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城去年租金收入90億港元 銷售350億佔香港零售7.1%

2020-12-05 贏商網

  (贏商網記者報導)如果說成功商業地產項目帶來的租金回報和物業增值,那麼香港海港城與時代廣場是最好的例子。

  九龍倉發布的2014年業績報告顯示,香港海港城收入增加14%至89.96億港元,其中商場部分收入56.74億港元。在零售市況下行的情況下,海港城商場的銷售額上升3.4%至35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擴大至7.1%。此外,在2014年年底,海港城的市值已為1600億港元,較2013年上升16%,佔九龍倉集團營業資產的38%。

  而依託海港城和時代廣場積累的商業地產運營經營,九龍倉正在內地重點城市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項目,除了商場部分已經開業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長沙、重慶、無錫、蘇州等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也正在建設中,預計在2016年、2017年集中面世。

  海港城銷售額350億港元 市場佔有率達7.1%

  根據年報顯示,九龍倉2014年投資物業收入增加20%至133.97億港元。其中,香港方面增加16%至114.13億港元,主要是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的商場租約持續帶來穩健的基本租金,以及寫字樓續租租金穩步上升所致。內地方面增加57%至19.84億港元,尤其受惠於翻新後的大上海時代廣場重新開幕及新近開業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

  九龍倉投資物業2014年盈利持續強勁增長,同比增加16%至76.24億港元,佔集團核心盈利的73%。相比投資物業,發展物業(住宅項目)盈利(包括合營公司)下跌55%至14.74億港元。九龍倉綜合核心盈利進一步受到缺少非營業收益及出售投資收益所影響,減少7%至104.74億港元。

  九龍倉表示,由於內地的反腐倡廉運動導致奢侈品消費下降,加上歐洲、韓國和日本因貨幣兌港幣和人民幣的匯率持續下跌而對香港構成競爭,使香港的銷售按年下跌 0.2%。另外,於2014年後期發生的「佔領行動」更令零售市道雪上加霜。

  不過,海港城的表現再次在不利的零售市況中跑贏整體大市。總銷售上升3.4%,達350億港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海港城商場的收入增加16%,升至56.74億港元。繼Uniqlo於九龍區面積最大的旗艦店於四月開幕後,面積達 37000平方尺的 Page One 全概念店和佔地三層的 Versace 全概念店已分別於9月下旬和10月開幕。

  時代廣場是九龍倉在香港另外一個代表性商業項目。翻新工程完成後,整體收入躍升21%至25.44億元,營業盈利亦增加24%至22.76億港元。2014年,時代廣場的零售銷售額和收入均出現新的增長動力,零售銷售額上升11%至105億港元,收入上升至18.83億港元,增幅為26%。翻新過程中,也引入了多個新品牌,包括Celine、Jimmy Choo和 Hugo Boss,也有Topshop 和 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等大眾流行品牌。Gucci 即將於二○一五年年中之前開設佔地兩層的新鋪,il Colpo 開設佔地4800平方尺的星級髮廊,而雪花秀也在時代廣場開設港島首家美容水療中心,面積10000平方尺。

  內地租金收入19.84億港元 重點發展5大國金中心

  隨著九龍倉在內地的商業地產項目逐漸開業,租金收入也逐步增加。

  年報顯示,2014年,九龍倉內地投資物業的收入增加57%至19.84億港元,營業盈利增加30%至9.91億港元,主要得益於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會德豐國際廣場的租金貢獻。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部分自2014年初開業以來,在匯聚了接近三百家國際名牌店,當中逾一百個知名品牌更是首次進駐華西地區。商場的出租率超過 99%,98%的店鋪已開始營運,商場的零售銷售和人流分別升高400%和250%。2014年,商場的收入達4.83億元,較目標水平高21%。九龍倉預計,待商場全面投入服務後,每年的零售收入可高達6億元。

  九龍倉稱,集團正在內地發展包括成都、重慶、長沙、無錫、蘇州在內的五個國際金融中心,規模可媲美、甚至超越香港的海港城和時代廣場。並表示,當項目在2017年或之前陸續落成時,集團在內地的經常性租金收入基礎將會顯著加強,並會成為集團增長的主要動力。

