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以大格局大擔當加快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以大格局大擔當加快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山海交響蕩八閩,縱橫當有凌雲志。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山海協作、推動閩臺融合發展、促進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繼省委十屆六次、七次全會作出重要部署後,近日省委召開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工作座談會,強化領導、強化部署、強化舉措,必將有力推動我省加快形成更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和區域競爭新格局。

「善弈者謀勢。」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要求,凝聚共識、完善機制、共抓項目,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開局快、起步穩、態勢好。我們要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礎上,乘勢而為,順勢而上,加快推動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朝著更深、更廣、更緊密融合的方向邁進。

以大格局謀一盤棋。福建已經到了必須區域協同發展才能謀得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依靠區域協同,才能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優化配置資源,活絡血脈、強筋健骨,壯大實力、提高水平。面對國家新一輪區域發展競爭,只有抱團合作一起努力,才能在百舸爭流中佔據主動,不被「虹吸」、被「落下」。協同比不協同好,早協同比晚協同好。各級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以大格局、大胸懷融入大戰略,既打破行政區域的「牆」,又打破陳舊落後思想的「牆」,克服疑惑、等待、觀望等心態,堅決摒棄「閉門造車」「一畝三分地」等狹隘觀念。要算好「舍」與「得」的帳、分清「遠」與「近」的事,以必要的付出和科學的統籌贏得長遠的發展。區域協同發展,不是相鄰地區的簡單相加。各地要優化發展定位,合理分工,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促進優勢互補,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

以大力度抓牛鼻子。這次座談會對閩西南協同發展的重點工作作了部署,對兩個協同發展區建設都是適用的,要強力推進,抓好落實。規劃編制是「指南針」,要認真完成總體規劃、專項規劃修編,抓緊做好互聯互通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和水資源保障與合作、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等規劃,形成相互配套、系統科學的規劃體系。合作機制是「保障器」,要在工作力量融合、資金籌措、利益共享、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等重點機制上抓緊破題,用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破除各種壁壘。項目建設是「發動機」,要持續策劃一批人民群眾所盼、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重大協同項目和共建共享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按照「五個一批」要求,強化點對點跟蹤服務,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平臺建設是「先手棋」,要加快建設和打造一批共建共享創新創業創造平臺、一批產業合作平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在形成區域協同創新體系、聯手培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扭住這些關鍵點、要害處,持續發力、用勁,就能不斷實現新突破、形成大氣勢。

