國師還在,國師不在,國師的師弟在。陳平安與這十一人已經有了第三次交手。第一次,陳平安不請自來,基本了解了十一人的位置手段,陳平安作為前輩,對十一人各有提點。
  • 「劍來」陳平安活!魏晉死!陳平安真的吹牛了嗎?
    陳平安跟寧姚說道,如果在那半座城頭跟人問劍,就可以跟魏晉掰掰手腕子,只分勝負的話,肯定還是他輸,可是如果雙方約定不許離開城頭,那就沒有半點懸念了,陳平安活魏晉死!   那麼陳平安真的吹牛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分勝負和分生死差距有多大,分勝負很簡單,點到為止;分生死的話,就要對手走不掉。
  • 《劍來》陸沉罵陳平安也讓人淚流滿面
    劍來開頭主角和大多小說一樣,有一個不幸家庭,用鄰居宋集薪話說就是天生窮苦命,哪怕有福氣也進不了家門,他陳平安也兜不住留不下。這就像滾滾洪流直下,河中競是小魚小蝦無數,運氣好的人,當然收穫大,但是哪怕運氣最不好的。別人撈起蛟龍蛇黿,他說不定沾沾光,也能抓條小魚小蝦之類的。『』陳平安沒有滿臉駭然或是驚慌失措,安安靜靜站在那裡,甚至沒有絲毫故作鎮定的跡象。年輕道人即無欣賞,也無貶低,輕聲嘆息道:『』陳平安,年紀輕輕,看淡生死,可不是什麼好事。
  • 《劍來》:陳平安已經這麼厲害了,還需要老劍條嗎?
    「劍來」,是給陳平安早就安排好的一句臺詞,為了這一句臺詞,書迷們已經期待了上千個日夜,可惜,在追了幾百萬字以後,這一刻非但沒有發生,還顯得越來越遙遠了。因為現如今的陳平安已經很厲害,以後還會更厲害,需要老劍條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 《劍來》另一個陳平安登場!網友直呼:讓真的陳平安去養老吧!
    《劍來》主角陳平安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我想很多人都會說怕老婆……啊不是不是,是守規矩。陳平安給大家的印象應該就是一個講規矩講道理的人,儘管自身實力強大,還是恪守自己的規矩,其與人爭鬥的過程也總是心機滿滿,算計頗深,總結一點就是想得太多了,每走一步都要細細思索。
  • 劍來:陳平安神性與人性的分別
    從現在的劇情來看,貫穿劍來的主線應該就是神人之爭。不管是驪珠洞天的建立還是周密開天,神性和人性的爭端一直都在。陳平安被眾多大佬關注的原因就是雖是人,但神性極重,以人性壓制神性,自己於自己周旋,寧做我。而陳平安前期完全看不出來有這種神奇的能力,他只是神性比正常人多,但是神性這種東西不好說,因為人性中就有神性。說神性不一定比人性強, 因為人可神,可魔,可仙,可妖,可人,可鬼,可佛,可獸。神性與獸性的轉換不過一念之差,但是結果去千差萬別。陳平安不能因為神性多就說是天庭共主的轉世,畢竟還有一個天下欠了他兩鬥氣運的李大爺在。
  • 劍來:禮聖犯的錯很嚴重嗎?陳平安當引以為戒!
    那禮聖真的錯了嗎?錯在了那裡?又是否能夠及時改正呢?問題不算複雜,但答案恐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禮聖錯了嗎?當然了,他錯就錯在太忽視人心的力量,特別是消極的一面。誠如禮聖說的那樣,他總以山下人的眼光去看待山巔之人,而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我是這麼理解的,他對山巔之人的要求有些片面、有些過於想當然了。山下之人怎麼看、怎麼對待山巔之人?對不起,看不到!
  • 劍來,陳平安和陸沉恩怨分析,真的需要問劍白玉京?
    陳平安自從修行之後,一直想問劍白玉京,問劍陸沉。其實這是沒道理的。陳平安和陸沉的恩怨牽扯很深,劍來第一卷中,陸沉是第三個對陳平安表達善意的大佬。以第一卷為依據,文中第一個幫助陳平安的大人物是楊老頭。齊靜春注意到陳平安比較晚,至少晚於縐子、陸沉、姚老頭、楊老頭。可以說,當時驪珠洞天中的幾位大佬中,齊靜春是最後注意到陳平安的。但是,齊靜春是下手最快最狠的大佬。楊老頭最早注意到陳平安,但是他不看好陳平安,認為陳平安福薄,不值得他投資下注。給與陳平安的幫助很少,但是很重要。
  • 劍來:陳平安的遺憾
    純粹武夫陳平安。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神疑的。但總管再怎麼解釋,也不能完美解決靈氣跟真氣之間的排斥衝突,只能、只好讓陳平安的武夫境界始終快練氣士境界一步。如今止境歸真已到,恰巧趕上三教祖師應約散道,練氣士仙人應該不遠。而歸真境界顯然不可能那麼快的突破到神道,到時候陳平安怎麼解決兩者之間的相互排斥,是一個看點。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也是毋庸置疑的。純粹劍修陳平安。
  • 《劍來838》「神性」陳平安的琉璃碎之謎
    陳平安求得是「菩薩」,為何造就的卻是「神」?另一個早有爭議的問題,陳平安被選為主角,齊靜春看重他的到底是什麼?是他的遭遇嗎?遭受苦難的孩子有很多,齊靜春為何偏偏選中他?「劍媽」在齊靜春的勸說下,接受了陳平安。現在知道,「劍主」一直都在,「劍主」又見過多少天才?他同意讓陳平安來持劍,除了他的乾淨和執著,還有什麼重要的因素?
  • 《劍來》陳平安在文聖的弟子中是什麼定位?
    在劍來一書中楊老頭曾與李二說過,一方道統,想要一脈相承,薪火相傳,需要三名弟子,一個是「能大用」,即挑大梁、鎮場子,有裡子、增面子;一個能「續香火」,即有韌性、懂事理,懂謙讓、能挑擔;最後一個必須「有意思」,即天賦好、根骨好,卻不一定要對師父和師門如何感恩。
  • 《劍來》陳平安的性格咋樣?寧姚這樣評價陳平安的性格,讓人捧腹
    近日和大家一起探討《劍來》,有的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陳平安的性格咋樣?說實話,筆者以前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不過仔細查了查《劍來》這本小說,發現寧姚無意間的一句話,倒是很好概括出了陳平安的性格特點。寧姚說陳平安是「爛好人」「死腦筋」「窮講究」和「叨叨叨」,筆者倒覺得,寧姚這樣評價陳平安,或許說的是氣話,會讓人捧腹大笑!但是正好概括了陳平安的四個性格,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