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深度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劉遠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 張金川 攝

中新網漳州1月4日電 (記者 張金川)「充分用好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和發展投資基金,加快23個重點協作項目建設進度。」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劉遠4日在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如是說。

當天上午,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劉遠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他表示,要深度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

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落實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機制,新增重大項目1276個、總投資6430億元,85個省趕超重大項目、148個省級重點項目等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1月4日,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張金川 攝

自2018年5月福建推進閩西南、閩東北兩個協同發展區建設以來,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等閩西南五市,已經開啟新一輪協同發展之路。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合作共建的66個重點項目,涉及交通、產業、體制、教育、醫療、環境、信息、旅遊等諸多領域,正掀起建設熱潮。

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人士披露,漳州積極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籤訂《廈漳經濟合作區合作備忘錄》,40個重點協作項目預計完成投資165億元;翔安雲霄、詔安同安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等。

去年底,漳州重點協作項目持續傳來新進展。2019年12月26日,廈門地鐵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正式開工,對於漳州加快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大局,打造廈漳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總投資約84億元,預計2024年通車試運行。

位於漳州龍海的金龍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是重點協作項目之一。2019年12月28日,該基地首臺車——金旅星辰純電動客車下線,標誌著該基地已進入試生產階段。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深入生產車間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並與生產一線的勞模、工人代表一同啟動了首臺車的下線儀式。

據悉,此次下線的金旅星辰,是金旅客車2019年的主打車型,特別是「星辰」平臺的自動駕駛車型,獲得「世界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挑戰賽應用獎」。福汽集團相關負責人稱,該項目圍繞打造全國最先進的客車生產基地,採用新能源專線生產,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全部達產後預計產值350億元。

劉遠表示,將圍繞鐵路、高速公路、能源、水利、信息等領域再策劃生產一批項目,聯合打造大港口、大樞紐、大通道;推動廈漳經濟合作區進入實質性規劃建設階段,加強產業配套協作,創新項目融資模式,協同開展招商引資,攜手共建產業園。(完)

