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崑劇院當家花旦單雯:要跟崑曲糾纏一輩子(圖)

2020-11-27 鳳凰網江蘇站

單雯

9月底的南京,可謂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在位於朝天宮的江蘇省崑劇院的院子裡,幾株桂花開得正好。略有些涼意的清晨中,甜甜的桂花味兒隨著微風若有若無四散著,連身體都仿佛沾染了這甜味兒。院子裡青磚小路的盡頭,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牛仔褲的年輕姑娘,細細長長,正站在一株桂花樹下與人輕輕交談。聽到有人喚她,一回頭,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剎那間,讓人感嘆,如花美眷,不外如是。她就是江蘇省崑劇院的當家花旦——單雯。

最重要的起點——桃花扇

出生戲曲之家、抓住江蘇省戲曲學校崑曲班20年才招一批學生及補錄的機會,1999年,10歲的單雯正式步入崑曲這一行。在戲校,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練早功。但那時的她,從沒覺得苦。5年的戲校生活,她逐漸成長、蛻變。

讓單雯真正一夜成名的,是她於2005年出演了田沁鑫導演的《1699·桃花扇》。

「當時正好碰上集團改革,這齣大戲就落到了我們年輕人的身上。而我,就很幸運擔任了主角——李香君。這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單雯很感慨,如果正常論資排輩,她至少要等十幾年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16歲的單雯,演16歲的李香君。「水袖輕輕甩起,燈光打在她的身上,身形雋美,滿臉嬌羞,唱腔清麗,現場樂師們演奏也恰到好處。那一刻崑曲柔情似水,鑽進了你心裡最柔軟的那個部分。」有人如此評價單雯當時的表演。

稚嫩和青澀也是一種優勢

「其實,那時我的表演還是很稚嫩、青澀的,但我覺得,正是這份稚嫩和青澀才很美。成熟的演員有他們的優勢,舞臺經驗更豐富、技術更成熟,但16歲也有16歲的優勢,真實、很有年齡感。這種感覺很珍貴,即便是現在的我再去演這個角色,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單雯說,也就是這種年輕感,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 「當時這部片子很成功,表演結束時,很多媒體都來採訪我們,我那時也很驚訝——原來戲曲演員也能這麼受歡迎。」

2007年,單雯拜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老師為師,她的表演也更上一個臺階。對崑曲表演者來說,最近幾年,可以說是崑曲的好時代。「現在,復古也是一種時尚。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聽崑曲不僅是一種傳統,更成為一種時尚。」在單雯看來,這就是崑曲的魅力。這些年輕的觀眾,給崑曲帶來新的活力,也見證了他們這一代新生代崑曲表演者的成長。

期待與工作無關的旅行

褪去了舞臺上的濃墨重彩,生活中的單雯特別愛素顏,幾乎不化妝,但皮膚依然很好。跟舞臺上不一樣,單雯與很多年輕時尚女孩兒一樣,喜歡上網,喜歡淘寶,喜歡逛街,喜歡美食。儘管為了好嗓子要不吃辣不吃冰,但一旦「癮」上來她就顧不了了。

別看她現在如此成功,她卻一直有個看似平凡卻始終無法完成的小小心願——期待一次與工作無關的旅行。「因為表演任務重,雖然我們也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很多地方去表演,但在表演前,我基本上沒時間、也沒有心情出去看看,等到表演結束了,幾乎難得有其他活動。」沒有演出的時候,她也不敢利用連續幾天假期外出,因為經常會接到突然的表演任務。

當然,因為工作的原因,她去過不少國家,新加坡、日本、德國、瑞士……而她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就是英國。「我常常會想像自己行走在英國那些古老的道路上,感受著濃濃英倫風的建築、文化。」