  目前,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已在2014年完成及交付第一期,包括購物商場(20.6萬平方米)及兩座寫字樓(26萬平方米)。重慶國際金融中心四座寫字樓(集團應佔 9.2萬平方米)和無錫國際金融中心(14.8萬平方米)亦已落成。其他商場將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陸續投入使用。

  九龍倉集團副主席、九龍倉中國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安橋早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九龍倉非常看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機會,一直在尋找在合適的地塊。根據九龍倉的規劃,未來依然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政策:一是依靠海港城與時代廣場的經驗,在發展自持的投資物業;二是按照個別項目的回報率,在審慎選擇住宅等發展物業。

相關焦點

  • 日均銷售超1億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海港城?
    日均銷售超1億 一個香港只有一個海港城?海港城商場的租戶銷售額全年大幅增長23.6%,遠高於香港市場9%的平均增長率;零售銷售額達370億港元,每平方尺月租為2,700港元,均創歷史新高,商場內日均創造超過1億港元的營業額。
  • 香港海港城業態組合數據揭秘背後的商業秘密
    海港城商場收入增長4%至62.07億港幣。由於葉壹堂書店撤出,出租率降至 97%,租戶銷售額下跌9.9%至277億港幣。短短12年間,海港城總零售額由2003年的47億港元迅速攀升至2014年歷史頂峰350億港元,創造出增長7.4倍的驕人業績,這背後離不開每年業態組合及品牌組合的不間斷調整。由於大陸赴港遊客減少,導致2015年海港城銷售額10年來首跌,奢侈品更成為重災區。
  • 傳奇書店Page One撤離香港 海港城出租率驟跌4點
    據無時尚中文網數據,2016年全年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4366億港元,同比下跌8.1%,其中百貨業銷售下跌6.2%至469.96億港元。儘管商戶銷售下滑,不過無阻商場繼續依靠提高租金以增加收入。葉壹堂Page One 在2016年11月關閉了海港城和又一城的兩間香港分店,分析指電商、電子書、租金上漲是該34年品牌書店香港分店的原因,而由於大陸遊客減少以及2015年底停止銷售「禁書」亦對該公司的香港策略有所影響,早在香港零售業黃金時期,海港城的Page One 一直是大陸遊客時尚地標中的時尚地標。
  • 勁賺逾19億!香港海港城母公司套現亞馬遜及Facebook股票
    據時尚商業快訊,香港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今日發布公告,披露其出售亞馬遜及Facebook股份事項,總涉資約73.86億港元,共賺投資盈餘逾19億港元。 據3月5日九龍倉集團公布的截至去年12月的全年業績顯示,2019年集團收入同比下降3%至160.43億港元,營業盈利與去年持平錄得127.11億港元,基礎淨盈利同比減少3%至97.71億港元,股東應佔利潤同比大跌78%至39.28億港元。報告強調,業績下滑主要受集團下半年營業額分成租金斷崖式下跌影響,降幅分別達49%和78%。
  • 新世界發展內地租金收入12.74億港元 4座K11在籌備中
    9月20日,新世界發展公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實現收入606.9億港元,同比增長7.2%,公司股東應佔溢利233.38億港元,同比增長204.1%,每股盈利2.34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34港元。
  • 歷史上第一次,香港海港城為奢侈品牌等減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日前透露,2020年農曆新年是香港零售業最糟糕的時期,在1月24日至2月2日期間,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類已收窄至30%和40%的跌幅重新擴大至60%至80%,她預計該態勢將會延續至夏季。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零售銷貨量同比大跌24.1%,為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 海港城零售額大跌,九龍倉置業盈利遭重創
    3月5日,九龍倉置業公布的2019年業績顯示,2019年集團收入160.43億港元,同比下降3%;基礎淨盈利97.71億港元,同比減少3%;股東應佔盈利39.28億港元,同比大跌78%;營業盈利127.11億港元,同比去年持平。儘管整體業績表現仍算平穩,但報告坦言,主要是受到上半年良好的盈利和銷售業績覆蓋。
  • 前所未有,香港海港城為商戶減免一半租金
    2月12日,多家香港媒體報導稱,海港城給租戶的一封內部郵件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場客流量驟減,多個品牌商家業績受到嚴重影響。為減緩商戶壓力,海港城決定將2月租金減半。由於涉及與租戶間的保密條款,海港城未透露更加具體的洽談內容和合約安排。