相關焦點

  • 閩西南協同發展規劃:廈6區/龍海市/漳州港劃入廈門灣區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同發展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的通知》,要求各相關政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抓緊實施該發展規劃。其中,在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三大重點灣區規劃上,把廈門六區、龍海市、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劃入廈門灣區。廈門灣區:涉及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包括九龍江口(內港)和外港,擁有10—20萬噸級深水岸線資源。
  • 福建:以大格局大擔當加快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化山海協作、推動閩臺融合發展、促進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
  • 閩西南協同發展規劃出爐!漳州港劃入都市發展核心區
    閩西南協同發展規劃出爐!廈門灣南岸漳州港劃入都市核心區 ??好消息!廈門灣南岸漳州港劃入閩西南協同發展核心區!這意味著漳州港將作為先行示範區最先發展起來。 ??
  • 第三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人才交流(招聘)大會在龍巖市舉辦
    20日,由龍巖市、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人才交流(招聘)大會在龍巖學院同心廣場舉辦。副市長謝海波宣布大會開幕,龍巖學院黨委書記王耀華等學院領導,五地市人社局負責人出席。
  • 莆田這樣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
    福廈高速仙遊縣楓亭鎮進出口 張力 攝  東南網3月7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柯名傑 陳瑞香)「莆田市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長期以來,在省會福州的帶動和輻射下,得益於優越的區位條件和獨特的產業格局
  • 區域協調發展的「福建方案」:從經濟協作區到協同發展區
    在最近舉行的福建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會議上,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明確提出,著力區域協調,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早在上世紀80年代始,福建就積極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區域的經濟協作。今年4月,福建提出以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進一步帶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在新起點上進一步形成「雙輪驅動、南北互動、協調推進、統籌發展」的良好格局。一段時間以來,福建各地推動一批重大協作項目建設,兩大經濟協作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 中新網:福建省領導赴金龍汽車漳州龍海異地遷建項目
    2019年04月09日 17:54:29 來源:中新網福建 日前,張志南、胡昌升、李德金率領導幹部一行,到金龍汽車漳州龍海異地遷建項目考察調研。
  • 漳州將加快形成「一核 兩灣 三片 四極」的發展格局
    全市政府系統要深刻領會省委書記尹力、省長王寧來漳調研指示精神,按照市委邵書記的要求,繼續對標省委對漳州提出的「當好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先鋒、新增長極和重要引擎」的要求,接續奮鬥、爭創一流,以起步即衝刺、開局即決戰的姿態投入新一年的工作當中,抓牢抓實疫情防控,精準謀劃全年工作,保持全市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全力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 福建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 全省一盤棋念好「山海經」
    福建建設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  全省一盤棋 念好「山海經」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新建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布局在漳州龍海;閩東北四市一區「組團」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上汽集團寧德基地項目啟動後,寧德主動上門聯繫福州商談汽車產業的配套協作……2018年以來,福建各地跨區域協同發展
  • 迎劃時代發展契機
    近日   《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   重磅出爐啦!   灣區先行   立足各灣區的發展基礎、區位特徵和資源稟賦,推動各灣區發揮優勢、差異化發展,強化聯動互動,加快建設高端臨海產業帶、創新要素集聚區、先進海空樞紐港、深度融合城市圈,打造產業聚集、科技密集、交通匯集、城市群集的現代化灣區,成為帶動閩西南協同發展的主體。
  • 新絲路背景下 如何優化漳州發展格局
    本課題從漳州處於區域發展格局中的方位入手,尋找比較優勢,提出把漳州經濟社會發展融入國家願景,發揮「打造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的獨特優勢,經略「海絲」,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適應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破解區域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居民增收等困局,在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中找準契入點,為漳臺產業對接注入新活力,從而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 福建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 實現資源共享
    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如何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發展要素和創新網絡,實現區域內甚至區域間的資源共享,從而形成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態勢,是一個必須突破的重大課題。  從我省發展實踐來看,在實現各種資源的共享上有一定探索,也取得較好的成效。
  • 天津濱海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持續釋放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推進京津兩地高端創新資源要素聚集,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聚焦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承載地,濱海新區著力打造首都溢出功能重要承接地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標誌區,加快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據了解,今年前9個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註冊企業441家,註冊資本金99.1億元,其中引進北京企業佔到五分之一。
  • 福建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竟然是漳州!
    戰備大橋跨越著福建第二大河流臺海危機,新中國成立後對於國民黨的戒備與預戰造就了戰備大橋,歷史已經過去,現在隨著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信地進行城市建設,而九龍江南岸也隨著趨勢開始進行城市建設。五湖四海的水仙花海落在圓山新城片區腳下,依稀幾座現代化建築在南岸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擁有福建第一大平原的漳州,城市規劃建設的太晚了,不過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 漳州臺商投資區首個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
    廈門網3月21日訊【文/廈門日報特派漳州特派記者黃樹金/圖/廈門日報記者林森泉(除署名外)】昨日,漳州臺商投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B保中心」)開始封關運作,海關業務監管中心也同時揭牌。這是漳州臺商投資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戰略部署的又一新成果。
  • 漳州首條PPP市政道路工程通車
    1月4日,中建一局二公司建設的漳州市首條PPP市政道路工程,漳州市南江濱路正式通車。 漳州市南江濱路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是貫穿漳州高新區東西走向的城市主幹道和交通大動脈,總長14.44千米。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主車道設計車速60Km/h,雙向8車道。工程建設包括沿線道路、橋梁、涵洞、隧道、水利、路燈、管線等內容。
  • 中國製造隱形冠軍企業(閩西南)推介對接會在福建漳州舉辦
    九龍江畔、圓山腳下,日前,中國製造隱形冠軍企業(閩西南)推介對接會在漳州高新區舉行,會議以「協同合作 共贏發展」為主題,由廈門市工信局、漳州市工信局、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尋找中國製造隱形冠軍叢書編委會支持,福建省工業文化協會主辦,戴爾科技集團協辦。
  • 漳州古城格局演變
    漳浦縣,這為漳州建制之始。唐德宗貞元二年(公元 786) ,漳州府治從漳浦遷入龍溪縣登高山麓桂林村(今漳州市薌城區) ,這是漳州城市之始。  宋代,漳州開始築土為子城,周圍四裡,開六門。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 999) ,浚濠環抱子城,此為宋河的來歷。大中祥符六年(公園 1013),在城西南角開水門,城內可以通舟楫,圍木柵為外城,周圍十五裡。