以大擔當做實幹家。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各地各相關部門特別是黨政負責同志要當「主角」不當「配角」,當參與者不當旁觀者,堅決扛起責任,主動擔當作為,快幹會幹實幹,提高推進效率、推進質量,確保省委各項部署落實下去、見到成效。面對協同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要緊盯不放,逢山開路,勇於突破,特別是那些對區域協同大局具有重大帶動和推動意義的項目和事情,要多想「怎麼做」的辦法,少找「不能做」的理由,確保工作按序時進度推進。要大膽改革創新,加強對協同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深入調查研究,主動謀劃運作,善於推出一些創造性、突破性強的項目、政策、機制、舉措,不斷提高兩個協同區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福建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實現資源共享
    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如何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發展要素和創新網絡,實現區域內甚至區域間的資源共享,從而形成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態勢,是一個必須突破的重大課題。  從我省發展實踐來看,在實現各種資源的共享上有一定探索,也取得較好的成效。
  • 福建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 全省一盤棋念好「山海經」
    福建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  全省一盤棋 念好「山海經」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新建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布局在漳州龍海;閩東北四市一區「組團」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上汽集團寧德基地項目啟動後,寧德主動上門聯繫福州商談汽車產業的配套協作……2018年以來,福建各地跨區域協同發展
  • 「兩極兩帶六灣區」 福建構建區域協調發展大格局
    福建把協調作為發展的內生動力,構建「兩極兩帶六灣區」發展格局,形成閩東北、閩西南兩大經濟協同區域,積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統籌、山海聯動   閩東北經濟協作區和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相繼召開、南龍鐵路開通運營、廈漳泉城市聯盟大通道投建、上汽寧德基地與廈門金龍汽車龍海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福建區域協同發展頻傳喜訊,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正向著雙輪驅動
  • 陳祥健:深刻認識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融合發展的重要...
    提出將兩大經濟協作區上升為兩大「協同發展區」,從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構建起「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的宏大格局,推動形成富有時代特點、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區域發展「福建方案」。這一方案成為福建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展現福建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有力抓手,在推動區域融合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區域協調發展的「福建方案」:從經濟協作區到協同發展區
    在最近舉行的福建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會議上,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明確提出,著力區域協調,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早在上世紀80年代始,福建就積極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區域的經濟協作。今年4月,福建提出以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進一步帶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在新起點上進一步形成「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的良好格局。一段時間以來,福建各地推動一批重大協作項目建設,兩大經濟協作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 「兩區一城」協同發展,成都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動力源
    城市格局謀變,背後是一座城市的雄心與夢想。今年7月,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期間,作為「主幹」的成都如何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為的課題被多次提及。也就在此次會上,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幹功能,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被明確。
  • 海澱區推進「兩區」建設「大動作」!一批重點項目籤約揭牌!
    12月28日,2020年海澱區推進「兩區」建設重點項目籤約揭牌活動舉行,海澱「兩區」建設和創新發展再次迎來了一批重量級的「創新合伙人」。區委書記於軍強調,要貫徹落實好蔡奇書記、陳吉寧市長調研海澱「兩區」建設時的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加快推動政策落實、項目落地,確保「兩區」建設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奮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 福建漳州深度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月4日電 (記者 張金川)「充分用好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和發展投資基金,加快23個重點協作項目建設進度。」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劉遠4日在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如是說。當天上午,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劉遠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
  • 「兩區一城」協同發展 成都加速建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動力源
    同時,在此次會上,做強成都「極核」和「主幹」功能,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被明確。近日,記者走進成都「兩區一城」,實地感受了「兩區一城」協同發展、打造增長極動力源的「加速度」。
  • 省政協《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調研報告》提出 把「大...
    去年,為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結合大研討大行動,省政協把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作為2017年重點調研課題,並成立調研組深入開展調研。去年9月20日,省政協加快推進「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專題協商座談會在海口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對省政協為推動「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建設進行充分調研表示肯定。
  • 強化政治擔當,勇挑發展重擔!開發區·鐵山區迎來大發展……
    董衛民強調開發區·鐵山區要著眼「十四五」,堅持「龍頭、核心、前沿」的發展定位,深入謀劃推進,在全市發展格局中勇挑重擔,充分發揮支柱作用。要做大做強產業集群,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要聚焦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不斷建強和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品邁向中高端,壯大以龍頭企業+骨幹企業+中小企業為支撐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較為完備粗壯的產業鏈條。董衛民要求要優化空間布局,加快推進協調可持續發展。
  • 全方位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 構築津甘幫扶大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肩負著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使命的天津人民,堅持精準發力,助力甘肅脫貧攻堅。
  • 金隅集團三年兩大步率先助力建材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
    短短三年之內邁出兩大步,金隅集團以戰略思維和開放胸懷,以高遠站位和果敢擔當,順大勢、謀全局、創偉業,率先在建材行業助力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協同京津冀勇於擔當打造建材行業領袖企業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著力推進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定,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
  • 雅安:協同建設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
    大數據,被視為未來的「新石油」「新貨幣」,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今年又多次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新時代大數據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 高明:在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會議指出,高明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以幹事創業精氣神狠抓工作落實,努力以新擔當新作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會議要求,高明要在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在「一核」中強化聯動發展,主動承接廣深核心城市創新驅動、示範引領溢出效應,積極與珠三角城市群實現深度融合,切實把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責任。加強與「一帶」的協同發展,藉助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沿海城市的產業互動和交通共融。以新一輪對口幫扶雲城為抓手,攜手推動「一區」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 佛山將重點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推進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
    「打造廣佛極點、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既是我們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們在全省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的獨特優勢,必須作為佛山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基點。」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說,佛山要抓住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的重大機遇,發揮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合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重要極核、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區、新時代全域同城化發展典範。廣佛同城,交通先行。佛山將加快廣佛極核軌道交通銜接的18條通道一體化規劃建設,構建廣佛軌道交通「一張網、一票通、一座城」的格局。
  • 莆田這樣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
    福廈高速仙遊縣楓亭鎮進出口 張力 攝  東南網3月7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柯名傑 陳瑞香)「莆田市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長期以來,在省會福州的帶動和輻射下,得益於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獨特的產業格局
  • 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林劍華:協同發展全力推進北京金科新區建設
    林劍華表示,2018年以來,海澱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立足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的功能定位和西城區全力推進北京金科新區的建設,共同發布了三年行動計劃。首先,我代表海澱區政府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海澱創新發展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2018年以來,海澱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立足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的功能定位和西城區全力推進北京金科新區的建設,共同發布了三年行動計劃。在建設國家級金科新區的道路上,兩區各有側重,協同發展。
  • 北京發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
    副中心辦公區一期主體基本完工北京發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主體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今年下半年北京三環內區域性專業市場疏解將
  • 大足區委書記:切實發揮橋頭堡作用 爭做雙城經濟圈建設協同發展...
    不久前召開的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優化城市布局,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做靚中心城區城市名片,統籌抓好四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四個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和四個橋頭堡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