  • 揭秘亞洲最賺錢購物中心香港海港城 市值驚人
    2012租戶零售銷售總額達310億元,按年升13%。項目市值在2012年底獲重估後為1250億元,服務式住宅,營業額增加3%至3.1億元。寫字樓營業額則升6%至17.1億元。商場營業額增長13%至42.23億元,商場的租戶零售銷售總額仍能錄得16%增長,達到155億元。商場營業額佔香港整體2012年零售業銷售總額的6.9%,為集團帶來36億元商場租金收入。
  • 香港海港城,終於肯減租了?
    消息顯示,海港城2月12日向租戶發電郵,指新型冠狀肺炎為香港及零售市場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商場明白情況困難,會與租戶共渡難關,正實施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以保障客戶及租戶,決定2月減租50%。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零售業在2019年12月繼續大幅下跌,反映本地社會事件與消費及旅遊相關活動的衝擊仍然嚴重,2019年四季度合計零售銷貨量按年下跌24.1%,為有紀錄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 早報|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在邀請Gucci老將加盟後,Salvatore Ferragamo的銷售額於去年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增長,但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該品牌收入大跌30.6%至2.2億歐元。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財年內,Prada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2.7%至32.26億歐元,零售銷售額增長4.1%至26.36億歐元,其中正價商品銷售額增幅錄得9%。
  • 香港啟德地標商地爭奪戰 中海折戟後四進宮背後租金誘惑
    據贏商網了解,香港中環美利道商貿地是中環近20年來首幅商業用地,正式售出前,市場市場對其估值介乎139.5億港元至223億港元,每呎樓面地價3萬港元至4.8萬港元。   最終,該地塊被港企恒基兆業以232.8億港元收入囊中,樓面呎價達5萬港元,成為最貴地王。
  • 疫情重創香港崇光百貨,母公司上半年虧損2.27億元
    報告期內,這家公司收入銳減55.2%至9.42億港元,虧損2.27億港元虧損,去年同期則大賺12.86億港元。事實上,7月利福國際就已發布盈利預警,由於疫情爆發以來,店鋪間客流量大幅減少,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利福國際官網顯示,作為香港百貨業巨頭,利福國際在香港經營中高檔次百貨業務,包括銅鑼灣崇光百貨及尖沙咀崇光百貨。
  • 香港海港城原來如此厲害,一年可收租95億,價值高達1500億
    現在內地人去香港旅行,首選的購物之地也是海港城。 海港城堪稱是購物天堂,去年海港城全部商戶的銷售額高達490億,創造了歷史新高。海港城一個商場的銷售額已經佔到全香港零售總額10%以上。可以說海港城在香港零售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香港被譽為世界的購物天堂,旅客去到香港自然要去好好購物一番。 海港城位於香港的尖沙咀,連接著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可以遙望到對岸的整個中環。海港城是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廈。這些都是在當年九龍倉碼頭上重建而成的。
  • 中港頂級購物中心租金獨家曝光!看差距都在哪?
    搜鋪網消息:據多家港媒報導,訪港旅客的連年減少、零售行業銷售總額的連續下跌,倒逼香港核心商圈商鋪租金砍價潮擴大。甚至於,一度居高不下的某些黃金鋪位租金更罕有地出現降價潮,引發業界譁然。
  • 業績會實錄︱九龍倉置業(01997):旗下酒店入駐上升,但平均租金水平...
    吳天海向智通財經APP表示,對香港今年整體零售業持保守態度,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匯率波動及全球經濟放緩等大環境因素影響。租金方面,他表示,今年陸續會有家族,主要視商場租戶銷售情況而定,若銷售額高,公司租金收入也相應上升。
  • 香港甲級寫字樓寒潮已至 義大利奢侈品牌撤離海港城
    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香港甲級寫字樓的租金已經開始走弱,受疫情拖累,跌幅在今年首季進一步加劇。以中環的超甲級寫字樓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租金跌幅達到4%,同比下跌近12%。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指出:「當整體寫字樓待租率升至10%,這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