這些年,作為一名閨門旦演員,單雯演過很多經典角色,其中,僅《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她就演過上千場,她更有「最美麗的杜麗娘」之稱。「生旦戲中,愛情是千年不變的主線。」單雯說,剛在戲校學的時候,她才10歲,「那樣的年齡,誰懂愛情是什麼呀!」於是,老師怎麼教,她就怎麼學、怎麼演。後來,隨著年齡增長、舞臺表演經驗增加,她對愛情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原來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愛情走到一起,相愛的人應是彼此心靈上的寄託,有時甚至不需要用語言表達,一舉手一投足,對方就能在心靈上有所碰撞。生活中的愛情,與舞臺上的愛情也是相通的。雖然已經演了太多愛情戲,我依然對愛情有著美好的憧憬。」

愛情如此,但生活卻不必如此。在舞臺上表演了這麼多年,單雯還是堅持工作與生活一定要分開。「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不要把自己全部投進去,逃離不出來。」

很想挑戰一下新角色

如今的單雯,早已不是當年的懵懂小丫頭,更成為很多年輕人心中不一樣的偶像。她不僅一次次攀登上自己的藝術高峰,還站上了大學講臺,生動、精彩的講解和互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輕的觀眾,為這門古老藝術的傳承做著自己的努力。

怎麼才算是個好的崑曲演員?「只顧在臺上自己走心、掉眼淚,這是敗筆,要讓觀眾也受到感染、憐惜你,為你掉眼淚,這才是高明的。」單雯還特別想演正旦戲,比如《爛柯山·痴夢》中的「瘋婦」崔氏。「這樣的角色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

這幾年,也陸續有些影視劇作品找到她,邀請她參演,但都被她拒絕。「一開始也曾動搖過,但後來想想,我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舞臺藝術,更喜歡崑曲。」對於未來,單雯更是離不開崑曲,要「跟崑曲一輩子糾纏下去」。「崑曲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從小伴隨我成長,未來,我會繼續很好地走這條路,慢慢沉澱在舞臺上的修養,讓更多人、甚至是全世界的觀眾都知道崑曲。」

