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小常識:芒種習俗知多少?

2021-01-16 新華社客戶端

今天,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芒」指的是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而「種」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

芒種節氣名稱的字面含義與其對物候特徵的總結,一直傳承到了今天。《周禮》曾提到過芒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意為澤草叢生的地方可種莊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曾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芒種節氣至今仍是民間田地播種、下地採收最繁忙的時期,這與芒種的季節與氣候特徵分不開。

芒種的到來標誌著一年仲夏的開始。一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有六個節氣,並且季節分為「孟、仲、季」三個階段,而芒種正好處於仲夏的開端。這從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就可以看出。在芒種節氣,螳螂在前一年深秋產的卵會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他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鳴叫。

仲夏時期的氣候覆雜多變。不僅高溫天氣頻發,溼度大且多悶熱,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高溫天氣的可能。而且芒種的到來意味著一些地區將迎來豐沛的雨量,多地會進入梅雨季。芒種時期若遇到大風、冰雹等天氣,會導致小麥等作物無法及時收割、儲藏,進而對產量造成一定影響。

因此,在芒種時期,與節氣相關的娛樂活動較少,人們都在忙著收莊稼。農諺:「芒種忙,麥上場。」便是對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的樸實描述,我國南北方民間也形成了與之有關的各類農事習俗。

「安苗」是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之一,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會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蒸熟後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每年五、六月是我國南方梅子成熟的季節,民間在芒種這一天有「煮梅」的習俗。梅子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食用後對人體有益。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除此之外,芒種還是「送花神」的日子。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萬物皆有靈,唐代和宋代以農曆二月十二為「花朝節」。到了芒種時期,花期漸過,古人視之為花神退位,於是會為花神舉行餞行儀式,期盼花神明年春天再來。南朝學者崔靈恩在《三禮義宗》中曾記載:「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芒種習俗知多少!你現在還會遵循哪些習俗?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布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曆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係。二十四節氣按月分布情況表從上圖知,太陽每年在公曆3月21日通過春分點,黃經為0度。以後每運行15度,即為一個節氣。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春爭日,夏爭時,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就連芒種的安苗、開犁節、打泥巴仗等習俗也是在田裡熱鬧。這個時節氣溫高、雨量足,容易燥熱,要注意防暑,多吃有利脾胃的食物。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二十四節氣知多少(四)
    有些地方在小滿這天有祭蠶神、看麥稍黃的習俗,我們家沒養過蠶,也沒有看過真實的這些習俗的場景。「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陸遊這首《時雨》將傳統節氣芒種描繪的生動有色。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古代數字都以九為大,以麵食為主食的北方人收穫小麥的時節,放在第九個節氣上,代表了古代人民對衣食豐足的美好願望
  • 歌曲《芒種》大火:但作為節氣的芒種 你又了解多少
    提起「芒種」,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算真不知道這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一定知道這是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首熱門歌曲,儘管歌詞內容與芒種節氣並沒有太大關聯,但此歌曲一經推出,也引發了許多人對芒種節氣的關注。
  • 芒種節氣農事忙: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  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 芒種節氣農事忙: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關於『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芒種節氣,芒種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節氣」芒種最全的習俗知識,一起看看吧
    導語2020年6月5日12時58分,我國正式進入芒種節氣,芒種標誌著我國農田耕種進入到了忙碌的節氣。因此煮梅也成了芒種時節民間習俗之一。 第二個要說的習俗也是來自四大名著中的典故,《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寫到那些女孩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送花神。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芒種節氣的習俗,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二十四節氣的芒種,原本是個存在感比較弱的節氣,畢竟因為在我的記憶中,芒種沒什麼特別習俗和記憶,但是最近因為一首名為《芒種》的歌曲,又被大家先熟悉起來,但在查詢了芒種節氣的習俗後,我忽然發現,時代的變化下,連所謂的習俗,也不是永久的,對於現實沒有意義的習俗和傳統,也會逐漸消失,而不能適應社會的人,不也是如此嗎。
  • 芒種節氣到!這些習俗和養生妙招,你知道多少?
    6月5日,「芒種」來到!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忙,麥上場」。「芒種」的意思是小麥接近成熟,麥粒接近飽滿,麥稈上長出了長長的麥芒。芒種,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祖國大地,由南至北,麥收的帷幕漸次拉開。品讀芒種,這些詩詞你知道嗎?
  • 芒種 一個很「忙」的節氣
    資料圖片芒種,最早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入夏後的第三個節氣,更是一年中最忙的時節。難怪農人們說,芒種,能讓人長舒一口氣,就是幸福。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鳴叫。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這就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知多少(3)
    二十四節氣知多少在上一篇文章我們對於節氣的特點和習俗了解到了小滿,接下來小編帶著大家繼續往下看。在此之後,就正式進入了炎熱的夏天,農作物的存活率也會越來越低,故芒種是一個忙碌的節氣,農諺「芒種忙,忙著種」就是這個道理。
  • 2017年芒種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芒種節氣意思由來及習俗介紹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習俗盤點  2017年芒種是幾月幾日?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  今年6月5日為芒種。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點擊查看:2017年芒種節氣具體時間),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
  • 公考小常識:「芒種」是什麼意思?三教九流中的九流都是什麼?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九個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 你不知道的「芒種」這個節氣及一些傳統習俗
    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9個,鬥指己;太陽黃經為75°。:芒種預示進入典型的夏季,天氣相當炎熱,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人們在耕播種作的空餘,忙裡偷閒,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餓行,這就是「送花神」的習俗。
  • 關於芒種這一節氣,你了解多少?
    而芒種則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75°,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季節的正式開始;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刀子可種」。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芒種,忙種,芒的收,忙著種。芒種節氣的物候有: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鵑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
  • 二十四節氣丨芒種
    ◆◆◆2020年6月5日 12時58分,農曆閏四月十四,正式進入芒種節氣芒種,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預示著仲夏時節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芒種至,盛夏始!幼兒園如何開展節氣主題教育?
    芒種至,盛夏始!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節氣。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在這一天有送花神、煮梅茶、農作物收穫、安苗等習俗。
  • 穀雨節氣到,美食習俗知多少?
    穀雨節氣到,美食習俗知多少?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那麼你了解多色有關穀雨的習俗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祭海源於自然崇拜穀雨這天,山東沿海的漁民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魚蝦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