相關焦點

  • 單雯:要和崑曲一輩子糾纏下去
    有著偶像明星風採,青春絕美氣質的單雯,17歲時因出演田沁鑫導演的《1699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一舉成名,之後常登大型舞臺,巡演國際多年,以出演杜麗娘、李香君、林黛玉等閨門旦角色著稱。雖正值桃李年華,卻早已聲名鵲起。作為崑曲大師張繼青的關門弟子與傳承人,單雯的唱腔與表演都極為講究細緻,扮相令人驚豔,被認為是中國崑曲新生代中最出色的旦角。
  • 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涉嫌侵權崑曲女神單雯的唱段
    爆料人謝巖:我只不過說了幾句真話「謝半仙」微博原文是:「朋友告訴我《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個電視劇竟然直接用了我的崑曲女神江蘇省崑劇院演員@單雯的錄音,別說授權,連招呼都沒打!記得七八年前曾經有一部香港公司投拍的電影需要一段曲藝,我推薦了某位單弦表演藝術家的唱段,只用了十幾秒,最後給了老先生四五千塊錢,錢不在多少,起碼是個尊重!
  • 單雯,與崑曲相守的十年
    差一點,我們就擦肩而過了昨天,江蘇省崑劇院青年演員單雯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展開了一場藝術盛舉。在大報恩寺中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藝術融合,一場穿越古今的創意對話,為南京增添了新的傳奇。
  • 七大崑曲院團進京 南京崑曲演員單雯施夏明領銜南柯夢
    原標題:七大崑曲院團相聚國家大劇院 單雯施夏明領銜《南柯夢》首進京導讀:2014年年底張繼青等老輩藝術家上演的大師版崑曲《牡丹亭》,至今被崑曲迷們津津樂道。從2月27日起,北方崑曲劇院、蘇州崑劇院、上海崑劇團、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等七大院團將再聚京城,演出經典劇目,包括《紅樓夢》《牡丹亭》《長生殿》《南柯夢》等,以及被譽為南戲「活化石」的《張協狀元》。
  • 江蘇省崑劇演員單雯上榜中國戲劇梅花獎
    4月24日,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結果在中國戲劇家協會官網公示,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青年演員單雯憑藉張繼青傳承版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一角位列榜首。截至記者發稿前,評審結果還在公示期。「我父母就是崑劇院的,我打小在崑劇院長大,10歲進戲校開始學習崑曲,如今30歲拿『梅花獎』,家人很欣慰,20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單雯說。熟悉崑曲的讀者或許知道,《牡丹亭》於單雯意味著什麼?1984年,江蘇省崑劇院張繼青因《牡丹亭》入列首屆「梅花獎」榜首。時隔35年,單雯又因這齣《牡丹亭》摘下省昆第十朵「梅花獎」。
  • 人物 | 單雯:一個崑曲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不久前剛公布的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評獎結果中,我省著名崑曲演員單雯榜上有名,位列名單榜首。在30歲生日那天,單雯拿到這個屬於中國戲曲演員的最高獎項,也讓她成為梅花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崑曲演員。在江蘇省崑劇院「江寧府學」古色古香的大院中,我們約了單雯坐下來聊一聊,聽她講述自己的戲曲人生。
  • 單雯: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由田沁鑫導演、余光中任文學顧問的《1699·桃花扇》是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的代表劇目,自2006年首演,如今已是第十個年頭。劇中李香君的扮演者、青年崑曲演員單雯,初演時16歲,如今已經25歲,她是青春版崑曲演員的一個縮影。日前,單雯接受了廣州日報及廣娛大本營(微信公眾號gzrbgydby)的獨家專訪。
  • 七大崑曲院團相聚大劇院 單雯領銜《南柯夢》
    京華時報訊(記者田超)昨天,由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崑曲藝術周在京舉辦媒體見面會,蔡正仁等全國七大崑曲院團的表演藝術家介紹了劇目看點。其中,崑曲演員單雯、施夏明領銜的《南柯夢》是首次進京演出。  2014年年底張繼青等老輩藝術家上演的大師版崑曲《牡丹亭》,至今被崑曲迷們津津樂道。從2月27日起,北方崑曲劇院、蘇州崑劇院、上海崑劇團、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等七大院團將再聚京城,演出經典劇目,包括《紅樓夢》《牡丹亭》《長生殿》《南柯夢》等,以及被譽為南戲「活化石」的《張協狀元》。
  • 江蘇省崑劇院《西樓記》即將在臺灣演出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圖為江蘇省崑劇院演員單雯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中新社臺北12月2日電 (記者 張曉曦 劉舒凌)江蘇省崑劇院《西樓記》的導演、演員、身段指導老師和笛師12月2日在臺北出席一場見面會,與臺灣觀眾分享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理解。  本月7日至9日,臺灣導演王嘉明與江蘇崑劇院攜手製作的崑劇《西樓記》將在臺北售票演出。
  • 【大師說戲鬧新春】單雯:崑曲發展迎來了一個好時代
    在本屆戲曲晚會上,「崑曲名旦」單雯為江蘇觀眾帶來了崑曲經典劇目《牡丹亭》選段《皂羅袍》。單雯在接受荔枝新聞、我蘇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崑曲發展迎來了一個好時代。」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人,單雯非常謙虛,她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在新春佳節之際與各位戲曲大師同臺競藝。
  • 帶你走樣崑曲舞臺上最璀璨的第四代傳人 單雯!
    單雯,江蘇省崑劇院女演員, 工崑曲閨門旦和正旦。 10歲開始學習崑曲 ,1999年進入江蘇省戲曲學校,成為了建國後繼承崑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人 。2005年出演田沁鑫導演的《1699桃花扇》中, 16歲單雯演繹16歲李香君 ,一戲成名。
  • 單雯 「 奪魁梅花 」
    在她身上,有很多標籤加持:生於戲曲世家、10歲進入戲校、13歲獲首屆「紅梅杯」金獎,16歲出演《1699桃花扇》一夜成名,後又師從崑曲大師張繼青......然而拋去這些標籤,我們看到最內核的東西是單雯對崑曲的熱愛。她說:未來,要跟崑曲一輩子糾纏下去。
  • 擇一事,事一生——崑曲演員單雯:梅花獎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定會帶給大家更多好看的崑曲,排練更多的新戲,能夠讓更多的觀眾愛上崑曲!」  單雯,著名崑曲演員,崑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人 。13歲時獲首屆「紅梅杯」金獎,14歲獲「梨園杯」一等獎,15歲拜師國寶級崑曲大師張繼青,16歲憑藉《1699桃花扇》成名。
  • 施夏明與單雯:希望與年輕觀眾共成長
    今年是湯顯祖與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各種演出與紀念活動持續了一年,年底,在各種聲音逐漸歸於平緩之際,江蘇省崑劇院卻傳來另一篇醒目的消息,他們將重磅推出由莎翁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的崑曲大戲《醉心花》。
  • 攜恩師經典劇目《牡丹亭》省昆單雯衝刺梅花獎
    2019-03-27 07:32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南報網訊 (記者 邢虹)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江蘇省崑劇院青年演員單雯的《牡丹亭》,讓無數崑曲愛好者如醉如痴。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競演(終評)將於4月13日至26日將在廣西南寧舉行,終評名單近日公布,單雯榜上有名。 梅花獎30多年來共評出戲曲、話劇、歌劇、舞劇等戲劇門類的獲獎演員681人。本屆梅花獎共有包括京劇、崑曲、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壯劇、川劇、潮劇、瓊劇、秦腔、話劇、歌劇在內的17名演員進入終評。 單雯已經舉辦過多次個人專場。
  • 崑曲回家:八旬張繼青等26位「杜麗娘」登臺表演
    而在她登臺之前,已先後有江蘇崑劇院當家閨門旦單雯、香港京昆表演藝術家鄧宛霞、蘇州崑劇院的二度梅獲得者王芳、上海崑劇院76歲的崑曲名家蔡正仁等登上同一舞臺,以各自的風格演繹杜麗娘與柳夢梅。張繼青(左)在演出中。
  • 施夏明:崑曲小鮮肉養成記
    崑曲演員的境遇再不是老先生曾經的苦楚:臺上聲情並茂,臺下觀眾三人——一個嗑瓜子,一個打瞌睡,一個忙掃地。如今的崑曲如同沉寂已久的細流,在市場的碰撞下擊響浪濤。戲裡白面書生,戲外莫西幹頭,施夏明舞臺上下的兩種形象,恰似崑曲傳統與流行的承接。施夏明心裡不變的是,那年老師把自己招進戲校時說的那句「要吃得起苦」。
  • 「崑曲皇后」張繼青助力江蘇戲曲晚會 要做一輩子的崑曲傳承人
    為此,荔枝新聞獨家採訪了張繼青、姚繼焜夫婦,他們在向晚會表達了祝賀的同時,還跟記者聊了聊關於崑曲的那些事。張繼青表示,在這種情形下,廣大崑曲工作者更應該幹勁十足,「我們真正搞崑曲的人應該更珍惜這個行業,培養更多優秀的年輕人,讓崑曲事業更加繁榮才行。」   作為崑曲的傳承人,在採訪過程中,張老師一直強調,在傳承的過程中,崑曲工作者一定要首先做到尊重經典,尊重傳統文化,不能一味的為了創新而創新。
  • 名家賞戲在線⑰|單雯:《尋夢》是在含蓄中爆發
    這10位名家是:  京劇:範以程  蘇劇(崑劇):王芳  越劇:朱藺 孫靜  淮海戲:許亞玲  錫劇:董雲華、 湯達  揚劇:李霞  崑劇:施夏明 單雯  今天,昆蟲記邀請了江蘇省崑劇院優秀青年旦角演員單雯,與大家分享她主演的經典崑劇《牡丹亭尋夢》片段。
  • 崑曲名家單雯:戲曲這行其實挺殘酷 作不來假
    單雯:戲曲這行其實挺殘酷,作不來假你不一定熟知崑曲,但你八成在劇院,或是各大晚會裡見過崑曲演員單雯。面容姣好的年輕人,踏著古老的節拍,嫋嫋婷婷演繹著幾百年前的「奼紫嫣紅開遍」,這在快節奏的當下,無疑是清流一般的存在。單雯也因此成為了崑曲的「頂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